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建军
目的:观察激光辅助冠心宁注射液联合多贝斯(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21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6例。研究组另予激光辅助冠心宁注射液和多贝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冠心宁注射液和多贝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和生活质量改善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后视力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激光辅助冠心宁注射液联合多贝斯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视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娟;贾立川;孔玉红;白冰;宋增平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制定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该社区从2009年5月已确诊为高血压并建立健康档案为管理对象的1000例高血压患者,到2013年5月经过5年的跟踪随访服药依从性情况,包括服药情况、年龄分布及文化程度。结果服药依从性良好的占65.4%,与患病的年限呈正比,患病年限越长服药依从性越好。从35岁首诊测血压筛查到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的比例人数越多。而与文化程度关系不大,小学文化程度的人数占比例较大,但患者的年龄也大。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差者,进行引导,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
作者:申湘葵;高虎;谷纳新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在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中应用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正畸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208例(患牙208颗)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在排齐整平阶段不配合牙龈环切治疗,研究组在排齐整平阶段配合牙龈环切治疗。对比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间牙根长、牙冠长、患牙压入长度(CEJ-AC)及冠根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6个月的治疗后,研究组牙根长、牙冠长、CEJ-AC及冠根比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牙龈环切辅助牙周炎正畸压入治疗可有效地改善伴有前牙畸形的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攀;任伯义;季洪超;杜军峰;邵延彬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了解该院不良反应( ADR)发生的特点、规律及给患者造成的危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该院2014年1~12月上报的85份ADR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 ADR多发生于年龄﹥60岁以上的患者(40.0%);静脉注射给药途径引发ADR较多(61.2%);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中药制剂(48.2%)和抗菌药物(30.6%)居多,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4.7%)和消化系统反应(20.0%)居多。结论医院需加强中药制剂及抗菌药物的ADR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的用药过程,注意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提高上报质量,关注用药安全性。
作者:嵇小彦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对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10年4月-2013年9月诊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应用抗血小板和改善脑血液循环药物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均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丁苯肽联合通心络治疗急性期脑梗死效果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春丽;吴香梅;金怡;王楠;宋岳涵;宋闰宇;程鹏玲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16层及64层螺旋CT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4年6月来院就诊的下肢动脉狭窄闭塞疑似患者130例,分别给予16层、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及彩色超声多普勒(彩超)诊断。所有患者经金标准确诊,计算各项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正确率,并进行比较。结果64层 CTA灵敏度和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16层 CTA 和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三者诊断特异度无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64层CTA诊断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效果佳,但彩超和16层CTA诊断特异度不亚于64层CTA。
作者:徐志富;王锡丽;张圆;郭志勇;董梅;于文东;刘向辉;李怡璇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乳腺癌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P53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与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2年4月-2014年5月来该院乳腺外科就诊的乳腺癌确诊患者15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乳腺癌切除术和术后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病理组织检查判断患者 AKT、P53及Her-2表达水平,并以此分为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通过术后随访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差异,判断其相关性。结果 AKT阳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AKT阴性组,预后不佳比率大于AKT阴性组;P53阳性表达组治疗有效率小于P53阴性组,预后不佳比率大于P53阴性组;Her-2阳性表达组治疗有效率高于Her-2阴性表达组,预后不佳例数占比低于Her-2阴性表达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AKT和P5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和预后呈负相关,而Her-2阳性表达率与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果和预后呈正相关。
作者:张延生;郭英刚;靳伟红;付利英;张梅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利血平是肾上腺素能神经细胞阻断性抗高血压药,通过耗竭周围交感神经末梢的肾上腺素,心脑及其他组织中的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达到抗高血压、减慢心率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虽不是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在临床上偶可遇到长期服用该药需手术麻醉的患者。我院口腔科2014年11月收治1例患者因长期服用复方利血平,术前麻醉医师探访时认为不符合全麻手术的安全范围,延期手术。咨询心内科及临床药师后建议患者停用并更换为硝苯地平控释片2周后,再次入院符合手术指征顺利进行麻醉与手术,未出现不良后果。临床药师通过查阅资料,将分析结果同临床医师沟通,进一步提高临床药师的临床工作能力。
作者:程莉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配合内科常规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纳洛酮。比较2组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治疗后2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联用大剂量纳洛酮有助于脑出血患者神经及生活功能的恢复,能明显提高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同星;李萌盟;岳淑霞;高华;郭永锋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自拟降炎平衡方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重症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甘露醇、甘油果糖降低颅内压、新凝灵注射液止血、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奥美拉唑防治应激性溃疡等对症处理,入院后24h内均给予鼻饲管置管,鼻空肠营养。发病24h后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降炎平衡方,鼻饲营养管置管肠内注入;对照组同期给予等剂量的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鼻饲注入。分别于发病后24h及治疗后第3、5天检测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及血小板计数( PLT)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PT、APTT、Fib及PL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第3天PT及APTT升高,治疗后第5天降低;治疗后第3天Fib及PLT降低,治疗后第5天回升。治疗后第3天及第5天PT及APTT低于对照组,Fib及PL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降炎平衡方治疗重症颅脑损伤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及纤溶功能异常,恢复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动态平衡。
