李云龙
肠黏膜是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其选择性吸收氨基酸、维生素、离子等营养物质,阻止肠腔内有害物质如细菌或毒素等穿过肠黏膜进入血液循环和其它组织器官。各种病理情况均能导致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致使有害物质入血循环引发严重脓毒症、败血症,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1]。笔者现就姜黄素( Cur)对乙醇诱导的肠上皮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王改;王志华;李宁;段红年;徐欢;马江涛;刘鑫惠;刘佳琪;陈红娜;蔡力肖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趋势及影响因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医院门诊西药房2型糖尿病患者342例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比较不同类别糖尿病治疗药物的使用构成比,对患者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分析找出用药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2014年该院糖尿病治疗药物中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人)胰岛素、吡格列酮及格列吡嗪,2015年使用频率前3位的是胰岛素类似物、(人)胰岛素及吡格列酮。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家属关注程度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论(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等胰岛素抑制剂是临床上应用为广泛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应从合理改善患者的体质量指数、饮食控制、用药种类、疾病认知程度及家属关注程度入手。
作者:马宏伟;章丛金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康复新液联合西瓜霜喷雾剂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成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西瓜霜喷雾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联合治疗。治疗为期1周,治疗结束后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标准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与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2.50%( 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愈合时间(2.87±1.29)d短于对照组的(5.51±1.53)d(P<0.05)。结论对口腔溃疡患者采用康复新液与西瓜霜喷雾剂联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游莹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妊娠中晚期血脂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正常妊娠中晚期产妇200例,根据孕周将其分为A组(24~28周)54例、B组(29~32周)46例、C组(33~36周)37例、D组(37~42周)63例,均抽取产妇空腹静脉血,测定产妇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载脂蛋白A1( ApoA1),游离脂肪酸( NEFA)脂蛋白( a)[ Lp( a)]。结果血清TG、NEFA水平随着产妇孕周的增加而上升,分娩前达到高峰(P<0.05);血清 ApoA1、HDL-C 及 ApoA1/ApoB 随着产妇孕周增加而降低(P <0.05),血清TC、LDL-C水平随着产妇孕周的增加而先升后降(P<0.05),在37周前达高峰;ApoB及Lp(a)水平在产妇妊娠中晚期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正常妊娠的产妇在孕期中晚期时血脂代谢会发生显著改变,且血脂各指标变化不一,因此,临床上应予以重视,加强血脂检测。
作者:王武琴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B型超声在妇科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妇科急腹症手术确诊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均急查B型超声,比较B型超声检查与手术确诊结果,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 B型超声对妇科急腹症总体诊断符合率为93.62%,提示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结论 B型超声用于妇科急腹症患者入院急查准确率较高,切实可行,可为临床医师就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易慧冰;刘松;范满章 刊期: 2016年第23期
近年来,他汀类药物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成果显著,为该类药物在血脂相关性疾病治疗中奠定了地位。其次,他汀类药物对抗血栓、改善内皮功能等较多方面均有良好效果。故随着血脂相关性疾病患病率不断增高,他汀类药物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中国血脂异常调查研究( DYSIS-China)结果显示[1],在中国近九成的血脂异常患者在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但由于任何药物有其药物不良反应,大剂量用药患者的胆固醇达标率并不高于中、低剂量患者,临床上还有他汀类药物的“6规则”,使用他汀类药物剂量增加1倍,则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降低6%。可见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应予以重视,笔者整理近年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资料,就如何减少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如何合理应用进行分析与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肖青兰;王友清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总结会阴侧切后引发伤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2016年医院行会阴侧切致伤口感染患者45例,分析其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医疗人员术中操作不当引起感染的比率44.44%,而患者自身因素引发感染的比率55.56%,提示两种感染因素均应受到重视。所有会阴侧切伤口感染患者经有针对性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感染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康复出院,护理期间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对行会阴侧切术的患者进行合理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和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并改善和提升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秋瑾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的效果。方法选取接受预防接种儿童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观察、比较2组预防接种儿童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通过问卷调查形式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预防接种儿童发生不良反应2例(5.0%),优于对照组的8例(20.0%)(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0%,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用于儿童预防接种可显著提高护理效果,消除接种儿童心理压力,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雪梅;犹世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慢性肾脏病( CKD)血管钙化是发生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异常矿化。据全国血液透析登记数据显示,2014年血液透析患者死亡人数为14322例,其中65%死于心脑血管事件。 CKD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与CKD矿物质及骨代谢紊乱( CKD-MBD)及血管钙化密切相关。血管钙化每增加1个单位,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2.6倍,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9倍,因此血管钙化是CKD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强预测因子。多项研究显示,及早预防和治疗 CKD-MBD和血管钙化对改善终末期肾脏病( ESRD)患者的预后,提高CKD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CKD血管异位钙化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丽平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中药注射剂是将中药材通过提取、纯化等工艺制作成为药物灭菌溶液、乳状液及临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缩液的制剂[1]。具有生物利用度高、药效迅速、作用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危重疾病、感染、心脑血管、肿瘤等疾病的治疗。随着中医中药的不断普及以及中医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中药的使用,中药注射剂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类药,在疾病诊疗中更是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却在逐年增加,中药注射剂应用的合理性与安全性现状堪忧[2]。
