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观察

唐告胜

关键词: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支原体, 肺炎,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与克拉素联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并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37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先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静脉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组静脉交替给予阿奇霉素与克拉霉素,1个疗程(7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愈组治愈57例,有效7例,无效6例;对照组治愈31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稳定,患儿依存性高.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ADV)对HBeAg阳性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8月-2012年8月所收治的5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1)两组治疗前,Child-Pugh评分的差异不显著,而在经过36周治疗后,治疗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在ALT、Alb复常率、HBV DNA应答率(%)、HBeAg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德福韦酯对于治疗HBeAg阳性乙型肝炎后失代偿期肝硬化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改善肝功能,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作者:苟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喂养方式对剖宫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喂养方式对剖宫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于每次母乳喂哺后,评估婴儿有无哭闹觅食和婴儿每天的小便次数,来考虑是否用奶旁加奶装置添加配方奶直至婴儿满足为止,待到产妇泌乳后予全部母乳喂养.对照组实行纯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食物,观察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和排黄便时间、皮肤颜色、胆红素值,记录每日大便次数,称体质量.结果 两组大便次数、体质量下降幅度、第一次排黄便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母乳喂养时医务人员应不断更新母乳喂养的新知识、新观点,更为客观地评估产妇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指导适宜的喂养方法.

    作者:马彩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B-lynch缝合术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以及B-lynch缝合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产后出血产妇42例,对其产后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产妇给予B-lynch缝合术,对产妇的子宫出血情况、术后是否再次大出血、子宫恢复情况、并发症、生理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对42例产妇的产后出血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可得,子宫收缩乏力、前置胎盘以及胎盘粘连为主要的相关因素.采用B-lynch缝合术进行治疗后,所有产妇的子宫出血均停止,且未出现再次大出血的情况,患者的子宫与生理功能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易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医务人员在其分娩前应采取完善的预防措施,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采用B-lynch缝合术对产后出血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出血情况,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爱丽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内科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4例分为两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抗心绞痛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化痰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等.结果 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8例,无效17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27例,有效17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8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24例,有效20例,无效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相较于单纯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硝酸甘油用量,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李红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8例6~10周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组,96例),对照组(米索前列醇组,96例)及空白对照组(96例),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无痛率为92.7%,对照组无痛率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宫颈松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能安全有效地减轻孕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手术更迅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甘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护理

    目的 探讨对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置管引流及相关的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6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进行及时的置管引流及相关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从而判断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护理的临床意义及效果.结果 所有参与研究的36例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患者经护理后均取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25例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好转,7例患者的病情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其余4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护理结果 疗效好.结论 对肿瘤晚期并发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引流及相关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沈淑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热毒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一例并不良反应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以提高认识,减少或避免热毒宁注射液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 报道热毒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患儿1例,并结合国内近10年来己报道的热毒宁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皮肤症状为常见,比例为62.37%;其次到消化系统,比例为7.92%,少见的为血尿与神经系统症状,仅占0.99%;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以男性3~4岁的患儿较多见,且发生休克的时间大多在输液开始30min内.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大多轻微,严重不良反应较少;对于3~4岁的男性患儿使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时,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进行输液,在30min内要特别观察,以避免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作者:郑勋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对电解质等检验数据的影响,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患者300例,分别采用普通干燥试管和盛有肝素抗凝血浆的试管装患者外周静脉血5~10ml,采用半自动生化仪测量分析患者血清和血浆中的尿素(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K+等,对比分析肝素抗凝血浆对患者生化检验的影响结果.结果 血浆和血清中的Cl-、Na+、BUN、Cr、ALT、AST、葡萄糖(GLU)的数据基本平行;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抗凝血机制速度快,获取标本时间短,尤其适用于急性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但需要及时纠正K+的干扰数据.

    作者:陈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75例.按照患者自主选择用药方法 进行分组:选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观察组40例;单纯选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的对照组35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肌梗死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周凌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集上报的22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0例ADR报告中,涉及100余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高,主要涉及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静脉滴注给药导致的ADR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高;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损害.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护理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常见的一种[1-4].发病率高,约占生育年龄妇女的半数以上,宫颈炎可致白带过多、腰痛、下腹坠胀等不适,影响工作与生活,而且宫颈炎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多年来采取多种治疗方法,但由于诸多原因而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我院采取微波治疗宫颈炎,在加强临床护理的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施术的764例手术方法及围术期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廖太秀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全程优化护理模式在严重腹部创伤院前院内急救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意外事故引起的创伤日趋增多,且每年呈递增的趋势.严重腹部创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往往有大出血、休克、腹部脏器损伤等,病情危急、变化快,稍有延误即可造成患者死亡.传统的急救采取分科会诊、分科救治模式,常因为频繁会诊、重专科轻整体而耽误佳抢救时机.全程优化护理模式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急诊救治过程,其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快速便捷的抢救与服务,提高抢救成功率,与之相匹配的全程优化护理急救模式也逐渐被临床所重视[1].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对院前、院内的106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实行全程优化急救护理模式,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海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误诊为肺癌的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结节或肿块的CT表现及原因分析

