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08-2010年我院门诊抗生素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李会玲

关键词:门诊, 抗生素, 应用情况
摘要:目的:分析2008-2010年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分别从2008-2010年医院门诊病例中随机选取包含应用2008年、2009年、2010年不合理用药处方分别为536例、463例和387例,分别占抗生素用药处方数的26.80%、23.15%和19.35%。不合理用药类型以用法用量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当、溶媒选择不合理及连用情况不合理为主。从2008-2010年,抗生素单用比例逐渐升高,二联、三联及其他用药形式比例呈递减趋势。结论2008-2010年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呈递减趋势,医院应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尽量减少或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早期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一旦入院后均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60例患儿治愈56例(93.3%),好转4例(6.7%),无死亡病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早期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及相关后遗症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儿预后,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作者:何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辛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比较阿托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在老年原发性高脂血症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124例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62例,A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B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TC、TG、LDL-C、HDL-C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A组降脂作用( TC、TG、LDL-C水平下降)较B组明显(P﹤0.05),而治疗8周后降脂作用相当;HDL-C水平升高较慢,至治疗8周后才有明显升高。结论阿托伐他汀较辛伐他汀起效快,总体降脂作用相当,均较显著。

    作者:张琳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地高辛增房颤患者死亡风险达27%

    即将在2015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上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房颤患者服用地高辛的全因死亡风险较未服用者高27%,心源性死亡风险高21%;而房颤合并肾衰的患者服用地高辛的风险更是比相似病情下、未服用者的死亡风险增加60%~70%。使用地高辛以前就曾被认为与房颤患者死亡危险增加有关,美国约有560万房颤患者,约20%的房颤患者在接受地高辛治疗。主要研究者、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WaqasQureshi博士指出,该结果是在对19项研究(1960-2014年)、超过50万患者做出分析后得出的。“在更进一步的研究公布前,我建议医师处方地高辛时要非常谨慎,尤其是现在还有其他更安全的药物可选。”地高辛有助于调节心律,根据目前指南的建议,对于运动量小的房颤患者,推荐地高辛为一线治疗药物;对于运动量较大的房颤患者,地高辛为二线用药。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靶控输注组( T组)和静吸复合组( I组)各30例。记录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1min(T1)、术中探察时(T2)、拔管后1min(T3)的SBP、DBP、HR、血糖、皮质醇(COR)。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2组SBP、DBP均下降,且I组明显低于T组;T2时I组SBP、HR均升高,且明显高于T组;T3时2组SBP、DBP、HR均升高,且I组明显高于T组。与T0时比较,I组T1、T2、T3时血糖均升高,且显著高于T组;2组患者T1、T2、T3时血浆Cor均显著高于T0时,且I组显著高于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老年上腹部手术安全可行,可有效抑制麻醉及手术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作者:徐雅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半夏天麻白术汤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半夏天麻白术汤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脑外伤后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每天1次,头痛、眩晕者口服药物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10mg,每天1~2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天麻白术汤,每天1剂。2组均以15d为1个疗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治疗后改善中医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半夏天麻白术汤治疗脑外伤后综合症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了临床疗效。

    作者:李娟;范冬梅;刘立刚;石新琪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时不同效应室浓度对复苏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时舒芬太尼不同效应室浓度对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15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Ⅰ组、Ⅱ组、Ⅲ组各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丙泊酚和舒芬太尼靶控输注行全凭静脉麻醉。术毕,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Ⅰ组为0.12ng/ml,Ⅱ组为0.15ng/ml,Ⅲ组为0.20ng/ml。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均为1.5μg/ml。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T0)、手术开始后30min(T1)、手术结束时(T2)、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T3)及术后3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记录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评价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 T3)及术后30min( T4)的视觉模拟( VAS)疼痛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记录术后60min内嗜睡、呼吸抑制、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各组患者T3、T4时点较T0、T1、T2时点HR、MAP明显升高(P﹤0.05)。Ⅰ组在T3、T4时点HR、MAP明显高于Ⅱ组、Ⅲ组(P﹤0.05)。Ⅲ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较Ⅰ组、Ⅱ组明显延长( P﹤0.05)。Ⅱ组、Ⅲ组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及术后30min的视觉模拟( VAS)疼痛评分优于Ⅰ组(P﹤0.05)。Ⅱ组拔除气管导管后5min及术后3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优于Ⅰ组、Ⅲ组(P﹤0.05)。Ⅱ组术后60min内嗜睡、呼吸抑制、烦躁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Ⅰ组、Ⅲ组(P ﹤0.05)。结论舒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5ng/ml复合丙泊酚血浆靶浓度1.5μg/ml适合麻醉复苏。

    作者:邓磊;王两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护理总结

    目的:总结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护理体会。方法随机选择医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本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3.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7%,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老年腹外疝患者全腹膜外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丽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组采用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PaO2(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FEV1/FVC、FVC(用力肺活量)、MVV(大自主通气量)、DLco(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VA(弥散系数)等指标显著高于治疗前。2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临床效果佳,肺功能改善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晴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

