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令胶囊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单国浩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缬沙坦胶囊, 百令胶囊, 冬虫夏草, 尿蛋白
摘要: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缬沙坦胶囊80mg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1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IP/24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UTP/24h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下降显著(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减轻肾脏损伤,较单用缬沙坦胶囊疗效显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断肢再植的术中配合与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解决了许多以往无法完成的医学难题,给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断肢再植是指将完全离断或不完全离断的肢体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技术对其进行清创、血管吻合、骨骼固定、肌腱和神经修复使其存活并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此项技术使得许多患者均能恢复其正常的生活、工作,将对患者及家属的伤害降到低.做好此类手术的术中配合对于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我科从2007年始共计行此类手术2000多例,年龄跨度大,手术存活率达95%以上,现将工作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洁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呃逆50例临床观察

    呃逆是临床常见症状,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为主要表现,轻者常能自愈,重者妨碍患者呼吸、谈话、饮食和睡眠,患者非常痛苦.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效果也参差不齐.我科自2004-2010年,对采用多种中西药治疗仍未能控制的难治性呃逆患者50例,采用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瑞学;刘海涛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随机抽取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225例作为研究组,另抽取同期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产妇32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分娩方式.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率为87.56%高于对照组的1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明显高于非瘢痕子宫分娩产妇.

    作者:钟甲萍;李庆梅;肖相云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治疗组予消银颗粒治疗,对照组予复方青黛胶囊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3%高于对照组的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3.9%低于对照组的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银颗粒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健;孙力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 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中药保留灌肠联合针灸治疗;治疗组仅予西药灌肠治疗,并予柳氮磺吡啶口服.2组均予相应的心理、饮食及保留灌肠护理.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及结肠镜检查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结合针灸治疗UC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秀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观察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A、B组各42例.A组给予雷贝拉唑10mg,每天1次晨服;B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每天1次晨服.2组均连服7d.治疗后比较2组上腹疼痛、泛酸改善情况,记录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 A组腹痛、泛酸改善情况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安全有效,但雷贝拉唑治疗效果优于奥美拉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玉周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门诊护理实习生临床带教体会

    临床实习是护理实习生由学生到护士的过渡阶段,是学生迈入社会的第一堂课.如何为护理实习生上好这一课,带教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近年来门诊护理组的带教体会报道如下.1 改革带教模式护理实习生在门诊实习2周,时间较短,为让护理实习生达到掌握门诊各岗位工作内容的要求,门诊护理部在全院总带教负责下进行了改革,门诊施行总带教负责下的各岗位带教护士负责制.门诊护理组推选一名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具有一定授课能力的护士作为总带教,其他岗位据带教准入制各指定一名带教护士.确保护理实习生在换药、静脉抽血、注射、导医、住院登记等各岗位上有均衡的实习时间及实习效果[1].

    作者:嵇晓红;钱丽静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锁骨下动脉结扎治疗急性左锁骨下动脉损伤1例临床观察

    患者,男,25岁.因尖刀刺伤左肩部活动性出血,疼痛30min急诊入院.院前急救行纱垫压迫包扎伤口,入院后查体:患者神志尚清,BP 70/40mm Hg,心率(HR):104次/min,全身皮肤湿冷,左锁骨上窝区域张力性血肿,伤口位于左锁骨上近端中内1/3处,长约3.0cm,左侧桡动脉搏动减弱,左上肢皮肤感觉及肌力均正常.考虑左锁骨下血管损伤并失血性休克.急诊给予输血、补液抗休克同时,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急诊手术,术中沿原伤口处向内侧延长切口,切断左锁骨内侧段,探查发现左锁骨下动脉起始段一斜行贯穿伤口,活动性出血,近心端距离较短.基于患者失血较多、病情危重及我院条件,无法行修补术及搭桥手术,且术中出血量较大,不易控制,遂行左锁骨下动脉结扎止血术,尽量保留侧支循环,术后患者恢复顺利,2周后痊愈出院,患肢肌力及活动正常,皮肤颜色、温度正常,挠动脉搏动稍弱,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作者:王龙飞;梁海生;刘增亮;范子阳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9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将1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冬病夏治治疗支气管哮喘并给予相应的护理能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方法简便,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泓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阿托品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观察阿托品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6例要求终止妊娠且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孕妇作为术前处理组,另选取82例同期未行术前药物处理的常规人工流产术孕妇作为对照组.术前处理组于人工流产术前0.5h肌内注射阿托品0.5mg,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0.4mg;对照组仅行常规人工流产术.观察2组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处理组术中出血量>20ml者少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品联合米索前列醇可有效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并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欧思娴;简洁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围术期护理体会

