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对比观察

梁柏泉;黄燕莉

关键词:血常规, 末梢血, 静脉血, 临床检验, 差异
摘要:目的:对末梢血与静脉血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2月血常规检查受试者500例,分别采取其末梢血和静脉血常规检测,并对两种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静脉血WBC、PLT水平低于末梢血,Hb、RBC和Hct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抗凝后10min、30min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均高于0min(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梢血抗凝后10min和30min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静脉血检测0min、10min和30min血小板、白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测中,末梢血与静脉血标本的检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应依据具体情况下采取合适的血液标本,以提高临床检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压氧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胆红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运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和血清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9%高于对照组的7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血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后对照组血胆红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胆红素水平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治疗冠心病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升高血胆红素的水平,降低冠心病发生的风险,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作者:张群彦;刘国华;时风英;王占肖;闫瑞静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妇产科手术泌尿道损伤31例分析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致泌尿道损伤的发生原因与处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妇产科手术造成泌尿道损伤的31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于术中发现8例,于术后5~9 d发现23例;经对症治疗,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经B型超声检查均未见输尿管梗阻现象。结论妇产科手术常会引起泌尿道损伤,其中输尿管损伤为常见,在术前应做好准备,严格按照相关规程展开手术操作,可促使泌尿道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

    作者:邓文英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快速康复外科在基层医院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的腹部手术,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疼痛,多伴有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病情严重者常有肌紧张、反跳痛[1]。手术治疗是急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阑尾炎手术虽然是一个常见的手术,但临床因围术期处理不当,导致严重并发症,且恢复慢[2]。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围术期综合性应用已经证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促进患者尽快恢复[3]。笔者在我院急性阑尾炎手术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古林;蔡红民;张福生;李春久;孟庆民;张海合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护理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THR)是目前治疗以上疾病较成熟的手术方式,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肢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是保证和巩固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功能康复的重要方法。我科2008年8月-2013年12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4例,对全部患者均采取早期、科学的护理和指导,取得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红丽;孙凯;司翠权;甘露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症提供用药依据。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乳腺增生症患者22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对照组单用消乳散结胶囊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托瑞米芬联合消乳散结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会冬;焦汝泉;耿慧英;赵双英;周凤美;赵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一对一”全程陪伴在高龄产妇分娩中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一对一”全程陪伴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高龄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产妇均使用常规助产方法,试验组产妇均配有相应的助产士,实行一对一全程陪护。对比2组产妇的出血量、产程时间、剖宫产率、疼痛评分和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结果试验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一对一全程陪伴方式较传统助产模式而言,可有效减少高龄产妇的疼痛感、产程时间和出血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在高龄产妇的临床妊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桂江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TAO)的疗效。方法将46例TAO患者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丹参酮ⅡA 磺酸钠辅治TAO有较好疗效。

    作者:周和成;赵小琴;刘智华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医院 ICU患者下呼吸道绿脓杆菌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针对医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分析下呼吸道中绿脓杆菌感染的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感染患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于该院ICU住院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38例,对其深部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进一步将获得的绿脓杆菌做药敏结果分析。结果绿脓杆菌对18种常见抗生素药敏结果为:对磺胺类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达到96.37%(186/193);其次为氯霉素53.37%(103/193)。对哌拉西林的敏感率高,为93.26%(180/193);其次为环丙沙星89.12%(172/193)、左氧氟沙星87.05%(168/193)、阿米卡星86.53%(167/193)。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绿脓杆菌的耐药性较大,对于ICU患者应合理利用抗菌药物,以延缓耐药菌的变异。

    作者:刘晓荣;翟俊伟;张晓群;王素玲;李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血清 IL-6、TNF-α、IL-10水平与成人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中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的水平与成人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2例重度烧伤并发脓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的健康献血者62例作为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组IL-6、TNF-α、IL-10的水平。结果观察组第1、7、14天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IL-6、TNF-α在治疗后第1、7、14天水平无变化。2组治疗后第1、7、14天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2组IL-10第1、7、14天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烧伤并发脓毒症患者的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与烧伤程度呈正相关,其活性维持在高水平的原因可能与脓毒症有密切的关系,严重影响预后;而IL-10的水平则与烧伤程度无关。

    作者:薛欣;刘彦表;和晓培;郝俊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桂枝茯苓丸联合妇科千金片治疗慢性输卵管炎致不孕的临床分析

    慢性输卵管炎为妇科常见病,也是造成妇女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因输卵管因素引起育龄妇女不孕占不孕症的30%~50%,在继发性不孕症中占80%,输卵管在整个孕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运输精子和卵子的通道。输卵管十分纤细,很容易受伤。流产、盆腔炎性反应、滴虫性阴道炎、输卵管痉挛、子宫上部的肌瘤、子宫内膜炎、情绪紧张等均会引起输卵管壁粘连、充血、水肿继而出现不通,继而影响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导致不孕[1]。研究中发现由炎性反应引起的输卵管堵塞、阻塞、通而不畅、积水、粘连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罪魁祸首,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慢性输卵管炎引起不孕症的治疗方面,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苏爱丽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患者肠梗阻导管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与评价肠梗阻导管在治疗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鼻胃管治疗。统计2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胃肠减压量、腹围缩小程度、腹部病症缓解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0.9%高于对照组的65.5%(P<0.05),胃肠减压量、腹围缩小程度、病症缓解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P均<0.05)。结论内镜下肠梗阻导管在治疗腹腔手术后并发肠梗阻中具有较好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明星;张玉新;张国胜;邢江;单小辉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启东市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情况分析

