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饶春浓

关键词:抗菌药, 数据收集, 药敏实验,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调查和分析医院抗菌药的临床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的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临床科室的789份出院病历,内容包括抗菌药使用情况、选用原因和依据、联用情况、给药途径、感染病例细菌培养送检情况等,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89例患者中共使用抗菌药10大类52种,使用多的是头孢菌素类和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使用率68.1%,其中临时用药比例8.2%,长期用药比例91.6%,长期用药中联合用药比例57.7%;病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的送检率为8.6%.结论 抗菌药物选用依据仍以经验用药为主,联合用药比例过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须进一步加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101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近几年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2007-2010年我院各科呈报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涉及不良反应的药物46种,其中抗感染药物,生物制剂和中成药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多,静脉途径给药的不良反应占85%,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途径.结论 加强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合理用药,以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曾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甲状腺功能减退13例误诊分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隐匿,缺乏特异性,表现多样,临床医生须加强认识,及时正确诊断,避免误诊误治.

    作者: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肺结核合并曲菌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结核病的高度重视,全民防结核已被提到了战略性的高度,因此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尽管我国目前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仍面临着许多挑战,尤其是肺结核病的鉴别诊断与规范化治疗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肺曲菌病又给肺结核的诊断与治疗增添了更多的困难,因此需要正确认识.

    作者:何捷;刘淑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与保守治疗基底核脑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基底核脑出血患者行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疗效,为采取安全有效的治疗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将100例自发性基底核脑出血患者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组,每组50例,比较两组疗效与预后的差异.结果 保守治疗组有效治愈率是54%(27/54),开颅手术组有效治愈率是84%(42/50);开颅手术组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治疗组死亡12例,占24%,开颅手术组死亡11例,占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颅手术组神经功能缺损平均评分是(5.23±1.16)分,保守治疗组是(9.65±1.60)分,开颅手术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优于保守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颅手术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显著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术治疗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治疗,神经功能恢复优于保守治疗,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亦优于保守治疗,但死亡率、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并发症没有差异,应依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治疗方式.

    作者:乔伟;冯爱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白茅根茶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白茅根茶配合常规西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5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4例),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9%.结论 白茅根茶配合常规西药能有效控制顽固性心力衰竭.

    作者:魏朝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鱼精蛋白过敏三例报告

    鱼精蛋白在体内与肝素结合,使其失去抗凝能力.1mg鱼精蛋白可中和1mg肝素.临床用于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及体外循环术后中和肝素.鱼精蛋白本身也有抗凝作用.因它干扰凝血酶原激活因子生成.但较肝素弱,故不能使用过量.用量须与后一次使用肝素量相当.1次用量不得超过50mg.不良反应:静脉注射后可能引起血压骤降,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等[1-2].在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结束时,常规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严重的鱼精蛋白过敏可致过敏性休克和心搏骤停.以下是我们曾抢救过的严重鱼精蛋白过敏性休克病人.

    作者:朱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丹参粉针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9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粉针、阿魏酸钠,15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粉针联合阿魏酸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马林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浅谈门诊护士对就诊患者的健康教育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已是卫生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门诊是医院就诊患者的重要阵地,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促使患者自觉地采用有利于配合治疗和恢复健康的行为,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门诊护士对就诊患者做好完善、实用、具体的教育工作,在健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一丁;吴耘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门诊输液室常见的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分析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总结避免纠纷的应对措施,减少护患纠纷,提高医院声誉.针对原因,采取应对措施,更新护理观念,提高护理操作技术,加强护患沟通,开展疾病健康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王雪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氯胺酮麻醉是小儿阑尾切除术常用麻醉方法之一,但术中氯胺酮使用剂量大,易出现呼吸、循环不稳定,且镇痛不全,无肌肉松弛作用,术后苏醒时间长,患儿常有不自主肢动和苏醒期躁动、梦幻等,其恶心、呕吐发生率也较高.骶管阻滞操作简便、镇痛、肌松效果确切,对小儿生理干扰小,血压稳定,且术后苏醒快,镇痛时间长.我院近年来将氯胺酮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姚传玉;李海宽;李艳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3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完善术前准备,给予针对性治疗,术后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结果 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和护理后,35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1~6个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对老年患者进行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风险较高,做好合理而有针对性围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能够大大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与死亡率.

