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道镜在胆管结石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李升;李卫东

关键词:胆道镜, 胆管结石, 诊治
摘要: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残石率高达30.36%[1],不少患者被迫多次手术.由于胆道镜的应用,这一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我院1995年1月-2010年12月应用胆管镜治疗肝胆管结石428例,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肝胆管结石患者428例,男135例,女293例;年龄19~93岁,中位年龄54.2岁.本组行1次胆道镜374例,2次41例,3次8例,4次5例,共计500例次.术中行胆道镜161例,术后经T管瘘道行胆道镜267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监护室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及应对方式

    重症监护室(ICU)作为一个特殊的医疗环境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ICU是危重症患者密集的场所,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先进医疗仪器集中,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护士工作劳动强度大,专业性更强,面临的问题更为重要和谨慎,ICU护士要承受很强的压力.压力过大会导致护士身心疲惫,工作效率降低,工作质量跟不上,形成恶性循环,终会导致护士患上身心疾病.本文旨在对ICU护士压力来源和缓解压力方式进行探讨,以指导护士在工作中大限度地进行减压,以提高工作质量.

    作者:王桂银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白冰连滴耳液与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慢性中耳炎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白冰连滴耳液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将337例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9例和对照组148例.治疗组给予白冰连滴耳液治疗,对照组给予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白冰连滴耳液治疗慢性单纯型化脓性中耳炎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白荣蕾;韩秀华;于彦录;郭之银;郭保祥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特点及降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探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老年高血压的患病人数日益增多,且在诸多方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1].因此,迫切需要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使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2].为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如何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忠东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59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9例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辛伐他汀辅治UPA疗效较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克玲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双胎之一胎死宫内27例分析

    笔者对199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双胎产妇进行观察,发现1胎胎死宫内者27例,现对其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8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共有双胎产妇312例,其中因一胎死亡后入院或在院内发生一胎死亡者27例,发生率为8.65%,中位年龄25.48岁,一胎儿发生死亡的孕周为10~40(33±3)周.双胎类型中因性别不同肯定为双卵双胎者9例,单绒毛膜单卵双胎10例,双绒毛膜双羊膜双胎8例.

    作者:崔玉萍;杨春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我院3种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该院3种清洁手术(颅脑、骨科、眼内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调查该院2010年1-12月期间的111例(129例次)3种清洁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129例次清洁手术中,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达100.00%.其中术前未应用13例次,术前应用≤2h者95例次,>2h者21例次;术中追加8例次;术后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其中应用时间≤24h者6例次,24h~48h者18例次,超过2d者105例次.结论 该院3种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引起重视,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梁汉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2008~2010年我院抗癫痫药物利用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抗癫痫药物利用情况与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8-2010年医院抗癫痫的用药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中抗癫痫药物的使用金额逐年增长,丙戊酸钠、苯妥英钠、卡马西平3种传统抗癫痫药使用频度约占70%;新型抗癫痫药物增长较快.结论 医院抗癫痫药物应用合理,品种以合资与进口为主,新型抗癫痫药增长迅速,市场前景广阔,国产品种急需开发.

    作者:陆茜;任义胜;吴丹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及饮食调理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上消化道动力障碍引起的相关性疾病,是胃食管腔因过度接触(或暴露于)胃液而引起的临床胃食管反流症和食管黏膜损伤并伴有炎症的疾病[1].反流性食管炎常见症状有烧灼感、咽下疼痛、呕血和便血等症状,饮用酸性饮料症状加重,服用抗酸剂症状减轻,婴幼儿表现为喂食困难、烦躁、拒食、咽下疼痛[2].近年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因此,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新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糖尿病失眠患者41例护理体会

    高质量足够的睡眠是维持内环境稳定、机体健康所必需的.失眠可致睡眠低氧血症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继而引起心脑血管病变等一系列躯体疾病.并且糖尿病患者由于慢性高血糖导致脑动脉硬化、微循环障碍、组织供血不足、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损伤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等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加之病情反复,时间长,极易引起失眠[1].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运用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2型糖尿病伴失眠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丽芳;武文涛;杨润栓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用药分析

    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疾病,它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老年人是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人群,合理选择降压药物,是防止和减缓老年人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笔者查阅相关资料,对合理应用降压药物简述如下.

    作者:卢建军;邓东华;李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以腹痛、厌食、消瘦为主要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多脏器淀粉样变1例

    患者,男,62岁.2010年7月10日因不明原因脐周及剑突下胀痛、乏力、体质量下降2个月入院.诉进食后腹痛加重,无畏寒发热,无咯血盗汗,无胸闷心悸.既往有阑尾炎手术史,无输血及其他疾病史.体温36.6℃,脉搏78次/min,呼吸19次/min,血压90/60mm Hg(1mm Hg=0.133kPa),精神差,消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巩膜不黄,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心脏未闻及杂音.

