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型副伤寒临床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袁茂蓉

关键词:副伤寒, 甲型, 临床特征, 耐药性
摘要:副伤寒仍是近年来临床上较常见的传染病[1],其临床症状多不典型,因此诊治有一定难度.笔者对我院收治的经血培养证实为甲型副伤寒患者286例临床特点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收治甲型副伤寒患者286例,均经血培养和骨髓培养证实.其中男167例,女119例;年龄12~67(35.6±1.4)岁.春季发病57例,夏季发病104例,其他为秋、冬季发病.所有病例均以寒颤、高热起病,其中不规则热101例,稽留热66例,弛张热49例,有肝和(或)脾肿大者105例,相对缓脉者87例,表情淡漠者46例,腹泻者79例,头痛、头晕者98例,未见玫瑰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肺叶切除术患者雾化吸入后不同时间叩背排痰效果.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0例,3组术后按常规行雾化吸入,A组雾化吸入后立即予叩背,B组雾化吸入后15min予叩背,C组雾化吸入后30min予叩背.比较3组术后第1~6天日均咯痰量和血氧饱和度(SpO2)情况.结果 A组术后第1~6天日均咯痰量均多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5d叩背排痰后5、15、30min平均SpO2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后立即叩背是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排痰有效及佳的时机.

    作者:洪菊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院外急救患者安全转运措施探讨

    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颁发实施,杜绝医疗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医院当前工作的重点,同时随着急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提高,院外急救越来越成为急救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笔者通过对我院2010年2~10月163例院外急救患者的转运情况分析,探讨安全转运院外急救患者的措施:包括转运前的准备(人员的准备、仪器和药物的准备、患者的准备);转运途中并发症的预防;转运途中的监护与记录等,收到了一定的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急诊科夜班对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分析

    目的 分析急诊科夜班护士心理健康情况,调查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我院急诊科夜班护士20名作为观察组,正常作息的健康人133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对、偏执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值夜班可影响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

    作者:周德如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普胸外科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

    我科近2年来开展普胸手术126例,术前进行全面详细地询问病史和体检,对营养状况、手术耐受性和脏器代偿功能进行客观评估,做好围手术期处理及护理,手术均获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术前准备1.1 实验室检查 (1)三大常规.(2)出血、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并根据情况检查血沉、血小板计数等.(3)肝肾功能、电解质、CO2结合力等.(4)需要输血者常规检查乙肝全套、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抗体.(5)合并感染者,须行相应的细菌学检查和药物敏感试验.(6)肿瘤患者进行内镜细胞学检查,以了解淋巴结和远处转移情况.

    作者:潘锦星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肺炎性肺癌的影像学诊断探索

    肺炎性肺癌又称周围大灶性肺炎性肺癌,其发病率低,误诊率高,往往影像学检查的首次诊断为肺炎,在治疗无明显好转后逐步证实为肺癌.我院2006-2010年诊治肺炎型肺癌患者25例,现对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影像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袁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我院降压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分析降压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798张处方.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抗高血压药的用药品种、数量、联用方案、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结果 798张处方中以男性和60~70岁患者居多.处方数目由多到少依次为钙通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复方制剂及其他.DDDs排序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缬沙坦、坎地沙坦酯、非洛地平、吲达帕胺、氨氯地平、氢氯噻嗪、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卡托普利和贝那普利.结论 患者高血压控制率较高,用药基本合理.临床应用降压药物应综合分析患者血压水平,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刘纲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脂肪肝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关系

    正常肝脏含脂肪5%,肝内脂肪含量大量增加,肝细胞内出现大量脂肪颗粒称脂肪肝[1].总胆固醇主要用于原发性和继发性脂代谢异常的诊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主要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肝损害、糖尿病的诊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用于多种肝病的诊断.现对健康体检252人中脂肪肝的血液生化检查资料做对比分析,以了解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脂肪肝的关系.

    作者:房艳珍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观察肺功能检查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的变化特点,并掌握其意义.方法 对50例哮喘患者分别于急性发作期、缓解期进行肺通气功能、肺容量、脉冲震荡法检测,比较参数,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大用力呼气峰流量(PEF)及25%、50%、75%肺活量时大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深吸气量(IC)、残气量(RV)、残气和肺总量比(RV/TLC)、共振频率(Fres)、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外周气道阻力(R5-R20)、震荡频率为5Hz时电抗值(X5)等的变化.结果 FVC、FEV1/FVC、FVC/pre、FEV1、FEV1/pre、PEF、PEF/pre、FEF25、FEF50、FEF75、FEF25/pre、FEF50/pre、FEF75/pre、X5在急性发作期显著低于缓解期,RV、RV/TLC、Fres、Z5、R5、R20在急性发作期显著高于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FEV1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和改善率均显著高于FVC,PEF的改善率高,FEV1/FVC的改善率低.另外,RV也有较高的改善率.Z5、R5缓解期较急性发作期的改善值增大,R20改善值>R5-R20,X5改善率高,Fres也有较高的改善率.结论 哮喘气道阻力的增加以中心气道阻力为主,其治疗反应以流速改善型为主.IOS在区分气道阻塞的部位和治疗反应类型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国文;朱利永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内蒙古林业总医院2007-2009年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 调查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经济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方法,对内蒙古林业总医院2007-2009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以及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列前10位的药品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09年内蒙古林业总医院抗高血压药品种、数量及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应用抗高血压药主要包括CCB、ACEI、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ARB.3年中CCB的销售金额稳居各年度抗高血压药的首位.ACEI的DDDs连续3年高,CCB和β受体阻滞剂的DDDs均居中.销售金额排序列在前10位的药品始终占抗高血压药总销售金额的90%以上.硝苯地平销售金额连续3年位列第1,替米沙坦从第6位上升至第2位,氨氯地平从第10位上升至第4位,厄贝沙坦作为新型抗高血压药,销售金额正呈逐年上升趋势.美托洛尔和非洛地平位次相对稳定.3年间DDDs排序列第1位的是卡托普利,螺内酯DDDs较高.DDC高的是硝苯地平缓释片,但是其DDDs有所下降,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的DDC也较高,DDC低的是卡托普利和尼莫地平.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邱敏;李焕婷;杨玉梅;邓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包皮龟头炎伴2型糖尿病200例临床分析

