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体会

张俊

关键词:糖尿病, 肾功能衰竭, 护理
摘要: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是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同时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给患者及家属身心带来较大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笔者对我院收治的DN患者70例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210例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该院2009年-2011年210例药品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系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发生率与性别无关,>60岁的人群ADR发生率高[68例(32.38%)];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177例(84.92%)];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多[115例(54.76%)];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为常见[103例(49.05%)].结论 临床应加强ADR监测,谨慎、合理选择用药,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作者:容健华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6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仅予头孢呋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和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呋辛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阙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早期肠内营养在全胃切除术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N)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6例全胃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EN支持治疗,对照组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并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予EN支持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裕涛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粘连性肠梗阻治疗分析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可致严重的全身病理生理改变[1].本病易复发,且并发症较多,有关治疗一直是外科医师关注的问题.多数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可缓解,但部分患者需手术治疗.

    作者:郭德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异位妊娠84例临床诊治体会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也是妇产科常见的易误诊疾病.如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危及孕妇生命,是早期妊娠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1].笔者对我院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因素、诊断及治疗特点,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亚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老年期重症肌无力患者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期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 MG患者336例,其中老年组(>60岁)67例,青壮年组(18~59岁)269例.对比分析老年MG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期MG男性多见,眼外肌症状首发多见,分型以Ⅰ型和Ⅱa型多见,合并胸腺瘤多而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者少,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多见,危象发病率较低.结论 老年期MG与青壮年期相比有其独特的临床特点,及时掌握其特点有助于临床诊疗.

    作者:繆礁丹;高励;沈富伟;肖兵;周弋人;唐卉;辜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0.02%呋喃西林溶液的贮存期预测

    目的 预测0.02%呋喃西林溶液的贮存期.方法 用分光光度法于波长376nm处测定0.02%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采用经典恒温实验法预测其在25℃时的贮存期.结果 测得0.02%呋喃西林溶液25℃预测贮存期为130d,与留样观察结果相符.结论 0.02%呋喃西林溶液的贮存期可定为4个月,以10~25℃、避光条件下贮存为宜.

    作者:戴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干预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的慢性肝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肝病,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1].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较常见的并发症.当出血量>1000ml或为循环血容量的20%时,临床上会表现出呕血、黑便.急性出血病死率平均为32%,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诱发肝昏迷和腹水,甚至危及生命[2].

    作者:陈志杰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超声科实习生带教体会

    超声科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之间的桥梁,属临床医技科室,在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承担着病房、门急诊患者及各类体检中的超声检查工作[1],因此,超声专业实习生掌握好本科目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对于以后的临床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青萍;侯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洁白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疗效观察

    消化性溃疡泛指胃肠道黏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或胃蛋白酶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其治疗病程较长,易复发,笔者应用洁白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62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郭彦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应用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增加,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逐渐增多.骨折后均需采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术前术后由于采取强迫体位及疼痛、引流管等因素,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不舒适感.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性、个性化的有效护理模式,使患者在生理、心理和社会上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为大限度保证患者术后舒适、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我科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风蕊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30例,给予相应的综合护理对策,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 经系统的治疗护理,3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平均失血量约(34.50±1.24)ml,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38.52±1.20)h,住院时间(12.30±1.24)d.本组无中转开腹、吻合口出血、吻合口瘘及死亡患者.结论 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大限度地减少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用.

    作者:蔡艳兰;蔡彩珠;蔡伟良;崔丽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通心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通心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予通心络胶囊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及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心络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安全可靠、方便、不良反应少.

    作者:刘康强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癃清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6例C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癃清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高于对照组的6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癃清片治疗CP疗效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包坤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动力加压髋螺钉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动力加压髋螺钉(DHS)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8例,均予DHS内固定治疗,并做好术后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8.3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3.2~6.5个月,平均4.1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或螺钉切出;出现髋内翻畸形1例,余髋、膝及踝关节功能均良好.骨折愈合优良率为89.3%.结论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可早期行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大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28例临床分析

    支气管扩张是指近端中等大小支气管由于管壁肌肉和弹性成分的破坏,导致其管腔形成异常的、不可逆性扩张、变形,大多继发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后.病变范围较大时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弥散性功能障碍,且可能导致低氧血症.该病并发支气管哮喘者临床较少见,但近年有研究表明长时间支气管扩张引发的呼吸道改变和异常可能会并发支气管哮喘,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挑战.

    作者:高燕;包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治疗粉碎性髌骨骨折临床观察

    2004-2011年,我院应用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方法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36例,均获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36例,其中男12例,女24例;年龄18~56岁,中位年龄3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跌伤30例.

    作者:刘国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门诊患儿头皮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小儿静脉输液是临床给药的重要途径,也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练掌握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是每位儿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1 临床资料门诊观察室输液患儿年龄≤5岁,以≤2岁患儿居多.

    作者:郭金梅;阿茹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基层医院血管损伤诊治策略探析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血管损伤的诊治策略.方法 对血管损伤患者10例的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0患者中,转院3例,术后治愈出院3例,因锐器或医源性损伤致失血性休克、终死亡3例,因血栓形成致截肢1例.结论 基层医院对四肢血管损伤的救治成功率不断提高,但对于颈部及腹盆腔大血管损伤的处理仍有一定困难,还需不断总结.

    作者:张宏伟;王彬华;李彬;钟晓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89锶治疗骨转移瘤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 临床观察89锶治疗骨转移瘤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7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静脉注射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可重复;对照组予吗啡缓释片口服,连服3个月.3月后对比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肝功能指标无显著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9锶治疗骨转移瘤,止痛效果持久且不损害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真武;傅博;黄江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