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患者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高危因素。方法选取确诊为OSAS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成人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于确诊当日的下午4点和次日早上6点抽取血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两时间段各项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次日患者上午6点与下午4点相比,WBV、Hct、Fng与PAG均有显著增加,而PT和APTT则有所缩短;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下午4点时,WBV、Hct、Fng、PAG与内皮素水平均有显著增加,而PT和APTT则有明显延长( P﹤0.05);次日上午6点时,WBV、Hct、Fng、PAG与内皮素水平均有显著增加,而PT和APTT则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OSAS患者存在显著的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高危因素,清晨时更为明显。
作者:袁蕾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增多,且有臭味,阴道口红肿疼痛,有的患者还伴有外阴瘙痒,尿痛等症状[1]。由于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年龄较小以及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导致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上治疗延误和病情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精神和生活,给其及其家属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2]。因此,对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是当前医院妇科医师以及妇科疾病研究者需要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对33例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心慢性乙肝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核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医院4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调查分析患者检查和治疗恢复情况,记录数据。结果46例慢性乙肝肝硬化患者药物治疗1年后,其Child-Pugh 评分、乙肝病毒DNA定量和血清肝纤维化相关参数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上可以通过肝功能、血常规、胃镜等联合的检查观察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硬化,临床使用核酸类似物联合用药治疗慢性乙肝肝硬化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田永成;张健铖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OPCA)是多系统萎缩( MSA)的不同临床亚型之一,是一组以小脑性共济失调和脑干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进行性神经系统多部位变性疾病。OPCA是在帕金森样症状的基础上出现的复杂的运动障碍和多系统病变,临床上较为少见,其症状表现复杂而无特异性,误诊率较高,预后较差。现将我科经治的OPCA 1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孙江燕;刘轲;张怀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血宁治疗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4月-2013年5月接受治疗的放环1~3个月之后,月经过多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氨基己酸西药治疗,每次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氨基己酸,每次1g,每天3次,连续6d为1个疗程,共服用6个疗程;观察组50例患者使用宫血宁胶囊治疗,每次月经来潮第1天开始服用宫血宁胶囊,每次0.26g,每天3次,连续6d为1个疗程,共服用6个疗程,2组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血宁治疗节育环放置后月经过多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患者采取相关急救措施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过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一组和治疗二组。结果治疗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要比治疗一组的评分优,中、差、极差比例也低,重残和死亡率低,手术的成功救治率100.00%高于治疗组的9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骨瓣减压手术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李征;朱金华;牛立堂;刘常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 HbA1C水平分为:正常组( HbA1C≤6.0%,n=62);正常高值组(6.0%﹤HbA1C≤6.0%,n=58);升高组(HbA1C ﹥6.0%,n=60),测定患者HbA1C和血压变异性,之后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24hSBPSD 、24hSBPCV、dSBPSD、dSBPCV、nSBPSD、nSBPCV)与HbA1C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通过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其血压变异性,从而降低周围血管等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作者:陈其军;李沂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利多卡因为酰胺类局部麻醉药,注射后组织分布快而广,能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麻醉强度大、起效快、弥散力强[1],在急诊清创缝隙合术中极为常用。酰胺类不能形成抗原,故引起变态反应极为罕见,尤期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上更为罕见[2]。利多卡因正常用量一般无不良反应,部分可引起嗜睡、视力模糊等神经症状,严重者过敏性休克甚至心跳呼吸循环骤停而致死。目前药物手册尚未规定用药前常规做皮试,我科成功救治1例利多卡因致过敏性休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琴;张小鹏;孔飞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腹股沟疝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区腹横筋膜的胶原代谢异常导致局部薄弱所致,手术治疗是唯一可靠的方法[1]。随着对腹股沟区解剖结构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新型医疗材料的不断发展,无张力疝修补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在疝囊回纳后将修补材料外形改进为预成型的网塞和补片塞充填于疝环并固定,适用于各种初发与继发的腹股沟疝。它可使疝环口消失并降低腹股沟管的压力,而且网状补片可刺激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结缔组织层,加强了腹横筋膜的强度,从根本上降低了术后复发率[2],目前已经成为国内外腹股沟疝手术治疗应用为广泛手术方法。随着各级医院施行疝修补术数量的迅速增多,也出现一些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现就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并发症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作者:李少方;闫文平;秦刘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药房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合理,并且要方便及时,从而不断的提高大众的健康水平,促进医院药学工作快速发展,提高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西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药品的集散重地,是与患者直接接触、关系到终治疗效果的专业服务部门,也是展示医院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窗口,故西药房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药品的疗效以及患者的用药安全[1],加强对门诊西药房的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服务形象。本文根据以往在西药房管理方面的经验进行以下几点建议和思考。
