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何峰

关键词:肠炎, 儿童, 学龄前(2-5), 炎琥宁注射液,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龙州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细菌性肠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炎琥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儿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儿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细菌性肠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 N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1月宁都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80例NS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常规、肾功能指标〔尿素氮(U-REA)、肌酐( GREA)〕、血脂指标〔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G)〕、血浆清蛋白( ALB)、尿蛋白定量、水肿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ALB、UREA、GREA、TG、TG、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UREA、GREA、TG、TG、尿蛋白定量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水肿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NS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血液高凝状态,且可保护患儿的肾功能。

    作者:柯小莲;李建梁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早中期KOA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行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对照组行关节镜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 VAS)评分、临床疗效、国际骨关节炎的评分标准( Lequesne)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equesn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休息痛、运动痛、晨僵、行走能力Lequesn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压痛、肿胀Lequesn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无一例发生感染、软骨损伤、神经血管损伤及韧带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小针刀配合玻璃酸钠治疗早中期KOA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行走能力。

    作者:庞渊;张晨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中医定向药透配合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药透配合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安市吉州区白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7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唑、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药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M( IgM)、免疫球蛋白G( IgG)、补体G3水平〕、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gA、IgM、IgG及补体G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IgA、IgM及IgG水平低于对照组,补体G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IL-2、IL-10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IL-2、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定向药透配合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塞来昔布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塞来昔布和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在樟树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RA患者68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4例。A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B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比较两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晨僵持续时间、握力、血清类风湿因子( RF)、G反应蛋白( GRP)、红细胞沉降率( ESR)以及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A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压痛指数低于B组,晨僵持续时间短于B组,握力大于B组,血清RF、GRP和ESR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布洛芬缓释胶囊相比,塞来昔布在治疗RA中的疗效更高、不良反应更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作者:舒伟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结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井冈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88例。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活血化瘀汤配合中医按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消肿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消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情况,且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活血化瘀汤配合中医按摩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临床疗效确切,可缩短消肿时间,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肖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北京市仁和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60例,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情况、SF-36评价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累及导联数与痫样放电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心理职能、活力、躯体与心理相关生活质量、躯体疼痛及情感职能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醒脑静辅助卡马西平治疗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疗效优良,且安全性高。

    作者:梁晓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永修县江上卫生院收治的9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8h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8h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满意度高等优点,且并发症少。

    作者:彭堂遥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5月徐州市贾汪区耿集卫生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和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神经功能缺损,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吴丽丽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在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在小儿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患儿130例,按照穿刺期间有无实施相应措施分成对照组58例与观察组72例。对照组行常规性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观察组于穿刺前10min应用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后再给予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止痛效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重复穿刺率、液体外渗发生率及第1次穿刺时间、第2天穿刺和静脉滴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重复穿刺率和液体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第1次穿刺时间、第2天穿刺时间、静脉滴注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于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应用盐酸利多卡因热湿敷的止痛效果确切,可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缩短穿刺和静脉滴注时间。

    作者:陈慧艳;赵霞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胰岛素类似物与重组人胰岛素多点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比较胰岛素类似物与重组人胰岛素多点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48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观察组患者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对照组皮下注射重组人胰岛素(诺和灵30R)。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达标率、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G-肽及餐后2h G-肽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率。结果两组患者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于对照组,HbA1c低于对照组,G-肽、餐后2h G-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类似物与重组人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均良好,患者血糖达标率高,不良反应少,而胰岛素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时患者血糖达标时间更短,且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改善更好。

    作者:刘宜东;钟晓卫;刘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淋巴瘤诊断及预后的意义

    目的:分析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对淋巴瘤诊断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4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淋巴瘤患者44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5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多种肿瘤标志物,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癌胚抗原(GEA)、癌抗原125(GA125)、癌抗原15-3(GA15-3)、血清铁蛋白(S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癌抗原19-9(GA19-9)、癌抗原724(GA724)、细胞角蛋白片断21-1(GY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鳞状细胞癌抗原(SG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骨髓浸润患者GEA、GA125、GA15-3、SF水平高于骨髓未浸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骨髓形态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能够对淋巴瘤的诊断、病情以及是否合并骨髓浸润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和实施提供参考。

