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P-HPLC同时测定茅莓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邹盛勤;黄浩

关键词:茅莓,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茅莓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1.0%磷酸溶液(90∶1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齐墩果酸、熊果酸分别在0.136 8~1.368 0,0.212 8~2.218 0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5%( RSD 1.6%)和96.9% (RSD1.4%).结论:方法准确,操作简便,数据可靠,可用于茅莓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研究

    目的:利用SDS-PAGE法研究老年气虚血瘀型胸痹患者红细胞膜蛋白组成的变化.方法:18例老年气虚血瘀型冠心病(胸痹)患者,以健康老年人(13例)和健康青年人(10例)为对照,分析红细胞膜蛋白组成变化.结果:与青年人比较,冠心病组带1蛋白、带3蛋白、带4.1蛋白、带4.2蛋白、带5蛋白、原肌球调节蛋白和带6蛋白百分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带1、带3、带4.1、原肌球调节蛋白百分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老人组.结论: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膜蛋白组成发生变化,可能是导致抗氧化能力低下,膜流动性降低的原因之一.

    作者:李丽琦;牛雯颖;袁良杰;李凤金;张玉昆;刘莉;肖洪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抗心磷脂抗体导致妊娠丢失的免疫病理机制及安子合剂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CA)导致妊娠丢失与CD4+ CD25+ FOXP3+调节性T( 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关系及安子合剂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组:空白组、模型组、安子合剂组(低、中、高剂量组)、阿司匹林组.于妊娠第1天,空白组和模型组以等量蒸馏水灌胃,安于合剂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37.7,75.4,150.8 g·kg-1·d-1)药液ig,阿司匹林组以0.019 5 g·kg-1·d-1ig,连续给药14 d.于妊娠第8,12天通过给孕鼠腹腔注射抗心磷脂抗体-IgG(ACA-IgG),建立ACA阳性妊娠丢失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孕鼠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用ELISA法测定各组孕鼠外周血ACA的滴度;并观察各组孕鼠胚胎吸收及胎鼠发育情况.结果:模型组CD4+ CD25+ FOXP3+Treg细胞的比例较空白组显著下降(2.67±0.51)%,(9.849±1.774)%,P<0.01;与模型组相比,安子合剂低、中剂量组均能显著升高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9.47±1.26),(7.61±1.07)%,P<0.01,显著降低ACA的滴度(P<0.01),安子合剂低剂量组优于中剂量组.安子合剂低剂量组能显著降低胚胎吸收率,显著增加胎鼠和胎盘质量(P<0.05).结论:ACA导致妊娠丢失的病理机制与免疫调节细胞-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比例减少有关.安子合剂干预ACA导致妊娠丢失的免疫调节机制是通过增加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的比例来实现的,其作用的强弱与药物的剂量相关.

    作者:朱姝;陆启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GC-MS分析草珊瑚根茎叶的挥发油成分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草珊瑚中根、茎、叶挥发油类化学成分的差异,来揭示草珊瑚不同部位药效差异,为评价草珊瑚质量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的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草珊瑚根、茎、叶的挥发油类化学成分,应用GC-MS分离鉴定各挥发油成分,并应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百分含量.结果:从草珊瑚根、茎、叶中鉴定出52个挥发油成分,根含有33个、茎含有41个、叶含有39个化合物,分别占其挥发油总重的83.99%,83.85%,93.32%,其中24个为共有成分,28个为非共有成分.结论:草珊瑚根茎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在种类和主要成分含量都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林培玲;曾建伟;罗永东;丁春花;梁一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艾滋病HAART药物相关血液毒副作用中医诊疗规程专家问卷调查

    为规范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药物相关血液毒副作用的中医诊疗行为,构建其诊疗规程,并进行初步评价.查阅国内外中英文文献和通过专家论证,结合临床,制订艾滋病HAART血液毒副作用中医诊疗规程专家调查问卷,进行两轮专家问卷调查.通过两轮调查问卷修订,初步形成了艾滋病HAART药物相关血液毒副作用中医临床诊疗规范.初步规范了艾滋病HAART血液毒副作用的概念、病因病机、诊断及辩证治疗,并得到了该领域专家的认可,有利于艾滋病中医药诊疗规范化建设.

