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芸磊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改善结核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结核病患者70例,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分组,干预组36例施以优质护理,常规组34例施以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44%优于常规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750,P<0.05)。结论对结核病患者施以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临床上,我们通过人在睡眠状态下的脑电波图谱可以将睡眠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快眼动睡眠期和非快眼动睡眠期[1-2]。其中快眼动睡眠是由脑桥网状的胆碱能细胞来控制的,而非快动眼睡眠是由四个时期,前两个时期S1和S2为浅度睡眠期,后两个时期S3和S4为深度睡眠期。精神分裂症是由于人体的高级神经系统紊乱造成的[3]。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存在多种临床症状以及并发症,其中睡眠障碍是为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一项症状。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普通人,可达到61%左右。抑郁症通常是指患者的低落情绪无法改善,长期的心境障碍而导致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在早期会出现严重的睡眠障碍,并且呈现年龄相关性[4]。因此本文旨在进一步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及抑郁症患者在睡眠障碍中的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金枝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鼻咽癌调强放疗中腮腺体积以及剂量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6~7周的调强放疗,每周对腮腺进行勾勒,观察每周腮腺的体积、照射剂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放疗过程中,患者每周两侧腮腺体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且第3周时为显著( P<0.05)。患者每周两侧腮腺受照射剂量均显著高于计划受照射剂量,且第3周时为显著(P<0.05)。结论调强放疗会影响两侧腮腺的体积与受照剂量,在变化显著的第3周对放疗计划进行调整能更好地保护腮腺功能。
作者:林松焕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鼓膜成形术治疗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的愈合率及听力指标变化情况。方法纳入医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首次鼓膜成形术患者74例,外伤性鼓膜穿孔患者21例(23耳)为A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3例(54耳)为B组。术后对比2组鼓膜愈合率和各频率气骨导差( ABG)。结果A组患者的鼓膜成形术愈合率低于B组(P<0.05);2组愈合患者术后听力平均ABG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单纯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成形术鼓膜愈合率较外伤性鼓膜穿孔手术愈合率高,经鼓膜成形术后外伤性鼓膜穿孔和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指标均发生好转。
作者:刘利军;刘志锋;唐洪波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层流净化手术室术中感染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择取300例在该院层流净化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手术患者的感染部位、出现感染的高危因素,探讨护理对策。结果300例在层流净化手术室中进行手术的患者中出现感染的患者有9例(3.00%)。高危感染因素为年龄>60岁、手术时间>2h、急诊手术、Ⅱ类切口、有合并症以及输血,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与性别无关。结论高年龄、手术时间长、急诊手术、Ⅱ型手术切口、合并症以及手术时进行输血均是导致感染的高危因素,对医院加强手术护理质量管理,保证手术室内物品清洁并严格进行无菌操作能够降低感染发生率。
作者:黄润;艾云香;陈韩华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血栓弹力图( TEG)试验指标的检测,结合其发病机制分析其变化规律,分析脑出血患者应用TEG试验指标评估病情的可行性,为脑出血的诊治寻找客观的实验室指标。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33例(脑出血组),按出血量分为小量亚组11例、中量亚组16例、大量亚组6例。另选择健康成人20例为对照组。受试对象完善TEG检查前均未进行药物或手术干预治疗。诊断以颅脑CT和MRI检查为主,CT评估脑出血量,应用北京中兴TEG YZ5000型弹力图仪检测TEG指标( R值、K值、angle、MA值、CI)。结果脑出血组K值高于对照组, Angle、MA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亚组间C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值<10ml亚组、10~30ml亚组低于>30ml亚组(P<0.05),K值、Angle、MA 3亚组间两两比较均有差异(P<0.05)。脑出血组内K值、Angle、MA与脑出血量均有显著相关性(r=0.613、-0.481、-0.381,P值均<0.05);R值、CI与脑出血量无显著相关性(r=0.251、0.242,P>0.05)。结论 TEG能够动态且完整地反映凝血与纤溶的整个过程,K值、Angle与MA值可以作为监测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的一个新选择。
作者:周晓颖;马旭东;蔡维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诊治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4月在医院妇科诊治的不孕症患者120例,均采取宫腔镜联合腹腔镜诊断及治疗,并分析诊治效果。结果原发性不孕患者慢性盆腔炎的比例明显低于继发性不孕患者,内异症和PCOS的比例明显高于继发性不孕患者( P<0.05),原发性不孕患者和继发性不孕患者的术后妊娠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对不孕症的诊治中,采取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可提高患者的受孕率,适合推广。
作者:解芸磊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番泻叶水比重定量治疗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的效果。方法将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后并发便秘的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采用经水比重测量后的番泻叶剂量进行治疗,对照组行自行设计的番泻叶剂量治疗,评价2组治疗后便秘缓解情况及腹痛、腹泻情况。结果研究组便秘缓解总有效率及0~Ⅱ级腹泻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腹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番泻叶对放化疗患者行阿片药物止痛引起的便秘有效,通过水比重测量计算的番泻叶剂量(100ml)能实现疗效与安全性的大化,可作为选用番泻叶预防和治疗化疗后便秘的参考剂量。
