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2008~2010年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王丽琼;王会容

关键词:麻醉药品, 用药频度, 使用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医院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为麻醉药品的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2008-2010年医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麻醉药品使用数据,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法对11种麻醉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用药金额逐年递增,2008-2010年各年度麻醉药品中吗啡缓释片、芬太尼注射液和瑞芬太尼粉针剂销售金额一直占据前3位.芬太尼注射液的用药频度一直位居第1.结论 医院麻醉药品用药结构基本合理.吗啡缓释片现在是该院临床缓解肿瘤疼痛惟一的口服制剂,可待因片已不再作为癌痛治疗的选择.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早期功能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重点从早期心理护理、良姿位摆放位置、运动训练等方面进行干预,获取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对照组给予定时翻身拍背、口腔护理及协助生活护理等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干预组Barthel指数评分为(71.24±34.00)分高于对照组的(60.30±7.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功能训练能降低急性脑卒中的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功能康复.

    作者:王秀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糖尿病失眠患者41例护理体会

    高质量足够的睡眠是维持内环境稳定、机体健康所必需的.失眠可致睡眠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继而引起心脑血管病变等一系列躯体疾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由于慢性高血糖导致脑动脉硬化、微循环障碍、组织供血不足、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损伤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等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加之病情反复,时间长,极易引起失眠[1].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运用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伴失眠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丽芳;武文涛;杨润栓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光学显微技术与应用

    光学显微技术的应用源自显微镜的发明.自1590年Janssen发明显微镜以后,制造工艺和加工水平的改良促进了显微镜性能的提高[1].而光学显微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显微镜有了进一步发展.受可见光波长的限制,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一般不超过0.2μm.电子显微技术和近场光学扫描显微技术的出现使得分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2].而荧光显微技术的提出使得通过显微镜观察无色透明的生物标本成为现实.本文将结合显微镜的实现原理介绍基本的光学显微技术,并对这些技术在应用中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高英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2005-2008年布拖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调查分析

    目的 分析布拖县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原因及影响因素,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县2004-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为84.8‰,呈逐渐下降趋势;死因前5位为肺炎、腹泻、原因不明、新生儿窒息、营养不良.结论 应当根据该县5岁以下儿童死因特点,加强围生期保健、婴幼保健工作,降低5岁以下儿童病死率.

    作者:苏光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经压缩式吸入器吸入特布他林及布地奈德雾化液治疗幼儿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空气压缩式吸入器吸入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雾化悬液治疗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及适用性.方法 将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9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2组患儿均给予抗感染、对症支持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上述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特布他林5mg、布地奈德1mg(普米克令舒1ml)加入0.9%氯化钠溶液至3ml,由欧姆龙(NE-C28)空气压缩式雾化吸入器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0~15min;对照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氨茶碱5mg/kg静脉滴注,每天1次.总疗程均为3d,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空气压缩式雾化吸入器吸入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雾化悬液治疗幼儿哮喘,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依从性好,值得在儿科临床中应用.

    作者:安正红;郑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2种胰岛素强化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的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连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对照组给予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日剂量及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皮下胰岛素输注可加快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发生率,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作者:谢本招;曹颖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急剧上升,成为世界上四大慢性病之一[1],其发病率高、并发症多,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控制达标,对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合并症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崔红梅;孛淑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急性胰腺炎73例综合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急症,多数病情较重,合并症多,预后较差[1].为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我院普外科于2009年11月-2011年1月对73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了术前、术后综合护理,护理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华珍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剔除子宫肌瘤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00例剖宫产术中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麻醉成功后于阴道后穹窿及直肠分别置入米索前列醇2枚(400μg),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U;对照组仅于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排气时间、产褥病发生时间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褥病率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应用米索前列醇安全有效.

    作者:梁伟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胆道镜在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石率高达30.36%[1],不少患者被迫多次手术.由于胆道镜的应用,这一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我院1995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胆管镜治疗肝胆管结石428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肝胆管结石患者428例,男135例,女293例;年龄19~93岁,中位年龄54.2岁.本组行1次胆道镜374例,2次41例,3次8例,4次5例,共计500例次.术中行胆道镜161例,术后经T管瘘道行胆道镜267例.