    作者:张颖;陈宇霞;黄世敬;潘菊华;吴巍;张先慧;雷小明;薛柳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杞菊地黄汤对视网膜变性大鼠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杞菊地黄汤对实验性视网膜变性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将生后45 d的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和杞菊地黄汤组,正常组不做处理,生后47 d中药组大鼠灌服杞菊地黄汤8.3 g·kg-1(15 mL·kg-1),模型对照组同时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生后50 d ip N-甲基-N-亚硝脲(N-methyl-N-nitrosourea,MNU)40 mg,kg-1造成视网膜变性模型,正常组第55天处死,后2组大鼠分别按造模后12 h,1,2,3,5d处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视网膜中Caspase-3的含量.结果: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均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阳性表达在MNU处理后渐升高,第2天达顶峰,第5天有所下降;杞菊地黄汤组大鼠视网膜Caspase-3阳性表达第3天才达顶峰,且高峰值低于模型组.结论:杞菊地黄汤能延缓MNU ip所导致的大鼠视功能损害,其治疗机制与降低视网膜中Caspase-3的表达,从而抑制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有关.

    作者:陈金卯;杨锦南;林少春;吴开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点地梅属植物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主要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方面对国内外点地梅属植物研究概况进行整理,希望能够有助于点地梅属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借助CNKI数据库以题名或关键词为“点地梅”,PubMed以及Science Direct数据库系统以题名或关键词为“Androsace”经行检索,整理了近年来有关点地梅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成果.点地梅属植物是报春花科( Primulaceae)植物中的一个大属.全世界约有100种,医药前景良好.目前,已经从点地梅属药用植物中分离得到30多种化合物,其中黄酮和三萜皂苷类为主要含有成分.体内外实验研究表明,点地梅属药用植物的粗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三萜皂苷类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尤其是在抗肿瘤、抗早孕和抗病毒方面效果显著.

    作者:何希瑞;魏桂芳;姚宏;常育;徐磊;张春玲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毛冬青茎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研究冬青科植物毛冬青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SephadexLH -20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技术解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毛冬青茎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ilexgein A(1),ilexsaponin A1 (2),ilexsaponin B1(3),ilexsaponin B2(4),β-谷甾醇(5).结论:化合物1~5均为首次从毛冬青茎中分离得到.

    作者:应鸽;丁平;代蕾;曹斯琼;徐鸿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方玄驹胶囊与左卡尼汀治疗特发性少弱精症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复方玄驹胶囊、左卡尼汀治疗不同程度的特发性少弱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患者按程度不同分为轻、中、重度3组,3组患者均随机均分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复方玄驹胶囊治疗(治疗组);观察比较组内、组间治疗前后精液质量各项观察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轻、中度少弱精治疗组和对照组精子密度、A级精子、(A+B)级精子,重度少弱精症治疗组和对照组A级精子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P<0.01;但重度少弱精症治疗组和对照组精子密度、(B+C)级精子及各对照组精液量均无明显变化;各治疗组精液量则较治疗的明显增多,P <0.05.治疗后,轻、中、重度少弱精治疗组A级精子、(A+B)级精子(重度为B+C级精子)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轻、中度少弱精治疗组精液量、精子密度,重度少弱精治疗组精液量较对照组治疗后增加,精液量P<0.05、精子密度P<0.01;重度少弱精治疗组精子密度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方玄驹胶囊、左卡尼汀在治疗轻度、中度特发性少弱精症中均可提高A级精子、(A+B)级精子,但复方玄驹胶囊在提高精液量,精子密度方面优于左卡尼汀治疗,在重度特发性少弱精症中,两者均可提高A级精子,复方玄驹胶囊还可以增加精液量,但两者对精子密度、B+C级精子则无明显提高.

