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红
患者,女,28岁,孕2产0。主因孕10月,规律腹痛2h,于2013年6月17日22:17入院。末次月经2012年9月10日,预产期2013年6月17日。产科情况:宫高35cm,腹围100cm,胎心142次/ min,已入盆,S -1,肛查:宫颈软,已消失,宫口开大3cm,胎膜未破。急查血常规 HGB 99g/ L,血凝四项均在正常范围内。诊断:(1)孕2产0,宫内孕40周头位临产;(2)贫血(轻度)。于00:08侧切分娩1活女婴,体质量3800g,产程进展顺利,子宫收缩好,出血少。于产后2h,患者自诉便意感。行阴道检查,阴道侧切口无出血,宫颈完整无出血,位于阴道右侧壁触及一大小约8cm ×6cm 血肿,测血压100/70mm Hg,急查血常规90g/ L。在输液、准备输血的条件下清除血肿。
作者:周娅;谢佳;贾晓娟;刘立卫;杜春园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择期开胸手术患者120例,ASA 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 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B 组)各60例,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切皮后5min(T2),A 组 HR、mAP 均显著升高,且呈上升趋势,而 B 组 HR、mAP 均稳定于基础水平,未见明显改变或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毕清醒后躁动例数 A 组44例(73.3%),B 组10例(16.7%),B 组少于 A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用于开胸手术,对减少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减轻心脏的应激反应,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志强;肖林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15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观察组给予甲氧氯普胺针剂足三里穴位注射,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格拉司琼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程度。结果观察组0、Ⅰ级所占比例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6%,提示观察组恶心、呕吐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甲氧氯普胺联合格拉司琼治疗可明显减轻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程度,经济方便,值得应用。
作者:闫绍辉 刊期: 2014年第20期
2010年卫生部在南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提出优质护理示范化工程,目的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为了贯彻落实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精神,本院在2011年9月开始准备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化工程”活动,将肿瘤科定为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2011年11月1日正式启动。此项活动得到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护士们的热情投入,获得患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在此基础上2012年9月1日在中风科启动了第二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作为二级医院,护理部结合实际情况,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管理方法、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好的成效。
作者:王晓会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胰岛素是常用降血糖注射剂。本文旨在分析胰岛素治疗的风险,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临床研究包括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危症患者。前瞻性研究观察华人 T2Dm 2906例(其中胰岛素治疗971例),连续随访7年。横断面资料研究中美国 T2Dm 25964例,英国 T2Dm 84622例。死亡、癌症、慢性并发症、低血糖与危症是主要临床终点。结果胰岛素治疗显著增加 T2Dm 临床终点事件风险:死亡( HR =2.2;95% CI =2.0-2.4),癌症(HR =1.4;95% CI =1.2-1.7),肾病(HR =3.5;95% CI =2.7-4.5),心肌梗死(HR =2.0;95% CI =1.5-2.6),主要不良心脏事件(HR =1.7;95% CI =1.4-2.1),中风(HR =1.4;95% CI =1.2-1.8)。胰岛素治疗的危症患者6026例,出现低血糖,其死亡风险呈线性升高:中度低血糖组 HR =1.4,95% CI =1.2-1.6;严重性低血糖组 HR =2.1,95% CI =1.6-2.8。结论糖尿病患者及危症患者应慎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治疗的系统风险不容低估。
作者:牟学晶;任欣欣;赵海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者数每年以75万人的速度上升。其中,糖尿病患者中90%为2型糖尿病[1]。并且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危害人类的第3大疾病。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至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88亿[2]。现阶段对糖尿病的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其目的是控制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的只占极少数的比例,时间也很短,只是病情严重或者出现并发症时才住院。患者平时处在复杂的社会中,能否把这些治疗落到实处,这就给患者及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难题。我科从2008年开展了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已经5年了,从目前情况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贵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比较注射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治疗呼吸和泌尿系统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11月呼吸系统感染患者25例为对照组,同期泌尿系统感染患者25例作为试验组,2组患者均应用哌拉西林/舒巴坦注射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8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为8.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哌拉西林/舒巴坦更适合治疗泌尿系统感染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高。
作者:郭京苹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便秘是许多人都有的病理性的常见疾病,有可能是多种或一类疾病造成的,许多人并没有经常来医院。随着年龄和症状持续时间延长,增加的进步性发作,并终形成各种混合顽固性便秘的原因,包括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功能性出口梗阻是指排便时肛门直肠只表现在一系列的功能异常,包括:直肠黏膜脱垂,肠套叠,直肠,盆底疝,会阴下降,耻骨直肠肌肥厚。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排便不完全等。慢性便秘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的疾病,包括便秘称为功能性便秘结肠与肛门功能障碍。认为这是临床上一种独立的疾病,也被称为特发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单纯性便秘。
作者:杨情远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现代医学由单纯的医学模式到人文-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学检验自身技术的快速发展,医学检验这门学科涉及的领域逐渐扩大,医学检验项目在原来基础上向着更深层次的分子检测甚至基因检测方向发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分子学、免疫学、基因遗传学以及基础学科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种实验和检验仪器不断的更新换代,医学检验制剂和各种生物成品试剂的大量涌现,都极大地促进了医学检验学科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检验技术由过去的传统化、人工化逐步向自动化、机械化、电脑化的现代化模式转变。医学检验已由从属于临床医疗辅助性学科,逐步发展为脱离临床医学但又与其紧密联系的一门独立的技能应用学科。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现阶段的医学模式以及技术发展来培养一批优秀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的建设和改革,培养出技能型的医学检验人才迫在眉睫。
