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分析

邓维海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 临床应用
摘要:麻杏石甘汤由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组成,能清宣肺经郁热,历代医家将其用于治疗肺热喘嗽及温热病证.近年来,麻杏石甘汤的临床应用范围有了很大扩展,现综述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体会

    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相对集中,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是抢救不可间断的过程,如不引起高度重视,不仅影响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还可能发生意外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据报道,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病死率比平常高9.6%[1].因此成功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与伤残率有极大的意义.笔者分析2012年1-12月我院146例危重患者的院内转运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孛淑霞;郑琼;岳智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致残率和病死率.上消化道出血是急性脑卒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达25%,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为急性脑卒中发病后出现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呕血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可对急性脑卒中预后造成严重影响,显著增加其病死率,且消化道出血发生越早,患者预后越差.为有效降低急性脑卒中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笔者分析了我院收治的75例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鼻内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鼻内镜切除鼻窦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 选择20例鼻腔鼻窦良性肿瘤患者,另选2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40例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切除术治疗,观察2种疾病的治疗效果.结果 20例鼻窦良性肿瘤患者中1次手术完全切除18例,2次完全切除1例,2次大部分切除1例,随访均未复发.20例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中恶变3例;1次手术完全切除15例,术后发现残留2例,后经治疗随访均未复发.结论 内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面部无瘢痕、损伤小的优点,经鼻内镜切除术对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与标准外进路相近.

    作者:王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干预情况.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存在合并症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用药依从率为86.7%高于治疗前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较多,因此应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对患者采用合适的治疗措施.

    作者:曹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以右侧胸痛为主要表现急性心肌梗死致死1例

    患者,男,82岁,离休干部.因右侧胸痛3d,加重伴胸闷、咳嗽1h电话求诊.患者自述电话求诊3d前无明显诱因感右侧胸部阵发性疼痛,持续5~10min后可自行缓解,不伴有咳嗽、咯痰,无胸闷气短,体温正常.近3d上述症状不定期发作,其家属自行服用莲花清瘟胶囊、感冒灵颗粒和复方鲜竹沥液等,电话求诊当天9∶ 00左右,右侧胸痛再度发作,伴胸闷、咳嗽、气短,患者家属电话求诊,值班医师上门服务.查体:体温36.4℃,脉搏9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74mm Hg;神志清楚,回答切题,慢性病容,急性痛苦表情,呼吸稍显急促;双侧胸廓呼吸动度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平坦,肝区无压痛和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系统检查正常.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出血病史,平时坚持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复方丹参滴丸、心脑舒通胶囊和血塞通等药物,病情相对稳定.当班医师给予甲钴胺、维生素B1口服,疼痛症状似有缓解.电话求诊当天15∶ 00,疼痛再度发作,查体:患者除表情痛苦、呼吸略显急促外,余检查均正常,家属拒绝送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要求在家观察,经给予氧气吸入、复方氨基比林2ml肌内注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

    作者:孔春红;张秀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原因.结果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为:早产、窒息、感染及人工喂养.发病时间多<2周.结论 预防早产、减少窒息、预防感染、提高母乳喂养可降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病率.

