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
目的 分析术前护理干预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月经腹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况以及患者对自我心理状态的满意率.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均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明显;护理后,两组患者对心理状态的满意率均提高,分别为92.5%和80.0%.结论 术前护理干预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的影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向心式动静脉内瘘穿刺法在降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瘤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使用新成熟的内瘘开始血液透析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离心式穿刺方法;观察组采用向心式穿刺方法.结果 观察组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向心式穿刺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早期启用可降低内瘘动脉瘤的发生.
作者:朱连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围术期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围术期护理和常规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入院时和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以及手术相关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SAS评分改善更明显;护理组患者视力>0.8患者比率70.0%,并发症发生率2.0%,患者满意率96.0%;对照组患者视力>0.8患者比率45.0%,并发症发生率8.0%,患者满意率86.0%.结论 对老年白内障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有利于临床效果的整体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尹帮蓉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了解我院门急诊处方存在的问题,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12月门急诊处方2400张,并对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分类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265张,处方不合格率为11.04%.其中不规范处方139张(52.45%),不适宜处方113张(42.64%),超常处方共13张(4.91%).结论 我院处方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医师与药师之间达成合理用药的共识,更有利于日常实践中新知识的吸收和整合,从而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张美容;郑蓥蓥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精神分裂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适当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剂量.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16例,缓解6例,无效16例;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18例,缓解9例,无效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因抗精神病药物所用的剂量不同,产生的不良反应也有差别,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出院后随访1年,对照组复发13例,治疗组复发7例,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琦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103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DVT形成的预防和护理经验.结果 103例患者发生DVT 3例,发病率为2.9%,经治疗和护理后,3例均治愈.结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存在多种形成DVT形成的高危因素,及时评估患者发生DVT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范DVT的形成.
作者:丁建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富儿血糖浆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00例小儿缺铁性贫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富儿血糖浆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亚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各项测定指标均表现为上升趋势,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富儿血糖浆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周耕爱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常见差错的原因和相应的解决对策.方法 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中药饮品调剂的处方资料,分析影响调剂过程中出现差错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 调配不仔细、不规范,医师处方书写不规范,药品发放错误等是导致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差错的主要原因,加强领导对中药饮品调剂的重视,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加强饮品调剂的核对和审查,建立健全奖惩制度等是解决中药饮片调剂过程中调配环节差错的主要措施.结论 中药饮片调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事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杜绝中药饮品调剂中常见的问题,严格把好质量关是保证医疗服务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银彬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针罐药联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A、B、C组.A组给予中药治疗;B组给予针灸拔罐治疗;C组给予针罐药联合应用治疗.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C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罐药联合应用能有效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和好转,防止和延缓肌肉萎缩,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经晖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绝经过渡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是妇产科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于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易造成缺铁性贫血,出现了铁蛋白酶缺乏表现,细胞由氧化还原酶活性低下引起的组织黏膜变化,如口角炎、舌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缺铁可影响脑细胞氧化代谢,神经传导及线粒体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感冒感染[1].绝经过渡期功血可引起贫血、继发感染、心理负担、甚至子宫切除术[2].而贫血的临床表现可在多个系统出现症状,一般表现为疲乏、困倦、软弱无力,是贫血早出现的症状,皮肤黏膜苍白是贫血的主要体征[3].复方阿胶浆具有阿胶、人参、熟地、党参、山楂组成,具有补益气血之功效.
作者:刘凤莲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由于肺内和肺外源性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主要引发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108例,根据其发病因素分为肺内组(64例)和肺外组(44例).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诱发因素和死亡原因.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组病死率较肺外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因素:肺内组肺部感染50例,误吸8例,肺挫伤4例,溺水2例;肺外组脓毒症22例,急性胰腺炎10例,休克4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2例,药物2例,神经源性2例,输血相关性2例.108例患者治疗过程中死亡46例,肺内组30例,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4例、严重呼吸衰竭12例、脓毒血症休克4例;肺外组16例,死亡原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0例、严重呼吸衰竭4例,其他2例.结论 肺内和肺外源性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年龄、性别、APACHE Ⅱ、肺损伤、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原因等方面差别不大.
