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联合应用转复持续心房纤颤的疗效观察

孙敬杰;赵春华;李民

关键词:心房颤动, 胺碘酮, 地高辛
摘要:目的 观察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联合应用转复持续心房纤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2例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联合应用,B组46例应用胺碘酮.观察两组心房纤颤转复率、1年内心房纤颤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心房纤颤转复率A组73.1%,B组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颧复发率、药物不良反应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胺碘酮与洋地黄类药物联合应用转复持续心房纤颤效果较单用胺碘酮好,但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无明显差异.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咽喉炎误诊咽喉癌一例报告

    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日益加重,慢性咽喉炎患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迁延不愈,少数患者症状严重,影响工作,更甚者影响进食、发音.少数患者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等与咽喉癌及其相像,而被误诊,诊断性治疗在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辉;毕丽鑫;赵磊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带状疱疹性脑炎三例报告

    带状疱疹并发症多见,但临床并发性脑炎者十分少见,现将我院2005-2011年收治带状疱疹性脑炎3例报告如下.

    作者:魏薇;陈俊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对新生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口服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灌肠治疗新生儿胎粪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30例胎粪性便秘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试验组(15例)与对照组(15例).试验组施行口服胰酶肠溶胶囊加开塞露灌肠法;对照组仅用开塞露灌肠.观察这两组新生儿胎粪完全排尽的时间.结果 两组新生儿胎粪完全排尽的时间试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酶肠溶胶囊联合开塞露灌肠能有效促进新生儿胎粪的排出.

    作者:王丽娜;俞建德;施春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前列地尔治疗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对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eprolit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PDR)激光光凝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2年6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62例(89眼).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45眼),治疗组32例(44眼).对照组给予全视网膜光凝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后加用前列地尔10μg静脉注射,1次/d,2~3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视力、黄斑水肿、眼底血管造影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视力提高有效率为93.2%,高于对照组的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眼底新生血管、微血管瘤及黄斑水肿吸收消退有效率77.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增殖前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光凝术后使用前列地尔比单纯激光光凝治疗更有效.

    作者:卢伟波;李舒敏;吕以培;黄中莹;杨丕坚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文关怀在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据统计局统计资料显示,十二五末期,我国老龄化人口已近两亿,而且老年化人口正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依据联合国统计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心血管疾病正成为侵蚀老年人健康的大杀手.因此针对老龄化的社会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与要求也正日趋重要.而人文关怀就是要时刻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加强人文护理不仅是对我们护理工作进一步的提升,更是现代医学必须跟进调整的科目.这就要求我们医护人员不仅在专业性方面掌握心血管疾病的特点,更需要我们针对老年人的患病心理特点在精神方面做更为细致的护理工作,以更为人文的方法 促进患者的痊愈.

    作者:张漫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两种喂养方式对剖宫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目的 比较两种喂养方式对剖宫产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方法 将106例剖宫产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观察组于每次母乳喂哺后,评估婴儿有无哭闹觅食和婴儿每天的小便次数,来考虑是否用奶旁加奶装置添加配方奶直至婴儿满足为止,待到产妇泌乳后予全部母乳喂养.对照组实行纯母乳喂养,不添加任何食物,观察两组新生儿第1次排胎便和排黄便时间、皮肤颜色、胆红素值,记录每日大便次数,称体质量.结果 两组大便次数、体质量下降幅度、第一次排黄便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母乳喂养时医务人员应不断更新母乳喂养的新知识、新观点,更为客观地评估产妇的生理及心理需求,指导适宜的喂养方法.

    作者:马彩嫔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人鼻气流动力学研究实验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方法 用尸头建立模板、树脂琼脂为灌注材料建立实验模型.用CT扫描、鼻内镜、鼻声反射仪检测模型并比较.记录烟雾在模型内的流动方式与分布范围并检测,其结果 可经计算机处理.结果 模型的内部构造与正常成人鼻腔的内部结构基本相同;标本、模型、成人鼻腔截面积、容积结果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透明性结果 良好.结论 用本实验方法 能成功制作出的实验模型,具有高仿真性和高透明性的特点,可以应用于人鼻气流动力学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保妇康栓配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保妇康栓配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尖锐湿疣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组采用激光治疗;治疗组采用保妇康栓配合激光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湿疣消退情况,并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治疗组痊愈16例,好转8例,无效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复发8例;治疗组复发2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妇康栓配合激光治疗尖锐湿疣能明显降低其复发率,方法 简单,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研究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及耐药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2月-2012年3月所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6例,对其病原菌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79株,细菌学检查结果 显示革兰阴性菌122株(占68.1%),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8株(占21.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9株(占10.6%).耐药情况较为严重.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与患者疾病情况、自身情况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有关,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在治疗方面建议参照细菌学检查结果 进行抗生素的选取,同时应当加强预防措施,降低发病率.

    作者:谭萨萨;沈啸翼;王华;赵晨;徐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10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奥氮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显著有效2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著有效2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白/球蛋白比值、谷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药物均可使肝功能异常,但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患者的肝功伤害更大.