    作者:李广裕;梁季鸿;蒙志彬;梁世坤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RP-HPLC同时测定茅莓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

    目的:建立茅莓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mm,5μm),流动相甲醇-1.0%磷酸溶液(90∶10),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10 nm,柱温30℃.结果:齐墩果酸、熊果酸分别在0.136 8~1.368 0,0.212 8~2.218 0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5%( RSD 1.6%)和96.9% (RSD1.4%).结论:方法准确,操作简便,数据可靠,可用于茅莓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邹盛勤;黄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中药新药现行法规临床有效性技术要求相关背景与理解

    从中药有效性临床研究的意义谈起,梳理了中药有效性评价的相关技术要求以及目前新药有效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现行技术要求对中药有效性评价的特点:强调立题背景,符合研发规律;强调临床价值,突出中医特色:强调分类管理,厘清技术要求;结合研发实际,提高技术要求.

    作者:程龙;刘炳林;吕佳康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玉米须醇提物对肝纤维化大鼠药效学研究

    目的:观察玉米须(stigma maydis or com si]k)醇提取物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四氯化碳( CCl4)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皮下注射为8周,腹腔注射为4周),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秋水仙碱组(C,0.2 mg·kg -1·d-1)、玉米须醇提取物组(D,5.4g·kg-1·d-1).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均用四氯化碳(sc,每次3 mL·kg-1,2次/周)诱发肝纤维化.各组于造模第8周末处死动物,分别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层黏连蛋白(LN),m型前胶原( PCⅢ),透明质酸(HA)及Ⅳ型胶原(CⅣ);RT-PCR检测肝组织Smad3 mRNA的表达;作HE染色和胶原纤维特殊染色行肝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及电镜观察治疗前后大鼠肝脏的超微结构.结果: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血清中LN(207.6±27.4)μg·L-1,PCⅢ(280.1±3.2) μg· L-1,HA(357.0±14.1) μg·L-1,CⅣ(180.0±7.0) μg·L-1,大鼠肝组织内Smad,mRNA(0.865±0.084)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玉米须醇提取物治疗8周,大鼠血清中LN(162.4±2.2) μg·L-1,PCⅢ(193.2±1.8)μg·L-1,HA(219.4±3.7) μg· L-1,CⅣ( 138.0±2.5)μg·L-1水平明显降低(P<0.01);大鼠肝组织内Smad3 mRNA(0.410±0.026)表达明显下降(P<0.01);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测改善显著.结论:玉米须能有效地抑制肝纤维化的发展,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肝组织内Smad,mRNA表达,降低ECM的分泌而达到的.

    作者:陈艳军;高旭珍;关大勇;耿丹;张敬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昆参分散片处方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昆参分散片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优选辅料种类;均匀设计试验优选辅料用量.结果:佳处方组成为主药65%,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2%,微晶纤维素21%,阿司帕坦2%.按该处方压片,崩解时间<3 min,溶出迅速且完全.结论:所优选处方合理,工艺可行.

    作者:朱立俏;盛华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清肺消积汤联合化疗对晚期肺鳞癌患者生活质量和CYFRA21-1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肺消积汤联合化疗对晚期肺鳞癌的生活质量( Karnofsky)评分和CYFRA21-1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晚期肺鳞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清肺消积汤+化疗组)和对照组(化疗组).对照组应用紫杉醇/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加用清肺消积汤,每日l剂,42 d为1个疗程.结果:Karnofsky评分治疗组改善率为57.4%( 39/68),对照组改善率为38.5% (20/52),两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CYFRA2-11的数值为(16.23±13.55),(3.45±3.32)μg·L-1,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CYFRA2-11的数值为(16.98±12.35),(13.11±10.45)μg·L-1,前后对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清肺消积汤联合化疗对晚期肺鳞癌能改善生活质量.降低CYFRA21-1水平.

    作者:洪永贵;王怡冰;王俊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精葚果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精葚果颗粒对链脲佐菌素(STZ)所致2型糖尿病大鼠的降糖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诱导加腹腔注射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精葚果颗粒低(L,1.0g·kg-1),高剂量组(H,3.0g·kg-1),盐酸二甲双胍组(0.3 g·kg-1).各组均ig给药14d.观察精葚果颗粒对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血清胰岛素(Ins)的影响.结果:精葚果颗粒低、高剂量组均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FBG,给药14 d后较模型对照组FBG明显下降(P <0.05);TC及TG均显著降低(P<0.05) HDL-C及Ins的含量升高(P<0.05).精葚果高剂量组的降糖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精葚果颗粒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血脂,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有关.

