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美;沈憬宏;邵健美
门诊护理对于患者疾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护理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有利于缓解患者与医护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现对在医院门诊实行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进行回顾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文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补肾健脾方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以含生药4g/ml浸膏的补肾健脾方药为供试品,依40ml/kg的给药量(大给药量)灌胃给药;小鼠每天2次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观察小鼠异常或不良反应、死亡及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果 灌胃给药后未见其他异常或不良反应,无小鼠死亡.处死解剖未见主要脏器异常病变.结论 小鼠灌胃给药大给药量为按生药量计320g/kg,此剂量相当于拟临床人用药的106.7倍,除给药后有短时间的不适外,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
作者:季荣进;李万红;陈高萍 刊期: 2013年第32期
每对夫妇都渴望拥有一个聪明、活泼、健康的宝宝,然而现实中却因优生优育落实不到位,造成许多家庭的痛苦.先天畸形儿与智障儿往往成为其家庭和社会的巨大负担.病原体感染是导致先天性缺陷的重要原因,故TORCH检测显得尤为重要.TORCH指优生优育五项检测,包括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型,统称为TORCH.TORCH病原体共同特征为:当感染发生在孕期时,可通过胎盘或产道引起宫内感染,导致胎儿流产、早产、宫内发育迟滞、畸形、死胎和新生儿死亡等,原发感染与复发感染相比,特别是孕早期原发感染,母婴传播率高,对胎儿造成危害的几率更大,故对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和感染检测十分重要,能为医生及时作出TORCH感染诊断并对控制感染采取必要措施提供有力证据,有助于提高优生优育质量.
作者:边静;陈兆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病历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3190 份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46份病历使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病历数为287份,不合理现象主要包括诊断与用药不符、无用药指征、疗程过短或过长、超剂量使用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结论 住院病历中使用中药注射剂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引起管理部门和临床医师重视,同时医院需加强住院病历点评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水平.
作者:郭艳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8例(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和试验组38例(美托洛尔+硝苯地平联合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9%低于对照组的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安全性高、降压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灿淑 刊期: 2013年第32期
小儿血液透析可清除患儿体内代谢废物与中毒物质,同时调节水及电解质平衡,有效改善氮质血症,及时纠正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消除和减轻患儿体内的水钠潴留,防止脑水肿和肺水肿的发生.小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透析是治疗小儿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某些药物中毒的有效疗法[1].但因小儿血液透析的并发症多、建立血管通路难度大,故小儿血液透析治疗受到很大限制.笔者现将小儿血液透析并发症的护理体会做回顾性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荣波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与法莫替丁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58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45例与法莫替丁组13例,分别静脉滴注泮托拉唑40mg和法莫替丁20mg,观察术后患者呕血和黑便情况,同时进行胃液隐血和大便隐血检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泮托拉唑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57.8%和97.8%,法莫替丁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0.8%和69.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泮托拉唑在预防肝胆手术术后应激性溃疡而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较明显.
作者:吴莹;王从品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该院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1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58例.观察组在原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加用吡格列酮片与二甲双胍片;对照组在原饮食及运动治疗基础上仅服用二甲双胍片.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FBG、2hBG、FINS、HbA1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 (P<0.05);观察组FPG、2hPG、FINS、HbA1c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性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仙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严重急症,为头部受到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所致,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并发症、后遗症多等特点,病死率高达70%~80%,术后并发症和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笔者以2010~2012年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全面、精心护理,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靳永亮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辅医护士主要是指经过护理院校学习,未取得护士资格,不能从事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工作的护士,安排在非技术岗位.由辅医公司进行招聘和日常管理,实行护理部--护士长--辅医公司三级管理模式.辅医护士在门诊主要从事导诊、分诊工作.