    作者:刘春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管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置管冲洗引流治疗耳前瘘感染的方法 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耳前瘘患者48例,根据治疗方法 分为常规切开引流组和置管引流组,每组24例,比较组别间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置管引流组脓肿愈合时间和换药疼痛度显著小于切开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率(91.7%)显著高于常规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置管引流冲洗治疗耳前瘘管感染安全性高、起效快、痛苦小、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药辨治

    慢性肾炎是我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在我国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占54.4%.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之一,也是临床诊断及疗效判定的重要指标之一,因其病理变化复杂,病程长.西药的应用可因病理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个体差异,出现疗效欠佳或易感染、高血压、高血脂、骨质疏松,甚至股骨头坏死、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而中医药的临床辨治,历史悠久,安全有效,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清除蛋白尿、缩短疗程、减轻不良反应等方面具有可探讨的意义及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徐秋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盐酸氨溴索佐治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方法 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盐酸氨溴索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氧气吸入、控制感染、雾化吸入、吸痰等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提示盐酸氨溴索可明显改善新生儿肺炎的症状和体征,且能缩短病程,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盐酸氨溴索佐治新生儿肺炎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绍荣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目的 对临床一线调脂药阿托伐他汀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文献检索2001年6月-2011年6月国内医药期刊报道的有关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案例,共收集34例,进行统计分析和归纳.结果 34例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肌损害常见(47.06%),其次是肝-胆异常(29.41%),老年患者(≥61岁)发生率较高(64.71%).结论 多种药物合用是导致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重要危险因素.提示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加强用药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雷米芬太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雁同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大多系专家分次批量手术,麻醉要求诱导快,苏醒早,我院从2008年开始应用雷米芬太尼进行麻醉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80例,年龄22~65岁,身高150~175cm,体质量47~85kg,术前无电解质异常(高钾血症),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截瘫);对乳剂药物过敏、高血压排除在外.随机分为雷米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肠外表现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外表现.方法 选取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87例,对患儿的肠外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肠外表现通常反映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肝脏、神经系统的损害以及患儿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高渗血症.其中90例患儿出现循环系统损伤,占48.1%;79例患儿出现呼吸系统损伤,占42.2%;15例患儿出现肝损,占8.1%;8例患儿出现神经系统损伤,占4.3%;12例患儿出现严重的电解质紊乱高渗血症,占8.0%.结论 婴幼儿感染轮状病毒后,不但会出现病毒性肠炎,轮状病毒还会感染婴幼儿其他组织器官,因此,婴幼儿在感染轮状病毒时因引起医疗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蔡小明;周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联合维生素C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C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6月心内科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单独服用复方丹参片,治疗组在复方丹参片联合维生素C,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35例,有效25例,无效15例,有效率占80.0%.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33例,无效2例,总有效为9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过程中,服用复方丹参片及维生素C后病情显著改善且这种药物不仅安全性高,又价格低廉,值得信赖,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兴龙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手术室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意义

    现在护理模式的核心是患者,本研究通过对手术期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体现现代护理模式关注患者心理变化、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达到使手术效果更好体现的目的.

    作者:房迎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氯己定含漱液预防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氯己定含漱液预防下颌阻生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22例下颌阻生齿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术前术后采用葡萄糖酸氯已定含漱液含漱加口服抗生素预防干槽症,对照组仅使用口服抗生素预防干槽症.结果 实验组干槽症发生率为1.8%,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术后应用氯已定含漱液含漱,方法 简单可行,能有效降低阻生齿拔除术后干槽症的发生.

    作者:李泽;陈文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