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

陈其军;李沂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 糖化血红蛋白A1c, 血压变异性
摘要:目的:以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与血压变异性的相关性。方法将1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 HbA1C水平分为:正常组( HbA1C≤6.0%,n=62);正常高值组(6.0%﹤HbA1C≤6.0%,n=58);升高组(HbA1C ﹥6.0%,n=60),测定患者HbA1C和血压变异性,之后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24hSBPSD 、24hSBPCV、dSBPSD、dSBPCV、nSBPSD、nSBPCV)与HbA1C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在降压治疗的同时,通过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其血压变异性,从而降低周围血管等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2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TC、TG、LDL-C、HDL-C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A组降脂作用( TC、TG、LDL-C水平下降)较B组明显(P﹤0.05),而治疗8周后降脂作用相当;HDL-C水平升高较慢,至治疗8周后才有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起效快,总体降脂作用相当,均较显著。

    作者:张琳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3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调查

    目的:调查研究本院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促进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临床药学室每月随机抽取出院病历180~230份进行医嘱点评,2013年抽取出院病历2520份,对其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根据各项法律法规统计分析评价。结果在抽取的2520份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的病历有640份(25.39%)。抗菌药物使用合理450/640份(70.31%);不合理190/640份(29.69%)。不合理应用情况:给药频次不当、预防给药时机不合理、联用不合理、换药无指征等。结论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基本规范,但仍然存在部分不合理现象,仍需加强抗菌药物相关知识法规培训,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杨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康惠尔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在Ⅱ期压疮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Ⅱ期压疮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7例Ⅱ期压疮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与对照组23例,分别采用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治疗观察组,常规换药方法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疗效、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疗效显著( P﹤0.05),愈合率明显提高( P﹤0.01),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缩短( P﹤0.01)。结论清创胶联合泡沫敷料用于Ⅱ期压疮创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换药方法。

    作者:陈莉;陈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通心络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对通心络胶囊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的规定,进行该品种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验证。结果常规法试验显示通心络胶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回收率均﹤70%;培养基稀释法可消除上述3种菌的抑菌作用;控制菌测定中,各种阳性试验菌均能检出、阴性对照菌无菌生长。结论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通心络胶囊进行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测定;按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

    作者:戚继红;蒋孜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脑供血不足性眩晕34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简要分析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在治疗脑供血不足眩晕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医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入院接受治疗的脑供血不足眩晕患者6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比灵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养血清脑颗粒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椎动脉血流速度、血管搏动指数等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未产生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疾病时,应用养血清脑颗粒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妊娠合并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血细胞计数(血常规)是临床常规检验项目,血小板是其中重要的指标之一,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诊断与治疗。乙二胺四乙酸盐( EDTA)是血细胞计数常用的抗凝剂,但有时可引起血小板聚集,造成血小板计数减低,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PTCP ),给临床诊治过程带来很大困扰,现报告1例妊娠患者合并EDTA-PTCP的临床特征、诊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引起临床及检验医师关注。

    作者:李宾;刘静;黄红霞;吴金银;甘受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十二指肠溃疡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清晨口服,每天1次,治疗时间为4周,呋喃唑酮100mg,3次/d,阿莫西林1000mg,2次/d,治疗时间为10d,本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加其他药物;对照组单独采用埃索美拉唑20mg,清晨口服,每天1次,治疗时间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Hp根除率为88.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呋喃唑酮及阿莫西林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能改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贡明才;王小红;薛祥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有创呼吸机在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急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有创呼吸机治疗的临床意义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临床诊断为重度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并且经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急行经口鼻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h后、撤机后血气分析及B型脑钠肽前体测定( BNP)。结果所有患者中治疗后24h,有效22例,无效14例,有效率61.11%。其中患者要求主动出院10例,死亡4例。死亡病例中,死于心源性休克3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所有患者经有创呼吸机治疗后缺氧状况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所有患者治疗24h后、撤机后血浆脑钠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效患者(22例)血浆脑钠肽水平降低较无效患者(14例)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重度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患者已出现昏迷、濒临死亡,及时行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支持,可迅速改善低氧血症和CO2潴留,血浆脑钠肽( BNP)明显降低,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李蓓蓓;刘同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DCA在控制肾脏内科抗生素使用强度中的运用

