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庆;倪家骧
目的 阐述细胞色素P450在临床联合用药中的重要性,对临床不合理联合用药进行干预.方法 对临床药师在查房中搜集到的典型的不合理用药案例中与细胞色素P450有关的病例进行用药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能及时发现、解决潜在的与细胞色素P450相关的不合理用药现象.结论 通过临床药师的干预,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促进药物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紫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法莫替丁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4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法莫替丁注射液组)22例,对照组(西咪替丁注射液组)20例,分别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优于西咪替丁;而不良反应明显小于西咪替丁,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增鑫;李俊利;吴时光;史学凯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4月-2010年8月治疗的38例患有金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给予抗生素+激素+丙球治疗,对照组(18例),单纯采用苯唑西林钠(100mg/kg/d)静脉滴注.连用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在退热时间、皮肤松解控制时间以及皮疹停止发展时间、完全结痂时间、痊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SSS近几年来常有发生,对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伤害,因此应尽早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和适量的糖皮质激素治疗,在联合了大剂量注射免疫球蛋白后,有利于患儿的治愈,并且缩短了病程.
作者:黄显翔;叶光荣;张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常用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记录2004-2006年,192例泌尿外科门诊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并口服药物治疗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所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共34人:(1)α-受体阻滞剂30人:其中盐酸特拉唑嗪24人,甲磺酸沙唑嗪控释6人;(2)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4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时间:≤3 d的有24人,其中α-受体阻滞剂22人,5α-还原酶抑制剂2人.结论 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主要药物α-受体阻滞剂(如盐酸特拉唑嗪等)和5α-还原酶抑制剂(如非那雄胺)中,α-受体阻滞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首剂效应发生率较高,其中又以盐酸特拉唑嗪发生率高.5α-还原酶抑制剂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老年人对降压药的耐受性差,压力感受器反应障碍,故易产生体位性低血压,所以医生在给老年人用盐酸特拉唑嗪时,应从1 mg用起,嘱睡前服用,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作者:陈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智齿即第三磨牙,一般在18~25岁时开始萌出,由于在进化过程中人类的颌骨变小,而没有足够的位置,从而形成智齿错位萌出,这种牙又叫阻生牙,常诱发一系列临床问题,临床多将智齿拔除以消除患者痛苦.我院采用地塞米松预防智齿拔除后肿胀,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士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丙泊酚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做大脑中动脉缺血2h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4h后断头取脑,测定各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和脑组织含水量,并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结果 丙泊酚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脑含水量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治疗组能提高脑组织SOD活性,降低MDA活力、NO含量,同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脑水肿,抗自由基损伤,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作者:林志峰;蔡婉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处方是指导药剂人员调配药物的书面文件,其作用是向医务工作者、患者介绍药品的重要信息,具有技术和法律责任.但是有部分临床医生却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开中药处方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在开具中药饮片处方时,较普遍存在出现配伍禁忌、用药名称不严谨、计量过大、药品用法交待不清、处方不完整等问题.
作者:杜才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6年3-12月40例冠心病住院患者(含出院后随访),随机分为冠心病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20例和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20 mg/d)2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常规酶法等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血脂水平 [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和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TC、LDL-C、TG),血清TNF-α、MMP-9、CRP及MDA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能减轻冠心病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程度.
