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赵晓

关键词:奥美拉唑, 克拉霉素, 阿莫西林, 老年人, 消化性溃疡, 治疗结果
摘要: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以消化性溃疡就诊的老年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治疗,用法为2次/d,20mg/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克拉霉素每次0.5g,阿莫西林每次1.0g,2次/d,服用周期为4周.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者87例(87.0%);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者56例(56.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治疗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的护理对策,用于指导临床护理.方法 遵医嘱静脉注射胺碘酮并及时观察记录用药效果,观察患者心率和心律失常等情况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对患者实施系统科学的护理,88例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82例.不良反应得到及时控制,不影响治疗.结论 对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应给予正确的认识,做好患者的护理工作,使患者保持佳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阮霞;金南顺;王卫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纤维蛋白酶原与胆碱酯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酶原与胆碱酯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储备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河南宏力医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65例,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分为3组:A组65例,B组58例,C组42例.在同时期健康体检人群中匹配56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浆纤维蛋白酶原及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结果 对照组、A组、B组、C组血浆纤维蛋白酶原水平分别为(3.09±0.51)g/L、(2.98±0.55)g/L、(2.58±0.64)g/L、(1.94±0.57)g/L;胆碱酯酶分别为(8137±238)U/L、(6854±453)U/L、(4426±674)U/L、(2317±148)U/L.C组、B组纤维蛋白酶原、胆碱酯酶水平与A组比较,C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对照组胆碱酯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纤维蛋白酶原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纤维蛋白酶原、胆碱酯酶可作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储备功能评估的重要指标.

    作者:贾月如;葛相栓;刘小玲;张顺风;张改玲;王慧超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我院精神科门诊患者苯二氮(艹卓)类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精神科门诊患者使用苯二氮(艹卓)类(BDZ)药物的情况.方法 随机选取2011、2012年我院精神科门诊使用BDZ的患者243例,统计两年BDZ处方诊断及使用药物情况.结果 2011年和2012年BDZ处方诊断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均以抑郁、失眠诊断为主.2011年和2012年BDZ处方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年均以氯硝西泮、阿普唑仑及艾司唑仑为主.结论 本院处方中BDZ治疗的临床症状主要为失眠和抑郁,主要以中、长效BDZ药物为主.

    作者:罗伟;黄健;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针罐药联合应用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针罐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中药治疗;B组给予针灸拔罐治疗;C组给予针罐药联合应用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罐药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好转,防止和延缓肌肉萎缩,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经晖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与对照组(84例),并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70例为健康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硝酸银还原法、化学发光法以及Olympus AU 1000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对Hcy、一氧化氮、空腹胰岛素及其他指标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3组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一氧化氮、同型半胱氨酸(Hcy)、体质指数(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HOMA-IR、FINS、Hcy、BMI、ALT、TG水平健康组、对照组、观察组依次上升(P<0.05);健康组的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低于观察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FPG、LDL-C、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健康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氧化氮、Hcy、TG、HOMA-IR、BMI进入回归模型.结论 一氧化氮、Hcy、TG、HOMA-IR、BMI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确认,以便为临床治疗的有效开展提供更多依据.

    作者:苏婷;周杨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早期诊断对急性重症胰腺炎预后的影响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11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根据发病距离确诊时间是否为早期确诊进行分组.观察组(早期确诊组)68例;对照组(未早期确诊组)42例.两组患者采用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腹腔内感染、肠瘘、出血、腹腔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重在早期诊断,采用正确的治疗方法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并能够减少并发症.

    作者:万仕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

    目的 分析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外加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护理.记录心理护理的实施措施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上和血压比入院时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能取得良好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天然药物抗氧化成分改善微循环的临床分析

    微循环是指微(细)动脉和微(细)静脉之间微血管的血液循环.微循环发生障碍,可能导致人体器官功能低下,引起一系列疾病.自由基(FR)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参与调节细胞间的信号传递、细胞生长,抑制病毒和细菌的过程,如过多将导致细胞和组织器官损伤,诱发中风、老年性痴呆、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天然药物中有很多药物能清除人体过量自由基的抗氧化成分,这些天然的抗氧成分很多又对微循环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因此对人体疾病起到不错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笔者参考文献资料对天然药物抗氧化成分改善微循环的进展汇总如下.

