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对医院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治疗的168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观察,分析结石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168例行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的患者中,复发71例,复发率为42.26%。结石复发者结石家族史、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体质量指数( BMI)≥25、结石数量多(≥2个或泥沙样)、油腻饮食习惯所占比例高于未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MI≥25、糖尿病、高脂血症、结石数量多(≥2个或泥沙样)是腹腔镜下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对于结石数量较多或呈泥沙样结石的患者应结合患者情况选择胆囊切除术,保胆术后应予以控制体重、血糖、降脂等,以减少复发。
作者:邵丽玲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评价并比较两种化疗方案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以及药物经济学指标。方法选取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行化疗的患者6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2例。观察组选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 DP)方案治疗,对照组选用紫杉醇联合顺铂( TP)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各项药物经济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5.2%,高于对照组的25.0%,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成本与有效率之比为39681,远小于对照组的5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但通过成本—效果分析发现,多西他赛联合顺铂组更加经济有效。
作者:史志学 刊期: 2016年第26期
儿童,尤其婴幼儿,消化道处于发育阶段,各器官功能尚不完善,体表面积与体重比成人大,因此经口服及经皮肤黏膜吸收时对药物分布、灭活和反应与成人有显著差别,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对儿科的合理安全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苏雯枫;汪虹;吴瑞格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应用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应用阿立哌唑治疗。观察2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不良反应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立哌唑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
作者:开卫霞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电子胃镜检查的婴幼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予七氟醚吸入麻醉。观察2组血流动力学、麻醉情况、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插管前至术毕MAP、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插管后5min、15min及术毕时HR水平与插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插管后5min、15min时H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睁眼、定向力恢复、出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的33.33%(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幼儿电子胃镜检查效果优异,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及不良反应均较小,易为患儿及其家属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吉平;时文俊;黄海文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运动干预对老年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筛选出评分低于正常(<26分)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认知康复训练方法,运动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快步走强化运动干预。2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MoCA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定,观察运动干预对认知功能减退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运动干预组干预2、3个月后MoCA评分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快步走的运动干预方式能够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减退。
作者:许艺惠;黄守清;尹莲花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临床实习是护理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是每个护生必须经历的过程,实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生人才素质的高低,护生的积极主动性是实习质量的根本[1]。血液透析是目前尿毒症患者得以生存的治疗方法,血液透析室的工作质量关系着尿毒症患者的生死存亡,一批一批的临床护生将逐渐加入到血液透析室队伍,成功的带教才能让护生学到更多、更新的知识,发挥其主导性和积极性,适应血液净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本文分析影响血液透析室护生实习积极性的原因,实施新的带教理念介绍如下。
作者:张庆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风险,研究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良好时机。方法选取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初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精确测量子宫下段厚度,取子宫壁组织送病理检查,检查组织成分、血管计数和平胶比例,讨论剖宫产术后不同间隔时间再次妊娠的风险。结果剖宫产术后5~7年的产妇与术后<5年产妇相比,盆腔粘连的比例显著增加;此外,多数2~5年的产妇再次妊娠的并发症发生风险低,较安全,而年限>8年的产妇子宫下段变薄,手术风险较高。另外,术后年限≤2年的52例产妇中仅30例发生盆腔子宫粘连且无其他不良征象,提示其他不良指标的发生与术后是否短期内及再次妊娠并无明显关联。结论子宫切口愈合程度并不与剖宫产术后时间成正比,术后2~3年瘢痕组织会逐渐变硬且易破裂。
作者:张敏妍;张亚静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脑梗死,可显著提高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朱燕;卢桂兰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负性情绪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帕金森病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负面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经护理干预后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干预前,且蒙特利尔认知评估表(MoCA)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干预前(P<0.01)。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能缓解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世琴 刊期: 2016年第26期
于妊娠期间,血小板减少症属于常见的一种合并症,诱发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原因包括多种内科合并症及妊娠并发症,若是由于不同因素诱发的血小板减少,母亲与新生儿的预后及病死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有相关文献报道[1],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在8%左右,且为主要的原因是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即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又可称为良性妊娠期血小板减少,本文就该病症的相关临床内容进行综述。
作者:傅绍丽 刊期: 2016年第26期
