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晨虹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胶质瘤围手术期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划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式护理服务;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舒适护理服务,观察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满意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脑胶质瘤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该护理方法在该病的临床治疗及护理中,有着积极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辜茜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患者,女,73岁,10年前因脑梗死住院治疗发现有高血压、痛风疾病,经治疗遗留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近3年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控制可。2010年3月开始规律性透析,2014年10月16日12时行透析治疗,至当日15时出现干咳,左侧肢体功能障碍较前加重,无胸闷、胸痛,无端坐呼吸。查体:血压150/80mm Hg,脉搏91次/min。精神一般。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91次/min,律齐,各瓣膜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无异常。双下肢无浮肿。左侧肢体功能4级。右侧肢体肌力5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急查电解质钾3.9mmol/L,钠136mmol/L,氯106mmol/L,钙2.9mmol/L,磷1.6mmol/L。血常规示白细胞8.2×109/L,中性粒细胞40.8%,血红蛋白110g/L,至当日16时干咳加重,左侧肢体活动障碍较前好转,查头颅CT提示陈旧性脑梗死,脑萎缩。考虑患者高年龄,病情变化隐匿,遂收住入科并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2~6导联ST段抬高(图1)。监测心肌梗死相关指标见表1。予硝酸甘油微泵,肝素钠5000IU皮下注射,12h 1次;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次/晚,他汀类药物口服。因患者无进行性胸痛,且心肌梗死相关指标逐渐下降。遂于10月18日出院。出院后按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目前一般情况可,维持血液透析。
作者:孙高中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日本药企大冢( Otsuka)近日在美国监管方面收获喜讯,FDA提前3个月批准抗癌复方新药Lonsurf( FTD/TPI,开发代码TAS-102),用于对其他疗法(化疗及生物疗法)不再响应的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患者的治疗。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观察消炎痛栓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后镇痛作用。方法选择住院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术后不进行镇痛处理,治疗组应用消炎痛栓塞肛,比较2组患者术后发生疼痛的程度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住院时间为(5±2.6)d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的(9±2.5)d(P<0.05)。结论消炎痛栓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有镇痛作用明显,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红萍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早期乳腺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具有乳腺肿块、乳腺胀痛、乳头溢液、“酒窝征”等临床表现,但部分患者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需借助乳腺超声、X线钼靶摄影、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1]。笔者针对已选定的50例经手术探查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早期乳腺癌的患者,均予以高频钼靶常规乳腺摄影,对其X线显示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友红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比较几种不同的药物肌内注射后的疼痛程度,寻找更为安全的注射练习药物。方法注射练习共两轮,第1轮全部学员都注射药物维生素B12(海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3607,以下简称海药B12);第2轮以练习室为单位采用抽签法决定注射药物,共分成3组,3组学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给予维生素B12(山东方明药业集团生产,国药准字H37021054,以下简称东药B12)、海药B12、灭菌注射用水(林州市亚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41024230,下称注射用水),进行肌内注射;注射完毕评估学员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疼痛程度男性轻于女性,而文化程度与之无关;3种药物注射后海药B12较东药B12和注射用水疼痛程度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东药B12和注射用水注射后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的水溶液为中性、渗透压与组织液相等的刺激性较小,适合作为教学练习用。
作者:刘会玲;秦秀红;李贺芝;张晓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近日,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称,乙酰化的tau蛋白是该蛋白的一种毒性形式,能够促进神经退行性损伤和认知缺陷的发生。Salsalate能够成功逆转FTD小鼠模型的疾病表型,降低脑中tau蛋白水平,挽回记忆损伤,并帮助小鼠避免下丘脑萎缩的发生。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5年第29期