作者:李俊玲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观察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2组患儿均给予积极的抗感染、祛痰止咳、解痉平喘对症支持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炎症吸收情况和住院天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时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能缩短患儿平均住院日且节省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宁根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为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细菌感染等多因素引发糖尿病足,临床表现为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和肢端坏疽等症状.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足患者数也逐渐增多,可及糖尿病患者的49.5%,病重被截肢者占非外伤性下肢截肢患者50%,且单侧肢体截肢后,50%患者对侧肢体5年内也需截肢[1].笔者就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糖尿病足防治提供帮助.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晨霞 刊期: 2013年第32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包括急性坏死性和/或急性出血性胰腺炎)为普外科常见急腹症.因发病突然,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进展迅速,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达20%~30%[1],在精心治疗的同时,做好护理对预后有极其重要意义.我院自2012年4月-2013年4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64例,经过精心治疗和优质护理均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敏;冉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临床不合理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典型病例进行详细的用药分析,找出用药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结果 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表现在辨证施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联合用药与溶媒量选择等方面.结论 临床应加强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井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小儿神经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100例小儿神经内科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优质化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 2组均痊愈出院.观察组患儿或家长护理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儿或家长护理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压疮形成1例,口腔感染1例,坠积性肺炎1例,2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小儿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芳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败血症属全身性感染性疾病[1],为微生物在血液中繁殖,超出免疫能力时所引发,病死率较高,因无特异临床表现,血培养就成为诊断感染及监测药物应用效果之首选,应及早进行.随着耐药菌的大量出现,血培养分析技术也在不断改进,本文对本院1978例血标本中178例阳性标本的细菌种类、科室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安群 刊期: 2013年第32期
乳腺癌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乳腺癌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日趋年轻化.红外线乳腺诊断仪为1种安全、无损伤、影像清晰的检查仪器,目前已在我国多数体检中心及基层医院普遍使用.红外线乳腺检查对人体无损伤、无痛苦、安全可靠且敏感性高,操作简单,可直接观察图像,亦可记录检查结果,更可反复操作,是广大女性患者易于接受的检查方法.我院自2009年投入使用红外线乳腺诊断仪(JW-2102B型),取得满意效果.笔者就红外线乳腺诊断仪在女性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做归纳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医学专家对中药、西药、中成药联合应用展开全方面的研究.与此同时,在临床用药中,西药和中成药联合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因此中西药联合使用发展成为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1].中成药在治疗疾病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不考虑两者的特点联合使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不良反应.现将近几年来发生的西药和中成药联合应用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少丽 刊期: 2013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治疗局部中晚期食管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和反应.方法 54例局部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单放组26例和同步组28例,常规单放组仅接受放射治疗,采用6MV线照射总剂量(DT)68Gy;同步组采用 6MV线照射,DT达40Gy时,予以重新CT定位并制定治疗计划,改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加量DT 67Gy.同步组放疗加卡培他滨口服,至放疗结束.结果 同步组和常规单放组1、2、3、4年生存率分别为82.0%、63.2%、52.4%、41.5%和52.8%、29.3%、18.9%、15.9%,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损伤、手足综合征等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常规单放组,但2组患者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后程加速超分割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对食管癌治疗有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小,是积极有效的措施之一,能提高局控率,减少复发率,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存率.
作者:何兴平;杨胜利;代军;彭明尧;高云;周雪宇 刊期: 2013年第32期
肺栓塞(PE)是因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与病理生理综合征,为1种涉及心肺循环的临床危重症,已成为国际化医疗保健问题.因其表现复杂、多变,尤其重症者起病凶险,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且临床极易造成误诊或漏诊[1].在西方国家PE死亡率仅次于肿瘤与心肌梗死居第3位.故如何正确认识该病临床特征并做早期诊断是临床医师极为关注的问题.血浆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属具特异性的纤溶过程标记物.其水平增高反映凝血酶增多或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为血管内纤溶常用血清学标记物,采用测定D-二聚体作为肺动脉血栓栓塞第1步筛查手段目前已得到国际公认.
作者:舒敏 刊期: 2013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