    前列腺增生是困扰老年男性患者的常见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约占老年男性的40%[1].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是近年来新增的手术方法,也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较为先进的手术方法,与原有的开放手术相比具有疗效显著、不开刀、损伤小、出血小、安全、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重视术前、术后护理是促使患者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徐静茹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产后出血原因及防治分析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9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病因及处理方法.结果 96例产后出血患者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72例,胎盘因素13例、产道损伤7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及合并高血压病史3例.92例行药物综合治疗(包括清宫术),死亡3例;4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后痊愈.结论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其次是胎盘因素、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有时为多个因素同时存在.大多数产后出血病例可经药物综合治疗和清宫术治愈.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时,及时果断地选择子宫切除术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必要措施.做好产前检查,选择恰当的分娩方式,产程中积极处理宫缩乏力和胎盘滞留,重视合并症的控制,对预防产后大出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晓琼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针刺结合理疗治疗周围性面瘫46例疗效观察

    周围性面瘫,西医称面神经炎或Bell麻痹,临床常表现为口角口呙斜、眼睑不能闭合,是临床的常见病之一.笔者自2008年以来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的不同时期,采取以针刺翳风穴为主结合热敷及功能锻炼治疗,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剑瑜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我院门诊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门诊老年患者不合理用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1-12月门诊>60岁的老年患者处方3000张,对其中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3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288张(9.60%),其中超常规剂量用药(25.00%)和药物相互作用(20.14%)是导致不合理用药的两大主要原因.结论 医务工作者应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确保老年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

    作者:梁松;潘力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美托洛尔,口服,每次25mg,每天2次,8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每次1袋,每天3次,8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结果 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疗效,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卫娜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自拟化瘀潜阳饮治疗颈性头痛眩晕9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化瘀潜阳饮治疗颈性头痛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颈性头痛眩晕患者14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6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化瘀潜阳饮加减;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胶囊口服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化瘀潜阳饮在改善头痛眩晕症状方面效果较单纯西药治疗明显,且能减少复发率,远期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飚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早期T2DM患者54例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观察期空腹血糖(FBG)、早餐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54例患者FBG、2h PG及HbA1c水平均降低(P<0.01).发生低血糖事件2例,无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结论 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提供良好的血糖控制,患者依从性好,低血糖事件发生少,是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案.

    作者:阳柳雪;夏宁;莫建勋;叶烨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型糖尿病患者19例予艾塞那肽治疗.治疗前后比较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空腹C肽及餐后2h C肽水平,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患者HbA1c、FBG、2h PG、TG、TC和体质量均显著下降(P<0.01),空腹C肽、餐后2h C肽均显著增加(P<0.01).其中出现恶心等轻度胃肠道反应5例,低血糖发生率为5.3%.结论 艾塞那肽可持续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B细胞功能,且低血糖风险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章玉华;蔡祥增;王雷;王德震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百令胶囊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百令胶囊辅治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缬沙坦胶囊80mg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百令胶囊.治疗1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UIP/24h)、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UTP/24h均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BUN下降显著(P<0.05).结论 百令胶囊联合缬沙坦胶囊能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蛋白水平,减轻肾脏损伤,较单用缬沙坦胶囊疗效显著.

    作者:单国浩 刊期: 2012年第31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神经内科是专为治疗脑血管疾病而设立的临床科室,主要治疗疾病有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所患疾病大多与患者的大脑思维、行走步态等有关,是住院患者发生跌倒较多见的临床科室.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医院的信誉度,给医院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防范住院患者意外跌倒是护理质量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跌倒还可导致原先的疾病严重化,有时会因跌倒导致伤残,甚至造成死亡.本文分析我院神经内科发生跌倒事件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其发生跌倒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管叶娟 刊期: 2012年第31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