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俊涛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患者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雷公藤多苷与维生素E口服治疗.观察2组血尿疗效、治疗前后尿常规红细胞数、24h尿红细胞计数、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尿常规红细胞数、24h尿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多形状畸形率低于对照组,单一形畸形率、正形红细胞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公藤多苷联合维生素E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尿红细胞形态.
作者:林丽容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软胶囊制剂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迅速,已有多种产品上市.目前在研制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软胶囊崩解迟缓,具体表现为胶囊壳内壁出现一层膜状物质,崩解时间延长,溶出速率下降甚至完全不溶.根据实验证明,软胶囊崩解迟缓现象主要由囊壳成分明胶产生交联反应引起老化,使胶囊壳的溶解性质改变所致.低分子醛类物质及明胶自氧化过程均可使明胶中氨基酸侧链基团之间产生交联,这是软胶囊出现崩解迟缓的主要原因[1,2].根据资料,大豆油和大豆磷脂研磨而成的乳剂能够破坏明胶的交联结构,从而使崩解时间变短.
作者:马国静;白亚灵;柴振平;苏聪娟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剂型,中药注射剂问世已逾60年了,它不仅保留了传统中药的治疗特点,且起效快,作用迅速,在急危重症的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增多,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急剧增多,且造成的危害较大,其安全性已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关注.2005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不良反应报告17.3万份,其中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占中药不良反应总数的7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前十一期<药品不反应信息通报>,涉及的中药注射剂品种达8种之多,占通报品种总数的21%,占通报中药品种总数的66%,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不仅数量多,且危害性大,如莲必治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肾衰竭,葛根素注射液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及鱼腥草、双黄连、清开灵、莪术油注射液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等均具有较严重的临床表现和较高的病死率.
作者:张立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动态心电图检测常发现房颤伴长R-R间期的现象,此现象能否诊断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20例房颤伴长R-R间期≥2.0s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结果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房颤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诊断问题,报道如下.
作者:梁丽;陈为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及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15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比例并总结其发生原因.将血液透析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0例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分析2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9.7%;经过护理,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49.5±4.0)分优于对照组的(42.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工作者应掌握血液透析患者合并心力衰竭的原因,并针对性地采取临床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文鸿;曾兴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观察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将172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6例.对照组单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给予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治疗2个月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功能都在逐渐减退,调节机制下降,因此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在逐渐减退[1].故要注意老年人使用药物的正确方法,这是关系老年患者健康长寿的重要环节之一.笔者现对卫生社区老年人用药提几点注意事项.1 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可导致老年人低血钾.老年人服用的一些药物,如利尿药呋塞米(速尿),抗高血压药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有排钾作用.加之很多老年人由于疾病关系而偏食或忌口,都可影响钾的摄入和吸收,而激素则可引起水盐代谢异常,促使原有的血清钾进一步降低,严重时可引起肌无力、瘫痪,还可引起缺钾肾病和心律失常.
作者:袁浩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将72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0例.试验组分娩时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对照组常规分娩.比较2组镇痛效果、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镇痛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活跃期宫颈扩张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镇痛后第一产程为(2.5±0.1)h短于对照组的(3.5±0.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剖宫产率为24.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用于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好,对产妇生理影响小,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产妇易于接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崔玉萍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腺苷脱氢酶(ADA)、结核抗体(TB-Ab)联合检测在结核性胸膜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胸腔积液患者213例[结核性胸膜炎97例(结核性胸膜炎组),恶性胸膜炎65例(恶性胸膜炎组),炎性胸膜炎组51例(炎性胸膜炎组)]进行ADA及TB-Ab检测.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ADA测定值为(81.15±21.07)U/L,恶性胸膜炎组为(23.52±8.70)U/L,炎性胸膜炎组为(11.56±3.66)U/L,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B-Ab检测结果显示,结核性胸膜炎组阳性率均高于恶性胸膜炎组和炎性胸膜炎组(P<0.01);恶性胸膜炎线和炎性胸膜炎组间TB-Ab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及TB-Ab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率准确性有很大提高,试验简单、快速,便于临床推广.