作者:黄圣斐;孙哲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1841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460株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异。方法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15版为标准判定药敏实验结果,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分析。结果共收集昆山地区三所医院大肠埃希菌1841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460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4.6%、33.9%,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西丁、头孢他啶、阿米卡星、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碳青霉烯类有良好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低于1.0%,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耐药率低于8.0%。结论制定合理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菌引起医院感染的爆发流行。
作者:沈正林;葛称;陈亚芳;梁燕;王宏源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夫西地酸钠在革兰阳性球菌(G+球菌)感染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合理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医院儿科就诊并采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的G+球菌感染患儿50例,对所有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分析夫西地在G+球菌感染患儿用药中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结果50例患儿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细菌转阴率为84.00%;其中出现不良反应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静脉炎,与药物浓度高、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年幼患儿好动等因素有关,减缓静脉滴注速度、局部硫酸镁热敷后症状随即缓解。结论夫西地治疗G+球菌感染患儿疗效确切,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较低。在使用时应明确患儿合理的溶媒量,静脉滴注时速度要慢,固定好患儿,减少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邓芙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规范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PIVAS)职业防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化疗药物配置过程的危险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制定一系列规范化管理措施,比较管理前后配置人员的防护知识、配置操作、身体污染及环境污染等指标。结果规范化管理后,配置人员的化疗防护知识、配置操作的规范性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化疗药物泄露污染配置人员的身体和周围环境的次数均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规范化管理后,配置人员增强了化疗药物的自我防护意识,规范了配置操作方法,降低了化疗药物对配置人员的伤害,达到职业防护的目的。
作者:吴莹芳;周金花;林景芳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医院2014-2015年临床标本病原学分布与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经验用药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用德灵Microscan-As4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兼微量生化管鉴定方法鉴定细菌;用纸片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2014-2015年医院儿科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65株,前3位为大肠埃希菌(28.68%)、肺炎克雷伯菌(22.26%)、金黄色葡萄球菌(10.94%),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7.3%和24.6%,未检测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医院儿科细菌耐药状况较严重,应引起重视,加强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叶付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质子泵抑制剂( PPI )与抗酸剂、组胺 H2受体拮抗剂( H2-RA)相比,具有起效快、抑酸作用强、持续时间长、使用方便等特点,被临床广泛用于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但随着PPI的广泛使用,不合理用药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本文选择住院患者PPI不合理应用5例进行分析,供医师或药师学习参考,以加强临床医师对PPI的认知,提高药师的药学服务技能,促进PPI的合理使用。报道如下。
作者:罗国义;周红英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分析肿瘤内科治疗常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因,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选取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441例患者,患者入院后根据治疗目的安排制定护理计划,并发症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出现并发症后,对症治疗。记录患者住院时间,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因素。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64.40%,出现并发症619例次,并发症人均(1.40±0.25)例次,日例次率8%;常见的并发症有口腔黏膜炎、发热、便秘、恶心呕吐、出血、感染;有并发症者放化疗联合比例、腹部肿瘤比例、年龄均高于无并发症者,有并发症治疗前KPS评分低于无并发症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内科治疗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但并非不可预防,部分并发症具有致死性,如深静脉血栓,除积极对症治疗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体能状态,改善免疫功能。