    本文从启东全面实施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情况分析中,逐步探索出一套适合基层医院基本药物制度运行的方案,从而有效减轻群众看病贵。

    作者:袁松辉;施春梅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临床分析

    老年人呼吸系统生理功能减退,免疫力低下,且常伴有多种基础病,因病住院过程中,极易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 HAP)。为探讨老年HAP的临床特点,现将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老年科(原老干病房)41例老年H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王金陵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外科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肿瘤的入路选用与临床分析

    目的:综合鞍结节脑膜肿瘤的位置以及体积大小因素,分析临床外科显微手术的入路选用。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3年10月在该院接受外科显微手术的52例鞍结节脑膜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入路方式不同:采用经额外侧入路18例,经眶上锁孔入路13例,经纵裂入路8例,经额底入路7例,经翼点入路6例,分析各种入路的方法与特点。结果按Simpson分级标准,达Ⅰ级切除者7例,达Ⅱ级切除者40例,Ⅲ级切除者5例,肿瘤全切除率为90.4%(47/52)。垂体柄保存完好47例,嗅神经得到保护39例。本组患者中,32例视力障碍的患者中术后较术前视力提高17例,较术前无明显变化14例,加重1例,视力改善率53.1%(17/32)。内皮型脑膜癌26例(50.0%),混合型脑膜癌20例(38.5%),纤维型脑膜癌2例(3.8%),砂粒体型脑膜瘤2例(3.8%),合体细胞1例(1.9%),血管瘤型1例(1.9%)。下丘脑功能紊乱2例,不同程度尿崩症5例,伴有低钠、低氯血症1例,术后颅内迟发出血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方式具有更宽的手术视野和空间,术后改善情况比较显著。针对患者肿瘤位置和体积大小,视力减弱等病情,结合手术切口短的原则正确选择相应手术路径,再加上联合娴熟的外科显微手术技术,是保证鞍结节脑膜肿瘤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作者:宋天喜;刘风先;郑子钊;焦广端;赵英娟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对自然分娩率的影响。方法将该院产科足月初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实施导乐联合无痛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比较2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新生儿情况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73%高于对照组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临床上应用导乐联合无痛分娩,能促进产科质量的提高,体现医疗的人性化,保证母婴安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霞;田序华;李金英;葛凤兰;谷英科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穴位注射法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法辅治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CR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取足三里及肾俞穴注射鱼腥草注射液。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肌酐( Scr)、尿素氮( BU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尿蛋白定量、血红蛋白(Hb)及血浆白蛋白(Alb)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高于对照组的70.0%(42/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cr、BUN、Ccr、尿蛋白、Hb及Al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cr、BUN及尿蛋白量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Ccr、Hb及Alb水平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法辅治CRF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降低Scr、BUN,升高Ccr,减少尿蛋白的生成,从而减轻肾脏负担,改善肾功能。

    作者:张凤忠;刘军友;张秋红;杨建荣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声学造影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声学造影( CEUS)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于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将在该院行常规超声检查而发现存在肝脏局部病变的117例患者随机分为CEUS组58例(98灶)和穿刺活检组59例(86灶),分别行CEUS检查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并对所有患者进行病理检查,比较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结果2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EUS检查与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肝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差异不显著,在临床上应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何金良;季洪阁;杨蕊;于水昌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B 型超声、普通 CT及强化 CT鉴别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差异

    目的:探讨B型超声、普通CT及强化CT鉴别诊断大肠恶性肿瘤的准确度差异。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2月该院大肠癌恶性肿瘤待查患者110例,均行三项影像学检查即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强化CT检查。所有患者终经大肠镜下病理组织提取及活检后确诊,根据终确诊结果例数计算3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灵敏度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检查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型超声检查、普通CT检查及强化CT检查在大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差异性,具有较高灵敏度的强化CT可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确诊诊断, B型超声的特异度与CT检查相近,可作为筛查试验,用于大肠恶性肿瘤的除外诊断。

    作者:刘福尧;刘建国;齐淑玲;石磊;郭金升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小剂量 MSCT容积数据高分辨重组在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层螺旋CT(MSCT)容积数据高分辨重组(VHRCT)在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3月该院诊治的102例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患者,对其进行VHRCT、HRCT扫描,比较VHRCT图像与HRCT扫描图像的质量,从而评价VHRCT在小儿慢性肺间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经扫描,102例肺间质病变患者的VHRCT重组图像和直接HRCT扫描图像的一致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HRCT扫描辐射量为10.6mGy,扫描时间为60~100s,而VHRCT扫描辐射量为2.76mGy,扫描时间为10~12s,辐射剂量及扫描时间均大大降低,扫描质量及效率大大提升。结论 VHRCT与HRCT扫描图像在肺部疾病中具有相同的评价价值,且能够缩短扫描时间、降低辐射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宝军;李云秀;李燕北;刘树华;张福利 刊期: 2014年第28期

  • 会阴超声在孕晚期宫颈条件评估及临产时间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的价值,从而对分娩应对措施作出指导。方法选用2013年9月-2014年1月该院待产的84例孕晚期初产妇,在其妊娠的37~42周,通过会阴超声来检查宫颈长度、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宫颈宽度等参数,同时调查其临产时间,从而了解宫颈形态与临产时间的关联。结果宫颈长度、宫颈内口宽度、羊膜囊嵌入宫颈管深度、先露高度与临产的时间有关( r=0.70,-038,-0.47,-0.31,P<0.05)。结论会阴超声用于孕晚期宫颈评定可以预测临产的时间,对于指导分娩时的应对措施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梅玲;杨国新;王平华;郄丽霞 刊期: 2014年第2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