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李世刚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道造影, 术中
摘要:目的 探讨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有相对胆总管探查指征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8例术中经胆囊管插管行胆道造影的结果.结果 98例患者中插管造影成功95例,阳性发现32例,其中胆总管下段结石20例均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术;假阳性1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后置T管引流.结论 选择性术中胆道造影操作简单,不增加患者痛苦,对降低LC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降低胆道阴性探查率、明确胆道解剖及变异、避免或减少胆道损伤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每位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1 临床资料门诊观察室输液患儿年龄≤5岁,以≤2岁患儿居多.

    作者:郭金梅;阿茹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科学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日益增多,临床科室教学负担也越来越重.同时随着医学服务模式转变,强调以患者为中心,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尤其是儿科医师,为避免医疗纠纷,一味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注重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作者:王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切除术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 将40例外伤性脾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干预.观察2组伤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2组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感染、压疮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观察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伤性脾切除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作者:徐静茹;史国玉;杜亚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急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急诊抗生素处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度急诊处方12 035张,据药理学知识、国内外医学文献、相关公开出版医疗刊物及书籍对该院的抗生素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审核处方12 035张,其中抗生素处方3592张;抗生素不合理处方888张(24.72%),存在给药方案不当、重复用药、溶媒不当、药理拮抗及毒性相加方面的问题.结论 该院抗生素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范国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2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0.5年后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0.5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疾病复发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放疗联合高压氧舱综合治疗脑瘤术后患者5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高压氧舱综合治疗对脑瘤术后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脑肿瘤术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试验组脑瘤术后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放疗联合高压氧舱治疗.对照组仅予常规术后药物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时间.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87.0%),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放疗联合高压氧舱的综合治疗对脑瘤术后患者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斌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1].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较常见的并发症.当出血量>1000ml或为循环血容量的20%时,临床上会表现出呕血、黑便.急性出血病死率平均为32%,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诱发肝昏迷和腹水,甚至危及生命[2].

    作者:陈志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术期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96例TUV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护理干预用于TUVP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通心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予通心络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方便、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康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医院事业管理体会

    如何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医疗需求,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理念,这是现代医院管理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医院管理中,如何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是当前医院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作者:富国宁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单手回套针套法在保护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健康中的应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及我国医疗政策的不断改革,血液透析中心越来越多.卫生部也加强了对血液净化技术的管理和规范,相继出台了一些管理规范,操作流程;行政管理部门也加强监管,使血液净化技术有了明显提高[1].血液透析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丙型肝炎、乙型肝炎患者较多,血液污染、锐器伤等随时可能发生,应特别注意内瘘针的处置[2].笔者应用单手回套针套法对内瘘针进行了处置,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甜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肠管所致的肠梗阻,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腹部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梗阻多见,约占70%~80%[1].部分患者需再次手术,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因此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非手术治疗无效时积极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我科近年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由于治疗得当、护理细致,均恢复良好,未再次出现肠梗阻,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云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2例护理体会

    冠心病心绞痛是老年患者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治疗护理不当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从而危及患者生命.我院收治了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2例,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科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2例,均经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确诊,且均符合<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1]中关于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作者:王风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体会

    惊厥是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突然发生的不自主收缩,常伴意识障碍[1].高热惊厥是小儿惊厥的常见形式,也是儿科临床常见急症之一,尤以0.5~3岁多见,当体温骤升至38~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约有50%的患儿在以后的热性疾病中再次或多次发作,反复发作可致脑组织缺氧性损伤,个别患儿可发展为癫痫,且惊厥发生时多伴有意识丧失,有时可造成意外伤害.因此,做好小儿高热的急救与预防非常重要.我院收治高热惊厥患儿58例,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丽敏;王伟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需监测一系列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尿量、中心静脉压等指标,但有时这些指标正常时,外周组织仍处于缺氧状态[1~3],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患者病死率的增加[4,5].此时更有价值的监测指标是通过肺动脉导管插入术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目前临床上常使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替代SvO2,因ScvO2监测更为方便安全.本文将ScvO2监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彭杰;王全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生脉注射液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抗炎、平喘、解痉、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月娟;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卧床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护理

    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全身营养情况较差,皮肤弹性降低,肛周皮肤微薄,当出现二便失禁或腹泻时,肛周皮肤长时间处在二便的浸渍下,加上卧床时会阴部通风透气性差,湿度增高,较易发生肛周皮肤散在破损[1],给患者带来痛苦,且可能导致病情恶化.长时间肛周皮肤护理工作也增加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量.

    作者:杨书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术期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乳腺癌围术期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据术前2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情况,分析患者的失眠原因,分别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用PSQI评价乳腺癌术前2d、手术当天、术后第1、3、7天、术后2周时、出院前1d的睡眠质量.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前2d、手术当天和术后第1、3、7天及术后2周时、出院前1d的睡眠情况均较护理干预前取得明显改善,且随时间的累积,患者的睡眠质量逐步改善.结论 通过对乳腺癌围术期失眠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温玲琴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药师在门诊药学服务中的实践与体会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药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保障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广大民众越发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医院药房既往仅发挥处方调剂工作的传统单一供应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也不能满足公众的要求[1].药师在做好处方调剂工作的同时,应充分发挥门诊药房直接面对患者的职能特点开展药学服务.我院门诊药房在促进合理用药及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药学服务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作者:宋丹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0.02%呋喃西林溶液的贮存期预测

    目的 预测0.02%呋喃西林溶液的贮存期.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于波长376nm处测定0.02%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采用经典恒温实验法预测其在25℃时的贮存期.结果 测得0.02%呋喃西林溶液25℃预测贮存期为130d,与留样观察结果相符.结论 0.02%呋喃西林溶液的贮存期可定为4个月,以10~25℃、避光条件下贮存为宜.

    作者:戴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