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价分析

王冬晓;蒙光义;韦银;王缉义;朱玉清;刘福

关键词:药物副反应报告系统, 药物评价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报告,探讨药品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5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患者(35.2%);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给药途径引发的ADR多(80.4%),其次为口服给药(13.5%);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为主(24.9%),其中抗感染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为主(36.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32.3%);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或者好转(分别占56.1%和42.8%)。结论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药ADR的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FDA批准恩杂鲁胺用于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作者:丁香园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心理护理对普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普外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进行焦虑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普外科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维持稳定的血压及心率。

    作者:田兴群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啶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2例行全麻的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相同的术前用药、麻醉方式,在手术结束前0.5h时,观察组泵入右美托咪啶,对照组泵入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的躁动程度及身体舒适度评分( BCS)。结果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1±2.7) min、呼之睁眼时间为(10.3±2.1) min、拔管时间为(12.6±2.6)min;对照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2±2.3)min、呼之睁眼时间为(10.9±3.1)min、拔管时间为(12.9±2.9)min;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组患者躁动0级24例(66.7%),1级3例(8.3%),2级4例(11.1%),3级5例(13.9%),躁动率为33.3%;观察组患者躁动0级33(91.6%),1级1例(2.8%),2级1例(2.8%),3级1例(2.8%),躁动率为8.4%;两组躁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CS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利于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术后患者的躁动,减少不良反应,增强患者身体舒适程度。

    作者:毛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34/36),对照组为72.2%(26/36),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疏肝健脾化湿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杨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综合护理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在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1月到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56例,分成对照组(28例)和试验组(2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治疗结束后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患者有效25例(89.2%),无效3例(10.7%);对照组患者有效13例(46.4%),无效15例(53.5%),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对于采取微量泵输入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晋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3年6月本院接诊的7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中行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34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余42例行开腹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尿管置留时间、起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各项指标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对照组为31.0%(13/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出血量少、恢复快,且护理较为简单,可有效节省护理时间,简化护理工作。

    作者:陈蓉;陈远秀;杨冬梅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8-2012年我院风湿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运用纯中医综合疗法即针灸、艾灸、汤剂等进行辨证施治,对照组采用纯西医疗法。两个月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分别从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Schober试验、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扩张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55%(11/20),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显效率为40%(8/20),总有效率为70%(14/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Schober试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扩张度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常素国;冯巧荣;李树鱼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消化科收治的酒精性肝病住院患者112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肝功能变化情况,肝功能指标包括ALT、AST、总胆红素( TBil)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3%(49/56),高于对照组的69.6%(3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TBil及GG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 ALT、AST、TBil及GG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可显著改善肝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章丽;张开玉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6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及盆腔积液吸收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研究组治疗成功率为90.9%(30/33),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9.7%(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6,P ×0.025)。研究组的β-HCG恢复正常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及盆腔积液吸收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良好。

    作者:余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护理干预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对我院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观察组成功治愈31例,治愈率为86.1%;对照组成功治愈27例,治愈率为75.0%;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半年,其中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78%;对照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11.11%;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膀胱肿瘤患者术后膀胱灌注治疗中,通过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愈率,控制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周飞霞;周红霞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评价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药品不良反应( ADR)报告,探讨药品ADR发生的规律及特点,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45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ADR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患者(35.2%);静脉滴注和静脉推注给药途径引发的ADR多(80.4%),其次为口服给药(13.5%);引发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物为主(24.9%),其中抗感染药物中以头孢菌素类为主(36.0%);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多为皮肤及其附件(32.3%);绝大部分ADR经过相关处理后能够完全治愈或者好转(分别占56.1%和42.8%)。结论医院需要进一步加强抗感染药物及抗肿瘤药ADR的监测,注意观察中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ADR的发生。

    作者:王冬晓;蒙光义;韦银;王缉义;朱玉清;刘福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引发药疹的药物及特点分析

    目的:了解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药物与药疹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32例药疹患者的住院患者。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药物过敏史、原患疾病、致敏药物、给药途径、潜伏期、治疗效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致敏药物明确的98例中,主要致敏药物为抗菌药物类(59例)、解热镇痛药(16例)、中药制剂(13例)、抗痛风药(6例)、抗癫痫药(2例)、消化系统药(2例)。结论抗菌药物和解热镇痛药是引起药疹的常见药物。

    作者:朱姝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检测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36/38),高于对照组的81.1%(3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峰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眩晕方面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余春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膀胱癌的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0月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36例疑似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术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结果36例膀胱癌中超声诊断正确33例,占91.7%,误诊2例,占5.6%,漏诊1例,占2.8%。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膀胱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诊断膀胱癌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谷娜;张亚慧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社区高脂血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针对社区高脂血症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6例高脂血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全面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针对高脂血症患者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可有效降低总胆固醇与三酰甘油水平,提高患者预后效果。

    作者:申雁虹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内分泌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3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而试验组患者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护理。通过观察患者护理后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和有效率、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满意度来判定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75.0%(51/68)〕、糖尿病知识掌握率〔76.5%(52/68)〕和对护理的满意度〔85.3%(58/68)〕均高于对照组〔57.4%(39/68)、58.8%(40/68)、64.7%(44/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同时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杨成萍;李乃娟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ICU转出后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由我院神经外科ICU治疗后转出的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及护理后日常生活能力( ADL)、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GCS)评分,认知功能采用简明智力状态检查( MMSE)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出现的肺部感染、重度压疮等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前MMSE、GCS、ADL评分均少于护理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研究组MMSE、GCS、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护理前后肺部感染率、重度压疮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肺部感染率、重度压疮发生率、脓毒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系统康复护理患者认知、运动、神经功能恢复优于护理前,MMSE、GCS、ADL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肺部感染、重度压疮较少。

    作者:张兰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综合护理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出血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为(24.6±2.2)d,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8.1±3.1)d。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血量1500~2000ml的患者有19例,占61.3%,观察组出血量1500~2000ml的患者有8例,占25.0%,两组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满意度为74.2%(23/31),观察组满意度为96.9%(31/32)。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剖宫产瘢痕妊娠并发大出血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降低患者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天数,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同时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秦晓瑜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伤痛宁口服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伤痛宁口服液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足跟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40例。A组采用中药熏洗患足的同时口服伤痛宁口服液治疗,B组单纯口服伤痛宁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后,A组痊愈21例(52.5%),好转18例(45.0%),无效3例(7.5%),治疗总有效率为92.5%;B组痊愈13例(32.5%),好转17例(42.5%),无效10例(25.0%),治疗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伤痛宁口服液联合中药熏洗治疗足跟痛的疗效显著。

    作者:朱宇;朱京虎;洪孝民;邹洁;黄丽君 刊期: 2014年第30期

  • 一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呋塞米致高尿酸血症分析

    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或氯的重吸收,减轻和消除体、肺循环淤血或水肿,同时也可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心功能,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惟一能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临床药师对长期使用利尿剂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学监护除了疗效监护外还应加强不良反应监护。

    作者:赵雪娇 刊期: 2014年第30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