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民杰;杨敏;张宗权
目的 观察银杏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64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加用银杏叶片,服用6周后,比较两组血脂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血脂、PAI-1和t-PA较用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脂、PAI-1和t-PA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和银杏叶片联用可以更有效的改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和纤溶系统异常.
作者:林凡源;张效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自从20世纪70年代女用甾体激素避孕药应用于临床实验开始,各个国家都开始不同程度地致力于甾体类激素避孕药的研究,用药途径、剂量、配方、有效性及安全性都有了改进.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临床上女性常用的甾体激素类避孕药,并对国内外关于这种药的研究做简要分析.
作者:王莲萍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根据农六师地区大中专院校入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学校预防乙肝理论提供依据及对策.方法 对2004-2009级13272名入学新生用ELISA法测定HBsAg、乙肝抗原抗体系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结果 HBsAg阳性率为7.7%.结论 HBsAg阳性率为7.7%,与同期全国其他院校新生水平接近,高于新疆8月龄~15岁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水平.
作者:何志飞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居民原发性高血压(EH)的遗传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2005年6月-2010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布尔津县医院就诊的270例EH患者及同期体检的420名非高血压健康人群进行EH相关因素的问卷调查及生理和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布尔津县哈萨克族EH患者遗传度为56.8%,其中男61.2%,女53.5%;病例组家系一级亲属、家系男性一级亲属和家系女性一级亲属的患病率分别为30.50%、36.12%和28.12%,均高于对照组的15.21%、16.97%和1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布尔津县哈萨克族EH患者分离比为0.17,符合多基因遗传病特征(分离比<0.25);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酒、高盐饮食是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居民患EH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布尔津县哈萨克族居民EH患者有明显遗传倾向,具有多基因遗传特征;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酒过量、高盐饮食的哈萨克族居民患EH的危险性较大.
作者:海依拉提·克孜;热娜古丽·艾则孜;帕它木·莫合买提 刊期: 2011年第15期
腺样体即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的组成部分,腺样体肥大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鼻窦炎、鼾症等多种疾病,对出现睡眠打鼾、张口呼吸、慢性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症状之一者,均应作为腺样体切除术的适应证.
作者:李康;张志茂 刊期: 2011年第15期
1 病例简介患者1,青年男性,23岁,主因外伤后头痛出血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步入急诊室.查体合作,双侧瞳孔左:右=4:4mm,光反射灵敏.心、肺、腹及四肢(-).外科:头枕部纵行头皮裂伤,长约4cm,深达帽状腱膜.急诊初步诊断:头皮裂伤.
作者:曾宪锋;刘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分析食管癌患者术后联合应用抗生素的利弊.方法 回顾性分析27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抗生素应用情况分为单药组和多药组.统计分析患者术后严重感染和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组间差别.结果 单药组135例患者与多药组138例患者相比,在胸腔感染、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药组患者腹泻发生率较多药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术后应用单种抗生素预防感染安全有效,与联合应用抗生素相比无明显差异.
作者:李宁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对江苏省异地就医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目前江苏省异地就医人员对异地就医现状的满意程度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探寻有效解决江苏省异地就医问题的途径与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江苏省2007年1 000位异地就医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0、Excel等软件对异地就医人员基本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寻性别、职退情况、收入水平、报销等待时间、垫付费用情况、医保经办机构服务质量、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与异地就医人群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 收入水平、门诊及住院选择哪级医院、平均每次垫付医疗费用数、报销等候时间、报销手续是否方便、本地医保机构服务质量、对相关政策是否了解这些因素与满意度相关(P<0.05),而性别、职退情况、异地就医类型、报销费用间隔时间与满意度无关(P>0.05).结论 应构建异地就医费用结算平台,完善报销政策,加快社区医院建设,提高异地就医服务质量,加大宣传力度.
作者:夏韡;仝晶晶;高璇;曹乾;张晓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假手术组(0.9%氯化钠溶液2 ml/d)、缺血再灌注组(0.9%氯化钠溶液2 ml/d)、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阿托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阿托伐他汀20 mg·kg-1·d-1、L-硝基精氨酸甲酯15 mg/kg).灌喂3 d后制作大鼠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L-硝基精氨酸甲酯于缺血前15 min尾静脉注射.再灌注后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心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及丙二醛(MDA)水平;Hoechst荧光染色观察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检测凋亡蛋白Fas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阿托伐他汀组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O水平、TSOD活性、MDA水平、Fas蛋白阳性表达率及A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托伐他汀+L-硝基精氨酸甲酯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NO水平、TSOD活性、MDA水平、Fas蛋白阳性表达率及AI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NO、MDA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能够减轻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清除氧自由基,干预Fas蛋白表达,从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一氧化氮合酶(NOS)-NO途径可能是阿托伐他汀抑制细胞凋亡的途径之一.
作者:孟红;张英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及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29例初诊T2DM患者进行为期约2周[平均(12.7±2.7)d]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或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比较治疗前后8:00、16:00、24:00患者的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24 h尿总皮质醇(UTC)水平,血糖[空腹血糖(FPG)、糖负荷后2 h血糖(2 hPG)]、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计算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糖负荷后早相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I30'/△G30').结果 经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患者8:00、16:00、24:00血浆皮质醇水平[分别为(508±188)nmol/L、(170±96)nmol/L、(40±29)nmol/L]及24 h UTC[(956±410)nmol/24 h]与治疗前[分别为(609±260)nmol/L、(291±167)nmol/L、(94±98)nmol/L和(1 488±727)nmol/24 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时点血浆AC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FPG、2 hPG、TC、TG、LDL-C、hs-CRP水平及HOMA-IR[分别为(7.1±1.2)mmol/L、(18.9±2.9)mmol/L、(3.9±0.9)mmol/L、(1.3±0.6)mmol/L、(2.2±0.7)mmol/L、(1.0±1.1)mg/L、(1.8±1.3)]较治疗前[分别为(12.9±3.0)mmol/L、(27.0±5.2)mmol/L、(4.9±1.3)mmol/L、(3.2±3.7)mmol/L、(2.9±1.0)mmol/L、(2.6±2.8)mg/L和(3.7±3.5)]降低,而HDL-C水平及HOMA-β、△I30'/△G30'[分别为(1.16±0.30)mmol/L、(38±27)和(2.3±2.4)]较治疗前[分别为(1.04±0.29)mmol/L、(17±16)和(1.0±1.1)]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改善初诊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和胰岛分泌功能,缓解胰岛素抵抗,有效降低血、尿皮质醇水平,促进HPA轴功能恢复.