    作者:张晓鹏;吕建东;喇孝瑾;王亚;白素芬;陈贵良;喇万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HPLC测定芩蒌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用HPLC测定芩萎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以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色谱柱Alltech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25℃,流速1 mL· min-1,检测波长280 nm.结果:黄芩苷在0.061 ~0.673 μg线形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 1.7%.结论:该工艺方法准确、简便,可用于芩蒌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汪文来;郜志宏;于智敏;赵红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剑叶耳草水提物对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剑叶耳草水提物(JYECA)对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D-半乳糖胺盐酸盐( D-GalN) ip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用比色分析法测定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活性;测定小鼠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肝细胞损伤程度.结果:JYECA能显著降低因CCl4,D-GaIN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的升高;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匀浆SOD的活性有明显的升高作用及降低MDA的含量(P<0.01或P<0.05):能够减轻肝细胞损伤程度.结论:JYECA对CCl4、D-GalN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蒙明瑜;郭又嘉;文坎;黄仁彬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消荨汤合穴位敷贴治疗慢性荨麻疹

    目的:观察消荨汤合穴位敷贴对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口服消荨汤,加外用中药穴位敷贴,对照组予内服开瑞坦和法莫替丁片,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血清IgE水平、疗效差异、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0,60 d的疗效、血清IgE水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90 d时观察组有效率(64.3%)优于对照组(37.5%),观察组血清[gE(87.44±8.79)U·mL-1低于对照组[( 124.31±9.47) U·mL-1],(P<0.05).观察组复发率11.9%,对照组复发率4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消荨汤合穴位敷贴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良好.

    作者:卜俊敏;魏国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

    目的:探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采用美敏伪麻溶液加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治疗组采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疗程10~14 d.观察两组的咳嗽症状计分、咳嗽缓解时间、证候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日间和夜间咳嗽症状评分、咳嗽症状总分[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为(0.98±0.77),(1.95±0.94)分]、咳嗽缓解率及缓解时间[治疗组(7.95±1.82)d,对照组(9.63±2.45)d]、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3.67±1.93)分,对照组(5.85±2.18)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74.46% (P <0.05);治疗组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桂枝加厚朴杏仁汤对小儿感冒后咳嗽在缓解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优于西药对照组,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张鸿宇;黄茂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黄连解毒汤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及与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

    目的:研究黄连解毒汤抗铜绿假单胞菌牛物被膜及与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方法: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小抑菌浓度(MIC),棋盘稀释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和阿奇霉素协同抗菌作用,MTT法测定黄连解毒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小抑膜浓度(SMIC),显微镜下观察药物对生物膜形态的影响.结果:黄连解毒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 100 g·L-1,阿奇霉素200 mg·L-1,两药联合后MIC分别为25 g·L-1和25 mg·L-1抑菌分级指数(FIC)0.1875,提示两药协同作用明显.黄连解毒汤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SMIC5.1,3d均为15.6 g·L-1,7 d31.25 g·L-1;SMIC801,3,7d均为250 g·L-1,形态观察提示黄连解毒汤SMIC80浓度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明显.结论:黄连解毒汤具有抗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被膜作用,与阿奇霉素有协同抗菌作用.

    作者:朱小明;杨家卿;张昌峰;程惠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土贝母总皂苷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工艺优选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土贝母总皂苷的工艺条件.方法:以吸附量和解吸率为考察指标,通过静态和动态试验比较不同型号大孔树脂对土贝母总皂苷的分离纯化性能,选出佳树脂并对其纯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HPD-750型树脂对土贝母总皂苷有较好的吸附分离性能,佳工艺条件为树脂径高比为1∶5,上样液质量浓度1.6 g·mL-1,大上样量为13 mL,1 BV水洗除杂,8 BV 95%乙醇洗脱,吸附和洗脱流速均为1 mL· min-1,收集洗脱液,回收乙醇至干,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总皂苷质量分数为63.53%.结论:该优选工艺简单易行,能较好地分离纯化土贝母总皂苷.

    作者:王常灵;朱翔;傅延龄;胡凯文;安超;倪胜楼;韩立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