    包皮龟头炎为临床常见的多种感染所引起的男科疾病,以成年男性发病为主,临床表现为包皮过长,包皮、尿道口红肿,包皮口逐渐变紧,伴皲裂纹,包皮垢增多,有异味,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为发病高峰.近5年来,包皮龟头炎伴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给男性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包皮龟头炎伴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沈宁平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腹腔镜治疗右侧十二指肠旁疝合并粘连性肠梗阻1例

    患者,女,34岁.主因上腹疼痛剧烈,频繁呕吐9h入院.于27年前患者因进食过多诱发腹痛,以上腹部为著,为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不向其他部位放射,伴呕吐,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胆汁样,经禁食、补液后症状减轻.5年来腹痛发作频繁,间隔时间越来越短,而症状逐渐加重.查体:上腹部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活跃.无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入院后给予胃肠减压,禁食,补液治疗,症状有所缓解;行立位腹平片及上腹部CT检查示:肠管扩张、积气积液,符合肠梗阻;全消化道造影示:小肠排列紊乱,可见扩张,小肠袢于右上腹,回盲部于左下腹;下消化道造影示:回盲部位于左下腹.初步诊断:肠旋转不良.

    作者:周丽霞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莫沙必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文拉法辛缓释片,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2%高于对照组的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2组HAMA和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嗜睡1例(2.9%),头昏5例(14.7%),口干3例(8.8%);对照组出现大便次数增多5例(14.7%).结论 莫沙必利联合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FD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及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兰庆榜;陆福山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溶栓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进展

    血栓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常见的有急性心肌梗死、脑血栓、肺静脉栓塞、动脉血栓和缺血性休克等.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死率高达30%.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世界每年死于血栓性疾病的人数约2600万,我国每年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占因病死亡总人数的40.7%,其比例远高于癌症,居各类死因之首[1].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治疗血栓性疾病为有效的方法 ,寻找和研制溶栓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对治疗血栓性疾病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奉涛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8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1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自拟清热解毒汤,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治疗组脓肿直径为(2.24±1.05)cm小于对照组的(3.13±1.49)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见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轻度胃纳降低、腹泻,偶有药物性发热.随访3~5个月内治疗组复发3例(3.7%),对照组复发5例(7.7%)(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顺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例护理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由噬菌体Ⅱ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噬菌体Ⅱ型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红疹毒素和剥脱毒素可使皮肤出现广泛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起病急,触痛显著,伴发热及其他全身症状,感染灶以体表化脓性感染多见,偶见于成年人.病情集中,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我科于2009年8月13日收治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1例,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金宁雀;肖春利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营养管理

    血液透析是患者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当患者进入规律血液透析治疗后,饮食的限制与血液透析前的肾功能衰竭有明显的不同.需要不断地调配饮食,增加营养,以避免或减轻营养不良,补充和调节体内由代谢紊乱和内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关于饮食与营养的管理问题,主要取决于残存肾功能、尿量和血液透析频率[1].我院血液透析室对2008年3月以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9例进行了有效的饮食管理,效果良好,现将管理方法 和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聂玉梅;钱丽琴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中药中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近年来,中药饮片、中成药含有的有害元素和农药残留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出口的中药饮片及中成药首先被检测的就是此类成分[1],成为中药出口的瓶颈,尤其是农药残留严重影响了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我国使用的各种农药多达几百种,常用农药至少也有几十种,中药材成分复杂,农药品种繁多[2],农药残留量检测难度大, 而前处理技术是其关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分析结果 的准确与否[3].

    作者:莫迎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65例疗效观察

    股骨干骨折大约占全身骨折的6%,近年来,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交通事故的增多其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交锁髓内钉(RIIN)是一种轴向型固定器械,在保持肢体长度的同时,其控制旋转的功能增加了断端之间的稳定性,适用于从股骨转子下至股骨髁上各种类型的骨折[1].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3月使用NIIN治疗股骨干骨折65例,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我院2010年6月-2011年2月采用国产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例,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8例,均符合WHO制订的AMI诊断标准,且有溶栓适应证,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46~65岁,中位年龄54岁.梗死部位:广泛前壁2例,下壁3例,前间壁2例,前侧壁1例.溶栓时机均在发病6h内.

    作者:王小川 刊期: 2011年第17期

  •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2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2组降压疗效和空腹血糖(FPG)、血腹胰岛素(FINS)、尿蛋白和左室后壁厚度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6.2%高于对照组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PG、FINS 水平、尿蛋白、左室后壁厚度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轻微水肿1例,未作特殊处理能坚持治疗;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艳梅 刊期: 2011年第17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