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文静
目的:探讨血清5'核苷酸酶(5'- NT)、α- L -岩藻糖苷酶(AFU)、碱性磷酸酶(ALP)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泰和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肝胆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胆管结石组19例,慢性肝炎组18例,胆汁淤积肝炎组17例,肝炎后肝硬化组17例,胆囊结石组16例,原发性肝癌组15例。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不同肝胆疾病患者与对照组血清样本中5'- NT、AFU、ALP 和 GGT 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肝胆管结石组、胆汁淤积肝炎组、肝炎后肝硬化组、胆囊结石组、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5'- NT、AFU、ALP 和 GG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慢性肝炎组 AFU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四项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血清酶单项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5'- NT、AFU、ALP 和 GGT 可作为肝胆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联合检测有利于肝胆疾病的诊断和鉴别。
作者:肖叙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通过分析氨氯地平的药理作用探究氨氯地平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使用氨氯地平治疗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选取同期使用常规药物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联合呋塞米注射液(速尿)治疗;心绞痛患者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高血压患者给予盐酸维拉帕米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高血压患者、心绞痛患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P ﹤0.05)。结论氨氯地平可以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及心肌,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全身血管阻力、改善心肌缺血、减低外周血管阻力,不仅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还可以保护心脏和靶器官,逆转靶器官损害,且与地尔硫卓艹类有着相同的治疗心绞痛作用,氨氯地平药效发挥缓慢,持续时间长,不良反应少,故而,氨氯地平对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及心力衰竭有着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赖谋锋;盛向远;左慧俐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肝炎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福州市第二医院2013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21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VC)组126例与酒精性肝硬化(AC)84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临床症状及体征(包括面容、腹腔积液、肝区疼痛、腹胀、水肿等症状)、辅助检查〔γ谷氨酰转移酶(γ- G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碱性磷酸酶(ALP)、白球比(A/ G)、总胆红素(TBIL),肝右叶斜径〕及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 UGB)、肝肾综合征( HRS)、原发性肝癌( HCC)、肝性脑病( HE)、自发性腹膜炎(SBP)等〕。结果 AC 组患者男性占比高于女性,且高于 V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C 组年龄低于V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C 组患者蜘蛛痣、面部毛细血管扩张、肝掌、男性乳房发育、肝肿大发生率低于 AC 组,面色晦暗、脾肿大发生率高于 A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VC 组患者γ- GT、AST/ ALT、ALP、MCV、肝右叶斜径低于 AC 组,两组患者 A/ G、TBI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C 患者 HCC 发生率高于 AC 组,SBP 低于 AC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 UGB、HRS、HE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 VC 和 AC 患者各自的临床特征,予以目的明确的防治措施,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
作者:许艺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11月绵阳巿中医医院急诊收入的72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等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作者:唐英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两种剂型更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常熟市中医院收治的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治疗组患者采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畏光等角膜炎症状消失时间、药物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角膜病变评分和眼部症状评分改善幅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畏光等角膜炎症状消失时间和药物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病变、眼部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较更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具有治疗时间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贾晓兰;陆骏麒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每次跑步机上活动耐量、ST 段压低数值、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每次跑步机上活动耐量及 ST 段压低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每次跑步机上活动耐量高于对照组,ST 段压低数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电图检查表现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菊根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绵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0.6mg/次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1.2mg/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心电图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拉鲁肽1.2mg/次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周径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为临床防治苏醒期躁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长治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5年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各45例。手术结束前10min,地佐辛组给予静脉滴注地佐辛10mg,芬太尼组静脉滴注芬太尼0.1mg。手术过程中常规监测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并进行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拔管即时(T1)、拔管30min(T2)、拔管1h(T3)的 Riker 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进行比较。结果HR、MAP 的时间和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SpO2时间和方法间无交互作用(P ﹥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地佐辛组患者不同时点的 HR、MAP 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地佐辛组与芬太尼组患者的 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SAS、VAS 评分的时间和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 ﹤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地佐辛组患者不同时点的 SAS、VAS 评分低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地佐辛防治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效果较好。
作者:陈勇;任应斌;栗静;王文波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 CT 联合 MRI 检查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8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接收的经 X 线诊断的120例肺癌患者,并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80例肺癌患者。分别采用 CT、MRI、CT 联合 MRI 以及病理诊断方法进行诊断。比较 CT、MRI 及 CT 联合 MRI 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CT 联合 MRI 诊断在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于单纯的 CT 诊断或者 MRI 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肺癌患者在早期临床诊断中采用 CT 联合 MRI 诊断方法,可明显提高疾病的诊断率,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曾茹雪;黄文;邹庆;钟辉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作用。方法选择三明市第二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6—12月 AECOPD 住院患者41例作为 AECOPD 组,对照组选择同期三明市第二医院体检中心,无基础性疾病且肺功能正常者43例。测定 AECOPD 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 FeNO 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预计值(FEV1%)。