    我科于2011年9月-2013年11月收治高热惊厥患儿35例,经积极有效的急救和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其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高明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013年我院儿科门诊中草药处方用药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儿科门诊中药处方的使用特点,调查儿科门诊处方用药是否合理,为中药房工作和中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统计学方法研究医院儿科门诊处方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饮片、常用的中药剂量、联合用药品种分布情况、儿科处方常开贴数、主要疾病的诊断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功效的中药在处方中的应用等,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归类、综合。结果医院儿科门诊处方中常使用的中药是连翘,常用剂量为5g,常用贴数为4剂,主要的疾病证型为风热证。结论医院儿科中药处方,组方用药符合辨证施治的要求,组合用药基本合理,符合《处方管理办法》。

    作者:周小建;施益农;徐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压动态变化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压动态变化(△CVP)与外周动脉压心排量监测( APCO)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评估中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观察性、队列研究的设计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8月在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进行晶体液500ml 30min内静脉滴入,并用飞利浦监护仪进行补液前后中心静脉压测量,计算△CVP;用APCO持续监测扩容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根据对扩容的反应(扩容后SV增加15%为有反应)将患者分为有反应组和无反应组,观察△CVP与APCO的相关性。评估△CVP在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中的临床价值。结果共有3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本研究,扩容后有反应者占58.9%(23/39),反应组△CVP为(1.6±0.9)mm Hg(P﹤0.05),无反应组△CVP为(4.2±1.6)mm Hg(P﹤0.05),△CVP与△SV呈显著负相关性( r=0.654 P=0.038)。结论中心静脉压的动态变化是容量评估中的较好指标,可用来指导临床液体治疗。

    作者:张晓慧;何广;胡晓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应用多层螺旋CT扫描的诊断与分析

    食管癌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转移的范围、数量及其规律影响因素对其预后有很大影响[1]。食管癌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扫描,因其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空间分辨力,不仅可以了解病变的范围,而且还能显示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脏器转移,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因素。

    作者:吴建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鼻腔冲洗在鼻内镜术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鼻腔冲洗对鼻内镜术后应用疗效。方法56例鼻内窥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术后鼻腔冲洗组和内镜清理组各28例。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包括内镜评估及患者症状缓解评估。结果2组患者术后3个月后鼻内镜下检查,鼻腔冲洗组与内镜清理组比较,鼻腔冲洗组黏膜光整,少数有囊泡形成,术腔干净。内镜组黏膜肿胀,囊泡较少,窦口清晰。2组症状缓解明显,内镜评估上,2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鼻部症状控制评估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腔冲洗有益于鼻内窥镜术后鼻腔冲洗可使鼻粘膜恢复时间缩短,且易掌握,依从性高,有助于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易华容;冷芸坤;叶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DHS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1年4月医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8例,分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PFNA)内固定( A组)12例和动力髋螺钉( DHS)内固定( B组)6例,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结果 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Harriszx 能评分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2例(16.7%)明显低于B组4例(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可以选用DHS,对于骨质疏松、骨折粉碎严重,尤其是EvansⅢ、Ⅳ型骨折,股骨内后壁缺损缺乏支撑,股骨外侧皮质被骨折线累纹或大粗隆处呈冠状面骨折者及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合并内科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用PFNA是理想的选择。

    作者:张文明;赵昌平;王亚军;于建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对33例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治疗的体会

    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出现脓性分泌物增多,且有臭味,阴道口红肿疼痛,有的患者还伴有外阴瘙痒,尿痛等症状[1]。由于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年龄较小以及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患者往往得不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导致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患者临床上治疗延误和病情加重,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精神和生活,给其及其家属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2]。因此,对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是当前医院妇科医师以及妇科疾病研究者需要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笔者对33例青春期前淋菌性阴道炎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雯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120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妇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妇女高发年龄为30~50岁,发病率约为20%~30%。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治疗,而具体的手术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理情况和具体要求进行选择。我院从2011年1月-2013年12月间共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肌瘤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柴晓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国产宫颈癌疫苗有望年内上市

    防治宫颈癌无国产疫苗的历史有望今年结束。记者昨日从中国癌症基金会主办的宫颈癌筛查活动上获悉,国产疫苗快今年内就可供应给国内女性。据介绍,宫颈癌由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病毒)引起,是目前唯一明确病因的癌症类型。2006年,世界上出现首个宫颈癌疫苗。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爱可泰隆Uptravi 新药申请获FDA审评

    爱可泰隆新型肺动脉高压药物Uptravi( selexipag)的新药申请获美国FDA采用标准审评程序来审评。Uptravi新药申请在去年12月22日提交到美国FDA,爱可泰隆预测整个审评过程从现在算起要花费12个月。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液基细胞学检查在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2014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误诊的5例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确诊的过程的价值以及其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5例误诊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结论脑脊液液基细胞学检查在颅脑CT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聂永霞;樊福强;周华祥;吴悦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兰他敏治疗老年痴呆的临床观察

    目的:加兰他敏治疗老年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9例老年痴呆患者给予加兰他敏治疗,疗程为3个月。通过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 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 ADL)的评分变化,评定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明显升高,ADL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兰他敏治疗老年痴呆有一定疗效,且安全性好。

    作者:王晓静;魏树林;初丽敏;黄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