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格;陈小贺;王生池
目的: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应用纳洛酮,探讨纳洛酮的临床药性。方法选择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患者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中毒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对比2组治疗结果和精神状态。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洛酮在急性催眠镇静药物中毒急救中,提供了一种切实可靠的治疗方法,并且得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
作者:袁磊 刊期: 2014年第20期
2013年12月9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胃肠药物顾问委员会(GIDAC)及药品安全和风险管理咨询委员会(DSaR-mAC)召开联合会议,批准 Vedolizumab(VDZ 用于治疗成人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5月20日,FDA 正式批准了 vedolizumab(Entyvio)用于治疗中重度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该药物是一种可注射的单克隆抗体,适用于那些对一种或者多种常规治疗不应答的患者。
作者:药品资讯网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患者,女,28岁,孕2产0。主因孕10月,规律腹痛2h,于2013年6月17日22:17入院。末次月经2012年9月10日,预产期2013年6月17日。产科情况:宫高35cm,腹围100cm,胎心142次/ min,已入盆,S -1,肛查:宫颈软,已消失,宫口开大3cm,胎膜未破。急查血常规 HGB 99g/ L,血凝四项均在正常范围内。诊断:(1)孕2产0,宫内孕40周头位临产;(2)贫血(轻度)。于00:08侧切分娩1活女婴,体质量3800g,产程进展顺利,子宫收缩好,出血少。于产后2h,患者自诉便意感。行阴道检查,阴道侧切口无出血,宫颈完整无出血,位于阴道右侧壁触及一大小约8cm ×6cm 血肿,测血压100/70mm Hg,急查血常规90g/ L。在输液、准备输血的条件下清除血肿。
作者:周娅;谢佳;贾晓娟;刘立卫;杜春园 刊期: 2014年第20期
产褥感染为病原体侵入分娩期及产褥期生殖道引起全身或局部感染,临床表现以发热为主,伴恶露异常、下腹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导致感染性休克,甚至死亡,故应积极进行防治和护理[1]。现总结产褥感染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可利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脾功能亢进症(hypersplenism)是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脾脏肿大,一种或多种血细胞减少,而骨髓中相应细胞系的幼稚细胞过度增生。随着脾脏肿大和血细胞减少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脾脏肿大的程度因原发病而异,至晚期脾脏可呈显著肿大,血细胞减少可导致贫血,感染和出血,如果伴有肝功能减退或凝血功能发生障碍时,则可出现较严重的出血症状。脾组织增大越显著,有可能脾功能亢进的程度越严重,因此脾脏增大与脾功能亢进的程度有一定关系。脾切除后血象恢复,症状缓解。近年来针对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已日趋成熟。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患者创伤小、痛苦少、疗效确切、医务人员操作简单等优点,已成为脾功能亢进的优先选择。我科于2011-2012年对28例脾大、脾功能亢进患者行经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配合围手术期护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雪梅;潘晓琳;朱伟;王婷婷;邵玲玲;刘琪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脂肪肝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保肝、降酶、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复方益肝灵片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2.50%、85.00%均高于对照组的36.25%、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 TC、TG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脂肪肝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南素红;张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促进了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旅游业的全球化竞争日益白热化。在这种强势竞争的环境下,一些不法餐饮服务商贩食品制作不规范,不合格的餐饮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破坏了对旅游景区的品牌印象。加强我国旅游景区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实施有效的食品安全对策,对于改善和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树立政府良好形象、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承德市旅游景区服务行业入手,对承德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监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作者:汤玲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细辛脑注射液不良反应一般以皮疹、瘙痒、呕吐、头晕为主,严重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胸闷、紫绀、过敏性休克等,诱发支气管哮喘则少见报道[1]。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2例由细辛脑注射液诱发的支气管哮喘,现报道如下。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73岁,因胸闷、气促、消瘦3月于2012年5月8日就诊我院。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10余年。诊断为:(1)右上肺癌(已确诊,目前无手术条件,患者放弃放化疗,要求对症治疗);(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入院体查:T 36.4℃,神清,消瘦,精神可,口唇不紫绀,颈软,颈静脉无充盈,气管居中,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及少量哮鸣音。入院后予以“细辛脑、多索茶碱”解痉、平喘,当静脉滴注5%葡萄糖溶液250ml +细辛脑16mg(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45021202、8mg)5min 时,患者突发呼吸急促,躁动不安,嘴唇发绀明显,大汗,满肺哮鸣音,四肢冰冷。呼吸30次/ min,心率98次/ min,血压120/70mm Hg。立即予以停止细辛脑,更换输液器,鼻导管吸氧3L/ min,地塞米松5mg 静脉推注,0.9%氯化钠溶液+甲泼尼龙40mg快速静脉滴注,10min 后,患者气促等症状明显缓解,续接其他液体未再出现上述症状。
作者:刘迁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对2012年度武汉市中医院临诊患者中段尿病原菌的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美国 BD 微生物鉴定及药敏检测系统,对851例患者中段尿液分离菌及药敏试验。结果851例患者的尿液中分离出病原菌248株(29.1%),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真菌的比例分别为37.1%、54.4%、8.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林耐药性高(67.6%),葡萄球菌对青霉素 G100%耐药。结论中段尿分离病原菌以大肠埃希氏菌为主,其次金黄色葡萄球菌。合理运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泌尿感染和避免耐药的意义重大。
作者:邓敏;李耕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分析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详情,为抗高血压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医院3年来所运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规格、数量、销售额、药物类别,选出销售额的前十位,对其用药频率(DDDs)及限定日费用(DDC)进行计算。结果3年来,医院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高的3种药物为:苯磺酸氨氯地平、厄贝沙坦、非洛地平;用药频度高的药物类别为钙通道阻滞剂(CCB),其次为 AR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β受体阻断剂和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结论该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符合当前药物应用的基本要求,用药结构合理。