    作者:段元志;刘仁鹏;余桂枝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中药退黄外洗液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 建立中药退黄外洗液中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色谱柱:Phenomenex Gemini 5μm C18 110A 4.6×250.0mm 5micron;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结果 大黄酸在1.6576~33.1520μg/ml、大黄素在1.4976~29.9520μg/ml、大黄酚在1.7040~34.08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大黄酸平均回收率为99.07%,RSD为0.85%(n=5);大黄素为99.14%,RSD为1.08%(n=5);大黄酚为99.94%,RSD为0.77%(n=5);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稳定、专属性强,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宾驰;颜栋林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脑血管意外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脑卒中,是供应脑的动脉血管,包括两侧颈内动脉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意识障碍和(或)脑局灶症状(言语障碍、面瘫、肢瘫).主要分为出血性或缺血性两大类,前者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即脑梗死.在我国,脑血管意外每年的发病率约为0.15%,病死率为0.12%,幸存者70%以上遗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和危重症.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护理,对保全患者生命,减少患者的伤残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10年院前急救的脑血管意外患者92例的急救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张霞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减少临床用药风险

    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保障患者健康是进行药品监督管理的根本目的.尽管要求药品要安全,但安全并不意味着药品无不良反应的发生.药品上市后,应用不断扩大,各种不良反应报道逐渐增多,药物能治疗疾病,但也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据统计,我国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者的12%~30%,每年5000多万住院患者中至少有250万人因药品不良反应(ADR)而入院,其中50万人属严重不良反应,19.2万人因此而死亡[1].因此加强ADR监测和药品的风险管理已刻不容缓.

    作者:李丽华;赵喜荣;郝晓菁;张占铎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6~12月婴儿与3~4岁儿童眼屈光状况比较分析

    目的 比较分析6~12月婴儿与自然群体3~4岁儿童眼屈光分布,为本地弱视防治干预措施提供资料.方法 随机收集3~4岁儿童317例(儿童组)与6~12岁婴儿237例(婴儿组),使用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2组患儿进行屈光检查,对屈光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婴儿组远视性屈光占83.12%,近视性屈光占6.12%,混合散光占10.76%;儿童组远视性屈光占96.05%,近视性屈光占1.58%,混合散光占2.37%.2组近视性屈光和混合散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12岁婴儿的屈光状态呈不稳定状态,由近视状态向远视状态发展为主,由远视状态向近视状态发展为次.

    作者:张春丽;张宁;陶晗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来曲唑在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来曲唑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30例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根椐治疗药物不同随机分为来曲唑组(给予来曲唑2.5mg口服,每天1次)和三苯氧胺组(给予三苯氧胺20mg口服),每组15例.完成3个周期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评定2组疗效.结果 来曲唑组总有效率为73.3%显著高于三苯氧胺组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来曲唑应用于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秀芳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3例(256膝)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对照Ⅰ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对照Ⅱ组采用手法按摩并结合功能锻炼等综合性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比较3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Ⅰ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Ⅱ组,且治疗组高于对照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方法对早中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作者:崔和平;张增军;王宝明;陈峰;冀振亮;常富军;张玉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鼻骨斜位螺旋CT高分辨薄层扫描在鼻区骨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鼻骨斜位螺旋CT高分辨薄层扫描(HRCT)在鼻区骨折诊断治疗和司法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5例鼻区骨折患者的临床及CT诊断资料.所有病例均行鼻骨斜位HRCT扫描、多平面重建(MPR)、SSD重建;159例加做横断位HRCT扫描.结果 205例鼻区骨折中单侧鼻骨骨折17例,双侧鼻骨骨折24例,单纯上颌骨额突骨折29例,单纯鼻中隔骨折3例,鼻中隔脱位4例,鼻颌缝分离14例,鼻骨间缝分离11例,鼻泪缝分离5例,鼻泪管骨折1例,泪骨骨折1例,单纯性眶内壁骨折27例,复合性骨折69例.结论 鼻骨斜位HR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首选检查方法,能提高鼻区细微骨折的检出率,对临床诊断治疗及法医学鉴定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家忠;王培昌;金炳智;刘明丽;杨瑞凡;陈孝谦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病房药品管理中的护理差错隐患

    通常情况下病房储存一定数量的药品,药品的管理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患者用药是否安全越来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护理部通过对病房进行药品专项检查,发现病房药品管理存在很多漏洞,现将病房备用药品的贮存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如下.

    作者:尚慧琴 刊期: 2011年第25期

  • 急性胰腺炎73例综合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属于临床急症,多数病情较重,合并症多,预后较差[1].为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我院普外科于2009年11月-2011年1月对73例经手术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了术前、术后综合护理,护理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作者:蔡华珍 刊期: 2011年第25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