老年康复科中包括:老年保健、医疗、康复、护理等内容,它能诊治老年人的各种常见病,特别擅长老年性多脏器病变的康复,针对老年人开展多种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老年患者的睡眠问题、认知功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老年康复科住院治疗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用药安全,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娟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了解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心肺复苏成功病例32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常温组各16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处理,在此基础上亚低温组予亚低温治疗,常温组予冰帽局部降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气分析和肺顺应性情况。结果亚低温组PO2、PCO2水平优于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亚低温组动态顺应性升高,气道峰压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动态顺应性、气道峰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亚低温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抑制肺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肺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军辉;李超;赵星;张圣;赵麦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脑卒中所致常见病灶同侧嘴歪、舌斜,对侧肢体偏瘫、感觉减退、吞咽障碍及呛咳等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治疗和护理不当极易加重呛咳,诱发摄入营养不足,导致营养不良,严重者误吸引起肺炎、窒息甚至死亡。因此,对吞咽困难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性、急迫性已是医护人员工作重点,正确系统的吞咽功能训练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11年1月以来,共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呛咳患者334例,经严格系统的吞咽训练及护理,均康复出院。现将治疗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姜立姿;耿丽;闫志刚;杨全现;曹芳真;马小霞;白金玲;李云霞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分析TNF-α等炎性因子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本院同期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2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分为颅脑损伤中重型和颅脑损伤轻型各60例。分别对研究对象进行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并分析其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的TNF-α、IL-6、IL-8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颅脑损伤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均高于轻型颅脑损伤者(P<0.05)。1个月后,观察组格拉斯哥评分预后良好者45例,预后差者75例,预后不良的患者血清TNF-α、IL-6、IL-8的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患者的颅脑损伤程度的判定标准可以以血清中的TNF-α、IL-6、IL-8的水平为指标,并且对患者颅脑损伤的预后判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游盛军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探讨腹部时钟定位轮换皮下注射法在保护局部皮肤的临床观察。方法将188例皮下注射肝素及胰岛素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采用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法,对照组注射采用传统的腹部皮肤划格轮换法定位,注射期间及1个月后观察不良反应情况,2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局部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观察组局部红肿、局部出血、皮下硬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部时钟定位轮换注射部位可明显减少注射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可保护局部皮肤,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月兰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囊袋张力环在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白内障手术中的效果观察。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1月因晶状体悬韧带异常合并白内障患者12例(14眼)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将囊袋张力环植入晶状体囊袋后,再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13眼(92.86%)保持了良好的居中性。术后3个月佳矫正视力≥0.5者10眼,0.3~0.4者2眼,<0.3者2眼。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囊袋张力环应用于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的白内障手术,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防止人工晶状体偏位,而且保留了完整的晶状体后囊,避免或减少玻璃体脱出,有效地减少了视网膜脱离的危险性。
作者:郭文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治疗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6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4例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立哌唑进行治疗,并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阿立哌唑与氟哌啶醇对老年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相似治疗效果,但是应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
