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治疗

李华;柴学峰

关键词:自发性老年糖尿病, 夜间低血糖, 预防,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老年糖尿病并发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夜间低血糖的原因,实施相应的对策,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58例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者55例(94.8%),遗留反应迟钝和有记忆力明显减退者2例(3.4%),无其他比较严重并发症,无误诊和死亡病例。所有病例症状、体征均消失,血糖恢复至正常,病情均明显好转。结论应该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充分认识,实施有效的对策处理,能够改善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抽血中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门诊抽血中心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门诊抽血中心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2.5%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门诊抽血中心实施护理安全管理能有效地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晋红娟;李祝慧;汪静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C 反应蛋白水平与小儿肺炎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与小儿肺炎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的84例肺炎患儿作为肺炎组,76例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肺炎患儿治疗前后sTREM-1水平和对照组sTREM-1水平。比较不同类型肺炎患儿病原体血清sTREM-1、CRP水平。结果入院时的肺炎患儿sTREM-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周后,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患儿以细菌感染常见,且其血清sTREM-1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者(P<0.05)。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sTREM-1水平与小儿肺炎有关,细菌感染、非细菌感染均能引起血清sTREM-1水平升高,但以细菌感染为主。 CRP用于患儿肺炎鉴别诊断时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王霞;田丽霞;马宝红;高志光;白永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B 型超声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B型超声用于诊断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孕妇2286例共计2308名胎儿,对所有孕妇行常规B型超声检查,统计B 超检查胎儿畸形的检出率,并与实际结果相对比。结果126例畸形胎儿中B型超声检出121例,产后证实漏检5例,漏检率为3.97%。126例畸形儿中,孕20~27周时检出率高,达42.97%(52/121)。孕28~36周及12~19周检出率分别为29.75%(36/121)和19.83%(24/121),孕37~40周胎儿畸形检出率为7.44%(9/121)。 B型超声检出胎儿畸形的数量与实际胎儿畸形数量相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126例畸形胎儿里有唇裂59例,占所有先天畸形的46.83%,其中B型超声检出57例,漏检2例;先心病16例,占所有先天畸形的12.70%,其中B型超声检出15例,漏检1例;指(趾)畸形7例,B型超声检出5例,漏检2例;其余B型超声检出畸形胎儿与实际结果相一致。结论 B型超声检查可较准确的进行胎儿先天畸形的筛查,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时彦丽;张夕彦;刘凤秀;洛丽红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孕晚期促宫颈成熟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孕晚期妇女应用米索前列醇对促进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6例孕周在37~42周孕晚期而宫颈发育成熟不良的妊娠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8例。观察组给予阴道后穹窿放入米索前列醇,对照组给予缩宫素静脉滴注,观察用药后2组宫颈成熟效果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王梅玲;杨国新;王平华;郄丽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与老年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将160例老年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维生素B12和叶酸的治疗,同期收集在该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3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Hcy、维生素B12、叶酸水平,并进行比较。比较观察组治疗前后Hcy水平,探讨血清Hcy水平与维生素B12水平、叶酸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入院时血清Hcy水平为(18.73±5.61)μmol/L高于治疗后的(11.21±4.2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老年性骨折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分别与维生素B12水平、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3,-0.2,P均<0.05)。结论老年性骨折患者Hcy水平明显升高,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降低血清Hcy水平,降低老年性骨折的发生率。

    作者:徐彦霞;郭会敏;任彦铭;任国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血清β-羟丁酸、血糖及尿酮体水平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β-羟丁酸、血糖及尿酮体水平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相关性。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0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糖尿病无酮症者105例(糖尿病无酮症组)及体检健康的志愿者105例(对照组)血清中β-羟丁酸、空腹血糖及尿酮体含量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中血β-羟丁酸、空腹血糖及尿酮体阳性率均高于糖尿病无酮症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无酮症组血β-羟丁酸、空腹血糖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羟丁酸、血糖及尿酮体水平均能反映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云芳;苗阳;付印;赵茹云;胡增祥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改良钢丝张力带法治疗髌骨骨折效果观察

    髌骨是全身大的籽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髌骨骨折也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部位骨折的1%。我院自2010年9月-2013年9月采用改良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58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金丰;杨鹏;冯立卫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老年患者结肠癌术后护理体会

    结肠癌老年患者在结肠癌患者中占有一定比例,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老年患者由于身体状况较差,机体脏器代谢机能缓慢,应激免疫能力降低,而且多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手术危险性较高,易出现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病死率[1]。充分做好结肠癌老年患者术后护理,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才能确保患者顺利度过手术修复期,早日康复。对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结肠癌老年患者(>60岁)17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现将术后护理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洪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妇女取环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取环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绝经期取环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予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治疗,对照组采用消炎痛栓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宫颈软化率、出血量、一次成功率、VAS评分和心脑综合征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宫颈软化率、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心脑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消炎痛栓在绝经期取环术中应用,能减轻痛苦、提高成功率,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单美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轻度脑损伤患者失眠的护理体会

    睡眠可以保护大脑免受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并使兴奋与抑制过程恢复平衡,调整大脑功能,促使疾病的恢复。轻度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大脑机能失调,很多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其中失眠是常见的一种。由于失眠不但消耗体力,还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影响疾病的恢复。为此,笔者通过对轻度脑损伤( GCS13~15)患者的失眠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旨在帮助患者减缓失眠的症状,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作者:孙建梅;陈王丽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妇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目前,整体护理作为一种全新的护理观念和临床实践在我国大力推广。整体护理的“整体观”是中医学理论的核心之一,它主张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生理上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联系皮、肉、筋、骨、五官、九窍共同完成人体的机能活动[1]。护理患者时要注意护理对象的整体性,考虑环境、气候、季节、人际关系对患者的影响,整体护理至70年代发展为一种特定的护理工作制度。我国在80年代初开始引入责任制整体护理,它作为一种护理工作制度和组织形式,实行由一位责任护士对患者全面连续性护理,使患者得到个体化的整体护理,其中就贯彻了整体地观察、治疗和护理患者的整体护理思想[2]。而2010年,卫生部提出了优质护理服务,要求我们夯实基础护理,这对我科临床护理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科2013年1月-6月对所有住院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姬春燕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的影响