    作者:李升;李卫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减少临床用药风险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保障患者健康是进行药品监督管理的根本目的.尽管要求药品要安全,但安全并不意味着药品无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品上市后,应用不断扩大,各种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药物能治疗疾病,但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我国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者的12%~30%,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ADR)而入院,其中50万人属严重不良反应,19.2万人因此而死亡[1].因此加强ADR监测和药品的风险管理已刻不容缓.

    作者:李丽华;赵喜荣;郝晓菁;张占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中药注射剂过敏原因及防治对策

    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其过敏反应有增多的趋势.本文综述了过敏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目的在于减少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过敏因素,促进合理用药.中药注射液是我国独创的新剂型,具有生物利用度高,作用迅速的特点.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品种增多,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致死亡病例报道日益增多,过敏反应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过敏反应即变态反应,是外源性抗原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一种非正常的免疫反应.中药注射液过敏反应的发生可能与其成分本身、生产工艺患者体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作者:蒋洪梅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抗生素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科住院患儿抗生素的应用情况.方法 对上呼吸道急性感染患儿200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例患儿中抗生素的使用率达97.5%;单一用药率为33.3%,联合用药率为66.7%;静脉给药率为87.7%;其中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率高(60.5%).200例患儿治愈率为79.0%,平均疗程为5.8d.结论 儿科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存在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现象,临床合理用药的规范化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作者:邱芝青;谢丽明;谢华金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腹股沟疝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120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0例患儿术后无切口感染,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病侧局部均无明显瘢痕.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入路损伤小,操作简单,患儿痛苦少,恢复快.

    作者:翟秋建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胃溃疡伴胆汁反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铝碳酸镁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胃镜下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2%高于对照组的62.5%,胃镜检查总有效率为83.3%高于对照组的6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碳酸镁辅治胃溃疡伴胆汁反流能有效缓解反流症状,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冯志琼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腹股沟斜疝传统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腹股沟斜疝患者87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6例采用无张力修补术,对照组41例采用Bassini修补法进行疝修补.记录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切口积液、牵拉疼痛、异物感、坠胀感等).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4%低于对照组的7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用于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胜军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童急性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1],临床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右下腹或脐周阵发性隐痛或痉挛性痛,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呈阵发性发作,痛点多不固定,范围较大,无肌紧张[2],超声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以往主要靠病史、症状、体征来确诊,高频彩超的普及应用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早期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为正确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马筱聪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女性艾滋病患者接受奈韦拉平抗病毒治疗方案致肝毒性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女性艾滋病患者在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奈韦拉平(NVP)抗病毒治疗方案是否会增加肝毒性.方法 选取女性艾滋患者158例,其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86例设为高CD4+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者72例设为低CD4+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检测肝功能、血常规、CD4+ T淋巴细胞等,分析2组患者3个月内的肝功能变化,并观察2组肝损害程度.结果 低CD4+组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CD4+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AL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2个月、3个月)TBI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肝损害程度明显增加(P<0.05),且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中奈韦拉平发生肝毒性较常见,女性艾滋病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50个/μl时使用含有奈韦拉平的治疗方案未增加肝毒性.

    作者:杨成彬;梁成;岑一虎;伍敏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LEEP刀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LEEP刀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安达芬)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LEEP刀治疗后阴道内放置安达芬栓.对照组采用LEEP刀治疗后不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及术后阴道分泌物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95.38%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1).观察组症状改善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阴道分泌物排出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LEEP刀联合安达芬栓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苏胜红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小儿咳喘灵泡腾片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咳喘灵泡腾片佐治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支气管肺炎患儿106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儿咳喘灵泡腾片;对照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肺力咳合剂.比较2组疗效及症状、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高于对照组的8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咳喘灵泡腾片佐治支气管肺炎具有退热快、肺部啰音消失早、疗程短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星虹;唐海燕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