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萍;李乃娟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这4种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本院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200例,随机分为A、B、C、D 4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治疗,B组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C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治疗,D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比较这4种药物在治疗相关消化系统疾病方面的生物利用度、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经过规范治疗3个月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的生物利用度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4种质子泵抑制剂虽然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作用特点上存在差异,但减少胃酸分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类安全性和疗效均较高的抗酸药。
作者:徐亦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祛风止咳汤治疗亚急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40例亚急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祛风止咳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止咳平喘糖浆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63/70),对照组为68.6%(4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未出现胃肠不适等症状。结论祛风止咳汤治疗亚急性咳嗽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支全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高于对照组的81.1%(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余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用于胃癌术后患者辅助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胃癌术后化疗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及5-氟尿嘧啶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化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2年无复发生存期( RFS)、总生存期( OS)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1、2年,两组患者RFS、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足综合征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用于胃癌术后患者辅助化疗的效果显著,毒副作用少。
作者:王鑫;吉亚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儿科住院患儿116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护士操作技能满意度、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以及总体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士操作技能的满意度为94.8%(55/58),高于对照组的81.0%(4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为96.5%(56/58),高于对照组的84.5%(4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总体满意度为100.0%(58/58),高于对照组的82.8%(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儿科护理中实施PDCA循环可显著提高护士操作技能满意度、护士服务态度满意度以及总体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淼金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门诊静脉滴注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12月收治的200例门诊静脉滴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包括护士专业水平、护理态度、护士形象、护理管理质量及健康教育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士专业水平、护理态度、护士形象、护理管理质量及健康教育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门诊静脉滴注的治疗,减少不良静脉滴注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邱春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报告,探讨药品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5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患者(35.2%);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给药途径引发的ADR多(80.4%),其次为口服给药(13.5%);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为主(24.9%),其中抗感染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为主(36.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32.3%);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或者好转(分别占56.1%和42.8%)。结论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药ADR的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王冬晓;蒙光义;韦银;王缉义;朱玉清;刘福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每组39例。常规护理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优质护理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住院时间、复发次数均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低于优质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效果,降低复发次数,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梅海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比较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对精神运动性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7例精神运动性癫痫患者分别进行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检测,比较两种检测结果。结果动态脑电图和与常规脑电图检测结果的总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动态脑电图痫样波检出率高于常规脑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动态脑电图能提高精神运动性癫痫患者痫样波的检出率。
作者:聂淑双;朱燕楠;朱珠 刊期: 2014年第30期
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普及和提高,其适应证明显扩大,相应并发症报道亦有增多的趋势,常见并发症之一是食管穿孔,但内镜诊疗引起食管壁夹层国内鲜见报道。本科于2013年9月诊治1例内镜下治疗引起食管壁内夹层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细金;向海鸿;程功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分析静脉滴注导致儿童不良反应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用药监护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5月收治的因静脉滴注导致不良反应的患儿145例,对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用药监护措施。结果本组145例患儿,呼吸系统疾病94例,消化系统疾病24例,血液系统疾病8例,其他19例。抗感染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占55.2%,其次为中成药制剂,占23.5%,营养用药占6.9%,中枢系统用药占5.5%,呼吸系统用药及其他分别占4.8%、4.1%。消化系统累及发生率高,占53.8%,其次为皮肤及附件,占19.3%,呼吸系统占13.8%,其他占6.9%,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及中枢系统分别占5.5%、4.8%、3.5%。结论通过对静脉滴注导致儿童不良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严格用药监护,可提升儿童用药安全性。
作者:吕芳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应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4例女性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2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患者起始剂量为1mg/d,根据患者服用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服用剂量,但大剂量不超过6mg/d;试验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患者的起始剂量为5mg/d,根据患者服用后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调整服用剂量,但大剂量不超过30mg/d。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经治疗后痊愈者28例,显效者9例,好转者4例,无效者1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8%(41/52);而对照组经治疗后痊愈者8例,显效者9例,好转者12例,无效者2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5.8%(29/5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5)。试验组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为(27.1±5.0)分,阴性症状评分为(21.8±5.5)分,一般病理评分为(37.4±7.2)分,总评分为(87.1±19.2)分;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为(12.2±5.2)分,阴性症状评分为(12.2±5.1)分,一般病理评分为(21.0±6.4)分,总评分为(41.6±13.7)分;试验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5.06,9.21,12.30,13.90,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阳性症状评分为(27.3±5.0)分,阴性症状评分为(22.8±5.7)分,一般病理评分为(38.8±7.2)分,总评分为(85.3±18.3)分;治疗后阳性症状评分为(16.0±4.9)分,阴性症状评分为(15.9±4.7)分,一般病理评分为(26.9±7.0)分,总评分为(54.4±15.0)分;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11.63,6.82,8.54,9.4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0.23,0.99,1.00,0.49,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3.91,3.86,4.53,4.54,P<0.05)。试验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为6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而对照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总例数为1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8%;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 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王春彦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成人衣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142例衣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红霉素注射液,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总疗程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总疗程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法治疗成人衣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较少,是治疗衣原体肺炎的可靠方法。
作者:毛园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进行焦虑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普外科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维持稳定的血压及心率。
作者:田兴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究含兰索拉唑或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3年收治的3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含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的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小。
作者:顾新红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开瑞坦联合顺尔宁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94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划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患儿采用盐酸丙卡特罗联合酮替芬治疗,观察组41例患儿采用开瑞坦联合顺尔宁治疗,比较分析两种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85.4%(35/41),复发率为7.3%(3/41),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58.5%(31/53),复发率为18.9%(10/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1%(8/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6%(6/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开瑞坦联合顺尔宁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熊凡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四步健康教育法在普外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96例普外科患者,并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四步健康教育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四步健康教育法进行护理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步健康教育法在普外科整体护理中具有良好作用。
作者:丁晓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出血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4.6±2.2)d,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8.1±3.1)d。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血量1500~2000ml的患者有19例,占61.3%,观察组出血量1500~2000ml的患者有8例,占25.0%,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74.2%(23/31),观察组满意度为96.9%(31/32)。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降低患者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秦晓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发作采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COPD急性发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吸氧、平喘、抗炎、祛痰等治疗,试验组加入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比较分析。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56/60),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48/60),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COPD急性发作采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可以使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病情明显改善,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秦建强 刊期: 2014年第30期
目的: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子宫肌瘤血流灌注特征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2年收治的898例子宫肌瘤患者和898例同时期体检健康志愿者进行观察,总结子宫肌瘤患者血流灌注特征。结果肌壁间肌瘤血供较浆膜下、黏膜下肌瘤和子宫颈肌瘤血供丰富,随着肌瘤的不断增大其血流供应也逐渐丰富,且血供丰富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血供贫乏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子宫肌瘤患者中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高于健康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发现不同类型和不同大小的肌瘤血液供应情况不同,其中血供丰富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高于血供贫乏者,且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也高于健康者。
作者:王巧枝 刊期: 2014年第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