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晨;田家心
我院心外科手术治疗患者10例,对其进行围术期访谈,以分析患者围术期心理表现,并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季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患者,经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发生肺部感染或原有肺部感染经机械通气治疗48h以上发生新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性反应,是机械通气患者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VAP的发生影响重症患者的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和医疗费用.而在我国VAP的发生率为7%~70%,病死率达50%~69%.笔者探讨VAP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爱珍;刘晓霞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该院慢性病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高血压门诊慢性病处方280张,分析应用降压药患者年龄分布,各类降压药用药频度(DDDs)排序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结果 280张处方中,男性患者处方136张(48.57%),女性患者处方144张(51.43%).50~80岁患者229例,占患者总数的81.79%.高血压病患者降压药用药次数由高至低依次为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及α-受体阻滞剂(α-RB).常用抗高血压药物DDDs居前3位的为厄贝沙坦、氨氯地平(安内真)和替米沙坦.所有常用抗高血压药DUI均<1.结论 该院慢性病门诊降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合理,应继续加强处方审查和药学监护,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地合理用药.
作者:漆光畅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电解质紊乱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56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作为重症组,据患者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30例和死亡组26例;同时选用同期收治的老年轻症肺炎患者30例作为轻症组.患者于入院初(即24h内)采肘静脉血检测血清钠、钾、钙、氯离子浓度.比较各组电解质紊乱情况.结果 死亡组钠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钾、钙、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钠、钾、钙及氯水平均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电解质紊乱发生率较高,影响患者的预后,特别是低钠血症与预后关系明显,因此,针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电解质水平监测及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作者:王春辉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6例.3组均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稳心颗粒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B组予稳心颗粒治疗,C组予含镁极化液治疗.观察3组临床症状疗效、早搏次数及早搏疗效.结果 A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早搏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A组少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搏总有效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含镁极化液治疗冠心病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并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邢海燕;王流亭;王青青;王鸿静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随着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传统口腔修复已在不同程度中对修复体造成损坏,又由于金属烤瓷冠桥、铸造金属支架/冠桥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因而使焊接的精确度不高,因此激光焊接成为目前我国医学口腔修复行业应用为普及的修复手段.
作者:孙临明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39耳)和对照组36例(40耳).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治疗,观察治疗7d、14d时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d、14d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辅治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姝娜;马永明;钱炜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疾病谱的改变,急性突发病症对人类的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突发病症,且重型颅脑损伤致深昏迷(患者对痛刺激的反应完全丧失,双瞳散大,对光反应与角膜反射均消失,可有生命体征紊乱[1],患者病死率极高)患者的比例高达87%,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
作者:魏群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翼状胬肉患者29例(31眼),所有患者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术,术后观察患者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恢复程度,追踪胬肉复发情况并分析并发症情况.结果 29例患者于术后3~4d角膜上皮修复27例29眼,至术后20d角膜上皮修复2例2眼.出现瓣下出血3例3眼.所有患者术后10~14d结膜瓣水肿消退,术后10d 瓣下出血吸收,术后15d球结膜充血逐渐消退.翼状胬肉复发2例2眼,复发率为6.5%,其余27例29眼于1个月后结膜瓣愈合平整,植片边界分辨不清,随访3年无变化,胬肉治愈.术后3个月患者视力为(0.61±0.17)高于术前的(0.34±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结膜瓣移植是治疗翼状胬肉,减少复发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裕琴 刊期: 2013年第25期
患者,女,46岁,因持续性腹部钝痛,伴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d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胃病史及不洁饮食史.1d前染发后出现头部瘙痒,全身多处出现皮疹,散在分布,大小不一,按压不退色.体检:P 108次/min,BP 100/60mm Hg,神清,全身散在小瘀点,尤以腹部多见;心肺(-),腹部饱满,软,全腹压痛,以脐周处明显,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全腹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弱.
作者:李金水;李静;王东升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1例患者给予科学合理的整体护理措施,并综合评价护理效果.结果 本组51例患者,其中好转出院45例(88.2%),死亡6例(11.8%);上消化道出血治愈48例(94.1%),上消化道再出血3例(5.9%).结论 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法 能有效降低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并能防止上消化道再出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秋兰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3个月血糖仍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7.0%]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组加用格列美脲.3个月后观察2组HbA1c达标率并比较2组HbA1c、体质量、医疗费用及胰岛素用量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HbA1c达标率为86.4%高于对照组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HbA1c水平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胰岛素用量少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医疗费用及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T2MD,在无明显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基础上有利于实现血糖控制达标,同时可节省外源性胰岛素用量,并不增加患者体质量,可作为T2DM使用胰岛素患者的参考用药.
作者:闫慧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腹水临床特征.方法 将90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随机分为出血组40例和腹水组50例.2组均予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分析:血红蛋白、血小板总数;电解质:血钾、血钠;肝功能试验:白蛋白;血糖;肾功能:尿素氮、肌酐;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活动度(PTA)、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腹部B型超声测量门、脾静脉宽度.结果 出血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腹水组,血糖及钠离子水平高于腹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小板总数、血钾、白蛋白、血尿素氮、肌酐、PT、PTA、APTT和门、脾静脉宽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首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多见高血糖和低血红蛋白,首发腹水者更多见低血钠.
作者:李霞;李国庆;王正根 刊期: 2013年第25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病因复杂,为多因素致病,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黏度和血流动力学异常等有密切关系;常引起不同程度视力下降,重者致盲.我科2010年3月-2012年6月采用中医辨证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2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红霞;马钢;张勐 刊期: 2013年第25期
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是后天性调节性内斜视的一种,是由于远视性屈光不正造成的过度使用调节,引起调节性辐辏过强所致[1].此类斜视如能早期发现,配戴合适矫正眼镜,并配合弱视治疗及双眼单视训练,多能恢复正常眼位及双眼单视功能.我科收治屈光性调节性内斜视患者65例,笔者对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玉冰;朱敏;李国培;陈燎原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失眠、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A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和对照组1各24例;将64例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和对照组2各32例.观察组1与观察组2均予通窍活血汤治疗,对照组1给予西药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氟西汀分散片治疗,对照组2给予石杉碱甲治疗.观察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AD患者的智力障碍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1与对照组1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和对照组2精神状态简易速查表(MMSE)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窍活血汤治疗失眠、AD疗效显著,与常用西药疗效无显著差异,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侯荷叶 刊期: 2013年第25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前列腺癌(PC)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越来越普遍.在美国,PC是位于肺癌之后的第二位男性癌症死因.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影响了70%的>60岁男性和90%的>80岁男性[1~3].
作者:严佳瑾;陈丁丁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及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无张力组和传统组各120例.传统组据具体分型,分别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Bassini、McVay、Shouldice术式;无张力组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采用Millikan术式;腹腔镜组在全身麻醉下,采用腹腔镜下内环口荷包缝扎和腹腔内置网法,即改良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POM).观察3组手术时间、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术后复发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和无张力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术后第2天疼痛评分低于传统组,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组与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短,术后的复发率低,安全可靠.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手术区疼痛更轻,适用于双侧疝复发疝.
作者:李中立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阿托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2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为77.4%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减少UAP患者血脂含量,有效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贺文德 刊期: 2013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3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BAEP检测,比较2组检测异常情况;观察组予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BAEP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BAEP检测异常率为67.5%高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期PL、IPL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检测BAEP情况,可有效对脑供血不足做出诊断,而且可作为预后评价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海英;覃小军;王春霞;冯爱平 刊期: 2013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