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治疗小儿高位肛门闭锁的护理体会

李志红

关键词:新生儿, 护理, 肛门成形术
摘要:先天性肛门闭锁属胎儿期胚胎发育畸形,临床主要表现为出生后无肛门,胎便无法排出,或有瘘管经瘘口排便,需手术治疗.为改善高位肛门闭锁患儿的治疗效果,我院于2008年10月-2010年12月对2例高位肛门闭锁患儿行腹腔镜辅助下高位肛门闭锁Ⅰ期成形术,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先天性高位肛门闭锁患儿2例,男1例,日龄50d,合并有直肠尿道瘘,骶骨无明显畸形;女1例,日龄45d,合并有直肠阴道瘘,骶4、5椎体及尾骨发育缺如.患儿均做MRI、瘘管X线造影检查,以了解直肠盲端位置及是否合并其他畸形.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肝功能指标[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5.0%;治疗组治疗后ALT、AST、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各出现上腹部饱胀、反酸1例,均可耐受.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对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肝脏脂肪变效果显著.

    作者:刘红菊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抢救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患者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为总结抢救急诊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经验将我院55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救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郭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门诊退药情况分析与建议

    目的 分析门诊退药处方特点,减少门诊退药,为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09年1~6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277张,按退药率、退药科室、药物剂型、药物种类、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科退药多,注射剂退药多,抗生素退药多;退药主要原因有治疗变更、重复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通过分析退药的特点,通过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药师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加强医务人员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可以大程度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减少门诊退药.

    作者:朱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士在临床中应如何避免护理纠纷

    随着国家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患者希望得到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并且自我保护意识也逐步增强.因此,护士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服务意识及技术能力,以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1 增强法律意识做好护理工作在增强法律意识的过程中,应将法律知识教育纳入继续教育的范畴,使广大护理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认真学好相关的法律知识.对在职护士要抓好基础法律知识和卫生法规的学习,自觉执行法律、法规,护理人员要知法、懂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作者:朱元元;杨松洁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血乳酸的生理代谢及临床意义

    乳酸是人体代谢的一个中间产物,它与糖、脂、蛋白质代谢以及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有着密切的关系.血乳酸浓度主要取决于肝脏及肾脏的合成速度及代谢率.1961年Huckabee首先描述了由多种不同临床情况引起的乳酸酸中毒,乳酸酸中毒起病急,致死率高.本文从乳酸的认识研究历史及生理代谢出发,根据近年来血乳酸的临床研究阐述血乳酸增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源;许汪斌;代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合成异常蛋白,阻碍已合成蛋白的释放,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导致一些生理物质的外漏引起细菌死亡,为一静止期杀菌剂,且具有良好的抗生素后效应(PAE).从抗菌作用的特点来看,氨基糖苷类是一类较优良的抗菌药物,然而该类药物的治疗浓度范围比较窄,不良反应较常见,限制了它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为此,笔者简要介绍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以防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陈江;周广青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青年人冠状动脉硬化病因分析

    随着心血管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青年人心血管疾病检出率越来越高,尤其是冠状动脉硬化检出率不断增加,加之青年人对冠状动脉硬化重视程度低,易被忽视,导致就诊时间延长,造成误诊或漏诊.复习国内文献报道的青年(年龄18~45岁)冠状动脉造影者200例,结合我科近3年病例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王燕舞;李雅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32例临床分析

    晚发性维生素运缺乏症是指新生儿晚期(出生圆周后)到婴儿期因缺乏维生素运而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又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多发生于员耀猿个月婴儿.本病发病急,病情重,若合并颅内出血预后不良,多数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病死率高.现将我院圆园园愿原圆园员员年收治的猿圆例晚发性维生素运缺乏症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郑德宜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三联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TIA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作者:秦培英;禤彩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定位问题的探讨

    2002 年,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1]明确指出:医院药学部门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保健工作模式,开展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但目前,由于临床药师人才匮乏,还普遍存在着以药养医的医院工作模式等多种原因,使得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开展相对滞后,或是流于形式,导致一些医师、护士甚至药学人员自己都不清楚临床药师到底是干什么的,有哪些作用,其具体定位究竟是什么.如此种种,让临床药师在这些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面临很多困惑和难题.为此,笔者就实际工作中有关临床药师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认为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服务中应准确定位,只有定位准确才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取得临床和患者的认可,真正地体现临床药师的价值.

