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艳军;毕利民;董秀芳;夏俊萍;黎云

关键词:尤瑞克林, 急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治疗14d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显著大于对照组的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长期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64排、256层CTA与平板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64排、256层CTA与平板Ds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9月该院颅内动脉瘤待确诊患者190例,所有患者分别给予64排、256层CTA和平板2D-DsA、3D-DsA检查,根据诊断金标准统计各项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似然比,比较其差异。结果256层CTA与3D-DsA诊断效果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且二者诊断的灵敏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均优于64排CTA和2D-D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诊断特异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56层CTA和64排CTA效果分别不亚于平板3D-DsA和2D-DsA,且256层CTA诊断效果更优。

    作者:刘江涛;郭静华;张会生;牛宗保;张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用于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方面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7月-2014年3月该院采取的传统药房管理模式的患者上报差错率及满意度评分情况。并与2014年4月-2014年12月该院门诊药房在采取的精细化管理模式下患者满意度及上报差错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传统药房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评分低于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上报差错率高于精细化管理模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医院门诊药房采取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不仅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差错率降低,而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秀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破伤风抗毒素致血清病1例的药学监护

    破伤风抗毒素( TAT)是临床上防治破伤风的必用注射剂,使用前虽经皮内过敏试验后肌内注射,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现将笔者参与1例注射TAT后致血清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杨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质控小组建设在药品管理中的实施要点初探

    目的:建设质控小组,加强药品管理,可有效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为了提高药剂科管理水平,建立药品质控管理小组,严格规范药品流通的各个流程。结果建立完善的药剂科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质控小组的活动,可有效提高药品质量管理,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结论通过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提高临床用药质量及服务质量相当重要。

    作者:陶磊;田才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临床药师参加急诊医学病房会诊的作用评价

    目前由于多种因素导致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十分严重。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无适应证用药、重复给药、选用药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及适应证不适宜等[1]。为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我院制定了药品分级管理制度,并于2013年1月起安排临床药师(每周2次),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工作、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收集整理、抗菌药物等药物合理应用指导,及时干预不合理用药问题,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现将临床药师对急诊医学病房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丁圣楠;程磊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自拟降炎平衡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

    目的:观察自拟降炎平衡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新凝灵注射液止血、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奥美拉唑防治应激性溃疡等对症处理,入院后24h内均给予鼻饲管置管,鼻空肠营养。发病24h后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降炎平衡方,鼻饲营养管置管肠内注入;对照组同期给予等剂量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鼻饲注入。分别于发病后24h及治疗后第3、5天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小板计数( PL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PT、APTT、Fib及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3天PT及APTT升高,治疗后第5天降低;治疗后第3天Fib及PLT降低,治疗后第5天回升。治疗后第3天及第5天PT及APTT低于对照组,Fib及PL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降炎平衡方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恢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

    作者:韩峰;孟良军;贺英;张国欣;郭秉权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高压氧辅助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确诊患儿2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给予2组患儿常规治疗及护理,同时接受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高压氧治疗。记录2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的79.4%;完全正常者占比高于对照组,而癫痫、智力低下、脑室扩大、脑软化及脑囊肿等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纳洛酮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较单纯药物治疗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艳霞;贺新萍;徐晓伟;窦华丽;侯宝松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激光辅助冠心宁注射液联合多贝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对视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激光辅助冠心宁注射液联合多贝斯(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2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6例。研究组另予激光辅助冠心宁注射液和多贝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冠心宁注射液和多贝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视力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激光辅助冠心宁注射液联合多贝斯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视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娟;贾立川;孔玉红;白冰;宋增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及NT-proBNP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 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24例高血压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2例。研究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对照组患者服用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比较2组患者相关心功能指标及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 LVEF)、左室舒张早期和晚期充盈速度比值( E/A)高于治疗前,左室收缩内径( LVEsd)、左室舒张内径( LVEDd)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并心力衰竭能改善左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并能降低NT-proBNP水平,疗效优于贝那普利联合氢氯噻嗪,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苏彦超;孙宝会;郝宁;陈悦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消痔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4例