作者:袁典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近日,发表于国际杂志AJP: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上,来自兰卡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炎性肠病( IBD)的发生或许会受到肠道中引发炎症的特殊蛋白的影响。在英国高达百分之一的人群都会在其一生中患炎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炎性肠病在英国影响着26万人的健康。而患者机体中小肠粘膜的修复主要依赖于肠道中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Rachael Rigby教授表示,为何炎性肠病患者在发达国家不断增长,这其中潜在的原因就包括患者肠道中定居的微生物的改变等原因。肠道中微生物群落的改变往往会影响患者肠道黏膜的修复,而肠道黏膜为个体机体抵御感染性制剂树起了一道有力的防线;整个肠道都由单一的上皮细胞层所覆盖,而上皮细胞会因个体患炎性肠病而发炎以至于被破坏。文章中研究者调查了一种名为SOCS3的特殊蛋白在炎性肠病发病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研究者Rigby说道,SOCS3蛋白可以限制个体肠道的炎性表现,但其在炎性肠病患者机体中水平的增加却对机体肠道粘膜的修复会带来负面作用。本文研究发现SOCS3可以限制微生物所诱导的肠道上皮细胞伤口的愈合。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暴发性紫癜( PF)是一种少见但病情凶险,与感染或败血症相关的血栓出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与蛋白酶 C、蛋白酶S或抗凝血酶Ⅲ缺陷有关[1]。暴发性紫癜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中老年人少见[2],其病死率高达40%以上。我科于2012年2月收治1例瘤型麻风患者并暴发性紫癜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龚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性髋部骨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髋骨患者72例,并随机的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保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康复33例,总有效率为91.7%,而对照组患者康复23例,总有效率为63.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显著的疗效,患者的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为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患者日益增加。现代社会人们维权意识、法制观念越来越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又以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居多。因患者总体年龄偏大、基础疾病多、卧床时间长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感觉、运动、言语及认知功能障碍等因素,神经内科患者安全隐患多,更有必要加强防范,制定个性化护理防范对策,避免医患纠纷和不良事件发生[1]。
作者:陈雪梅;高洁;杜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腹内疝是指腹腔内组织或者脏器离开原来的位置进入到腹腔内异常或者正常的凹陷、隐窝、缺损中[1]。腹内疝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占肠梗阻的2%左右。腹内疝发展迅速,病情急,临诊断较为困难[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6例术后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旨于探讨术后腹内疝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临床诊治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炜;陈利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门诊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进行用药分析,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的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的处方各47例,单病处方与多病处方各半,对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用药整体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单药处方和多药处方情况进行比较,统计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并症分布情况,后将2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研究表明,抑酸药是常用的消化性溃疡用药,在多病处方中,选择抑酸药的比例比单病处方组高;在慢性胃炎单药处方中,用药选择偏向于抑酸药,其次为胃肠动力药或胃黏膜保护剂,而多病处方中,选择胃黏膜保护剂的比例高。结论清楚地掌握消化性溃疡和胃炎的用药现状,对今后临床上规范、合理的用药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作者:梁保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防治宫颈癌无国产疫苗的历史有望今年结束。记者昨日从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的宫颈癌筛查活动上获悉,国产疫苗快今年内就可供应给国内女性。据介绍,宫颈癌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病毒)引起,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癌症类型。2006年,世界上出现首个宫颈癌疫苗。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处方进行抽样点评,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运用该院处方评价系统,对2012年处方进行统计点评和综合分析,主要结合《处方管理办法》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对抽取的处方进行点评。结果2012年处方总计21200张,处方合格率96.2%。其中常规处方主要用法用量不合理占38.5%,抗菌药物处方中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27.9%。结论该院2012年的处方合格率有所上升,但仍存在有不合理规范的情况,医师和药师需要为改进处方质量继续努力。
作者:赖异彩;熊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 T组)和静吸复合组( I组)各30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术中探察时(T2)、拔管后1min(T3)的SBP、DBP、HR、血糖、皮质醇(COR)。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2组SBP、DBP均下降,且I组明显低于T组;T2时I组SBP、HR均升高,且明显高于T组;T3时2组SBP、DBP、HR均升高,且I组明显高于T组。与T0时比较,I组T1、T2、T3时血糖均升高,且显著高于T组;2组患者T1、T2、T3时血浆Cor均显著高于T0时,且I组显著高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麻醉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作者:徐雅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比较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留置胃管的效果。方法将60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30例,分别用常规方法和诱导吞咽置管法进行操作,比较2组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所需时间、不良反应。结果2组插管成功率、所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诱导吞咽置管法优于常规方法。结论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宜采用诱导吞咽置胃管法留置胃管。
作者:许利华;任红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