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黄芪合剂治疗大鼠慢性排异反应的实验研究

王京祥;巩民刚;艾晓波;刘一柱;李忠楠;李平

关键词:丹参, 黄芪, 肾移植, 慢性排异
摘要:目的 观察丹参黄芪合剂对大鼠慢性排异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WISTER和SD大鼠建立慢性排异反应模型,分为两组.造模成功后于4、8、12、16周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干扰素-γ.结果 随着慢性排异时间的延长,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干扰素-γ逐渐增高,16周后又有所下降.应用丹参黄芪合剂后,3者浓度较0.9%氯化钠溶液组有所下降.结论 丹参黄芪合剂能够有效的降低移植肾大鼠血清白介素-2、白介素-4、干扰素-γ浓度.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丁螺环酮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抗焦虑药物丁螺环酮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危险因素的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ISFC)诊断标准的6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后评定入组患者的SAS焦虑量表、SCL-90症状自评量表.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负性情绪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丁螺环酮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患者紧张、焦虑、易激惹等负性情绪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患者用药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抗精神病药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使用现状,以及患者性别、年龄与药物剂量之间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帮助.方法 对近1年来我中心住院的342例精神分裂症,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住院患者的用药以氯氮平和氯丙嗪为常用,分别为29.39%和27.38%.而在药物剂量方面,男性剂量高于女性剂量.男性:25岁以下有效剂量大,而女性则是46~55岁剂量大,55岁以上男女患者的有效剂量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的有效剂量.结论 氯氮平和氯丙嗪较为有效、安全和价廉,而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替代传统药物的速度明显加快,且逐渐趋于单一用药.

    作者:沈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强门诊护理管理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

    如何提高门诊护理质量,使门诊护理工作安全、快捷、有效,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各种人群不同的护理需要,是放在门诊管理者面前的课题,这也要求门诊管理者有效地改进门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真正起到医院服务的窗口作用[1-3].

    作者:高艳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试论有毒中药的合理使用

    有毒中药的内涵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药的毒性,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趋利避害,合理使用有毒中药,既能充分发挥有毒中药的独特疗效,又能达到安全用药的目的.

    作者:邓治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非酮症高血糖引发癫痫发作13例诊治分析

    癫痫是神经科急危重症之一,不仅引起脑部神经元的坏死或病理性凋亡及神经生物改变,而且还常常引起患者及家属严重的心理障碍[1].癫痫的发病因素很多,本研究就非酮症高血糖引发13例癫痫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非酮性高血糖患者13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3~79岁,平均51.2岁,其中Ⅰ型糖尿病2例,Ⅱ型糖尿病11例,病程1个月~15年,合并血管病变者5例,发作类型,部分发作10例,全面发作3例,强直-阵挛发作2例,持续时间为1min至数小时.

    作者:张战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减少静脉输液渗漏的穿刺固定技巧

    静脉输液是治疗过程中常见的给药途径及护理技术操作,其成功率对于疾病抢救治疗和康复起重要作用,静脉穿刺成功率高低直接体现了护士的操作水平,反映出医院护理质量的好坏,并对治疗效果和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笔者结合多年临床护理实践总结了静脉输液中穿刺固定等环节中一些技巧,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也减少病员的痛苦,杜绝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黄莉萍;李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全肠外营养液处方422例调查分析

    目的 对我院全肠外营养液(TPN)处方中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9月422张TPN处方资料.结果 我院TPN处方设计基本合理,但部分处方存在各组分配比不合理、组分不全等问题.结论 临床医生应针对患者的营养状况准确评定,合理设计配方,恰当地选择使用各种药物,提高临床营养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刘艳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阑尾切除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但术中氯胺酮使用剂量大,易出现呼吸、循环不稳定,且镇痛不全,无肌肉松弛作用,术后苏醒时间长,患儿常有不自主肢动和苏醒期躁动、梦幻等,其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较高.骶管阻滞操作简便、镇痛、肌松效果确切,对小儿生理干扰小,血压稳定,且术后苏醒快,镇痛时间长.我院近年来将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传玉;李海宽;李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新生儿窒息167例产科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的产科原因,以求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和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方法 对167例新生儿窒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发生率6.75%.脐带因素43例,胎盘因素37例,羊水因素27例,宫缩过频过强21例,早产16例,胎膜早破13例,第二产程延长8例,其他2例.结论 新生儿窒息的发生与脐带、胎盘、羊水、宫缩、早产、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延长等因素有关.

    作者:唐立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和分析医院抗菌药的临床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临床科室的789份出院病历,内容包括抗菌药使用情况、选用原因和依据、联用情况、给药途径、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9例患者中共使用抗菌药10大类52种,使用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68.1%,其中临时用药比例8.2%,长期用药比例91.6%,长期用药中联合用药比例57.7%;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8.6%.结论 抗菌药物选用依据仍以经验用药为主,联合用药比例过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须进一步加强.

    作者:饶春浓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左卡尼汀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卡尼汀与参麦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于我科治疗的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予以左卡尼汀与参麦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是14d,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中,其左室舒张末期的内径与左室射血分数以及每搏输出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左卡尼汀与参麦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心功能,疗效确切,应予临床推广.