作者:何俊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新式剖宫产腹膜缝合与不缝合的疗效.方法 抽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有剖宫产指征孕妇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孕妇行新式剖宫产腹膜缝合术;观察组行新式剖宫产不缝合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不缝合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进而缩短了住院时间,临床应给予关注.
作者:李志慧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调查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全年收治的4256例已出院患者的相关资料,对抗菌药物的相关信息进行统计.结果 4256例患者中2686例(占63.11%)应用抗菌药物,使用率高的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及喹诺酮类.预防性用药1643例(占61.17%),治疗性用药1043例(占38.83%).手术科室预防性用药1300例(占79.12%),非手术科室预防性用药343例(占20.88%).463例曾进行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17.24%,其中208例检出存在病原菌,检出率44.92%,检出菌多为常见病菌如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伯菌等.术前用药时间≤2h 1701例(占63.33%);术后≤24h停药156例(占5.81%),术后3~7d停药1812例(占67.46%),术后>7d停药718例(占26.73%).结论 我院仍存在抗菌药物过度使用以及广谱抗菌药物滥用等问题,需要控制好抗菌药物的频繁使用,严格按照<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中提出的标准进行必要的用药调整.
作者:库瓦提;陈文萍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金双歧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疗效.方法 分别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以及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腹泻患儿各100例,分别列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用金双歧联用思密达以及维生素B和乳酶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双歧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小艳;余霞辉;冷惠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采用扩张血管药物对其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结论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若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陈旧性心肌梗死等病史时应考虑合并冠心病,应采用扩血管药物对其进行治疗.
作者:鄢龙轶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和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甲组(59例)和乙组(79例),甲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乙组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分别在药物治疗后8周、12周、24周和48周观察两组耐药情况及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结果 治疗48周后甲组未发现耐药患者,乙组有11例患者出现拉米夫定患者,耐药发生率为13.92%.耐药患者加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8周、12周、24周和48周ALT复常率和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BeAg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的疗效优于拉米夫定,且不容易出现耐药病例,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朱洪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并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85例ERCP术后并发症患者,给予有效的观察,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出现急性胰腺炎患者有25例,通过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这些患者症状在24h内消退;胆系感染患者有10例,经过治疗在1周内全部治愈;出血患者有10例,在1周内恢复.结论 ERCP术后患者病情波动较大,需要严密监控,对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有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这样就能够帮助患者渡过并发症的危险期.对出现的并发症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蒋朝红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在硬脊膜外麻醉下肛门部手术中的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择期硬脊膜外麻醉下肛门部手术,ASAⅠ~Ⅱ级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右美托咪定组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对照组予0.9%氯化钠溶液.观测两组患者术中心率、平均动脉压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右美托咪定组心率及平均动脉压t1、t2时较T0时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脊膜外麻醉患者肛门部手术可以产生良好的镇静而无呼吸抑制,是很好的麻醉辅助用药.
作者:程斌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分析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10年10月-2011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 A 组) 和90例老年单纯慢性肺心病患者( B组) 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 A组高脂血症44例,高血压21例,糖尿病15例,肥胖10例;B组高脂血症54例,高血压16例,糖尿病11例,肥胖9例.两组重度右心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心绞痛发作史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肺心病患者如果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以及高血压和糖尿病、肥胖、心界向左或左下扩大应等症状可能会发展为合并冠心病.
作者:毛秀志 刊期: 2013年第27期
目的 观察传统结肠根治术与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2例,其中51例为研究组,采用结肠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另51例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结肠根治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术后恢复情况,并随访3年统计术后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平均淋巴结数和阳性转移淋巴结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情况、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36个月生存率,研究组各项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更符合胚胎解剖学基础,较传统方法清扫更多淋巴结和阳性淋巴结.且术中出血较少,术后引流和患者恢复情况较好,随访3年生存率更高,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吕发凯 刊期: 2013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