    目的 区别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误诊为肺癌的典型临床病例的CT表现,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例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临床影像学(CT平扫及增强)诊断数据结果,对比分析误诊病例与典型确诊病例的CT显影差异及原因.结果 CT增强误诊率为8.6%显著低于CT平扫误诊率的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结果 显示: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周围强化及广泛强化较误诊肺癌患者多见,而误诊肺癌患者中均匀强化及不均匀强化显影较确诊肺结核患者显著.确诊肺结核合并肺炎者与误诊肺癌者CT增强显影周边强化、广泛强化、均匀强化、不均匀强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肺炎患者,伴有肿块高密度影极易误诊为肺癌,采用CT增强扫描后,可提高鉴别诊断成功率,其他难以区别的患者应及时采用诊断性治疗和病例切片做到及时确诊.

    作者:胡平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清肺止嗽汤剂治疗肺热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清肺止嗽汤治疗肺热咳嗽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肺热咳嗽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氢溴酸右美沙芬软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清肺止嗽汤.观察两组治疗时间及疗效.结果 对照组治疗时间为(10.33±4.05)d;治疗组治疗时间为(6.42±3.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愈31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治疗组治愈42例,好转6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肺止嗽汤剂治疗肺热咳嗽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止咳化痰及清肺平喘,减少治疗时间.

    作者:肖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酒精性肝硬化120诊治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发病趋势及治疗特点.方法 对我院消化内科2011年酒精性肝硬化的1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中120例酒精肝硬化患者经戒烟戒酒、护肝及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后,治愈86例(71.6%),好转28例(23.3%),无效4例(3%),死亡2例(1.7%),其中1例死于自动放弃治疗,1例死于年龄过大各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酒精性肝硬化的根本的治疗方法 是戒酒,其次是积极的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预防和控制为主.

    作者:丹巴拥忠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转变,不再只满足于温饱和没有身体上的疾病,而进一步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和长寿.更好地应对现代社会压力.人们对相关健康保健知识的需求大大增加,护理范畴不断拓展,开展健康教育势在必行,护士则是健康教育的传播者和指导者.

    作者:张利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阴式与经腹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139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79例)和对照组(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0例).比较两组手术疗效.结果 139例患者均成功手术剔除子宫肌瘤,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3个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阴式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微创,手术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提倡推广.

    作者:李燕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行剖宫产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中的血糖控制的策略与方法,及其对手术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回顾总结了我院近12年来妊娠合并糖尿病行剖宫产术16例患者的血糖控制及其婴儿情况,将治疗的重点放在对血糖的检测和控制上.术前饮食控制及胰岛素应用将空腹血糖维持在5.0~6.0mmol/L,餐后2h血糖维持在6.0~7.0mmol/L,从而为手术创造良好条件.手术常规选用硬膜外麻醉,此种麻醉方式对血糖代谢、呼吸、循环系统干扰小.术中术后管理方便.术中给予50g葡萄糖并按糖:胰岛素为4~5:1的比例给予胰岛素治疗,将术中血糖控制在6.67~10.0mmol/L间以防止酮症酸中毒及胎儿取出后低血糖症,术后每2~4h测1次血糖直到饮食恢复.结果 16例产妇手术中血糖控制理想,无酮症酸中毒并发,术后恢复良好.其产婴儿术后无低血糖症出现.结论 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剖宫产术围术期,尤其是术中理想的血糖控制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母婴安全的必要条件.

    作者:李晓燕;孟凤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健康体检过程中36例高血压急症的处理

    压急症是高血压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出现血压显著或急骤升高,同时伴有心、脑、肾、视网膜等重要的靶器官功能损害的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1].对2007年1月-2012年7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发现的住院的36例高血压急症的临床资料及在我科的初步处理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蕾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止咳散加味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止咳散加味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5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治疗组给予0.3759g琥乙红霉素片实施治疗;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止咳散加味的针对性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显效29例,无效15例,无效1例;对照组显效2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止咳散加味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病例具有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了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作者:罗应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