作者:申绯翡;顾援农;冯阳;郜乐乐;王盛景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社会发展,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保护的法律意识也越来越强。而我院产科部分护士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却不甚了解。根据我国法律,患者有7种基本权利:“医疗保障权;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受尊重权;与家属联系权;获得赔偿权。”当患者进入医院,从挂号的那一刻起,到取药后离开医院前,就与医院建立了无形的合同关系。故护理人员更要学习法律知识,依法办事,用法律自我约束,自我保护,将法律知识融入到护理工作中,更好地为孕产妇服务。
作者:刘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小儿腹泻又称“泄泻”,以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如水样,或伴不消化食物,或夹有黏液为主证,多见于﹤2岁婴幼儿。临床常用消食导滞、清热利湿、疏风散寒、健脾益气等法治疗小儿腹泻[1]。我院于2011年8月-2013年10月对86例腹泻患儿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丽 刊期: 2014年第20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当今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身体和精神的全面护理,以满足患者的要求。其中美学在护理工作中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是不可忽略的。我院从开展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来,深感美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及社会所认可。把美学应用到护理工作中,能使患者心情愉快,让患者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治疗的佳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美学和护理工作是密不可分的,用护理来提高美学,用美学理论来指导工作。下面是我院自开展美学在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郝会娈;赵金荣;李金凤;周爱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在病理研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致病机制尚未被确定。中医诊疗认为与肝肾的亏虚以及风寒湿痰瘀有密切关系;西医诊疗认为与患者个体的状况以及过度运动等有密切关系。当前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60岁人群中约一半具有KOA 症状,75岁人群中80%表现有 KOA 症状[1]。本文就KOA 的治疗技术进行了综述,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献京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住院患者的退药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用药安全。方法对住院药房2012年6~8月及2013年6~8月退药处方共2216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科室都有退药情况,且数量大、金额大、品种多。同期相比,处方量有所下降,但是退药金额却大大上升,并且退药金额数目较大的基本是相同科室。结论退药是医院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完善相关制度,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宋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保肝、降酶、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0%、85.00%均高于对照组的36.25%、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 TC、T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脂肪肝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南素红;张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时间治疗学原则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产生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0月-2013年6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范围内的经住院治疗缓解期出院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观察组患者遵循时间治疗学原则,由社区服务中心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并督促用药治疗。比较2组患者服药依从率和健康知识知晓率。结果对照组依从率好为52.0%,依从率差为48.0%;观察组依从率好为90.0%,依从率差为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指导服药前显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指导服药后显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压控制程度与服药依从性成正相关。结论应用时间治疗学原则,将高血压发生的节律与降压药物的效应相结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就可以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作者:宋艳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 rhBNP)治疗老年急性脉综合征(ACS)致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3年5月收入院的老年 ACS 患者108例,在常规使用 ACS 的治疗基础上加用rhBNP,连用3~5d;测定治疗前和停止静脉注射4h 后血浆 BNP 水平、心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血清肌酐(SCr)、收缩压(SBP)等指标,比较 rhBNP 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及观察安全性。结果静脉注射rhBNP 后患者血浆 BNP、HR、LVEF、LAD、SCr 及 SBP 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rhBNP 静脉注射治疗老年 ACS 致急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成本。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治国;胡迎富;李昌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德福韦酯,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 Child-pugh 评分、ALT、TBIL、Alb 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6个月后2组 HBeAg、HBV-DNA 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 HBeAg、HBV-DNA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效果可靠、安全,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霞;南素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强生(JNJ)丙肝新药 OLYSIO(simeprevir)获欧盟批准,联合其他药物,用于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型1和4慢性丙型肝炎(CHC)成人患者的治疗。该药将为欧洲患者提供一种新的三联疗法,同时将提供有史以来首个为期12周的无干扰素且不依赖利巴韦林及其他药物的治疗选择。OLYSIO 的获批,是基于Ⅱ期 COSmOS、3个关键Ⅲ期 QUEST-1、QUEST-2、PROmISE 的数据。丙型肝炎(HCV)是一种血源性传染性肝脏疾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对肝脏造成重大损害。关于 OLYSIO(simeprevir):Simeprevir 是新一代 NS3/4A 蛋白酶抑制剂,为每天1次的口服药物,由 medivir 公司和杨森(Jans-sen)联合开发,用于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成年患者的代偿性肝病,包括各个阶段的肝纤维化,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阻断蛋白酶,来抑制HCV 在肝脏细胞中的复制。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肺间质纤维化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肺间质的炎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肺间质,也可累及肺泡上皮细胞及肺血管。肺间质纤维化也是引起各种慢性肺脏疾病进展至终末期呼吸衰竭的共同病理特征[1]。各型肺间质纤维化均以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细胞外基质(ECm)大量沉积为特征。尽管引起肺间质成纤维细胞的激活和 ECm 沉积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已有资料证明,多种细胞因子构成一个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系统,相互作用,引起一系列链式反应,在肺间质纤维化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了肺间质纤维化形成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进程。本文就对促进肺间质纤维化的形成研究热点的几种细胞因子作一简述。
作者:张旭;杨朝晖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