作者:袁一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患者,男,52岁,汉族,农民。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常感右面部肿胀,疼痛未予治疗。一个半月前,感面部肿痛加剧,常伴前额部阵发性放射样剧痛,难以忍受,遂就诊于当地县医院。县医院以面部感染、冠周炎收住院。入院后予以抗炎止痛,脓肿切开引流治疗(患者诉切开后无脓,但有较多的血样液体流出)效果不佳,疼痛加剧。2d 后又拔除右下第三磨牙,拔牙后告之此牙无牙根。疼痛无缓解,拔牙3d 后面部肿胀加剧,伴张口困难,阵发性颌部疼痛间歇时间明显缩短,持续时间长,放射样疼痛更为剧烈,县医院继续予以抗炎止痛治疗,无效,遂来本院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颌面部左右不对称,右面部以下颌角为中心肿胀明显,局部轻度充血,体温较高,未触及乒乓感及波动感,肿胀区中央扪及一(5×3)cm2的硬块,质硬,界不清,压痛(++),右髁状突动度减弱,右外耳道冲击感减弱,右耳屏前压痛(++),张口度2cm。右下磨牙区龈颊沟膨隆,无波动感,右下第三磨牙拔牙窝内充满了结节状,暗紫色的新生物。右下第一、二磨牙松动(++)。下颌曲面断层片示右髁状突,喙突及右下颌角及升枝处骨质呈弥漫性破坏,边缘不清,骨膜反应重,无新骨形成。术后病理诊断为:颌骨骨肉瘤。
作者:仙扎根;房倩华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常规治疗,对有合并症者作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吸氧,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期间分别严密观察2组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持续时间、心功能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以确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前列地尔佐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满意,可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同时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使用方便安全,近期不良反应小。
作者:张术敏;海晶 刊期: 2014年第20期
我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病例120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胃肠减压在临床护理中,熟练的掌握插管的技术,做胃肠减压前后以及减压期间的护理工作,有效的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提高了胃肠道疾病的治愈率。胃肠减压是普外科在临床工作中,常见的护理操作。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进入21世纪,医学模式的改变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对高等护理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护理专业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具备创新能力和批判意识。国内外的护理教育专家的研究发现,评判性思维能力是高素质的护理人才不可缺少的核心才能之一,而护理本科生又是未来护理岗位上的骨干,因此培养和提高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护理教育的关键目标和任务。
作者:张艳青;李冬莉;孔静;纪敬敏;贾学静;姚志翠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在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2013年收治的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责任制整体化护理。观察记录2组的患者满意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责任制整体化护理应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膝关节置换中,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马亭亭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于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临床效果。方法2001年1月-2012年1月来本院分娩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产妇1380例,对其中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60例进行分析。结果560例术前、术中、术后均按传染病消毒、护理,婴儿预防注射按常规操作。无麻醉意外,无产妇及胎儿死亡,无切口感染,无医务人员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其中66例前次剖宫者亦无粘连,手术顺利。结论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麻醉药用量少,诱导迅速,效果确切,镇痛及肌松良好,术后无麻醉药物残留的作用。
作者:温凯升;王维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专业中一门极其重要的必修专业课,而且医学检验学微生物检验在临床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指导临床医师的治疗和用药,同时还是整个社会防治大规模流行病和传染病的重要手段。因此,真正掌握微生物检验课程是每一位医学检验学生的必备技能。在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中,微生物检验实验技术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随着近年来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服务模式的深刻变革以及由生物医学到生物医学-心理医学-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同时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新的致病菌和致病病毒,这都对传统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为了使检验医学系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检验工作,我们认为在微生物检验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们的实验能力,让学生掌握规范的操作技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非常重要。
作者:王盛景;申绯翡 刊期: 2014年第20期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阿德福韦酯,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 Child-pugh 评分、ALT、TBIL、Alb 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6个月后2组 HBeAg、HBV-DNA 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 HBeAg、HBV-DNA 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效果可靠、安全,可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丽霞;南素红 刊期: 2014年第20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体力活动的减少和工作压力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统计,目前我国糖尿病的患者数每年以75万人的速度上升。其中,糖尿病患者中90%为2型糖尿病[1]。并且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危害人类的第3大疾病。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至2025年糖尿病患者将增加到3.88亿[2]。现阶段对糖尿病的治疗措施是综合性的。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和健康教育等五个方面,其目的是控制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然而,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的只占极少数的比例,时间也很短,只是病情严重或者出现并发症时才住院。患者平时处在复杂的社会中,能否把这些治疗落到实处,这就给患者及医务人员提出了一个难题。我科从2008年开展了对糖尿病患者的家庭护理,已经5年了,从目前情况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很受患者及家属的欢迎。现报道如下。
作者:覃贵贤 刊期: 2014年第20期
外周静脉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 PICC),是利用导管从外周手臂的静脉进行穿刺,导管直达靠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药物与手臂静脉的直接接触,加上大静脉的血流速度很快,可以迅速冲稀药物,防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因此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也可用于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作者:赵芳芳 刊期: 201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