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麝香保心丸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制剂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榕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神经内科患者具有急、危、重的特点,病情变化快,易发生意外[2].现将神经内科常见护理安全隐患问题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周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联合应用于妇产科急腹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该院收治的98例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诊断资料,分析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98例患者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诊断急性子宫穿孔9例,胎盘早剥4例,异位妊娠38例,不全流产12例,卵巢肿瘤蒂扭转11例,异位妊娠流产破裂24例,与术后结果相符93例,符合率为94.9%.结论 经腹部及阴道超声联合应用于妇产科急腹症中诊断准确率高,可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妇产科急腹症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田淑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肠梗阻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亦是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和功能上的改变,而且可致全身性生理功能紊乱,病死率较高,约为5%~10%[1].常规治疗方法一般为禁食、禁饮、胃肠减压、营养支持,但此法减压引流对小肠深部效果欠佳.手术治疗一直以来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易因粘连造成肠梗阻再发.肠梗阻导管治疗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效果明显优于鼻胃管减压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梗阻症状,提高肠梗阻非手术治愈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升.我院对术后患者实施精心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申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已被列入中国法定重大传染病.半个世纪以来,对于肺结核的治疗,化学疗法发挥着巨大作用,曾控制着肺结核病的流行,增加了人们治愈肺结核病的信心.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世界范围内结核病疫情迅猛回升.1993年WHO宣布结核病全球紧急状态.目前,全世界20亿人感染过结核杆菌,新发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约800万人次,其中可能感染耐多药结核杆菌近600万人次.我国每年新发耐多药结核病病例约112 00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是世界结核病回升的第三大原因.耐多药肺结核病(MDR-TB)是指结核分支杆菌至少耐异烟肼和利福平2种抗结核药物以上的结核杆菌所引起的结核病.因MDR-TB患者带菌时间长,治疗难度大、治疗时间延长,治疗费增加、病死率高,潜在传播人数更多,是重要的传染源.MDR-TB的治疗是目前结核病控制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随着新药的研发及新技术的应用,对于MDR-TB的治疗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治疗方法较多.经大量文献学习,现将MDR-TB的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李娜;王建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断指再植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断指再植的成活率.方法 对46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包括: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指导及出院指导,观察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46例患者共56指中,成活41例49指,发生坏死5例7指,成活率87.5%.术后随访0.5~1年,再植后手指外观良好,功能良好.结论 通过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排除血管危象发生的高危因素,严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血管危象,做好康复训练指导,是断指再植成功的关健环节.
作者:龙先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该院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减少退药现象.方法 收集该院2012年7-12月门诊西药房退药处方699张,对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以患者拒开为主411例(58.80%),其次为不良反应155例(22.17%)及医师开错76例(10.87%)等.7-12月份中,10月份退药金额占出库金额比例高为0.059%.结论 医院应加强药物的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退药制度,加强药学部门与临床科室的沟通,提高药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的服务水平,减少退药情况发生.
作者:邓剑彪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药物临床试验是新药开发过程中的后一步,也是决定药物能否顺利上市及终服务患者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在药物上市前对药物进行充分的临床试验,保证药物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一直是药物临床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我院从2008年开始正式成立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筹备办公室,开始启动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申报工作,经一年多的准备,2009年和2011年分别顺利通过了验收和复查工作,这标志着粤西地区首次拥有了国家级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医院,填补了粤西地区药物试验机构的空白,在规范药物临床研究,评价和合理用药水平方面为粤西起到学科带头示范作用.自从我院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以来,已先后有多家药品企业在我院申请药物临床试验,我科药物临床机构办公室据本院实际情况与需求,结合粤西地区人口多药物试验刚起步的特点,初步构建出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平台[2],本文主要对其中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进行分析和探讨.
作者:严颖波;马晓鹂;陈俊虎;李子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喘息型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定喘汤加减联合双子散穴位敷贴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西药联合治疗小儿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海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通过科学规范地管理消毒供应中心,适应现代医院的发展要求,保证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工作任务的完成.方法 通过建立布局合理的消毒供应中心,加强质量管理,重视对工作人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及与临床科室沟通技巧的培训,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及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服务质量上升,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结论 通过科学管理可改变服务意识,保证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许瑞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冠心病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改变引起的血管管腔堵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所引发的心脏病,而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来判定冠状动脉的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采用支架植入手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目前已成为冠心病患者血运重建治疗的主要手段[1].迷走神经反射是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后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处理不及时或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造成患者死亡[2].我院对56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金春;陶维柱;孙荣辉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四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四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作者:郭彦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米索前列醇是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1衍生物.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应用于消化性溃疡的防治,预防非甾体消炎药所致的胃肠道溃疡.近年发现米索前列醇与体内分泌的前列腺素均能促进宫颈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促进胶原纤维降解而达到软化、扩张宫颈的作用,同时可引起平滑肌收缩,兴奋妊娠子宫[1].子宫收缩刺激产生外源性前列腺素,启动内源素前列腺素合成的循环,因而米索前列醇广泛运用于国内外妇产科领域.本文将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保莲华;袁冲仙;金丽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手术室是医院实施手术和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工作场所,是医院的一级科室,运转速度快、手术范围广,护理任务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1].手术室安全护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现将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的问题与防范措施报道如下.
作者:魏凤珍;冯慧霞;崔剑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药房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是医院与患者接触、沟通的重要途径[1,2].药师按医师开具的处方为患者调剂药品是基本的工作,药师发药正确与否是关系患者健康与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3].由处方调剂差错引起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错误的药品调配可使医师的诊疗措施前功尽弃,严重影响患者用药安全和效果.笔者现将我院药房调剂差错及预防对策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冯霭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剖腹保守性手术及半根治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异位部位将7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分为腹膜组(27例)和卵巢组(50例).据患者要求行剖腹保守性手术或半根治手术,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临床疗效均较好.卵巢组手术时间短于腹膜组,出血量少于腹膜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腹保守性手术可满足患者的分娩需求,半根治手术可减少复发.2种方法均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患者痛苦轻,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前,口服降糖药仍是治疗2型糖尿病(DM)的主要手段之一,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将有助于提高疗效、保护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及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1].
作者:陈翠 刊期: 2013年第16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主要以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及微血栓形成造成器官损害(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为特征的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TMA).TTP是一种罕见的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该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异大,易误诊或漏诊,且病死率高.笔者分析了我科收治的3例TTP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芬;刘志伟;张成侠;冯志刚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干预情况.方法 选取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降压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存在合并症的患者给予相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压改变情况及用药依从性.结果 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用药依从率为86.7%高于治疗前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临床特点较多,因此应根据患者临床特点对患者采用合适的治疗措施.
作者:曹志强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松弛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74例松弛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中,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脱垂和盆底疝患者20例及存在不同程度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行经腹功能性直肠悬吊手,将盆底抬高,盆底疝修补(女性附加子宫悬吊固定术)、乙状结肠切除术;对伴有不同程度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对其进行纵行缝合悬吊术.直肠黏膜内脱垂伴环状痔脱出患者27例行吻合口痔使用黏膜切除术,并结合使用直肠黏膜纵行黏膜缝合悬吊硬化剂注射术治疗.直肠前膨出患者27例行盆底会阴修补阴道紧缩术.观察74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直肠内脱垂合并盆底脱垂和盆底疝20例,治愈18例,占90%.直肠黏膜内脱垂伴环状痔脱出27例的治愈率为100%.直肠前膨出患者27例的治愈率为100%.结论 采用合理的手术方式治疗松弛性出口梗阻性便秘,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