作者:张国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CYP)主要存在于肝微粒体中,在外源性化合物(包括药物和毒物)的生物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的活性决定药物的代谢速率,与药物的清除率有着直接关系,因而又称药物代谢酶.主要有CYP1、CYP2和CYP3三大家族,其中成员CYP2D6参与降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50多种临床常用药物的代谢[1].本文以CYP2D6为对象,利用基因克隆得到CYP2D6酶的微粒体,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工具.
作者:史海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压疮是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骨折患者因创伤、疼痛等原因,80%的患者需长期卧床,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软组织坏死,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不利于骨折的治疗与恢复[1].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月发生压疮19例,经过早期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笔者总结对压疮患者的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褚晓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物不良反应中有关中药制剂的具体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中药制剂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些参考.方法 对医院上报的2010年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监测报表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中共涉及中药制剂23种,以静脉给药方式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达85.9%.药物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或器官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消化系统损害等.结论 重视中药制剂风险管理,提倡中药口服途径给药,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和相关研究,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杨秀萍;吴军;宋辉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临床上大多数为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病毒感染的全身中毒症状和脑膜刺激症状,如发热、头痛、畏光、肌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和全身乏力等.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轻度颈项强直和Kerning征阳性.部分病例可因精神行为异常为首发或惟一症状而就诊于精神科,易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疾病及其他以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的脑病.本文通过对我院内科确诊的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的病毒性脑炎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帮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心房颤动(房颤)主要危害之一是血栓栓塞,脑栓塞是房颤引起的主要的栓塞事件,也是房颤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并发症.我国部分地区房颤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资料中,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患病率为17.5%[1].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研究发现,未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年发生率为4.1%,且半数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肢体障碍[2].因此,国内外建议与共识[3,4]均高度强调了房颤防栓的重要性,建议除孤立性房颤和有禁忌证外,所有房颤患者应当抗栓治疗.房颤血栓栓塞预防试验的荟萃分析提示,华法林使脑卒中的相对危险降低68%[5].目前临床上公认的首选抗栓药物仍是华法林.
作者:王志敬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产科子宫切除手术指的是孕妇在生产手术中的一种子宫切除手术[1].产科子宫切除术主要包括2个方面,即在剖宫产子宫切除手术的同时对子宫进行切除.子宫切除术除了能够治疗产妇产后出血等并发症之外,还能够有效地去除子宫肿瘤.笔者将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行子宫切除术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惠满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多发病,已成为我国患者死亡、致残的主要疾病,早期准诊断AMI,及时静脉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减少疾病致残率、病死率的主要措施.通过测定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I(TnI)以探讨其对AMI的诊断价值[1].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心内科2009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AMI患者65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WHO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制定的AMI诊断标准[1].
作者:封志岚;王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研究获得高纯度大黄素甲醚的可行性方法.方法 先用稀硫酸溶液将蒽醌苷水解成苷元,再用热氯仿将苷元提取出来,用2% NaOH反复萃取将大黄素甲醚从氯仿液中提取出来,用薄层色谱法及层析柱法将大黄素甲醚进行分离纯化,经用丙酮反复多次重结晶可得纯度较高的大黄素甲醚.结果 本方法提纯得到的大黄素甲醚的纯度较高.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有推广价值.
作者:文映红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核心制度学习是护理质量的重要保障.在护理工作中,核心制度掌握的情况,决定着护理质量.2009年我院护理部为加强核心制度的学习,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加强制度学习,提高护理质量(1)护理服务包括内涵性服务和外在性服务.护理内涵性服务是骨架,通过培训能得到提高,这是护理部及科室定期组织专业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培训的目的.
作者:李梦萍;徐珍荣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分析老年瘙痒性皮肤病的发病因素及治疗情况,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愈率.方法 对76例老年瘙痒性皮肤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6例患者中25例患者伴有血脂异常,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21例,合并肝胆疾病19例,血糖异常4例,合并肾炎或肾功能异常2例,合并脑部疾病4例;治愈率为89.47%(68/76).结论 瘙痒与系统性疾病密切相关,免疫调节剂及健康正确的生活习惯对缓解老年患者的瘙痒性皮肤病症状有良好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晓斌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2例行择期剖宫产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舒适护理.观察2组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结果 观察组泌乳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可促进剖宫产产妇早期康复.
作者:刘学英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