据新研究显示,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老年人使用新阿片类药物处方,面临的呼吸方面的负面风险将增加,包括死亡风险。使用新阿片类药物的COPD患者可能性死亡率是未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的4倍,发现对于未接受姑息治疗的COPD患者,阿片类药物处方的使用率很高。对于COPD患者,阿片类药物可以引起呼吸道抑制,减少黏液间隙及免疫抑制。研究人员称,在对于COPD患者使用处方阿片类药物的研究调查显示有利有弊,可能会增加死亡率。为弄清楚阿片类药物在COPD患者中使用与呼吸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观察了Ontario卫生管理数据中超过130000人社区居民中66岁以上男性和女性,其中68%患者在2007-2012年间使用了新型阿片类药物处方。新型阿片类药物使用者更有可能因COPD或肺炎进行急诊[风险比(HR)1.14,P=0.04],但门诊患者恶化风险降低(HR 0.88,P=0.88)。与对照组相比,只使用阿片类处方的患者在门诊呼吸加重(HR 1.27),ER就诊(HR 1.64),COPD或肺炎住院(HR 1.54),肺炎相关死亡率(HR 4.76)和全因死亡率(HR 4.01)的风险明显更高。研究人员发现,少量使用或短期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也会增加呼吸道有害结果的风险。研究人员称,阿片类药物的几种机制可能会导致心脏疾病,且COPD患者常伴有心脏疾病。70%以上的COPD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约1/3 COPD患者的死亡与心脏疾病相关。阿片类药物可能适合接受姑息治疗的COPD患者,Vozoris博士称:我们有意从研究中排除接受姑息治疗的患者,因为这是特殊情况,在这种背景下,使用阿片类药物的风险—效益比率是不同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性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取谷维素治疗方案,试验组采取性激素补充疗法。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的75.56%(P<0.05);接受治疗后,2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试验组评分值为(31.23±3.35)低于对照组的(41.16±3.87)(P<0.05)。结论性激素补充疗法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春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内镜下肾上腺注射法止血治疗,观察组给予内镜下硬化止血治疗。观察2组患者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尿素及肠鸣音等改善情况、止血成功率、早期、近远期出血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尿素及肠鸣音较对照组改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早期再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出血率与远期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给予内镜下硬化止血术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朱华珍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常规组应用红霉素治疗,治疗组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和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常规组的77.5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郝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病历11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药物利用指数(DUI)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DUI在0.9~1.1的有4种。临床使用过程中存在剂量过高、浓度过高、用药疗程过长、联合用药不当等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加强对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管理,合理使用该类药物。
作者:杨华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统计分析该院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所检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以期为更为合理的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住院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所检出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结果,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ATB-NEW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及药敏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纳入本次研究的262例患儿有97例患儿分离出致病菌,分离率为37.02%,共分离到菌株109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30.28%,大肠埃希菌占16.5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14.68%和10.09%;耐药性分析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各种药物均有耐药菌株出现,耐药性高的是亚胺培南,耐药率达到了93.75%,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则相对敏感;肺炎克雷伯菌敏感的药物是阿米卡星,头孢噻肟的耐药率高;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吩为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头孢西丁耐药率高;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均全部敏感,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也不高。结论儿童重症肺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均有一定的特征,应采取针对性的用药措施,以避免耐药性,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盛鑫;洪少贤 刊期: 2016年第26期
近日,美国FDA宣布禁止抗菌洗手液/肥皂所含几个关键性化学物品的使用。该监管机构警告大众:这些化学成分具备隐患,并解释称抗菌型产品并不比普通肥皂更加有效。FDA这一举动瞄准了多达19种化学成分,包括2种常见的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尽管人们早已担忧其对免疫系统的损害,它们仍广泛存在于抗菌洗手液或抗菌固体皂中。FDA药品事业部总监评论称:“消费者可能会普遍认为抗菌洗液可以更有效地防止病菌传播,但事实上我们并无科学证据表明它们比普通肥皂和水效果更佳。一些数据已经表明,这些抗菌成分可能会有弊大于利的长期效应。” FDA表示,该禁令不包括在医院和其他医疗中心使用的手用消毒剂产品。目前,美国市场上大部分非医疗性的洗手液产品含有至少1种上述违禁成分。制造商有1年的时间来履行遵守该新规定,部分厂家已经开始行动,在其产品说明中删除这些有问题的成分。值得强调的是,在禁止使用三氯生这一政策观点上,美国环保局(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和FDA保持是一致的。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调查铜绿假单胞菌( PAE)临床分布的特点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标本中分离出的PAE 368株进行统计分析,并测定常用药物的抗药性。结果其中222株PAE来自ICU,占60.3%。368株PAE主要分离自痰液,占76.4%(281/368)。 PAE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临床分离的PAE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而且耐药性较严重,应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PAE的医院感染。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26期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硬化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06例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52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65.38%,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老年高血压伴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提高临床效果,促进康复,改善预后。
作者:李招兵 刊期: 2016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