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泌乳的影响

朱芳

关键词:整体护理, 剖宫产, 早期泌乳, 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泌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法,将112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2组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初乳时间短于对照组,初乳后24h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产后48h血清泌乳素含量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方案,有助于产妇术后早期泌乳,减少乳房胀痛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血站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体会

    血站具有人员工作环境相对集中,易燃品、水电设备和明火使用较多的特点.在功能上逐渐由单纯采供血发展为人才培训、科学研究、社会预防等综合服务功能,在场所规模上,血站逐渐发展为综合性血站,其建筑亦向大型化、综合化发展,故血站消防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作者:黄俊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研究

    一直以来,大多数使用于临床的儿科药物,均参照成人药物临床试验,未经过儿科临床试验验证;但从本质上来说,儿童与成人的生理机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特别是内分泌、神经功能及肝肾等脏器功能;用药后,儿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有可能与成人不一样,而这类不良反应在成人药物临床试验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因此,在儿科治疗用药中,儿科医师通常处于两难境地:要么放弃给予患儿可能有利的治疗;要么依据成人用药给予儿童潜在风险的药物治疗[1].为了提高儿童治疗的有效性,本文特对儿科药物临床试验的发展历史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现综述如下.

    作者:廖国平;孙德贵;胡建华;邓芳文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精神病医院门诊患者镇静催眠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为该院加强精神药品临床应用管理和促进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测量单位,以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和平均治疗日数(ATD)为指标,对该院2012年1~6月门诊镇静催眠药利用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苯二氮艹卓类药物应用为普遍,DDDs较高的依次是阿普唑仑片、氯硝西泮片、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硝西泮、唑吡坦3种药物的DUI>1;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硝西泮、苯巴比妥、唑吡坦5种药物的ATD>28d.结论 该院部分镇静催眠药有被滥用的倾向,需进一步加强临床应用管理.

    作者:成孝林;肖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腹股沟斜疝手术患儿8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CNP,比较2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患儿家属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住院平均费用均少于对照组,患儿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NP可显著减少腹股沟斜疝手术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钟雪梅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枳香和胃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目的 介绍枳香和胃胶囊的制备,并建立其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 根据枳香和胃胶囊处方中不同药材的提取特点,选用水煎的方式进行提取,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ODS柱(6.0mm×150mm);柱温:常温;流动相为乙腈-0.025ml/L磷酸溶液 (1:4);流速:1ml/min.结果 水煎煮的佳提取条件为加14倍量水,煎煮2次,3h.芍药苷进样量在0.087~1.13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09172x+47290,R2=0.9837.结论 该工艺科学、合理、可行.

    作者:张叶青;宋志勇;郝立娟;王蕊;方明余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产妇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ASAⅠ级拟经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30例.Ⅰ组予以芬太尼透皮贴剂粘贴肾俞穴治疗,Ⅱ组不予任何镇痛药物与措施.2组用药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并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的含量.结果 Ⅰ组用药后VAS评分及NE、E含量低于用药前及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结论 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分娩镇痛临床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产妇在分娩中的应激反应.

    作者:闫学花;杨海霞;闫利荣;朱红霞;苏心镜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山药莲子饼对小鼠脾虚模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山药莲子饼对脾虚模型小鼠游泳耐力及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只Km小白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脾虚模型组(B组)和脾虚用药组(C组)各20只.B、C组均灌喂大承气汤及加味大承气汤0.6g/d,连续15d,建立脾虚模型.第16天开始,C组给予自制的山药莲子饼饲料,A、B组给予正常饲料,连续15d.第30天进行力竭游泳试验、耐寒试验,观察并记录力竭游泳和耐寒时间,后断头处死,并称小鼠脾脏、胸腺质量,计算相关脏器指数.结果 与B组比较,C组力竭游泳时间显著延长(P<0.05)、耐寒时间延长(P<0.05),胸腺、脾脏指数上升(P<0.05).结论 山药莲子饼可以改善脾虚小鼠的游泳耐力和耐寒时间,证实了山药莲子饼的健脾益气作用,为药膳山药莲子饼的上市推广提供了试验基础.

    作者:杨晓芸;张素娟;沈磊;黄云菁;潘晨;文小平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参芪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参芪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HR)、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HR均低于治疗前,CO、LVEF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芪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燕舞;李雅玲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3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观察组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烧、头痛、咳嗽、流鼻涕、肌肉酸痛、咽部红肿等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祥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

    目的 调查该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在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的重要作用.方法 对比分析临床药师在实施干预前、后Ⅰ类切口手术、Ⅱ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前外科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比例为16.44%,外科Ⅱ类切口合理用药比例为28.0%;临床药师干预后Ⅰ、Ⅱ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比例分别为74.22%和71.27%.结论临床药师对医师的用药方案进行干预调整后,Ⅰ、Ⅱ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石文慧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1例

    患者,女,78岁.颈部包块1年伴吞咽不适、声音改变1月余入院.近来自觉包块逐渐增大,且有吞咽不适、声音嘶哑现象.PE:颈部不对称,气管轻度右偏,颈前饱满感,甲状腺Ⅱ度肿大,左侧可触及大小约4cm×4cm、右侧可触及约大小3cm×3cm界不清包块,随吞咽上下移动,质硬,结节感,无压痛,活动度差,两侧颈部未及肿大淋巴结,局部未闻及血管杂音.超声示:甲状腺左叶厚31mm,右叶厚20mm,峡部厚4mm,形态饱满,腺体探及多个结节,部分结节为实型结节,部分为囊实性,大者49mm×36mm,为囊实性结节,位于左叶,边界清晰,回声不均匀,内见多个细小强回声斑及不规则液性暗区,液性暗区内透声差,CDFI:大者内见血流信号,PW:动脉阻力指数为0.90.

