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抗生素不合理处方分析

范国臣

关键词:急诊, 抗生素, 用药, 合理性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该院急诊抗生素处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度急诊处方12 035张,据药理学知识、国内外医学文献、相关公开出版医疗刊物及书籍对该院的抗生素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共审核处方12 035张,其中抗生素处方3592张;抗生素不合理处方888张(24.72%),存在给药方案不当、重复用药、溶媒不当、药理拮抗及毒性相加方面的问题.结论 该院抗生素应用存在不合理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生脉注射液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抗炎、平喘、解痉、止咳化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辅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任月娟;李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外科围术期护理纠纷产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对健康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伴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多、联系紧密,引发护理纠纷的范围和概率也随之增大.现将我院护理工作中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韦英娜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是指肠袢间相互粘连或粘连带压迫肠管所致的肠梗阻,是普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以腹部手术后所致的粘连性梗阻多见,约占70%~80%[1].部分患者需再次手术,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因此必须严密观察患者病情,非手术治疗无效时积极行手术治疗解除梗阻.我科近年收治粘连性肠梗阻患者68例,由于治疗得当、护理细致,均恢复良好,未再次出现肠梗阻,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云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仅予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阙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护理保护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护理工作的实践性较强,护理工作者工作时也存在危险,这种危险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1].尤其是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者,接触更多的是呼吸道病原菌,使呼吸内科护理工作者较易被感染,同时各种消毒液体和器具的使用也是危害护理工作的重要因素[2].

    作者:胡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配合

    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玻璃体出血或外伤所致的玻璃体积血、混浊及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之一.随着玻璃体切割技术的发展,使很多眼底病患者受益,同时也有很多术后患者的晶体逐渐混浊,使白内障成为玻璃体切除术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而晶状体超声乳化可顺利地在玻璃体切割术中进行,以治疗白内障,两者联合可使手术一次完成,减少对眼组织的损伤,同期植入人工晶体可使患者在短期内恢复较好的视力,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配合护理工作的不断改进,2012年4-6月我院对56例患者实施了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成彦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院前护理急救职业暴露及防护

    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及科学实验等职业活动中被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有害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的情况.护理人员提高职业暴露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日益重要[1].

    作者:杨梅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奥美拉唑辅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辅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急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脱水、降颅内压、抗感染、稳定血压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奥美拉唑4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予雷尼替丁1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2组均治疗3d为1个疗程.治疗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辅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并发疗效显著,且作用优于雷尼替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小华;陈梅芳;谢志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右下肢大面积急性蜂窝组织炎1例

    患者,男,52岁,因右下肢大面积肿胀、疼痛、活动受限3d入院.患者于1周前拔牙后出现右膝外侧红肿、疼痛,活动时加剧.在当地医院抗炎、对症治疗,疼痛未缓解.2d前,右下肢疼痛加重,呈持续性剧列疼痛,不能缓解,伴寒颤高热、头痛、全身无力.查体:T 39.8℃,P 120次/min,R 26次/min,BP 120/80mm Hg.

    作者:张爱民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针灸推拿联合药物治疗社区膝骨关节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针灸推拿联合药物治疗社区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4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对照组仅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针灸推拿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推拿联合药物治疗社区膝骨关节炎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万清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42例治疗体会

    后颅窝硬膜外血肿(PEEDH)较幕上血肿少见,但由于后颅窝容量较小,为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流入蛛网膜下腔的孔道所在,并有重要的生命中枢延髓位于其间,较易引起脑脊液循环受阻,颅内压急骤升高,小脑扁桃体下疝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病情较为凶险,颅后窝血肿病死率高达15%~25%[1].2004年3月-2011年8月我院行开颅手术治疗PEEDH患者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马鸿章;王向东;任新亮;王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危重症患者治疗过程需监测一系列指标,包括血压、心率、尿量、中心静脉压等指标,但有时这些指标正常时,外周组织仍处于缺氧状态[1~3],常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患者病死率的增加[4,5].此时更有价值的监测指标是通过肺动脉导管插入术监测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目前临床上常使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替代SvO2,因ScvO2监测更为方便安全.本文将ScvO2监测在危重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彭杰;王全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每位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1 临床资料门诊观察室输液患儿年龄≤5岁,以≤2岁患儿居多.

    作者:郭金梅;阿茹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综合性护理措施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综合性护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观察2组护理效果、住院时间及0.5年后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0.5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应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疾病复发率,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晓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中西药联用治疗慢性肾盂肾炎(C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C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药联用治疗CPN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翠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90Sr敷贴器保持架对医护人员辐射防护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 90Sr敷贴器保持架对医护人员辐射防护的效果.方法 比较 90Sr敷贴器保持架使用前后,该院敷贴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年剂量当量、个人月剂量当量及集体年剂量当量变化.结果 90Sr敷贴器保持架使用后,医护人员接受的个人年剂量当量、月平均剂量当量及集体年剂量当量均有明显下降;使用后个人年剂量当量为(0.820±0.032)mSv低于使用前的(2.476±0.323)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90Sr敷贴器保持架的使用,显著降低了个人年剂量当量,保护了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使敷贴室防护工作达到了辐射防护的优化.

    作者:郑玉明;郑棒;程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腹腔淋巴漏的原因并探讨处理对策.方法 对行胃癌根治术的8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率与胃癌分期及手术方式的关系,并总结处理对策.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方式为第二站淋巴清扫(D2)+第三站淋巴清扫(D3)和D3患者术后腹腔淋巴漏的发生率高于实施第一站淋巴清扫(D1)、D2手术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发生腹腔淋巴漏的患者经禁食、肠内营养、抗感染、血浆白蛋白支持治疗及奥曲肽皮下注射等非手术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进展期胃癌及实施D2+D3、D3手术方式是发生腹腔淋巴漏的因素之一,对早期胃癌,甚至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清扫应以D2为主,以降低淋巴漏的发生率.

    作者:段立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EN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予EN支持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裕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分析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可致严重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1].本病易复发,且并发症较多,有关治疗一直是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但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

    作者:郭德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开展,患者法律意识、维权观念的增强及基层医院妇产科工作量的增大,护理工作责任和风险也明显增多,护理安全愈来愈受到大家的重视.加强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母婴安全将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1].

    作者:石永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