    消痔灵注射液作为临床治疗痔疮的一线用药,因其具有注射操作简单、临床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而轻、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深受临床欢迎[1,2],但近年来因注射消痔灵注射液出现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的现象时有报道,其中过敏反应偶见[3,4]。我院近6年来在注射消痔灵针剂后发生过敏反应4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持旺;苗祥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经大隐静脉置管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采用周围静脉全身抗凝联合尿激酶为主的溶栓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1]。严重者可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征( PTs ),表现为双下肢持续体位性肿胀,小腿色素沉着,足靴区难治性溃疡。华法林、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均可对凝血—止血系统造成紊乱,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及膀胱消化道出血。经外周输注溶栓药物可破坏血液中空腹血糖( FBG ),使用药物过量血清FBG减少,内出血危险增加。另一方面溶栓力度不够可导致附着于瓣膜的血栓残留进而机化,继发PTs。所以提高溶栓力度可避免溶栓药物对血清FBG的破坏[2]。置管溶栓( CDT)可将溶栓药物集中输入血栓中或血栓区域静脉,其优点是使高浓度的药物经导管直接灌注入血栓中,可减少对血清中FBG的影响,且效果较好。本文观察经大隐静脉溶栓联合阿加曲班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旭丹;刘海生;刘健;和田田;刘丽萍;陈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药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观察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药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加用中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围术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护理。记录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肛门排气时间、补液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73%,肛门排气时间、补液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快速康复护理联合中药治疗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东娜;刘艳玲;赵利;孙丽明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记录2组患儿黄疽消退的时间、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住院天数及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高于对照组的82%(P﹤0.01),治疗后2组血清胆红素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基础治疗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联用对于新生儿黄疸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意义。

    作者:张翠丽;张洁;刘云华;王玉梅;索海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对患儿血清白介素( IL)-1β、IL-2、IL-6、IL-10、C反应蛋白( 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手足口病患儿205例,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03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对照组102例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IL-6、IL-10、CRP及TNF-α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儿治疗前血清IL-1β、IL-2、IL-6、IL-10、CRP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血清IL-1β、IL-2、IL-6、IL-10、CRP及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 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清IL-1β、IL-2、IL-6、IL-10、CRP及TNF-α水平及全身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冉涛;贾艳敏;赵伟;许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中西药联合序贯疗法治疗临床期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序贯疗法与非序贯疗法治疗临床期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 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医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DN患者8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序贯组39例与非序贯组41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 MA/Cr)及肾小球滤过率( eGFR)。结果序贯组在西医临床疗效及中医证侯改善方面均明显优于非序贯组,序贯组治疗后24h尿蛋白明显低于治疗前及非序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非序贯组24h尿蛋白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尿MA/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eGFR均有所下降,但序贯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非序贯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较非序贯疗法能达到更好的临床疗效及临床中医证候的改善,更好地控制糖尿病肾病eGFR的下降,有效减少24h尿蛋白。

    作者:黄烨;杨雪蓉;顾逸梦;徐隽斐;侯瑞芳;陶乐维;章丽琼;徐佩英;张明;陆灏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对患者血清HMGB1、Hcy、Cys-C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对患者血清高迁移率蛋白-1( HMGB1)、同型半胱氨酸( Hcy)、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Cys-C)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2组患者均给予硫酸镁等常规对症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另给予拉贝洛尔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HMGB1、Hcy、Cys-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HMGB1、Hcy及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患者HMGB1、Hcy及Cys-C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MGB1、Hcy、Cys-C水平。

    作者:赵金梅;田秀娟;刘宏娟;刘建根;张秀荣;崔淑芬;邢秀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患牙正畸压入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在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中应用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正畸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208例(患牙208颗)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在排齐整平阶段不配合牙龈环切治疗,研究组在排齐整平阶段配合牙龈环切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间牙根长、牙冠长、患牙压入长度(CEJ-AC)及冠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6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牙根长、牙冠长、CEJ-AC及冠根比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正畸压入治疗可有效地改善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攀;任伯义;季洪超;杜军峰;邵延彬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血清H-FAB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部位的关系探讨

    目的:分析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H-FABP)水平与急性脑梗死( ACI)患者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ACI患者160例。其中皮质梗死组36例,皮质下梗死组70例,皮质+皮下梗死组38例,脑干小脑梗死组16例。采用ELIsA法检测4种部位脑梗死患者血清H-FABP水平。结果不同部位ACI患者发病后3、12、24h血清H-FABP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皮质+皮质下梗死组、皮质下梗死组、脑干小脑梗死组、皮质梗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中H-FABP水平与脑梗死的部位相关。

    作者:朱晓娟;陈欢;孙丽娟;齐磊;杨春磊;白小亮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饮食干预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联合局部药物注射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饮食干预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联合局部药物注射对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按就诊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干预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局部注射地塞米松和庆大霉素进行治疗,分别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IL-2、TNF-α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3d、7d及14d 2组患者血清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饮食干预辅助低温等离子射频联合局部药物注射可使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血清IL-2水平明显升高、TNF-α水平明显降低。

    作者:周长华;连小燕;苗德胜;王亚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 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35例体会

    上消化道异物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由于一些异物较大、尖锐或有毒,难以通过消化道狭窄部位或造成消化道黏膜损伤,故需进行紧急处理。随着内镜技术及相关器械的不断发展,胃镜治疗已成为上消化道异物治疗的首选方式。本院2005年1月-2014年7月在纤维胃镜及电子胃镜直视下处理上消化道异物35例,成功取出32例,成功率为91.4%(32/35),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赵金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