    作者:吴燕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母婴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及对妊娠结局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月本院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56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生产的健康产妇200例设为对照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观察组平均年龄(38.32±3.12)岁,家族糖尿病史26.92%,体质量(64.23±4.23)kg;对照组平均年龄(29.12±2.12)岁,家族糖尿病史5%,体质量(53.21±2.12)kg.两组患者在年龄、家族糖尿病史、体质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羊水异常、剖宫产、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发生率上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家族糖尿病史、肥胖,并且对母婴的危害都比较大.

    作者:程建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肝素抗凝血浆在急诊生化检验对电解质等检验数据的影响,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患者300例,分别采用普通干燥试管和盛有肝素抗凝血浆的试管装患者外周静脉血5~10ml,采用半自动生化仪测量分析患者血清和血浆中的尿素(BUN)、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K+等,对比分析肝素抗凝血浆对患者生化检验的影响结果.结果 血浆和血清中的Cl-、Na+、BUN、Cr、ALT、AST、葡萄糖(GLU)的数据基本平行;K+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素抗凝血机制速度快,获取标本时间短,尤其适用于急性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但需要及时纠正K+的干扰数据.

    作者:陈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88例6~10周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组,96例),对照组(米索前列醇组,96例)及空白对照组(96例),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无痛率为92.7%,对照组无痛率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宫颈松弛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能安全有效地减轻孕妇在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手术更迅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甘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预防产后出血382例分析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产后出血在全国和上海仍居产妇死亡的第一位.根据Williams等产科学的规定,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流血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如果认真严格测量产后出血量,则一般阴道分娩产妇24h平均出血在334ml.产后出血率为10.83%,而有24.2%出血量超过400ml.目前臀部置集血盆和记渗血的纱布块数的方法,所估计的出血量偏低.所以正确测量出血量是处理产后出血的前提.因此,作为妇产科医务人员,应当做好产后出血的充分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连俏仙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收集上报的220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0例ADR报告中,涉及100余种药品,其中抗感染药引发ADR的比例高,主要涉及青霉素类、头孢类和喹诺酮类;静脉滴注给药导致的ADR多;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比例高;其次为胃肠系统损害和全身性损害.结论 应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钱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静脉输液新型固定方法的体会

    目的 探索静脉输液新型固定方法 的新改进措施,以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 选择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25例.常规组静脉穿刺后采用将斜面朝上的固定方法 (即常规方法 );实验组静脉穿刺后使用针尖斜面朝下的方法 固定,观察穿刺成功各自固定后输液时间以及有无漏针,有无无输液不畅等情况.结果 5d后,常规组3例漏针,5例输液不畅,需要在针柄下垫棉花使针尖抬高;实验组1例漏针,无输液不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 使用新的静脉输液固定方法 穿刺固定成功率高,漏针率低,无输液不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熊寿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的治疗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治疗及易感肺曲霉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0例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20例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肺曲霉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过分析,有无机械通气、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无侵入性操作、是否使用激素等直接影响其发病.结论 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曲霉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早期干预,合理治疗.

    作者:赵磊;毕丽鑫;王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门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为治疗组;单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头晕1例,1例胃肠道不适.对照组头晕2例,胃肠道不适2例.均能耐受.血钾、肝、肾能均未见异常.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春花;杨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临床药师干预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临床药师干预我院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全年(干预前)和2011年全年(干预后)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比较干预前、后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结果 292例结直肠手术中,抗菌药物使用率100%.临床药师干预后,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类联合硝基咪唑类使用率稳步上升(由49.2%上升至83.1%)、二代或三代头孢菌素联合氨基糖苷类的使用率逐步下降(由10.6%下降为5.63%)、单用二代头孢菌素及单用氨基糖苷类的比例也大为降低,氟喹诺酮类未再用作预防用药.干预后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病历数35例(占21.9%),其中术程>3h未追加一剂常见(占18.8%);干预前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63例(占47.7%),其中用药时机不正确常见(占57.6%).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除了术程>3h未追加一剂的指标不降反升,其余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不合理性指标均大幅降低.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结直肠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有效,但临床仍需进一步提高围术期合理用药水平,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也需加强.

    作者:万正兰;杨翠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血压患者基底核大量出血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基底核大量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基底核大量出血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制定入选标准,统计与出血量相关的因素,以出血量>30ml为大量出血,然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出大量出血相关的因素.结果 133例脑出血的高血压患者被纳入研究,47例出血量>30ml,占35.34%;86例血肿量≤30ml,占64.66%.单因素分析示,与出血量相关的因素有高血压持续时间≥10年(P=0.04),服用1种以上降压药物(P=0.001)和血压控制差(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服用1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和血压控制差是导致基底核出血量>30ml的危险因素.结论 出血量>30ml在高血压基底核出血患者中并不多见,服用1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和血压控制差是导致基底核高血压性脑大量出血的因素.

    作者:陈瑜;徐贵兴;李雪松;林悦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