作者:王俊明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比较雷尼替丁、泮托拉唑分别与抗生素联合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行雷尼替丁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克拉霉素及阿莫西林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5%(P<0.05);观察组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胃溃疡采取泮托拉唑与抗生素治疗,安全性高,可快速缓解症状及体征,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金振亮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患者,男,41岁,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10min就诊。患者在就诊前0.5h曾参加乒乓球运动,活动后感心悸、胸闷、胸痛、气短,休息后缓解不明显,疼痛呈烧灼样,疼痛位于胸骨后(手掌大小),位置固定,无肩背部放散。患者既往也有性质相似的症状出现,但症状较轻,持续数十秒到几分钟,多与活动及劳累明显相关,休息无缓解,未在意。平素有高血压病史,坚持服用倍他乐克和依那普利。查体:血压140/96mm Hg,未见其他明显阳性体征。当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66次/min, QRS时限正常,Ⅰ、aVL、V4~6导联ST段水平下移0.2~0.3mV, aVR、V1、V2导联 ST 段向上抬高0.2~0.4mV。Ⅰ、Ⅱ、aVL、V3~6导联的T波倒置,尤其V4、V5导联的T波倒置深,其中V4导联达0.7mV(见图1)。初步诊断为“冠心病,急性前壁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经扩血管药物治疗,患者似觉症状减轻,但心电图“广泛心肌缺血”无改善。辅助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房增大,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室间隔及左室壁增厚,以心尖部为著,心尖部室壁厚约20mm,运动幅度尚正常,收缩期三尖瓣见微量流,二尖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Ea/Aa<1,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正常。进一步检查,血常规正常,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正常,后诊断为:心尖肥厚性心肌病。嘱其继续口服倍他乐克,适量运动,随诊3个月,无明显不适,复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无明显变化。
作者:罗兴才;梁小卫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患儿,男,5岁,汉族,出生地为湖北黄陂,2014年5月25日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速来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门诊儿科就诊,收入我院儿二科,既往史:无特殊病史,出生时情况:足月产,无窒息。生长发展史:正常,入院时血常规检查:WBC 13.9×109/L,RBC 4.08×1012/L,HUb 113g/L,L 17%,N 69.3%。查体:T 37.7℃,P 106次/min,Bp 100/60mm Hg,R 32次/min,体质量22kg。肝肾功能及各项指标均在参考值范围内。诊疗过程:2014年5月25日晚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不祥,无寒战及抽搐,无咳嗽及喘息,无呕吐及腹泻,急性病面容,神志清楚,发育良好,表情自然,双侧扁桃体有肿大,有咽喉充血。5月26日收入儿二科住院,入院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医嘱给予药物治疗。于08:00进行注射用头孢地嗪钠注射液用药起止时间:2014年5月29日上午9:00-2014年5月29日上午9:15;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613。皮肤试验,结果阴性。予以美洛西林注射液1.6g+0.9%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7C12033006)150ml,1次/d抗感染治疗,静脉滴注,1次/d,滴速30滴/min,无不良反应,患者仍持续发热,高达到39.2℃,抗菌效果不明显,临床医生考虑细菌覆盖不全,更大范围覆盖病原菌,及时控制患儿病情。经验性给予头孢地嗪注射液(生产厂家:丽珠制药厂,批号:1211121)1.6g+0.9%氯化钠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7C12033006)150ml,2次/d,20滴/min静脉滴注,输液约10min时,患儿恶心、呕吐,全身出现皮疹,尤以面部密集绿豆大小丘疹,高出皮面,伴全身瘙痒,双眼睑水肿,全身出虚汗,烦躁后嗜睡,考虑药物过敏,立即停止输液并行对症支持治疗,予以换用葡萄糖氯化钠钾注射液(山东齐都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C14033003)250ml 静脉滴注,40滴/min,并以地塞米松2mg静脉推注,盐酸异丙嗪肌内注射抗过敏治疗,并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患儿约5min后诉症状基本缓解,呼吸顺畅,体检:无发热 T 36.5℃,R 34次/min,P 106次/min,Bp 100/60 mm Hg,5月26日晨患儿体温降至36.2℃,逐渐恢复正常,给予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注射液0.3g(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批号:14030133)静脉输液滴注,1次/d,滴速30滴/min,治疗3d后患儿呼吸顺畅,体检:无发热T 36.2℃,R32次/min,BP 118/68mm Hg、HR 115次/min,逐渐恢复正常,治愈要求出院。
作者:胡三红;易爱玲 刊期: 2015年第29期
医院临床在治疗患者时通常会联合应用多种西药,以此来实现理想的治疗目标。联合使用多种西药一定程度上虽能提高临床疗效,但是若药物搭配不适,对各药物的作用和理化性质缺乏专业了解,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使得患者病情越发严重,甚至还会出现死亡[1]。因此医院临床医师必须合理依据患者病情对药物予以专业搭配,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方法[2]。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和分析多种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情况。现报道如下。
作者:顾春涯 刊期: 2015年第29期
目的:分析医院住院患者西药房退药原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方法抽取医院住院患者西药房2014年1~12月退药登记记录697例,分别从退药原因、退药科室、退药金额方面进行分类统计、汇总分析。结果2014年1~12月医院住院患者西药房退药例数共计697例,退药金额为387772.57元。医院退药科室例数及金额位居前3位的是呼吸内科、风湿免疫科和内分泌科。退药原因主要以系统故障、患者出院、调整医嘱为主。结论病区退药现象太过泛滥,应制定相应措施,加强住院患者药房退药管理。
作者:林英 刊期: 2015年第29期
急性乳腺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所致,多发生于产后哺乳妇女,第一次分娩占80%以上[1],其主要原因是产后机体抵抗力下降,给病原菌的侵入、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2]。2010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乳腺外科共收治急性乳腺炎患者120例,我们对其施行人性化的护理并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静;黄知秀 刊期: 2015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