作者:韩峰;孟良军;贺英;张国欣;郭秉权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西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额外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输卵管再通率和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未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结合西医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具有良好的疗效,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冯月芬;赵京儒;张海晓;郭桂英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医院就诊的紧张性头痛患者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患者接受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比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异常改善情况及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血流异常改善率为7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9.2%,满意度为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天麻素注射液对紧张性头痛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安全可靠。
作者:姚彪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评价鹿瓜多肽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提出风险管理建议,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调查分析骨科住院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对其使用合理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调查用药940例,尚未见不良反应发生。鹿瓜多肽注射液在应用时存在超适应证、超剂量、溶媒选择不当、联合用药存在风险等问题。结论应制定干预措施,规范鹿瓜多肽注射液的使用,实现安全用药。
作者:熊光宗;张健;段雯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肌瘤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6例。试验组接受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剔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小剂量肝素治疗同时行剖宫产。对比2组产妇分娩相关情况、术后产妇恢复情况及分娩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分娩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试验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恶露消失时间及产后月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及产后贫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小剂量肝素辅助剖宫产并剔除术治疗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红色变性可改善产妇的预后。
作者:刘建芳;宇光锋;王久宏;张占山;黄彦林;武乐;冯海涛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药物联合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3月-2015年2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4例进行药物联合内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分型,并统计分析疗效。结果114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Ⅲ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显效率低于Ⅰ型和Ⅱ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药物联合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操作直观,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张立彬;夏晓生;普薇;唐爱琴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破伤风抗毒素( TAT)是临床上防治破伤风的必用注射剂,使用前虽经皮内过敏试验后肌内注射,仍有部分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现将笔者参与1例注射TAT后致血清病患者的治疗过程及药学监护总结如下。
作者:杨波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施治治疗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10年内中药辨证施治治疗的脑胶质瘤术后复发患者61例,观察其生存率,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中医治疗后肿瘤患者生存率提高,5年以上生存率达11.48%,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明显改善,主要症状头晕、头晕得到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药辨治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叶炯;陈晓勤;黄雪元;张珩;周迪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分析农村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的焦虑水平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疾病相关压力问卷、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问卷对208例农村CHB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农村CHB患者焦虑症状的检出率为62.5%,焦虑指数高于国内常模( P﹤0.05),肝炎病史、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年限、学历、经济压力、家庭关系、性别、疾病相关压力、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等为农村CHB患者焦虑指数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村CHB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情绪,与患者病史较长,学历层次较低、疾病相关知识缺乏、经济压力较重、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等因素密切相关,需针对影响因素采取措施,以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
作者:荆春明;宗绪山;郝晓丽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115例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该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80例为健康组。对观察组进行降血压、降糖、降脂、改善脑循环等治疗,分别检测观察组治疗前后、健康组血清Hcy、PAI-1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Hcy、PAI-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且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PAI-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PAI-1水平较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性治疗老年高血压并发腔隙性脑梗死能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Hcy、PAI-1水平。
作者:宋增平;白冰;贾立川;张娟 刊期: 2015年第25期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EM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2例sTE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同功酶( CK-MB)、肌酸激酶( CK)、心肌肌钙蛋白I( cTnI)、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 AsT)、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及心肌肌钙蛋白T( cTnT)进行检测。对患者进行simpson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EDd)、射血分数( EF)变化情况。对比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后CK-MB、CK、cTnT、AsT、sOD、cTnI水平均有明显提升,观察组经治疗后sOD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观察组CK-MB、CK、cTnT、AsT、sOD及cTnI水平提升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经治疗后EF明显升高,而LVEDd及LVEsd明显减小,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谷胱甘肽治疗sTEMI治疗效果好,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作者:王景志;于丽;李俊岭;姬国敏;苑志刚 刊期: 2015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