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裕;黄丹阳
浅析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压力改变的运用.通过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7月于我科进行血液透析的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得知,所有患者对生活压力的应对有一定困难.主要表现在家庭经济来源的改变、工作职责的改变、饮食习惯的改变等方面.在应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后患者的压力应对得到提高.因此可得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用在血液透析患者身上能提高患者的幸福指数,满足其社会支持和希望.
作者:杨荷清;宋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儿科患者1382例,对所有患儿治疗期间的护理情况进行督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明确可能对儿科护理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 在对1382例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共发现存在的可能导致或者已经导致医疗不良事件发生的问题732件次.其中以护患沟通问题存在的隐患大,占30.6%,其次依次是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护理人员人力不足和护理人员技术问题,分别占到19.8%、14.6%和11.6%;患儿及家属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护理安全,但是所占比例不大,为11.2%.结论 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包括护患沟通、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人力不足以及护理人员技术较差,患儿及家属不合作等,针对这些情况,一方面要求护理人员加强与患儿家长的沟通,取得其信任和配合,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意识和技能,减少安全隐患,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罗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4例2型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跟踪随访6个月,观察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6.7%,高于对照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达到更佳的血糖控制效果,应当作为首选的护理方案.
作者:罗永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提高对成人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认识.方法分析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甲减误诊病例报道.结果甲减误诊男女比例为1:2.1,发病年龄15~85岁(平均年龄35岁),误诊时间在15d~19年,误诊的疾病系统从多至少分别是心血管系统疾病(365例,占42.9%),肾脏疾病(116例,占13.6%),血液系统疾病(107例,占12.6%),内分泌系统疾病(75例,占8.8%),神经系统疾病(72例,占8.5%),消化系统疾病(61例,占7.2%),其他疾病(37例,占4.3%),呼吸系统疾病(11例,占1.3%),结缔组织和免疫系统疾病(7例,占0.8%).误诊病种繁杂,单病种以冠心病误诊率高,占28.2%.结论 为避免误诊,提高甲减的诊断率,临床医师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避免分科过细造成的诊断思路狭窄.
作者:谢晓竞;薛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抗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2年5月于我院住院的CHF患者81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级25例,Ⅲ级32例,Ⅳ级24例,同时测定38例健康对照者.测定血清IL-6、hs-CRP、IL-10水平.结果 CHF各组患者IL-6、hs-CRP、IL-10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且随心功能分级越高,增加越明显.IL-6分别与IL-10、hs-CRP呈正相关(r=0.550,P<0.05;r=0.783,P<0.05);IL-10与hs-CRP无明显相关性(r=0.187,P>0.05).结论 CHF患者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均升高,但抗炎细胞因子相对升高不足,CHF患者存在细胞因子调节紊乱.
作者:吴艳君;王俊;徐小平;谢红珍;陈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保障乙型肝炎患者用药安全、合理、规范.方法结合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文献、药品说明书等创建本文咨询文本.结果 无本文时,医师难于回答相关咨询,创建问答标准后,患者满意率95%.结论 药学专业人员应找到难点和特别需要的咨询点,创新服务项目,可更好地满足临床医师及患者需要,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吴孝林;曹晓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中药汤剂内服联合外洗治疗复发性湿疹的临床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皮肤科收治的复发性湿疹患者11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运用中药汤剂内服加外洗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汤剂进行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后,分别从总有效率,治疗后6、12个月复发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55%,高于对照组的9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发性湿疹运用中药汤剂内服加外洗,疗效显著,远期复发率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建磊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的临床心得.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13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理论给予中药汤剂进行施治;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两组患者治疗4周以后,分别从疗效、血清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2、TNF-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L-2、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显著,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贾相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分析医院用药安全隐患,加强医院计算机药学合理用药信息系统维护,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杜绝不合理用药及纠纷.查找隐患,创新思路,研究医院计算机药学合理用药信息系统维护快捷方法,研究对策,应用对策,观察效果.狠抓对策落实,可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光凯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先兆流产孕妇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孕妇采用黄体酮胶囊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孕妇采用黄体酮针剂进行注射治疗,对两组孕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临床症状、体征及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体酮胶囊口服治疗先兆流产与黄体酮针剂注射治疗具有同样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可以代替黄体酮针剂进行应用推广.
