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乳腺手术112例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张晶敏;张珩;石晓琳;冯钢

关键词:抗生素, 围术期, 乳腺手术
摘要:目的 调查乳腺手术围术期抗生素应用现状,探讨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方法 对112例乳腺手术围术期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12 例乳腺手术患者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率为100.0%,其中预防性用药83例占74.1%,治疗性用药29例占25.9%.初次给药时机选择不合理38例术中无1例追加抗生素,手术后当天100.0%使用抗生素.大部分病例选择第1代头孢类抗生素.结论 乳腺手术围术期抗生素使用仍存在术前用药时机选择不当、预防用药时间过长等问题,应继续加强对围术期抗生素使用的管理,规范其应用.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氨溴索致不良反应21例分析

    目的 探讨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以促进安全用药.方法 对国内近年来期刊公开报道的有关氨溴索制剂所致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1例氨溴索所致不良反应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生多的是全身性损害和皮肤及附件损害占61.90%,各种制剂均可引起不良反应.结论 重视氨溴索制剂的不良反应,加强用药监护,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程国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粪肠球菌55株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 了解粪肠球菌药敏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病区送检的标本进行微生物病原学培养,分离粪肠球菌,并对药敏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培养分离55株粪肠球菌,在19种药物药敏检测中,前5位敏感药物依次为万古霉素(100.00%)、阿莫西林/棒酸(90.91%)、呋喃坦啶(87.27%)、氨苄西林(78.18%)、复方新诺明(76.36%).前5位耐药药物为依次为四环素(100.00%)、氯林可霉素(96.36%)、红霉素(92.73%)、苯唑青霉素(89.09%)、克拉霉素(61.82%)、青霉素(58.18%).结论 根据药敏结果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原微生物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春丽;张宁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母乳喂养的优点分析

    母乳作为婴儿好的天然食品,不仅各种成分易于吸收,而且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母乳喂养还能促进母婴间感情及心理上的联系,对婴儿的心理、智力、身体发育都十分重要.母乳喂养率距离WHO和儿童基金会所呼吁的将4个月以内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率提高到85%以上的标准相差甚远[1].1998年我国营养监测显示,4个月内生长迟缓的婴儿较生长发育正常的婴儿的母乳喂养率低约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孕妇及家属对母乳喂养的认知不足,不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人乳的成分和喂养的优点,让更多人了解母乳喂养的优势和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李凌鸿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耻骨上小切口子宫全切术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耻骨上小切口子宫全切术的效果.方法 将择期行子宫全切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各60例.麻醉后比较2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情况、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2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大感觉神经阻滞平面、大神经阻滞时间、大运动神经阻滞时间及运动神经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效果优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麻醉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3.3%低于Ⅱ组的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0.75%罗哌卡因较0.75%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更适用于耻骨上小切口子宫全切术,麻醉效果完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刘瑗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护理体会

    笔者将13例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经验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52~85岁.均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持续气管切开时间10~21d. 2 护理体会 2.1 一般护理术后48h内,密切观察切开处有无渗血、出血及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出汗、呼吸困难、皮下气肿等,准确记录病情变化. 2.2 体位护理 气管切开患者,应避免过多刺激及必要的搬动,防止气管内出血.保持气管套管在正中位置,当给患者翻身时,其头、颈、躯干应处于同一直线.注意防止气管插管移位、脱出及呼吸机管道扭曲、脱出等情况发生.

    作者:刘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深静脉置管意外脱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深静脉置管术是测量中心静脉压和快速补液的手段,同时也可用作输血、输液、肿瘤化疗及肠外营养的通道.建立一条有效的深静脉通道,不仅可减少患者多次穿刺的痛苦,也可避免血管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完全胃肠外营养等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更重要的是为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我院急诊重症病房2009年2月-2011年2月有293例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治疗期间导管脱出18例,现将导管脱出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报道如下.

    作者:苏葵花;朱爱芳;廖文丽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推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3-12月453份完整出院病历,对使用抗菌药物的品种、疗程、联合用药及合理性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有421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2.9%.抗菌药物的品种达23种,主要是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等.使用抗菌药物的421例患者中,单一抗菌药物治疗160例(38.0%),二联228例(54.2%),三联17例(4.0%),四联及以上16例(3.8%).421份使用抗菌药物病历中,有219例进行了病原学检查,送检率为52 0%.结论 医院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仍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作者:奉涛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急性胆囊炎手术时机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急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时机.方法 将急性胆囊炎患者116例随机分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27例.其中观察组在患者发病72h内行手术治疗;对照组为发病72h后行手术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胆道损伤、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胆囊炎要根据患者情况,尽早实施手术治疗,能够降低切口感染率,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以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明月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可行性,探讨剖宫产中罗哌卡因的适合剂量.方法 随机抽取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术的患者60例,采取腰-硬联合麻醉.根椐罗哌卡因剂量不同,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组(A、B、C组),药物剂量分别为:罗哌卡因10mg、15mg、20mg,均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配成3ml重比重局部麻醉液.比较各组阻滞效果、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和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A组感觉运动神经起效时间及大运动阻滞时间均长于B、C组,大阻滞平面高于B、C组,感觉运动神经恢复时间快于B、C组,麻醉效果及大运动阻滞程度均差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C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C组(P<0.05或P<0.01);A、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是安全可行的,且罗哌卡因15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配成的3ml重比重局部麻醉液为较适合的剂量.

