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建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从西药库计算机中提取2010年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各品种的出库数量,采用WHO限定日剂量法分析用药频度(DDDs),对DDDs进行排序;从2010年1-12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6000份,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DDDs排序靠前的依次是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罗红霉素胶囊、头孢曲松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8.14%.应用中存在用法、用量不当,超剂量用药、无明确指征用药等问题.结论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龚拥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减少碘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对发生碘对比剂外渗的患者进行妥善处理.通过对碘对比剂外渗相关因素的防范,对发生外渗患者启动对比剂外渗风险预案,从使用对比剂的各环节加强管理,防范对比剂外渗.有效地减少了对比剂外渗的发生率,外渗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指导,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赵国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7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 选择7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顺利手术,其中行I期切除吻合术占96.1%,行肠造瘘ll期吻合术占3.9%.没有手术死亡的病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1例.结论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从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本文就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护理管理技巧进行了探讨.提高护士长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
作者:邓太美;田耘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朝阳市高校水痘暴发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相关部门制定高校水痘防疫措施提供有用信息.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朝阳市的7家高校于2008-2009年暴发流行性水痘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朝阳市高校的水痘流行从2008-2009有逐渐升高的趋势;2年间各区的代表高校总发病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喀左县、双塔区、朝阳县、龙城区、北票市、建平县、凌源市;2年间暴发疫情共2起,分别于2008年6月发患于双塔区和2009年6月发患于喀左县.结论 水痘易在高校引起流行,早期隔离传染源及进行疫苗接种等均是可行的措施,朝阳市的疾控中心以及各高校的疾控中心应重视水痘流行暴发,采取有效行动控制该病的发生率上升的趋势.
作者:祝春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30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0例患者,平均切口长度4.7cm;平均手术时间为52.8min;平均术中失血量59.4 ml;患者平均住院时间5.8d.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手术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作者:杨开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病例简介患者,男,15岁,因鼻腔出血,经止血处理后,给予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产品批号:101202)0.5g.患者用药2d,出现喉咙沙哑,停药1d后,此症状消失.再次给予口服克拉霉素缓释片0.5g,喉咙沙哑症状再次出现.
作者:王光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高压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是应用德国赫尔曼高压臭氧发生器对患者的自体血进行臭氧化处理后再将血液回输到体内,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疼痛、感染、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我们通过对4000余例患者的治疗,深刻体会到这项新技术不但要掌握技术,而且要对患者实施连续的心理护理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国庆;倪家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利钠肽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活性作用的多肽,利钠肽/环磷酸鸟苷(cGMP)系统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临床用于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检测和预后评估.此外,人类重组心钠肽和脑钠肽在用于临床心力衰竭治疗中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综述了利钠肽系统对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剑;肖乐;龚昆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优选佳莪术油的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的工艺.方法 通过正交试验筛选提取及β-环糊精包合工艺,β-环糊精包合物用研磨法制备.结果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佳提取工艺为:药材粉碎成30目,加8倍量水煎煮4h.以包合物的收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佳包合工艺为:A3B2C3,该工艺的重现性好,平均包合率为62.9%.结论 增加莪术油的稳定性,保证了产品的质量.
作者:姚道鲁;高俊卿;王丽环;周莹君;田晓蓓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为减少门诊药房、中心药房发药差错隐患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我院门诊药房2009年外包装相似的药品,通过药房工作人员了解实际处方调配工作中因药品外包装相似造成的差错隐患.结果 共发现12对外包装相似的药品,相似内容包括图案、颜色、盒子大小等,因其包装相似造成的调配差错隐患共25次.结论 必须重视外包装相似的药品,并采取防范措施以消除因药品外包装相似而造成的处方调配差错隐患.
作者:陈宇红;陆卫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胸腺法新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60例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急性发作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注射用胸腺法新加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的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 胸腺法新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功能,可效地预防和减少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作者:和丽琴;左毕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丙泊酚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做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含水量,并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结果 丙泊酚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治疗组能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活力、NO含量,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抗自由基损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林志峰;蔡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药药理学是随着中药的悠久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门学科,其研究方法要以中医理论体系作为出发点,来研究中药的特性,这种研究理论就是传统的中药药理研究.
作者:周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我院2010年度普外科围术期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及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度手术250份出院病历,对手术切口类型,选用抗菌药物的种类、联用情况、用药时间等内容做统计分析,并做出评价.结果 全部病例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围术期预防性用药使用率达100%.共涉及抗菌药物19种,使用前6位依次为头孢西丁、头孢哌酮/他唑巴坦、替硝唑、奥硝唑、头孢孟多、哌拉西林.结论 需要加强管理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作者:陈伟忠;周晓光;黄春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常用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记录2004-2006年,192例泌尿外科门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口服药物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共34人:(1)α-受体阻滞剂30人:其中盐酸特拉唑嗪24人,甲磺酸沙唑嗪控释6人;(2)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4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时间:≤3 d的有24人,其中α-受体阻滞剂22人,5α-还原酶抑制剂2人.结论 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药物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特拉唑嗪等)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中,α-受体阻滞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首剂效应发生率较高,其中又以盐酸特拉唑嗪发生率高.5α-还原酶抑制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老年人对降压药的耐受性差,压力感受器反应障碍,故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医生在给老年人用盐酸特拉唑嗪时,应从1 mg用起,嘱睡前服用,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作者:陈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川芎素联用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血脂和血压(BP)的影响,以探讨其调脂和额外降压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0例口服硝苯地平+川芎素+低脂饮食,B组30例口服硝苯地平+安慰剂+低脂饮食,疗程均为4周,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的血脂和血压.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率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川芎素联用硝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具有调脂和额外降压作用.
作者:王晓君;熊佑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智齿即第三磨牙,一般在18~25岁时开始萌出,由于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颌骨变小,而没有足够的位置,从而形成智齿错位萌出,这种牙又叫阻生牙,常诱发一系列临床问题,临床多将智齿拔除以消除患者痛苦.我院采用地塞米松预防智齿拔除后肿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应用.方法 对本院2010年6月5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406例,使用率为78.1%,多为单一用药与静脉注射给药.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头孢菌素居首位,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稍多.结论 我院医师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梁英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药源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及引起急性肾衰竭的药物种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22例药源性急性肾衰竭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药源性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原发病、合并症、使用药物、给药途径.结果 药源性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原发病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41.2%,其次为发热,占13.8%;无合并疾病者占45.6%,合并高血压者占22.9%;导致药源性急性肾衰竭的药物主要有抗生素、甘露醇及化疗类药物等.结论 抗生素类、甘露醇及化疗类药物是我院引起急性肾衰竭的主要常见药物,应及时予以诊断治疗,并停用可疑药物.
作者:任玉芳;马玉斌;闫伟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