    作者:宋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干扰素和易坦静联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干扰素联合易坦静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吸氧、解痉平喘、镇静、祛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联合易坦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X线胸片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退热、止咳、平喘、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及总疗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1).治疗后6~7d X线检查显示点状阴影恢复达90.0%,肺气肿征象恢复达8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0.0%、55.5%).结论 干扰素和易坦静联合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起效快、疗程短、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永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代谢异常及处理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自1935年首次报道以来,迄今仍病因不明,其病理生理变化复杂,临床表现呈多态性,是育龄女性内分泌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确切的病因不清楚,有遗传倾向性,又有研究认为,子宫内激素环境影响成年个体的内分泌状态,提示有非遗传因素的作用[1].PCOS的病机目前尚不明确,但主要的病损是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胰岛素过多,在卵巢表现为功能性的雄激素过多,循环中的胰岛素和LH普遍增高.包裹卵泡并产生雄激素进而转化为雌激素的卵泡膜细胞对循环中的激素过度反应后,体积增大并过量产生雄激素,而经转化而来的长期相对增高的雌激素水平又会改变下丘脑-垂体轴的调控进而引起LH的增高.于是增加的雄激素、雌激素,胰岛素及LH共同作用,导致了疾病.

    作者:杨在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与盐酸昂丹司琼存在配伍禁忌

    丹参多酚酸盐为浅棕色疏松块状物,主要是活血、化瘀、通脉,用5%葡萄糖溶液或者0.9%氯化钠溶液溶解后静脉滴注使用.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本品主要用于肿瘤患者放、化疗的剧烈呕吐,可以在化疗前后给药,可以静脉推注、肌肉注射,在临床广泛应用,是很好的止吐药.在临床治疗输液中发现丹参多酚酸盐和盐酸昂丹司琼两种药物相遇后立即出现絮状浑浊液体,堵塞输液管道,立即给予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安慰患者,观察15min后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经过仔细查阅药品说明书及药物配伍表均未有相关的配伍禁忌的说明.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减少医患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玉真;魏福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双黄连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双黄连冻干粉针(哈药集团中药二厂生产)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将194 病例随机分成治疗组(101例)与对照组(93例).治疗组应用双黄连冻干粉针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疱疹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黄连冻干粉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显著疗效.

    作者:米佳;曹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不同来源人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比较及干预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部位(腹部皮下、内脏网膜)人脂肪细胞脂联素分泌有无差异及游离脂肪酸(FFAs)、罗格列酮(RSG)干预后的改变.方法 取6例外科手术女性患者的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胶原酶消化分离纯化成熟脂肪细胞.观察两部位来源细胞在基础状态下不同时点(4、6、12、24h)脂联素分泌浓度的差异及加入FFAs(PA 0.5mmol/L + OA 1.0mmol/L)、FFAs+RSG(PA 0.5mmol/L + OA 1.0mmol/L+RSG 10μmol/L)培养24h后脂联素浓度差异.结果 整体上,网膜脂肪细胞基础脂联素分泌较皮下高,平均高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基础脂联素分泌作对照,培养24h后,在网膜脂肪细胞,FFAs抑制脂联素分泌,脂联素浓度降至对照组66%,加入RSG联合培养后,逆转至对照组97%(P<0.05);而在皮下脂肪细胞,FFAs对脂联素分泌无抑制作用,RSG亦无促进脂联素分泌.结论 人网膜脂肪细胞与皮下脂肪细胞在基础状态下脂联素分泌无差别,但在FFAs和(或)RSG介导的脂联素分泌中存在异质性.

    作者:黄德斌;钟惠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优势

    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具有显著的疗效,同时能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缓解病痛,延长生存时间,某些中药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和修复放疗、化疗、手术对恶性肿瘤患者造成的损伤.

    作者:秦健;李炜弘;曾跃琴;周毅;崔珈铭;赵玉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点及溶栓治疗的护理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溶栓治疗的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69例AMI患者,将其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表现、诱发因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异同.结果 在临床表现方面,18例老年不典型胸痛患者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因素中青年组高于老年组(P<0.05);在合并症方面,老年组中合并症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中并发症室上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MI患者的护理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特点,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提高溶栓的成功率,降低AMI病人的病死率.

    作者:吴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骨科病人压疮发生的常见因素及预防措施

    骨科病人因昏迷,瘫痪及骨折牵引和固定,不敢或不便活动,病情危重时不允许等因素,长期卧床接受治疗,局部组织受压、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神经肌肉营养不良,所以压疮发生可能性相当大.我院骨科通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在护理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压疮的发生.

    作者:霍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兰索拉唑15mg,2次/d,莫沙必利5mg,3次/d;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20mg,2次/d,莫沙必利5mg,3次/d.于治疗后8周观察胃灼热、反酸、胸痛等症状疗效,并复查胃镜,观察镜下愈合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100%,内镜下有效率96.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5%,内镜下有效率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比法莫替丁联合莫沙必利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王琼芬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