    作者:徐利英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急性砷化氢中毒急救及护理体会

    吸入砷化氢粉尘可引起严重的中毒症状,临床主要表现是溶血、黄疸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损害,患者多发性神经炎、休克、继发感染、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1].我院收治急性吸入性砷化氢中毒患者14例,经急救及精心护理,除1例因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死亡外,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牛素贤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

    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笔者现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教育探讨如下. 1 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 (1)集体讲课.定期召集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授课式的讲解,课后鼓励大家踊跃发言,组织讨论,以增加对疾病的认识及防病措施.(2)个别讲解.对个别文化层次低的患者,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进行逐个说明,直到完全理解为止.(3)图文宣传.建立社区健康宣传栏,定期更换宣传内容辅以插图,以加深认识.(4)建立疾病卡片.卡片上注明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疾病名称、服用的药物和急救措施.卡片和药物要随身携带,以预防发生意外时的抢救,争取时间,增加医院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剖宫产产后联合使用米索前列醇和钙剂,对照组术后使用缩宫素.观察术中和术后24h出血量及总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术后24h及总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钙剂可减少剖宫产术后24h及总出血量,能够用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

    作者:高洪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阿奇霉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阿奇霉素是一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又译为阿红霉素、阿齐红霉素.对于流感杆菌、肺炎球菌和摩拉卡他菌等所致的急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感染、肺炎等的有效率达90%,细菌清除率达85%.对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的疖肿、蜂窝组织炎等,采用本品每天1次的5d疗法(总量1.5g),治愈率为53%~74%,有效率达90%以上,其疗效与苯唑西林、红霉素和头孢氨苄相仿.单剂1g治疗衣原体感染,其疗效与环丙沙星或多西环素相似.本文将阿奇霉素在儿科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以期为阿奇霉素在儿科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春兰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 将91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ADV)10mg口服,每天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LAM)100mg口服,每天1次.1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3、6、12个月后HBV DNA及HBeAg阴转率.结果 治疗组HBV DNA、血清HBeAg阴转率较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现与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ADV联合LAM治疗CHB的疗效优于单用ADV,且两药联合应用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泉滔;王茂林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剖腹产术后微波治疗对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我院应用微波治疗仪选择剖腹产术后患者100例进行伤口表面照射,在照射期间患者反应良好,主动要求照射,普遍感觉伤口周围温热、止痛,临床观察具有消炎、消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强伤口愈合的功能.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剖腹产术后患者100例采用微波照射,对照组照射功率为20~40W.方法 :患者或医师持微波机探头在包扎伤口上,来回移动,以患者感觉温热为宜,每次照射20min,每天1次,4~7次为1个疗程,多数病例在术后8h开始照射,至拆线日治疗约4~7次.

    作者:罗桂珍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膳食回避治疗婴儿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膳食回避治疗婴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或门诊就诊的50例胃肠功能紊乱婴儿,随机分成膳食回避组和对照组,各25例.膳食回避组采用膳食回避治疗;对照组采用原饮食方案治疗,2组对症治疗相同.治疗后应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食物特异性IgG升高以牛奶(94%)多见,2组特异性lgG升高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后,膳食回避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测定血清中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在婴儿胃肠功能紊乱中有重要意义,膳食回避治疗婴儿胃肠功能紊乱效果明显.

    作者:张强英;杨光;余咏文;黄惠清;王丽容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住院孕产妇200例心理护理体会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整体护理的实施,心理护理正日益受到重视,并将它提高到理论高度来予以重新认识和评价,特别是在妇产科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决定分娩的因素有产力、产道、胎儿三方面,其中产力和产道可受精神因素的影响,而产力的强弱可影响胎位的改变,因此精神因素可直接影响分娩[1].本文通过对200例住院孕产妇的心理状态观察,因人而异地安排落实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春红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1例

    患者,38岁,因月经紊乱2年、发现盆腔包块3个月入院.既往月经7/30d,近2年月经2~3/10~15d,经量无明显改变,曾经用药物调理无效果.生育史:1-0-2-1.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水肿;下腹部稍膨隆,无压痛,未叩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阳性.妇科检查:宫体正常大小,有一定的活动度,右侧附件区可叩及一直径约7cm的肿块,质中,活动可,实性感,有压痛,表面尚光滑,与子宫之间有界限.

    作者:袁媛;李芹;马汝禅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护理干预对减轻鼻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鼻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鼻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后比较2组效果.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为95 0%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鼻部手术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作者:张敏 刊期: 2011年第22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0年1-12月处方9600张,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60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处方3763张占39.20%.其中,抗菌药物联用处方422张占应用抗菌药物处方的11.21%;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8.79%,口服抗菌药物处方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0.98%.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频率较高,分别占33.29%、26.07%.儿科与内科应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分别占35.98%、30.99%.抗菌药物不合使用情况有重复用药、无指征用药、药理作用拮抗及给药方案不当.结论 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高我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

    作者:夏荣芬 刊期: 2011年第22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