    作者:周春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与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诊治的胃溃疡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联合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勤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脑电图检查在癫痫诊断中的重要性

    癫痫病是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发作时对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痛苦,需要早期诊断,以便早期治疗.脑电图检查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在癫痫病的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能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的确凿依据,并且有助于癫痫病的分类.随着科技的进步,脑电图检查也进入了数字化时代,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证据.

    作者:王效慧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心理干预在剖宫产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在剖宫产孕妇围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4月我院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6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4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不对产妇进行任何特殊的心理干预;观察组对围术期产妇全程进行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阳性率,术中呼吸、心率、尿量,术后疼痛及恢复进食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状况,调整好产妇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术中生命体征的平稳及手术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术后疼痛感,促进了术后进食.

    作者:薛祖芳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用药情况

    目的 分析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选择15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围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抗菌药物评价中,合理63例,基本合理44例,不合理43例.结论 在剖宫产患者的围术期,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是存在的,因此要根据药物应用的原则加以干预.

    作者:郭淑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0年10-12月和2011年10-12月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调查2010年10-12月和2011年10-12月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选药正确、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疗程、药物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 我院2011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药正确率、用法用量正确率、给药时机正确率、使用疗程及联用情况比2010年明显提高.结论 通过调查干预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围术期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郝志强;孙增先;高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致过敏性休克一例

    1例50岁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给予静脉滴注250 ml含3.0g头孢西丁钠的0.9%氯化钠注射液后,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胸闷心慌及呼吸不畅等全身的过敏性休克.通过给予患者地塞米松、吸氧等抢救治疗,20min后血压升至110/59mmHg,且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作者:滕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导致肾移植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5例肾移植术患者,分析导致肾移植术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前存在感染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高于术前没有感染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规律透析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术前不规律透析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预防感染药物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显著低于未服用预防感染药物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存在感染、术前未实施规律透析以及未服用预防感染药物可以大大增加肾移植术患者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我们要针对以上的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文亚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壶腹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壶腹部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46例壶腹部溃疡穿孔患者,对其进行病情观察,并选取合适的治疗方法,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例患者应用保守治疗,治愈出院;2例胃大部切除,1例并发十二指肠残端瘘;43例施穿孔修补术,其中1例转为胃大部切除术,其余痊愈出院.结论 壶腹部溃疡穿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修补手术法优势较多,是壶腹部溃疡穿孔首先治疗方法.

    作者:于涛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C反应蛋白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在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治疗72h后进行血常规测定,并采用免疫比浊法对C反应蛋白、白细胞、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等进行测定.结果 设C反应蛋白>5mg/L为阳性、白细胞计数>11.0×109/L为阳性.感染组C反应蛋白阳性比率为81.2%,白细胞阳性比率为67.9%.结论 C反应蛋白是可以作为对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敏感但非特异指标,可以对治疗的疗效进行有效判断.

    作者:唐琴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的诱发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诱发足部溃疡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2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2例,按照有、无糖尿病足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脑血管病史、合并三酰甘油升高、病程、年龄、吸烟以及尿素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胆固醇、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酐水平.分析病例组患者的溃疡病因分类、诱因、发生部位等因素.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性别、脑血管病史、合并三酰甘油升高、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年龄、吸烟以及尿素氮、糖尿病外周血管病变、胆固醇、冠心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诱发糖尿病足的因素进行临床分析进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足防护方面的知识普及极其重要.

    作者:李鸿燕;郭雅卿;刘宁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围术期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围术期护理和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手术相关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SAS评分改善更明显;护理组患者视力>0.8患者比率70.0%,并发症发生率2.0%,患者满意率96.0%;对照组患者视力>0.8患者比率45.0%,并发症发生率8.0%,患者满意率86.0%.结论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临床效果的整体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帮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 整体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整体护理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8月-2011年8月来我院治疗的7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将患者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不良发生率均好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对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及其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刘炎凤 刊期: 2013年第2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