    作者:陆国忠;刘小冬;曾为驰;曹芳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芪苈强心胶囊结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CHF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螺内酯片、地高辛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以及饮食、运动锻炼等一般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芪苈强心胶囊.观察2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分钟心排血量(CO)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均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西药治疗CHF,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丁善勇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快速过敏皮试仪的应用进展

    过敏试验是部分抗生素在临床用药之前必须做的常用护理操作之一.传统的过敏试验方法,临床应用时间长,准确性高,是有效避免患者因药物过敏带来不良后果的可行办法.但传统的过敏试验必须用注射针将药物注入敏感区皮内,有创、疼痛,且观察时间长.皮试仪是一种新型抗生素用药前的过敏试验仪器.在电脑智能控制下,使脉冲电场将药物离子或带电荷的药物经电极无痛导入皮肤,无痛、无创,观察时间只需5min,较传统皮试法大大缩短皮试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现将国内近年来快速过敏皮试仪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魏福玲;邵爱琴;刘晓晨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经皮测胆红素筛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应用与护理

    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之一,病情严重者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留下永久的后遗症.我院产科从2010年开始经皮测胆红素筛查高胆红素血症并及早给予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6~11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720例,日龄≤5d,孕周≥37周,体质量≥2500g,母亲无肝胆疾病.

    作者:周玉珍;傅洪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中西医综合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60例临床分析

    神经性尿频是儿科的常见病又称白天尿频综合征,多发于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常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我院儿科门诊于2007-2009年共诊治60例,经心理及药物、中医针灸联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门诊患儿,男35例,女25例;年龄3~12岁;病程1周~1年.其中28例曾使用1~2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停药.

    作者:贾树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低位小切口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甲状腺病变发病率近年来呈升高趋势,体检时甲状腺肿瘤的比率亦不再少数.目前临床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传统的甲状腺手术往往切口较大,术后颈部遗留明显的手术瘢痕,对于发病率较高的女性人群尤其是年轻女性,无疑会影响美观.近年来微创观念逐步引入甲状腺手术中,选取内镜美容手术的长处,在颈部小切口的基础上辅助内镜进行操作,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但对内镜的依赖不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我院参考相关文献,选择发病较高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例67例,不借助内镜,实施颈部低位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武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

    精神分裂症患者549例服用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二者对心电图的影响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1年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49例,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和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男397例,女152例,年龄20~65岁,均排除器质性心脏疾病,入院前30d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且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服药1~2个月后进行心电图检查.

    作者:王燕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护理部夜查房制度的做法与效果

    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夜间护理质量又是护理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护理差错的高发时间.护理部夜查房是护理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直接影响护理管理实现的关键.为了完善护理部查房制度,对护理部夜查房制定了检查标准,现报道如下.1 护理部夜查房管理方法1.1 护理部夜查房组织管理及评定方法查房人员由护理部助理员轮流担任,进行每周1次不定期的夜查房.查房时间为0∶ 00以后,时间及查房内容不固定,查房情况进行统计并按质量标准进行扣分,按质量管理办法进行奖惩.

    作者:李俊玲;王晓箴;王莹;张凤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脑梗死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组织内动脉血流灌注不足或突然血流完全中断,造成供血区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和软化[1].按其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由于脑梗死起病急、病程长、恢复慢、致残率高,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细心护理,对维持患者的生命,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洪锦玲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褪黑素的器官保护作用研究现状

    褪黑素(MLT),化学名为:N-乙酰-5-甲氧基色胺,因能使蛙皮肤褪色而命名.1958年由Lemer自牛的松果腺中第一次提取出来,其分布和生物学功能也逐步为人们所了解.MLT是一种分布广泛、功能复杂的的分子,它广泛的分布在各种器官当中.随着其受体家族成员不断被发现,目前认为其有可能存在于所有亚细胞结构当中.分泌并进入血液后的MLT主要与特异性MLT受体(MR)结合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MLT具有高度的脂溶性和部分水溶性,故而它能轻易的通过各种形态生理学屏障而发挥作用[1].

    作者:张燕;相成;李立新;马天;马志乾;张振平;赵蔚然;张献波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高频彩色超声对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及随访观察的临床意义

    对我院22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应用高频彩色超声来进行检查,并在治疗后对患者应用超声检查进行随访复查.患者患病一侧的甲状腺出现肿大,有弥漫性或者局限性的回声减低区,且不均匀,边缘部位非常的不规则,其边界不是很清晰,未呈现出球体感,类似片状的改变,且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压痛,患者病变部位的血流信号出现稍微增多,不均匀分布,患者患病一侧甲状腺上的动脉血流未出现异常.经过使用激素进行治疗后,患者病灶残留小片状或者消失,回声区稍减低,减少激素用量或者停药时机不恰当,病情很容易出现复发.

    作者:娄平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