    2011年卫生部(卫计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1],目的为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我科认真进行抗生素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经过努力,抗生素使用率和使用强度均较前明显降低,使用率达到了医院指标55%,但使用强度仍未达到。经我科讨论拟采用PDCA循环管理进行我科抗生素DDD值控制,时间为2013年11月-2014年5月,为期半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干预在股骨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股骨骨折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采取积极的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分析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的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的并发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之内,通过积极的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疼痛感,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和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前相关凝血指标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产前相关凝血指标情况,探讨这些指标为预防产后出血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择从2011年5月-2012年6月于医院分娩的156例孕妇作为试验组,另选取同一时间于医院体检的10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2组人群均在空腹状态下抽血检查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血PLT及TT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但试验组血 APTT、PT、FIB、D-D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前进行PLT、PT、TT、APTT、FIB、D-D等相关凝血指标的检测,对了解孕妇产前凝血情况,预防产妇产后异常出血、产程异常和产后大出血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雷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Excel表格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要出具各种不同的报告单,盖章手写既不美观又耗时费力,并且还要完成登记工作,工作非常繁杂。随着实验室计算机的普及,在检验工作中巧用Excel表格来完成检验报告单的打印以及检验结果的登记和工作量的统计工作,既快捷方便,报告单又整洁美观。在基层医院检验科没有Lis检验系统的情况下,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具有数据输入与处理,图表制作,报表设计,统计分析等功能,以及 Excel软件中VLOOKUP函数具有的数据查找功能,据此来完成日常常用报告单的打印,不同检验报告单的综合打印以及日报表的打印和工作量的统计等工作。Microsoft Excel功能强大,其公式函数,数据筛查,条件判断,统计,工作表相互调用等功能完全能满足我们报告单打印工作的需要。

    作者:赵大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前吸烟会增加后代女儿患卵巢癌和乳腺癌风险

    近日,来自澳洲国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孕期女性吸烟往往会促使后代女儿在后期生活中患卵巢癌和乳腺癌的风险增加。相关研究发表在国际杂志Human Reproduction上。研究者Alison Behie表示,月经初潮提早会增加女性在后期生活中的排卵周期,同时由于其暴露激素类比如雌激素的增加也会增加其患生殖系统癌症的风险;我们都知道当怀孕女性经历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同时吸烟,就会影响婴儿出生后长期的机体健康。理解引发导致早发月经初潮的因子,尤其是可预防的因子,对于进行个体后期的健康干预非常重要。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颅外脑血管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颅外脑血管狭窄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颅外脑血管狭窄,并均实施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得资料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80例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后,83.75%患者血管狭窄部位恢复正常(包括形态及直径)67例(83.7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00%;所有患者均给予1年有效随访(随访成功率100.00%),其中支架内再狭窄15例(18.75%),与未发生再狭窄几率81.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脑血管狭窄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保障其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作者:赵辰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院内感染率的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院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医院6765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选取病例的年份分为3组,入选的所有病例均在住院期间使用过抗菌药物。录入所有入选病例的信息至Office Excel表格中,反复核对。以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作为判断院内感染的标准,调查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院内感染率的关系。结果6765例患者中,应用抗菌药物5953例(87.99%);发生医院感染176例(2.60%),连续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与该年医院感染率呈显著正相关性( P﹤0.05)。合理用药率是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指征,即治疗用药、预防用药和无指征用药,3者的比例占所有用药病例数的百分比,3年合理用药率明显升高,抗菌药物使用率逐渐降低,院内感染率也随之降低。统计3年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按照频率由高到低前10位分别是: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哌拉西林、青霉素、环丙沙星、头孢克肟、头孢硫脒、头孢哌酮、氧氟沙星。其中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主要为静脉给药,其次为口服、雾化吸入,少部分采用局部给药。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降低临床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可以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

    作者:杨骅;韩志云;杨亮蕊;李丹;赵燕菊;马继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PaO2(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FEV1/FVC、FVC(用力肺活量)、MVV(大自主通气量)、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弥散系数)等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效果佳,肺功能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晴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新型检测技术预测药物的免疫反应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FASEB Journal的新的研究成查,来自伦敦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其可以利用单一捐献者血液中不同细胞的组合来预测一种新型药物是否可以促进人类严重的免疫反应。这种检测手段或许可以避免许多灾难性事件的发生,比如2006年对名为TGN1412的药物进行测试,当时该药物引发了6名健康男性出现了严重的器官衰竭进而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接受TGN1412药物的志愿者经历了名为细胞因子风暴( cytokine storm)的灾难性炎症反应。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FDA批准安斯泰来抗真菌药Cresemba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

    据路透社消息,美国FDA周五批准了日本安斯泰来的广谱抗真菌药Cresemba( isavuconazonium,艾沙康唑),该药主要用于治疗侵入性曲霉病和毛霉菌病,这2种真菌感染多发于血癌患者。侵入性曲霉病是非常罕见的同时又很棘手的真菌病,主要发生于免疫系统紊乱或受到抑制的患者,比如白血病。毛霉菌病也是罕见的病发速度很快的真菌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极高。Cresemba由安斯泰来与巴塞利亚( Basilea)制药公司共同开发。安斯泰来于去年7月8日在美国提交了Cresemba新药申请。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 T组)和静吸复合组( I组)各30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术中探察时(T2)、拔管后1min(T3)的SBP、DBP、HR、血糖、皮质醇(COR)。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2组SBP、DBP均下降,且I组明显低于T组;T2时I组SBP、HR均升高,且明显高于T组;T3时2组SBP、DBP、HR均升高,且I组明显高于T组。与T0时比较,I组T1、T2、T3时血糖均升高,且显著高于T组;2组患者T1、T2、T3时血浆Cor均显著高于T0时,且I组显著高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麻醉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作者:徐雅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注射用血栓通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医院收治的80例中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血栓通冻干粉,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本研究证明注射用血栓通对中老年患者脑卒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脑梗死提供依据,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柳吉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