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的引产效果。方法选取本站在2011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的98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按照抛硬币的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比较两组孕妇引产效果。结果两组孕妇宫颈成熟度、出血量、排胎时间、残留率、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反复回抽羊水8次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引产临床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孕妇引产成功率及安全性。
作者:龙毅;邱奕;赵媛媛;吴永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诺华公司色瑞替尼胶囊治疗ALK酪氨酸激酶受体阳性( ALK+)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NSCLC)患者(克唑替尼治疗时进展或无法耐受)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批准。对163例克唑替尼治疗时疾病进展或不能耐受其治疗的转移性ALK+ NSCLC患者实施的关键性研究中,复治患者的总缓解率是54.6%,缓解持续时间中位数是7.4个月。发生率至少为25%的不良事件包括腹泻、恶心、转氨酶升高、呕吐、腹痛、疲劳、食欲减退及便秘。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联合六神丸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干休所2010年2月-2013年2月的84例带状疱疹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应用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的同时给予六神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止疱结痂、止痛、皮损愈合时间及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六神丸对带状疱疹的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患者的疼痛时间及病程。
作者:郝小刚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经颅彩色多普勒( TCD )超声检测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44例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TCD对患者脑内动脉血流速度进行检查,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期选取本院正常体检的44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TCD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大脑的中动脉、前动脉与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偏头痛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速度较快,且存在明显的后循环,血流异常变化非常突出。
作者:李雪峰;王清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采用氯沙坦钾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患有高血压伴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试验组采用氯沙坦钾片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高血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尿酸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沙坦钾片治疗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同时对肾脏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杨兰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神经内科进行治疗的脑梗死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加用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疗程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18/19),对照组为78.9%(15/19);治疗组的日常生活功能评分为(80.9±18.2)分,对照组为(63.2±2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氟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李继忠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弹性绷带配合松动坍塌试验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在本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初次发病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针对性给予松动坍塌试验的手法治疗,配合使用AQ踝足弹性绷带,通过8字形固定,弹性回缩牵引,使内翻、下垂足回至功能位进行行走训练。于治疗前、治疗后12周分别对功能性步行量表( FAC)、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 FMA)、10m步行测量步长、步速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AC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FAC评分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FMA下肢评分均提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步速、跨步长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步速、跨步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步速、跨步长较对照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性绷带配合松动坍塌试验手法治疗,能更有效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
作者:戴文娟;邵银进;林茂顺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妇科收治的70例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包括心理舒适护理、术前准备舒适护理、术中舒适护理和术后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SAS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SA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心理压力、减轻术中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泳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散寒通络汤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寒湿型RA患者176例,通过抽签法将RA患者分为B1组(88例)、B2组(88例)。B2组采用布洛芬缓释片治疗;B1组采用散寒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B1组总有效率(92.0%)高于B2组(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寒湿型RA患者,采用散寒通络汤治疗,终获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在祛风湿以及消肿通痹方面,发挥了显著的效用,成功凸显临床应用价值与意义。
作者:占少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7月-2013年2月门诊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布地奈德治疗)和试验组33例(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 FEV1)、大呼气流量( PEF)、FEV1/用力肺活量( FVC)。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9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FEV1、PEF、FEV1/FV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临床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很好疗效。
作者:陈群燕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月经过少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10月本院治疗的86例月经过少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中成药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0.47%(26/43),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0.70%(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月经过少的患者治本是关键,采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好,不易反复,安全有效。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对大剂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3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8例。试验组患者采用HCG大剂量治疗,首次注射10000U,之后每周2次,每次5000U。对照组患者首次HCG注射量为2000U,之后隔天一次,每次2000U。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同时将正常早孕妇女的血清β-HCG、孕酮( P)以及雌二醇( E2)值作为正常标准。结果对照组成功率为61.1%,低于试验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β-HCG、P、E2均升高,且试验组β-HCG、P、E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大剂量HCG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4年第18期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PPHN)在1969年被首次报道,其发病机制是由于出生后一种或多种病因导致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进而超过体循环动脉压力,从而阻碍了“胎儿循环型”向“成人循环型”的过渡,当体循环压力低于肺循环压力时,导致患儿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出现右向左血液分流的现象,由此出现严重低氧症和紫绀等临床表现,患儿病死率高达50%。PPHN是由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并非单一因素所导致,临床常见因素为肺炎、胎粪吸入、继发性窒息、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 ARDS)等[1]。高频通气、一氧化氮( NO)吸入、体外膜肺( ECMO)、给予硫酸镁等传统治疗的效果非常有限,病死率较高,未在临床得到广泛推广。
作者:司志梅;张洁;李建玲;姚爱敏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分析使用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序贯疗法,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和红霉素,首剂加倍,之后使用口服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咳嗽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与红霉素序贯疗法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疗效,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林冰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本院收治的55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第一秒末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10%(27/29),高于对照组的65.38%(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常规对症治疗中在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
作者:吴道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血塞通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2013年收治的122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认知康复护理及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治疗效果,采用洛文斯顿认知功能评定表( LOTCA)评价干预前后的认知功能,同时分析两组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治愈率为41.0%,高于对照组的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除注意力及专注力外,观察组的LOTCA总分及其余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得分为(3.02±1.27)分,高于对照组的(2.25±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提高血塞通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效果,同时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康复治疗依从性。
作者:朱丽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护理配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门诊收治的146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74例,对照组72例。上述患儿在肺炎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儿应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治疗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护理。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超声雾化吸入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通过对肺炎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过程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不孕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在本院接受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不孕症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试验组患者加强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围术期护理,比较两个组患者术后妊娠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妊娠率高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加强宫腔镜-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不孕症的围术期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妊娠机会。
作者:程长秀;李丽明;傅羽龙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本院住院诊断为妊娠期高血压的孕妇60例(研究组)及正常孕妇60例(对照组),比较其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以及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结果研究组的APTT、PT短于对照组,Fi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此外研究组中重度子痫前期的APTT、PT短于轻度子痫前期,Fib高于轻度子痫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孕妇进行凝血功能动态监测,尤其是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其纤溶功能与凝血变化进行动态观察,对辅助妊娠期高血压诊断、病情检测及预防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洁 刊期: 2014年第18期
目的:研究肺部结节性疾病在64层螺旋CT中的表现,进而提高该病的诊断技术及认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经病理确诊28例的肺部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资料。结果28例肺部结节患者中,26例患者为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16例患者为肺内病变中,12例患者的肺结节位于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2例患者存在磨玻璃影。结论结节性疾病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直观的反映出来,但是也存在着误诊的可能,因此肺部结节性疾病的确诊方法还是要依靠病理活检。
作者:曹文杰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