作者:郭鸿;李同荟;刘保良;刘一冰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肺栓塞( APE)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134例APE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依据APE患者随访远期预后结果(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将入选患者分为良好组97例与不良组37例。分析影响急性肺栓塞患者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恶性肿瘤、心房纤颤、右心功能不全、休克/低血压、院外抗凝治疗情况、BNP、cTnl、PaO2、D-二聚体、PT等指标对APE患者远期预后有影响。而年龄、恶性肿瘤、右心功能不全及院外抗凝治疗差为影响APE远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PE院外治疗应保证维持有效抗凝,同时重视基础疾病的控制,对存在右心功能不全者须积极改善心功能,而对恶性肿瘤患者需综合考虑。
作者:王晓光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对口腔种植患者术前进行心理问卷调查研究患者就诊动机、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对心理干预措施减少患者牙科焦虑的影响进行评估。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设计方法对2013年9月-2014年9月的口腔种植患者共64例术前发放问卷包括口腔健康程度影响量表及改良牙科焦虑量表进行调查,指导患者接受术前心理干预措施。结果改善咀嚼功能和口腔健康预防是口腔种植患者的主要就诊动机,种植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口腔健康程度量表的平均得分为(26.8±10.7),干预后无焦虑率59.4%,高于干预前的34.4%(P<0.05)。结论在口腔种植患者进行手术前应对患者的社会信息及就诊动机进行关注,此类患者种植前的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较差,经过种植手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牙科焦虑感。
作者:陈美燕;栗江霞 刊期: 2016年第23期
前交叉韧带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此病会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对膝关节功能造成较大损害,如不给予患者及时处理会导致半月板、关节软骨损伤[1]。目前对于此类疾病采用关节镜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稳定膝关节[2]。在本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给予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跟腱重建术,取得显著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虎;叶明钧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和超声乳化术治疗青光眼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手术治疗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激光组107例(121只眼)和超声组106例(120只眼)。超声组予超声乳化术治疗,激光组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激光组总有效率为97.52%,高于超声组的77.50%(P<0.05);治疗后,2组细胞面积变异度(CV)和平均细胞面积(AVE)均升高,但激光组升高程度小于超声组,且激光组数值低于超声组(P<0.05);2组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CED)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激光组降低程度较超声组小(P<0.05)。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较超声乳化手术治疗青光眼临床效果显著,对角膜内皮细胞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鸿亮;明春平;祁晓君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治疗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的疗效。方法选取频发TIA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采用曲克芦丁治疗,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治疗,观察2组临床效果、TIA停止时间;2组均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测定血液流变指标、凝血酶原时间与血小板聚集率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1%,优于对照组的37.8%(P<0.05),3d内TIA发作控制率为55.2%,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3%(P<0.05)。结论奥扎格雷治疗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可在短期内清除或减少发作,阻止病情进展,降低缺血性卒中发生率。
作者:田丽环;郭华梅;安宇坤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药肺癌方辅治痰瘀阻肺型晚期肺癌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痰瘀阻肺型晚期肺癌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肺癌方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为21.82%高于对照组的7.27%(P<0.05);疾病控制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1.82%低于对照组的40.00%(P<0.05)。结论中药肺癌方治疗痰瘀阻肺型晚期肺癌疗效确切,可以有效减缓疾病进展,安全性佳,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黄金圣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难治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2例,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案。结果42例AML患者中病情得到不同程度缓解40例,治疗无效2例。所有患者的生命期得到延长,随访截止时仍有2例患者健在。所有患者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其余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以耐受。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化疗治疗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案对于难治复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一定效果,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缪韦韦 刊期: 2016年第23期
代谢综合征( MS)可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并发症,已经成为21世纪现代医学内分泌科和心血管科共同关注的热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MS是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 IR,糖尿病或糖调节受损)、脂代谢异常、高血压、遗传、炎性反应及其他代谢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微量白蛋白尿等)为表现的临床症候群[1]。引起MS的病因很多,主要为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因素(如高热量、高脂饮食、体力活动减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医学认为MS的病因为先天脾胃虚弱,后天饮食不节,贪逸少劳,恣情纵欲,加之五志不遂,病机为肝郁、痰湿、内热、气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MS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老年患病率高于青年,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2]。一旦确诊,就应根据个体差异、代谢异常程度进行治疗。本文就MS中西医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淑娟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目的:研究3种中药制剂的抑菌作用,建立、验证其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之规定进行回收率试验,测定其是否对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结果妇炎净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抑制作用,但可通过培养基稀释法消除。丹药合剂、养血化瘀合剂对各试验菌种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丹芍合剂与养血化瘀合剂可按常规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妇炎净合剂可按培养基稀释法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各种制剂控制菌检查可按常规法。
作者:唐喆;王菲 刊期: 2016年第23期
由医疗损害赔偿引发纠纷的一系列疑难案件,给人民法院的审理带来了阻力[1]。人民法院在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对医疗损害赔偿引起的纠纷案件的审理中,出现了二元化现象。进而,导致受害者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障,医患矛盾升级[2]。针对医疗损害相关的责任归责问题、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有风险的治疗前的告知义务、医疗机构有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保管病历的义务、过度诊疗问题和医疗产品缺陷的责任等问题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第七章给出了明确规定,对医疗机构和患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3]。然而,并无专门的法律条款来指导和规范针对医疗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4]。基于此,本文通过整理分析部分地区的医疗损害赔偿的实践经验,结合医学法学理论,为建立和完善医疗损害赔偿问题的专门法律奠定基础。
作者:李云龙 刊期: 2016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