作者:姚丽菁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对照组给予环磷酰胺联合泼尼松治疗,比较2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素氮、血肌酐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9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24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4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耐受性均较好,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结论来氟米特联合泼尼松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好,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索斌诚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通过高脂喂养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NAFLD)模型,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及肝脏核因子( NF)-κB p65的表达,探讨NAFLD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模型组给予高脂喂养,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喂养,第12周末处死大鼠。每周测各组大鼠体质量,比较2组肝组织匀浆中MDA、TNF-α的水平、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程度及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体质量和肝指数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肝匀浆MDA、TNF-α水平及组织病变程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模型组肝细胞NF-κB p65表达阳性率和阳性率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NAFLD的肝脏氧化应激较正常增加,且NF-κB p65表达增加,氧化应激可能通过NF-κB通路参与NAFLD疾病的发展。
作者:蔡芳芳;曾庆新;林志辉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与动力髋螺钉( DHS)治疗Ⅱ~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Ⅱ~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42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手术切口、负重时间及Harris评分和并发症。结果 PFNA组在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手术切口、负重时间及Harris近期评分等方面优于DHS组(P<0.05),但PFNA组的隐性失血量多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2组Harris远期评分及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PFNA治疗Ⅱ~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优于DHS,但是其隐性失血显著高于DHS,在治疗方案的选择中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考虑。
作者:徐江;蒋西嘉;王凯;曹旭栋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方法分层随机抽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该院门诊处方1800份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做好处方点评工作,并对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对超说明书用药类型、涉及到的药物种类、科室等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1800份门诊处方中,共涉及用药记录5036条,每张处方中的平均用药记录为2.8条,其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共计179张,涉及用药记录232条,按处方数量计,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为9.9%;按用药记录计,则超说明书用药的发生率为4.6%。其中,超剂量给药、超频次给药和超年龄给药是超说明书用药类型中构成比高的三种,各占38.5%、25.1%、16.2%;涉及的药物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坎地沙坦酯片、洋托拉唑肠溶胶囊、托拉塞米,各占19.6%、14.0%、12.3%;涉及的科室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各占22.3%、17.9%、13.4%。结论医院门诊处方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较多,会导致患者用药风险的增加,建立一套科学、可循的超说明书用药规则十分迫切。
作者:陈鲁芳;柯江容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观察阶梯教学法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该院泌尿外科的护理实习生74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名。观察组采用阶梯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教学方法,实习期满后,对2组实习生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考核,比较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25,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阶梯教学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效提高泌尿外科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值得在实习带教中广泛应用。
作者:郑燕华;罗警艺;陈惠洪 刊期: 2016年第31期
目的:了解医院中成药所致不良反应( ADR)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医院213例中成药ADR报告,自建数据库,按患者性别、年龄、中成药类别、给药途径、联合用药、临床表现及转归等项目进行分类、统计、评价。结果213例中成药ADR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高发年龄段为>55岁老年人群;涉及11类35个中成药品种,以活血剂(50.70%)、补益剂(19.25%)居多;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多个系统、器官,主要是皮肤及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心血管系统损害和消化系统损害;ADR程度主要为一般的和新的一般的。结论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呈明显增长趋势,但ADR的数量亦在增长,临床应重视临床ADR的监测、报告和分析工作,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中成药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王萍;魏菊华;曹旭芳;孔飞飞 刊期: 2016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