结果治疗后 AECOPD 组患者 FeNO 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 AECOPD 组患者 FeNO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AECOPD 组患者 FeNO 在不同肺功能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FeNO 为一种无创、便捷的检查手段,可作为气道反应嗜酸性炎症指标在气道炎性疾病诊断、治疗及疗效判断上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黄若新;郑迎春;赖世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效果。方法选取禹州市人民医院2015年10月—2016年2月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抗感染、降颅压、维持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脑灌注量等),若患儿出现无尿或少尿现象,给予呋塞米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排尿量、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排尿正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儿 Cr、BUN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 Cr、BUN 水平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治疗新生儿窒息后肾损害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肾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自锋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用药宣教对吸入治疗的哮喘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8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4例哮喘患者,根据宣教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02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治疗用药方案相同。对照组患者由医护人员进行传统宣教,研究组患者由药师进行用药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哮喘控制率、吸入装置正确使用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哮喘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吸入装置正确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哮喘患者吸入治疗中,临床药师通过用药宣教可有效提高患者正确使用吸入装置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哮喘治疗效果。
作者:庄红娟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预防和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2015年4—7月收治的创伤后单膝关节僵硬患者50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患者均进行膝关节康复运动训练和干扰电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2、3、4周关节僵硬指标〔由改良数字评分法(VAS)评估〕、关节活动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关节活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2、3、4周治疗组患者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关节血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1例,停药后症状缓解。结论孟鲁司特预防和治疗创伤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僵硬程度,提高活动范围,且安全性高。
作者:梁杰;林琳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及实施高质抢救与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产后大出血产妇7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未发生大出血产妇70例为对照组。观察研究组产妇产后临床资料,分析产妇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观察研究组产妇止血率、产妇及其家属对抢救和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胎盘前置及胎盘粘连残留、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严重损失及宫颈裂伤、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妊娠合并急性肝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产妇经高质抢救及护理后均有效止血,有效止血率为100.0%(70/70),产妇恢复良好,满意度调查发现,产妇及其家属均十分满意,满意率为95.7%(67/70)。结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前置,胎盘粘连残留、软产道严重损失及宫颈裂伤、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妊娠期高血压、妊娠合并急性肝炎为产后大出血的影响因素,对相关影响因素采取有效预防,可降低产妇产后大出血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给予产后大出血产妇高质抢救及护理可有效止血,保证产妇及胎儿安全。
作者:曾青峰;李京华;鄢火秀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徐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早产儿75例,按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恢复至正常时间、睡眠时间、住院时间、进奶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体质量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进奶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生存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燕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三垛中心卫生院司徒分院于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泮托拉唑较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更加明显,可有效缓解患者出血症状。
作者:张定海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前国际药物市场上,大部分药物剂型以成人用药标准为主,针对特殊人群,如幼儿及老年人等的用药种类及剂型缺乏是临床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药物调配对满足个体化用药需求至关重要,然而药物在非常规使用过程中存在多种风险及不稳定性,因此应重点加强对这部分特殊人群临时用药的安全性管理,提高临时调配药物水平,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本研究分析医院药剂科临时调配药物的使用现状与合法性,旨在为提高药剂科质量管理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顾海萍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探讨地佐辛的合理剂量。方法选取择期接受胃镜检查且同意行静脉麻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 D1、D2、D3、F 组,各25例。D1组给予地佐辛50ug/ kg,D2组地佐辛100ug/ kg,D3组地佐辛150ug/ kg,F 组给予芬太尼1ug/ kg。4组患者均给予丙泊酚1~2mg/ kg 以100mg/ min 静脉注射,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进镜检查,术中根据患者检查情况追加丙泊酚20~50mg/次。比较4组患者入室时(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检查结束时(T2)、患者清醒后(T3)的 MAP、心率(HR)和射血氧饱和度(SpO2)及开始给予丙泊酚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时间、丙泊酚使用总量、清醒时间(停止给丙泊酚到检查结束后指令睁眼的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检查结束到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4组患者给予丙泊酚时患者躁动、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MAP、HR、SpO2时间与方法间有交互作用(P ﹤0.05);MAP、HR、SpO2时间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AP、HR、SpO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时4组患者 MAP 低于 T0时,T1时 D1组 MAP 低于 D2、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1时 F 组 SpO2低于 D1、D2、D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D1组患者丙泊酚使用总量多于其他3组,D3组患者清醒时间长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胃镜检查时间、离开恢复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 组给丙泊酚时患者躁动、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100ug/ kg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门诊无痛胃镜检查时呼吸抑制、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少,血流动力学稳定,不延长苏醒时间,是适宜剂量。
作者:赵明;秦树国;陈文丽;哈斯;刘森;周颖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研究吲达帕胺与双氢克尿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神池县中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高血压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氢克尿噻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郭润兰 刊期: 2016年第27期
目的:探讨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更年期患者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铅山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妇科已确诊为宫颈糜烂的更年期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予以诺氟沙星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复方黄柏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患者发生外阴红肿、阴道烧灼感、阴道流血及其他不良反应的人数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诺氟沙星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更年期患者宫颈糜烂效果明显,且不良反应少,对更年期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郑重真 刊期: 201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