作者:朱桂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药师参与控制药品比例的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积极开展临床药学服务,降低药品费用,控制药品比例.合理用药可有效地控制药品比例,这必将推动医院的发展.
作者:周有旺;梁业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24个月心血管事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围、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的关系;比较以上指标对ACS患者24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心内科通过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ACS患者156例,进行体质量、身高、腰围、HbA1c水平测定,并追踪出院后24个月内不稳定型心绞痛加重、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发或加重的发生情况;比较不同HbA1c、腰围及BMI水平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随访24个月,发生心血管事件32例(20.51%):不稳定型心绞痛加重11例(7.05%),心肌梗死4例(2.56%),心力衰竭再发或加重17例(10.90%);共2例死亡(1.28%).发生心血管事件分布情况为:HbA1c正常组9例(12.50%),HbA1c增高组23例(27.38%),两组比较HbA1c增高组事件发生率高于HbA1c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正常组11例(17.19%),腰围增高组21例(22,83%),两组比较腰围增高组事件发生率高于腰围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正常组15例(20.00%),BMI增高组17例(20.9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高的HbA1c、腰围水平与ACS患者24个月内较高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关;两者均可预测ACS患者24个月事件发生,且HbA1c的预测准确率优于腰围.
作者:黄问银;夏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对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儿,分为两组,静脉滴注组患儿50例,使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口服组患儿50例,使用口服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出现不良反应与给药途径关系不大,采用静脉滴注或者口服都会出现过敏性休克和皮疹、胃肠道反应和发热等不良反应,因此,无论使用何种给药方式应用阿奇霉素进行临床治疗,都应该对使用阿奇霉素导致的常见不良反应进行必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作者:牟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0.1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0.1%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眼科门诊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结膜炎患者1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0.1%地塞米松治疗和单纯给予0.1%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秩和检验,试验组的治疗效果等级优于对照组(u=-3.23,P=0.0012).结论 0.1%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联合0.1%地塞米松治疗过敏性结膜炎,与单纯0.1%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相比,疗效更确切、安全,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宋昱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应用硫酸镁治疗胎盘早剥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治疗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选择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溶液治疗的30例为治疗组.所有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统计并比较疗效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治疗组患者分娩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新生儿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胎盘早剥患者治疗后的术后出血、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术后出血量及平均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酸镁溶液对胎盘早剥患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提高胎儿成活率.
作者:徐伟稀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对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 2012年,在本市随机抽取一个社区,从社区中随机法抽取60人,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终得到研究对象53人,进入社区定期干预和随访3个月.干预措施前后分别对入选对象的亚健康相关心理、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结果 社区护理干预后,SF-36问卷得分、骨总量均高于干预前,体质指数、肥胖度、腰臀比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妇女亚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体质.
作者:李亚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进行护士素质规范培训,提高我科护士素质,为提高护理质量及开展优质护理打好基础.方法 随机调查2011年12月我科20名住院患者及2012年6月我科20名住院患者.针对2011年调查问卷反映的问题,2012年4月对我科15名护士进行<护士素质规范>培训,2012年6月重新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1年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护士服务的满意率为85%(17/20),有患者投诉护士冷、硬、顶、推2起.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护士的服务满意率为90%(18/20),无患者投诉我科护士冷、硬、顶、推.结论 对科室护士进行护士素质规范培训,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和护士自身素质.
作者:陈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运用中药汤剂联合传统西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2012年神经内科收治的TIA患者19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8例.两组患者在传统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配合我院自行研制的中药汤剂进行综合治疗,7d为一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两组分别从恶化率、总有效率、远期复发率指标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恶化率、总有效率、远期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用药治疗TIA,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恶化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医疗常识的重要性,药物咨询也成为了临床药学工作上的一项重要内容.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性的疾病,每年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本研究就我院近年来心血管疾病患者药物咨询案例进行了分析,为药学服务提供必要依据.
作者:鞠玲卉;康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3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2例),两组均给予包括曲美他嗪在内的常规治疗,仅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心排出量(CO)]并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8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F、CO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可在该类心力衰竭治疗中进行推广.
作者:郭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