    作者:谷广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非药物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非药物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饮食及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比较2组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并观察2组剖宫产、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巨大儿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组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孕妇羊水过多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剖宫产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及运动等非药物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可提高其血清脂联素和内脂素水平,降低孕妇羊水过多和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桂华;罗卓颖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蜂胶提取工艺探讨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的芽苞、树皮或茎干伤口上采集来的黏性分泌物,联同其上颚分泌物、部分蜂蜡混合形成柔软而带有黏性的固体胶状物质.蜂胶呈褐色、灰褐色或青绿色,味苦,有芳香气味.蜂胶主要有广谱抗菌作用,能增强某些抗生素的作用,并有抗炎镇痛、促进细胞再生、治疗胃溃疡、抗癌及降低三酰甘油、胆固醇的作用[1].但直接从蜂农处收集的蜂胶原料由于含有有害物质铅、镉等重金属,因此,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提纯处理后才能食用.为了更好的开发利用蜂胶这一资源,笔者对蜂胶的提取工艺进行了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朝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阿托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制剂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防治,预防非甾体消炎药所致的胃肠道溃疡.近年发现米索前列醇与体内分泌的前列腺素均能促进宫颈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促进胶原纤维降解而达到软化、扩张宫颈的作用,同时可引起平滑肌收缩,兴奋妊娠子宫[1].子宫收缩刺激产生外源性前列腺素,启动内源素前列腺素合成的循环,因而米索前列醇广泛运用于国内外妇产科领域.本文将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保莲华;袁冲仙;金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围生期情况.方法 选择该院2000年7月-2007年5月收治的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58例作为肝炎组,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且无合并症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胎儿早产、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孕妇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肝炎组胎儿早产、产后出血、围生儿死亡、孕妇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晚期妊娠合并肝炎对孕妇危害较大,临床应密切观察产妇病情变化,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王英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49例.胎儿娩出后,2组均予子宫按摩,并应用缩宫素40U及米索前列醇0.4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于三角肌肌内注射.观察2组用药前后出血情况.结果 用药后2组出血量均少于用药前,但治疗组出血量减少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强效而安全的宫缩剂,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急性肠梗阻2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临床发病率较高.近年来,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肠梗阻主要的病因,同时肿瘤性肠梗阻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因此急性肠梗阻对肠道局部病理变化和全身病理改变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常见并发如肠管水肿、缺血、坏死,体液大量丢失及感染性休克等疾病[1].诸多并发症给急性肠梗阻的治疗带来难度,若治疗失时或方法不当,可致预后不良,甚至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患者入院后应对其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及准确的诊断,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以提高临床疗效.我院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急性肠梗阻26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自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非药物治疗,仅通过心理治疗,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4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1个月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脂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保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中耳炎病因、治疗及预防分析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病,常发生于<8岁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常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1].通常中耳炎又分为急性与慢性中耳炎,急性中耳炎如及时就医,可痊愈并不再复发,但慢性中耳炎无法根治.

    作者:涂澄宇;彭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微量白蛋白尿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微量白蛋白尿(MAU)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据MAU水平分为MAU阳性组62例和MAU阴性组58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2组C-IMT,比较2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空腹血糖(FPG)等生化指标及C-IMT增厚率和C-IMT值,分析C-IMT与MAU的关系.结果 2组TC、TG、LDL、EP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U阳性组C-IMT值及C-IMT增厚率均高于MAU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检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MAU对防治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卫萍;贾永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93例中期妊娠引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予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天2次,直至胎儿排除.比较2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时间、出血量、胎盘残留率、软产道裂伤、引产成功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软产道裂伤、引产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产房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因素及对策探讨

    助产士是医疗行业的一个特殊群体,主要负责执行产房医嘱,处理顺产,负责新生儿的处理与急救,并配合医师处理难产.助产工作风险大、技术要求高、工作压力大,超负荷的工作量使助产士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1],这必然会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和护理质量.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及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母婴健康受到社会的重视,产妇及社会对助产士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助产士不仅要有专业的助产知识和技术,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产房助产工作的高难度、高风险和高强度.助产士的心理压力耐受性与护理质量有密切联系.笔者通过分析15名助产士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双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体会

    培美曲塞对叶酸代谢过程中多个靶点均有拮抗作用,可有效治疗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胃肠道肿瘤[1],并与多种化疗药无完全交叉耐药性,适用于常规方案治疗无效的患者.2010年9月-2012年11月我科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锦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地屈孕酮和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方法 将116例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给予黄体酮治疗,治疗组给予地屈孕酮,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对比2组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平均消失时间为(7.93±1.08)d短于对照组的(9.14±1.4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激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屈孕酮治疗先兆流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玉兰;廖建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