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元庆
患者,女,55岁,退休.精神分裂症病史5年,2周前自行减药后再发少语少动、凭空闻人语、不思饮食伴有咳嗽、咯痰、呕吐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胆结石手术史.入院体检生命体征平稳,未发现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接触差,存在言语性幻听、关系妄想,情感平淡,活动减少.
作者:肖菊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鼻内镜修补术治疗脑脊液鼻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0例脑脊液鼻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颅内修补手术,观察组接受鼻内镜修补手术.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一次手术修补成功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修补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颅内修补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审美理念应用于产后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这审美理念.观察2组产妇形态恢复、饮食、个人卫生、生殖器官恢复、皮肤保养、产后康复信心,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形态恢复良好率、饮食合理率、个人卫生良好率、皮肤保养良好率、产后康复信心率,以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审美理念应用于产后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普萘洛尔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硬化剂组46例、普萘洛尔组43例和联合组39例.观察3组3、6、12个月及24个月再出血发生率.结果 随访12个月和24个月,联合组和硬化剂组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普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硬化剂组和普萘洛尔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联合普萘洛尔可有效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的发生.
作者:刘文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加强门诊药房的退药管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该院2011年1~12月门诊药房的退药记录进行统计分析,采取相应措施.结果 2011年1~12月共有退药记录1748条,主要因药品不良反应退药897次(51.32%).结论 通过规范的退药制度,加强医师的责任心,发挥药师的作用,可减少不必要的退药.
作者:丁洪青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讨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对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对策,进而提高本科护生实习的质量.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2012年7月15日-2012年8月15日30名河南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生在临床实习静脉穿刺的情况.结果 首次进行调查穿刺的成功率仅为61%,对学生培训干预后穿刺的成功率提升至82%.结论患者态度及本科护生心理素质的好坏与本科护生静脉穿刺成功率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曹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气性坏疽是厌氧菌感染的一种,即由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伤口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特异性感染,此类感染发展急剧,预后较差,病死率高[1].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4d,是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严重组织碾压伤、开放性骨折、深层肌肉损伤和组织坏死等严重创伤的并发症.若早期不能及时诊断并进行有效的治疗,其伤侧肢体致残、毁损率高,据报道显示病死率可达20%~40%.2011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开放性骨折合并气性坏疽23例均已进行多次急诊手术清创和切开引流,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蓉;刘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患者应用a-2b干扰素依从性差的原因,观察综合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尖锐湿疣(CA)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133例CA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7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按常规给予健康教育及常规治疗,干预组除常规健康教育外,实施全程治疗护理干预.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干预可明显提高CA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降低CA的复发率.
作者:常欣;代志彬;李贵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对147例临床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结果 147例患者中痊愈55例,显效41例,有效27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83.67%.治疗后症状积分为(6.5±1.3)分低于治疗前的(17.9±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高,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需要接受治疗.治疗方法很多,各有利弊,临床需要做出正确选择.
作者:宋彦茹;卢叶青;路静;任胜巧;杨晓明;张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病理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被感染疾病、受到有毒化学试剂损害导致身体伤害的案例时有发生,病理科生物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析病理科安全隐患因素,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达到有效防止隐患发生的目的.由于病理科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长期接触送检的病变标本及制作切片过程中的有毒化学试剂,这些均可能引起业务人员身体受到损伤.因此如何针对实际情况加强科室的生物安全管理,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防止隐患发生,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重视.
作者:郭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多巴胺对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5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多巴胺联合纳洛酮治疗,对比2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情况.结果 治疗组神经行为发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采用纳洛酮联合多巴胺治疗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对于患儿的神经行为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值得应用.
作者:潘乐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早期(0~24h)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超早期护理干预,评定入院时、干预4周和12周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状况,分析其Barthel指数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脑卒中患者给予超早期护理干预后,其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提高,干预4周、12周后,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干预前,且干预12周后高于干预4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牛家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观察综合物理疗法和单纯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5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100例和对照组组5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方法牵引加中频电治疗,综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短波物理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平;高建辉;郭铁;王晋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全科医疗服务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观察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行为干预、心理支持和社区干预,观察组予以普通治疗.干预后对2组患者进行Kupperman症状评分.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的Kupperman症状评分总分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全科医疗服务干预的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取得良好的干预效果,患者的症状评分均显著减少,在临床的预防和治疗上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王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高压氧治疗的安全隐患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高压氧治疗的患者9527例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9527例患者共发生不良事件119例,发生率1.25%,主要不良事件为低血糖反应56例(47.06%)、肢体撞伤23例(19.33%).结论 高压氧治疗虽对许多疾病有肯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治疗前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签署知情同意书,巡视护士加强责任心.
作者:袁如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在医院的门诊药房经常会遇到患者因各种原因退药要求,这不仅会影响药房的正常运作,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1].如处理不当,易导致医院和患者之间发生纠纷,并会损害患者的合法权益[2].对我院门诊药房2013年1~8月退药记录单共2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我院门诊西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罗利琼;李慧超;陈健达;林文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Ⅰ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使用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7月1~15日Ⅰ类切口手术病历60份,将手术前后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制表进行统计.结果 腹股沟疝术、甲状腺次全切、乳腺纤维瘤使用抗菌药物率较低;闭合性骨折使用抗菌药物较高.骨外科与神经外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药物品种以头孢唑啉为居首位.结论 该院存在抗菌药物的选择档次高,预防用药剂量过大,术前术后用药时机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
作者:牛松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心肌梗死为内科常见急症,早期病死率高,一旦确诊应紧急处理,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从接诊到康复期的指导,每一环节均不容忽视[1].而便秘又是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尤为重要的问题.便秘不仅严重影响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加重患者住院期间的紧张情绪,影响患者自我认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患者大便时猝死.我科对心肌梗死患者的便秘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了系统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小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患儿,女,8岁.因乳房增大8个多月,阴道流血6d于2011年12月27日入院,8个多月前患儿母亲无意发现患儿乳房增大突出.入院前2个多月无任何诱因阴道流血1次,量中等,鲜红色,持续1天自行干净.入院前6d复又阴道流血,性状同前,无凝块,无腹痛,持续到入院当天流血量才明显减少,起病以来食欲、性格无变化.睡眠及二便正常.既往体健,无家族史.体查:双侧乳房增大,乳头内陷.下腹正中可扪及一肿块如成人拳头大小,活动,表面光滑.
作者:付红霞;李艳丽;张毅;张新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急诊常见的危重病种,居急性化学药物中毒首位.其发病快、症状重、病情变化十分迅速,若抢救不及时、抢救措施不得力,会危及患者生命[1].救治原则是切断毒源、清除毒物、解毒药应用,对症治疗和护理.阿托品是传统有机磷中毒的首选用药,但其病程长、不良反应大、疗效及用量不易掌握,易于发生中毒,且护理繁琐,病死率高,近年来已逐渐被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所取代.盐酸戊乙奎醚注射液作用较强且全面,对M1、M3、N1和N2受体均有作用,其不良反应少且轻,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救治的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5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疗效和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旭慧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