    糖尿病产生原因为遗传因素、微生物感染、免疫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共同作用到机体使胰岛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等从而出现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综合征,此疾病存在极高发病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如得到确诊,则终生性治疗。为增加糖尿病治疗效果,有效地护理干预则显得较为重要。笔者探讨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情绪改变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改霞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

    抗生素是化学合成的抗菌药物,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有力武器。抗菌药物是广泛应用的药物,其合理应用可治愈感染疾病,挽救患者生命。应用不当则可导致疗效不佳,不良反应增多,医疗费用增加,产生耐药菌[1],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尤其是注射剂。我国注射剂使用更是不合理,如无指征的治疗用药、错误的用药剂量、给药次数疗程不合理,均可导致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局部感染、肿块、硬结、输液微粒造成肺组织肉芽肿[2]。“欣弗事件”造成十余人因注射欣弗死亡,其原因是克林霉素磷酸酯葡萄糖注射液灭菌不彻底,存有大量细菌和肉毒素。曾有一报道,有一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15 d给予10 d的抗生素(氟罗沙星),术前未给预防用药,术后长时间大剂量静脉滴注抗菌素导致菌群失调,造成低蛋白血症、腹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陇西一女患者因输卵管异位妊娠行输卵管切除术,在前两家医院因为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肺部二重感染而生命垂危,转入第三家医院后停用所有抗生素,移植正常菌群,1个月后康复出院[3]。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可预防手术切口,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可以有选择的用药,如根据该部位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状况,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选用杀菌活性强毒副作用小,相对广谱的抗菌药物,如头孢曲松、庆大霉素、甲硝唑等,一般无需追加剂量,若手术时间超过3~4h或失血量>1500ml,需要再给1个剂量。并非所有外科手术都需要预防性的应用抗菌药物,一般体表手术,疝修补手术,头颈部手术等一类切口不需要预防性给药,确实需要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药物选择多选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关键是切开皮肤后到关闭切口前需保持血中和组织中有效的抗菌药物浓度,此时流出的血液和组织液可以杀灭来自伤口外或打开的脏器里的细菌减少其感染的机会,因此,足量、快速、小剂量的溶媒要在手术开始前20~30min前给药。剖腹产手术要在断脐后给药(常给予第一代头孢菌素)避免胎儿无顾接受抗菌素,手术结束就不会再发生细菌污染,术后也无需长时间给药,一般不超过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因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手术期预防用药。

    作者:杨雪梅;吴玉萍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COX-2、P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COX-2和P5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胃癌各项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理确诊胃癌的患者104例。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检测切除胃癌组织标本中环氧合酶-2(COX-2)及P53的表达水平,联系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比较探讨COX-2及P53表达水平与肿瘤发生以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 COX-2和P53在胃癌组织中均有高表达,且与胃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则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胃癌COX-2与P53的异常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及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作者:秦占川;安俊江;眭彩玲;刘玉玲;王素婷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的应用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在心内科的实施效果。方法该院2011年2月-2012年9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优质护理前后患者的满意度、陪护率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优质护理实施后患者满意度、陪护率和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心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使护患关系进一步融洽,降低陪护率,使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夕英;冯欣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对比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诱导效果。方法将58例支气管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予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诱导。对照组予依托咪酯和瑞芬太尼诱导。观察和记录2组检查时间、入睡时间、苏醒时间、注射痛、供氧不良、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注射痛和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麻醉诱导过程中使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可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降低恶心、呕吐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可获得良好的麻醉诱导效果。

    作者:黄首南;肖兰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支气管哮喘患儿3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体会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方案和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38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完善的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疗效。结果通过有效的治疗和悉心的护理,38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平均住院(5.60±0.45)d,治愈率为100%。结论避免接触到诱发支气管哮喘的不良因素是促进患儿康复的前提,完善护理和预防病情反复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关键。

    作者:李安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在输卵管性不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输卵管超声造影两种不同造影方法在输卵管性不孕中诊断的优势。方法将60例不孕的患者选后进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和输卵管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结果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显示,至少一侧造影剂显影不理想或者出现阻塞的现象有56例,检出率为93.33%;而采用输卵管超声造影显示,由于输卵管阻塞而导致的不孕有49例,检出率为81.67%。2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应用导丝及时疏通,使输卵管尽量保持通畅,患者总的再通率为90.47%。结论输卵管碘油造影与输卵管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性不孕时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在检测由于输卵管而导致的不孕中,输卵管碘油造影对患者的检出率更高。

    作者:时会会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宫血宁辅治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宫血宁辅治妇科药物流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84例药物流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和对照组144例。2组孕组均使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观察组予宫血宁胶囊。对照组不使用额外药物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的止血药物。观察2组流产情况、出血量评分、出血时间。结果2组孕妇的流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出血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宫血宁在妇科药物流产后出血中应用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较好的中成药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景春 刊期: 2014年第34期

  • 舒适理论在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舒适理论在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运用舒适理论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对24例中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综合性舒适护理。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5.83%(23/24)显著高于观察组的75.00%(1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11.33±1.83)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6.25±1.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提高患者的整体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中娟 刊期: 2014年第3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