作者:姜荣建;覃数;孔洪;舒燕;程标;李英;赖金川;唐英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胫腓骨下段双骨折手术治疗时,腓骨切开复位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2000年5月-2008年5月间收治的胫腓骨中下段双骨折行内固定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损伤程度分别用AO钢板法及绞锁髓内钉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均得到回访,仅1例骨不连接,愈合率97.7%.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5.3%.结论 对胫腓骨中下段骨折,应根据患者受伤情况、骨折位置、选择手术方式,尽可能解剖复位,稳定内固定,方可达到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郎林;彭雪强;鲁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21dESS增分率和第90d 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朱炯端;孙芳;余向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7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情况.方法 选择76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均顺利手术,其中行I期切除吻合术占96.1%,行肠造瘘ll期吻合术占3.9%.没有手术死亡的病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吻合口漏2例,腹腔感染1例.结论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从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笔者在临床上发现多数患者为虚实夹杂证,故自拟磁石柏子仁汤治疗虚实夹杂证不寐,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贾长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胆道残留结石手术的配合.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室护士认真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护理、手术器械的准备加强术中的配合.结果 手术成功,术后止血、抗感染治疗7d,效果满意,顺利出院.结论 胆道镜下钬激光碎石治疗胆道残留结石术前准备要充分、术中配合要求高,巡回护士要相对固定.
作者:刘晓芬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从西药库计算机中提取2010年门诊西药房抗菌药物各品种的出库数量,采用WHO限定日剂量法分析用药频度(DDDs),对DDDs进行排序;从2010年1-12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6000份,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DDDs排序靠前的依次是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缓释片、罗红霉素胶囊、头孢曲松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38.14%.应用中存在用法、用量不当,超剂量用药、无明确指征用药等问题.结论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通过处方点评等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龚拥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高压臭氧自体血回输疗法是应用德国赫尔曼高压臭氧发生器对患者的自体血进行臭氧化处理后再将血液回输到体内,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慢性疼痛、感染、过敏性皮炎等疾病的治疗.我们通过对4000余例患者的治疗,深刻体会到这项新技术不但要掌握技术,而且要对患者实施连续的心理护理措施,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曹国庆;倪家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早产儿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质量大部分在<2500g,头围<33cm.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差,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病因与围生期缺氧或产伤密切相关,尤其是早产儿多见,由于早产儿凝血功能不健全,缺乏凝血因子,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完善,故在缺氧或损伤的条件下,易发生颅内出血.本组收集我院2010年1-12月颅内出血病例20例,其中有8例为早产儿.本病早表现为神经兴奋症状,如激惹、脑性尖叫、反应低下、惊厥、昏迷并伴有前囟门张力增高、体温不稳、面色苍白、双眼凝视、瞳孔不等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等.
作者:钱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持续胰岛素泵入(CSII)和分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58例随机分成CSII和MDI两组,CSII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MDI患者采用胰岛素笔治疗.结果 CSII组与MDI组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分别为(3.56±0.72)d和(5.61±0.46)d,胰岛素用量为(32.7±5.6)U/d 和(40.3±7.8)U/d,低血糖发生率3次/例和 8次/例.3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II组和MDI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且CSII更能有效的控制血糖,节省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
作者:张宪军;石雨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及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脓毒症模型组(SEP组)和UTI治疗组(UTI组),每组再分为0h,12h,24h,48h和72h 5个时间点.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CLP)制作脓毒症大鼠模型,术后三组均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ml/kg腹腔注射,每12h重复一次,其中UTI组0.9%氯化钠溶液中加UTI 10×104U/kg.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血浆D-乳酸浓度.结果 SEP组和UTI组的血浆DAO活性均显著高于SH组,但UTI组较SEP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血浆DAO活性变化趋势:SH组先升高后回落,SEP组逐渐升高,UTI组先升高后持平.血浆D-乳酸浓度检测结果与血浆DAO活性一致.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SEP组肠黏膜明显损伤,UTI组次之,SH组无明显损伤.结论 乌司他丁能减轻脓毒症大鼠肠黏膜损伤,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作者:孙艳;薛芊芊;李小民;陈晓兵;燕宪亮;赵宁军;许铁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中药足浴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爱西特配合中药足浴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爱西特;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足浴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于敏;赫岩;李萌;李伟惠;王安娜;史耀勋;田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本文就护士长应具备的素质,提高护士长素质的途径和方法,护理管理技巧进行了探讨.提高护士长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
作者:邓太美;田耘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