    作者:孟庚;王乃金;凌宝存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不合理应用情况也随之增加;很多疾病的治疗都离不开抗生素,抗生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抗生素只有合理使用才能发挥大的疗效.如果使用不合理,不仅会产生不良反应还可能会引起耐药菌株的增加,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增强等.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值得医药人员深思.

    作者:曾锋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以血尿为主的IgA肾病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血尿为主的IgA肾病辨证分型与病理相关性,为IgA肾微观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血尿为主、尿蛋白24h定量≤1.0g患者100例,观察中医辨证与临床表现、临床病理、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的关系.结果 肉眼血尿患者中风热上扰型发生率高(44.4%),镜下血尿患者中湿热下注型发生率高(50.0%),镜下血尿伴蛋白尿患者中尿阴两虚型发生率高(63.8%),血肌酐升高发生率低;中度系膜增生中风热上扰较湿热下注发生率高,Lee分级Ⅰ~Ⅱ级中风热上扰较瘀血阻络发生率高,阴虚内热中局灶增生较中度系膜增生发生率高;球性硬化、血管病变患者中瘀血阻络发生率高(66.7%),间质纤维化患者中瘀血阻发生率高(55.6%).结论 血尿为主的IgA肾病部分辨证分型与病理结果相关,可以为微观辨证提供依据.

    作者:王少华;张红霞;刘桂芬;关光普;晋中恒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仅予以儿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比较2组不同治疗时间段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3周末及治疗结束后2周末总有效率分别为91.7%、83.3%,高于对照组的47.6%、4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咪爱联合乳果糖治疗FC疗效确切.

    作者:刘树刚;国献素;王红艳;冯永格;苏秀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2012年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南宁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状况.方法 统计2012年在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状况.结果 2012年该院住院分娩新生儿共4559例,乙肝疫苗接种4156例,接种率为91.16%,未接种原因为转科治疗,转科治疗的原因依次为吸入性肺炎、早产、新生儿窒息及其他.结论 未接种原因为新生儿转科治疗,吸入性肺炎是造成转科治疗未注射接种乙肝疫苗的主因.

    作者:肖相云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针对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需要及心理状态,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娴熟应用所掌握的医学护理知识与技巧,对患者实施关怀,支持和帮助,加强与患者间的沟通,满足患者需要,逐步适应疾病带来的变化,进而促进患者康复[1].本文着重叙述脑血管患者心理类型的护理.

    作者:曹莉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婴幼儿高热惊厥的急救与护理

    我院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共收治高热惊厥患儿13例,经正确采取有效急救与护理措施,均痊愈出院,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提供了可靠依据.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例患儿中男9例,女4例,年龄6个月~5岁(2.13±0.54)岁;原发性高热惊厥11例,继发性高热惊厥2例;体温<38.5℃ 4例,38.5~40℃ 8例,>40℃ 1例.

    作者:马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奈韦拉平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引起皮疹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中,使用奈韦拉平发生皮疹的情况及皮疹发生后的应对措施.方法 将85例艾滋病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A组45例和B组40例,A组予以齐多夫定+拉米夫定+奈韦拉平抗病毒方案,B组予以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抗病毒方案,分析皮疹的发生特点.结果 A组皮疹发生率为37.8%,高于B组的10.0%;初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患者的皮疹发生率为58.8%,高于初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200个/μl患者的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者的皮疹发生率为30.8%,女性为4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服用奈韦拉平皮疹的发生率高于依非韦伦,皮疹的发生与初始治疗时CD4+细胞计数水平有关,但与性别无关.

    作者:黄珊凤;陈惠丽;刘曦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如何提高院前急救护士的素质

    院前急救是指将伤病员从发病现场送达医院之间的治疗、监护过程,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居急救医疗服务体系4大组成部分的首位.其工作是以抢救患者生命为首要目的,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院前急救护士如何正确、快速地实施急救措施,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其综合素质就显得特别重要.为此,院前急救护士知识面要广,操作熟练,并具有良好医德医风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笔者体会如下.

    作者:王艳霞;蔡明红;王丛英;陈春霞 刊期: 2013年第08期

  • 血清Neuregulin-1β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 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清Neuregulin-1β(NRG-1β)的表达水平,评价NRG-1β在CHF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9例CHF患者(心衰组)和2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NRG-1β、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并测定其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NRG-1β与NT-proBNP及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心衰组NRG-1β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在NYHA Ⅱ、Ⅲ和Ⅳ级者逐级升高(P<0.01);NRG-1β与LAD、LVEDD、Ln(NT-proBNP)均呈正相关(P<0.01),与LVEF呈负相关(P<0.01).结论 NRG-1β对CHF有重要诊断价值,NRG-1β有望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来判断心力衰竭的程度.

    作者:张慧英;宋书凯;韩百智;董培康;吕孝欣;万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