作者:马玲;成丹;钟立;李启富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及脂多糖(LPS)损伤后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胚胎大鼠中脑原代细胞培养法,分离培养中脑神经细胞,培养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PP+组、MPP++EGB761组、MPP++LPS组、MPP++EGB761+LPS组;给予MPP+、EGB761和LPS进行配组干预,然后观察细胞生长状况;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微量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法(FITC),比较各组阳性神经元的变化,了解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表达情况;同时硝酸还原法检测培养细胞中一氧化氮(NO)的表达情况.结果 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细胞生长旺盛,轴突延长明显;MPP++EGB761+LPS组:细胞生长受抑制,轴突较短 MPP+组、MPP++LPS组细胞数量少,仅少数细胞稍有突起,大多数细胞无轴突.MTT法测得细胞吸光度值(A值)、免疫荧光TH阳性细胞表达及培养细胞NO的表达:空白对照组、MPP++EGB761组NO含量与MPP++EGB761+LPS组、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EGB761+LPS组NO含量与MPP+组、MPP++LP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P+组与MPP++LPS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结论 LPS可加重MPP+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作用,小胶质的活化及其释放的NO有可能参与该细胞凋亡过程.EGB761对损伤后的胚胎大鼠中脑原代培养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小胶质的活化完成.
作者:朱灿宏;奚淑芳;王群江;周冰;李蓉;庄志;毛善奎;端礼荣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评估比较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与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治疗中度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46例患者分为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组和使用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组,观察临床症状、缓解药用量、肺功能相关指标和哮喘症状及病情评估问卷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期间不同治疗时间各疗效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疗效指标时间与组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和布地奈德干粉吸入剂+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联合用药均可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均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刘晓峰;孔灵菲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抗菌中药注射剂的合理性应用.方法 对本院2010年6月5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门急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中药注射剂125例,使用率为24.0%,多为单一用药与静脉注射给药.上呼吸道感染抗菌中药注射剂使用清开灵注射液居首位,其次为鱼腥草注射液和银黄注射液.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稍多.结论 我院医师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中药注射剂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抗菌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介绍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治疗中开展药学服务的经验.方法 对几例药师参与治疗典型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度取得明显的效果.结论 药师参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对药物的合理使用起着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作者:包秧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合理用药就是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和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1],防止药物资源浪费,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或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随机抽查我门诊部2008、2009、2010年共3000张门诊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张富芳 刊期: 2011年第15期
通过对352例剖宫产术的舒适护理总结,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认识到剖宫产术的舒适护理能提高手术室满意度,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唐迎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我院门诊临床用药是否合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按月份随机抽取2009-2010年我院门诊处方5000张,对其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占抽取门诊处方的3.32%,主要表现为:药物联用不合理、药物使用方法不合理、重复用药、选药不合理、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结论 我院2009-2010年临床处方中仍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关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张秀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食管癌根治手术期间对血压、心率(HR)、术后苏醒时间及麻醉用药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ASAI~Ⅱ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和全麻组,每组各50例.复合组行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置管后,行气管内插管全麻,全麻组按常规麻醉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全麻,两组的全麻诱导和维持用药种类和方法相同.连续监测,比较两组麻醉前、气管插管时和拔管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HR的变化,并记录两组异丙酚的用量和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复合组在气管插管时和拔管时SBP、DBP和HR的变化接近于麻醉前,全麻组出现明显的变化,尤其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明显高于麻醉前,复合组的SBP、DBP和HR与全麻组在气管插管和拔管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异丙酚和维库溴铵的用量显著减少,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组麻醉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食管癌根治术对血压、HR影响小,可减轻应激反应,减少麻醉用药量,术后苏醒迅速完全,术后躁动少,术后镇痛完善.
作者:古粤峰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耐5-氟尿嘧啶(5-FU)食管癌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48例对5-FU耐药的食管癌患者,接受紫杉醇135mg/m2,静脉滴注,第1、8天;顺铂20mg/m2,静脉滴注,第1~5天;21d为1个周期.结果 共完成192个周期,6例完全缓解,28例部分缓解,10例病灶稳定,4例病灶进展,总有效率为68%.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8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9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耐5-FU食管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较轻,可作为5-FU治疗失败的食管癌的解救方案.
作者:郑铁桩 刊期: 2011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由各种病因导致的25例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每日在床边行连续HVHF(置换液流量80 ml·kg-1·h-1)治疗12~18 h.观察治疗后24、48、72 h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脏指数(CI)、体温和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观察治疗前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变化.结果 HVHF治疗 48 h~72 h时严重脓毒症患者的HR、MAP、体温和PaO2/FiO2等指标均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VHF治疗72 h后,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较HVHF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VHF治疗可以有效改善严重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
作者:邱泽亮;张宁;徐俊龙;许伟海;张剑;楼天正 刊期: 2011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