    作者:刘友清;熊熙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不同化疗方案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化疗方案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广西北海市人民医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37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1例与对照组66例。观察组给予替吉奥+奥沙利铂化疗,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卡西他滨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客观有效率( ORR)、疾病控制率( DGR)及毒副作用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ORR、DG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毒副作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选择替吉奥+奥沙利铂实施化疗,可以获得明显的化疗效果,表现出的化疗安全性较好,可有效降低血小板计数减少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为结直肠癌疾病预后质量的提高做出有效保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苏如葵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2015年易县医院收治的112例(125个病灶)乳腺肿块患者,根据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病变(良性组)25例(33个病灶)、恶性病变(恶性组)87例(92个病灶)。患者术前采用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检查流程包括灰阶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和实时灰阶超声造影,比较两组超声造影检查结果。结果恶性组患者超声造影后显示的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有充盈缺损、有穿入或扭曲血管的比例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超声造影不均匀强化的比例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造影后肿块大横径、纵径均大于造影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良性组患者造影前后肿块大横径、纵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观察肿块形态是否规则、周边是否有穿入或扭曲血管、造影剂分布是否均匀、增强模式是否均匀、肿块大小造影前后是否有变化,均是鉴别诊断乳腺肿瘤良恶性的征象。

    作者:梁晓雨;蒋英;郑彦强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门诊药房配方发药差错原因与预防措施分析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配方发药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预防或减少配方、发药差错,提高配方、发药工作质量。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2015年门诊药房《调配发药差错记录》,对本院门诊药房2015年处方配方发药差错的特点、类型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15年共发生配药、发药差错15例,其中看似、听似易混淆的药品差错10例,单独发药差错1例,发药未交待差错1例,药品储存不当差错1例,药品数量差错2例。结论加强药品储存与养护管理,规范处方调配规程,规范审方、发药规程,重视发药交待环节,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不断提高药学人员的自身素质,建立健全各项工作规程和管理制度,避免同类差错的再次发生。

    作者:闫德峰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正畸治疗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丰县中医院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正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指标、牙周炎临床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附着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牙龈指数、牙周袋探诊深度及相关附着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炎相关症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范志潮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DA与IA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研究

    目的:比较DA与IA方案治疗成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贵州省人民医院诊断为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成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巩固治疗,对照组接受柔红霉素+阿糖胞苷巩固治疗。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治疗期间白细胞低值、临床疗效、治疗后1年无病生存率。结果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白细胞低值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年无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I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优于DA方案,患者诱导期间骨髓抑制轻,生存期长。

    作者:肖仕珊;曹隽;丁倩;朱红倩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早期差别化降血压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差别化降血压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8月桂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降血压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差别化降血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 NIH-S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治疗组小出血量患者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大出血量患者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小出血量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大出血量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小出血量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量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差别化降血压治疗能明显改善小出血量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但是对于大出血量患者疗效不明显。

    作者:赖江卉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收治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照入院治疗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环磷腺普葡胺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0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超声心动指标〔左室射血分数( LVEF)、心排血指数( GI)、每搏输出量( SV)、血压( BP)、心搏出量( GO)、心率( HR)〕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超声心动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LVEF、G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V、BP、GO、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R、BP水平低于治疗前,LVEF、SV、GO、GI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基础上,辅以环磷腺苷葡胺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孙成山;刘树红;屈红军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预案管理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预案管理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徐州矿务集团第二医院出生出现重度窒息的新生儿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抢救与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抢救与护理中施予预案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抢救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抢救前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后观察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与护理中实施预案管理,能改善新生儿Apgar评分,提高抢救成功率,为重度窒息新生儿生命安全提供保障,进而使家属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避免医疗纠纷出现。

    作者:郑卫华 刊期: 2016年第33期

  • 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赣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治疗的AMI患者110例,根据不同的急救护理方式分为试验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给予急救护理流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和急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在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为日后病情恢复做好相应的救治基础。

    作者:陈冬梅 刊期: 2016年第3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