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淼;王昌明;曾锦荣;莫碧文;陈梅唏
出血性脑梗死是指脑梗死区继发性出血,CT及MRI的广泛应用使临床诊断有了明显提高,为治疗争取了良好的时机,我院自2003年6月-2008年6月以来共收治出血性脑梗死10例,经治疗好转9例,死亡1例.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40~75岁,中位年龄57岁,既往有高血压8例,高血脂9例,高血糖6例,风湿性心脏病及冠心病3例,病初尿激酶溶栓治疗1例.
作者:聂桂红;宋书桐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第5位[1],以往术前误诊率较高,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CT和MRI的广泛应用,术前诊断有了明显的提高.笔者收集2003年1月-2007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15例,分析其CT表现,旨在进一步提高胆囊癌的诊断水平.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晓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观察组:将1 316例早孕要求无痛人流妇女,静脉注射丙泊酚2.5mg/kg,受术者意识消失后进行人工流产术,必要时缓慢追加50mg丙泊酚;对照组:同期早期妊娠妇女506例,在不用任何药物下行人工流产术.术中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出血量、人流综合征、药物不良反应及呼吸循环有关参数.结果 观察组镇痛效果100%,无人流综合征发生,用药后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有所下降,仍在正常范围内,呼吸偶有暂停,自行恢复,无需处理;对照组镇痛24.9%,有39例发生人流综合征.2组镇痛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阴道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效果好,用药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金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我院骨科自1998~2006年共诊治18例气性坏疽患者.15例在院外治疗后转入我院,因延误治疗导致12例截肢,3例合并脓毒血症而死亡.其余3例患者首诊在我院,治愈出院.18例患者未发生交叉感染.现将早期病情观察,围术期护理及预防交叉感染等方面的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王丽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上班族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疗养院保障人员职业倦怠对圆满完成疗养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江东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发热患者血培养阳性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454例发热患者分别记录性别、年龄、是否在体温≥38℃时采血、血培养次数,采血前2周是否使用抗生素,血培养阳性与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筛选.结果 血培养次数与血培养阳性率有关(OR:2.15,95%CI:1.43~3.23),性别、年龄、体温,采血前2周是否使用抗生素与血培养阳性结果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反复多次血培养有助于提高发热患者血培养阳性率.
作者:罗淼;王昌明;曾锦荣;莫碧文;陈梅唏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异常Q波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但也常发生于其他的疾病,本文通过分析71例有异常Q波的患者,旨在探讨非梗死性异常Q波的临床意义.1 资料及方法选择我科2004年2月-2008年3月的住院患者71例,其中男45例、女26例,年龄17~81岁,中位年龄57.6岁.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出现异常Q波,且其Q波的宽度>0.04s,Q波的深度>1/4R波,若额面电轴在+30°~0时的Ⅲ导联或90°时的aVL导联其QRS图形可类似aVR导联,其Q波仍属正常范围而予以排除.
作者:徐庚许;赖运庆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 将96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照组给予单次肌注甲氨蝶呤.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达96.0%,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异位妊娠的保守治疗中,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较单用甲氨蝶呤治愈率高.
作者:隆益会;张琴;李晓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30岁,孕2产1,因停经48d,阴道出血5d伴腹坠痛3d,于2007年4月3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妇科检查:阴道畅,有血迹,宫颈光滑,宫口容一指,可触及一肿块,质软,不活动,子宫后位,略大.尿妊娠试验(+),B超检查:子宫正常大小,宫颈厚4.2cm,宫颈管内强光团约4.5cm×4.2cm×2.9cm,边界清内显较强回声,实性不均质.
作者:张凯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无症状性脑梗死(SCI)的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56例SCI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检查、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SCI好发于50~70岁,临床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灶直径0.4~1.6cm. 腔隙性脑梗死53例(94.64%),大病灶性脑梗死3例(5.36%);病灶位于内囊26例,基底节15例,放射冠区7例,丘脑3例,脑干2例.危险因素: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18例(32.14%),糖尿病、高脂血症18例(32.14%),冠心病、心房颤动5例(8.92%).结论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均为SCI的危险因素.SCI无明确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确诊有赖于影像学检查.
作者:王瑞彩;王秀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1 病名与分类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一组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减少而导致全身各系统代谢低下.成人较重的甲减称黏液性水肿;始于胎儿及新生儿的甲减命名克汀病;无临床表现,又无甲状腺激素低下者称亚临床型甲减[1].甲减依起源部位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类:继发者指甲减源于脑垂体和下丘脑,而后者有学者称第三级甲减,源于甲状腺组织者称原发性甲减.
作者:苏宏武;张明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肺心病是肺组织、肺动脉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结构和功能异常,致使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肥厚与扩大,伴或不伴右心室功能不全的心脏病[1],是临床的常见病.此病多为老年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急性期紧急多变,临床上需进行严密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作者:景燕萍;聂玉梅;张秀花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手术方式及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固定、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结果 术中输血12例,平均输血400ml.术后14~35d可扶拐负重行走.43例获随访4~4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为4.6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优14例,良23例,可6例,优良率达86.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手术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假体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具有早期下地活动训练,功能恢复好,提高生活质量,疗效满意.
作者:杨绍银;庞勇;张兵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自2003~2008年,我科共收治颅内动脉瘤患者130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王玉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三七,别名人参三七、田七、盘龙七、金不换.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人参三七的根,甘、微苦、温,归肝胃、大肠经.功用主治:止血、散瘀、消肿定痛,治吐血、咯血、便血、血痢、崩漏、产后血晕、恶露不下、跌打瘀血、创伤出血、瘀肿疼痛,是云南白药主要成分,同棵植物的花叶也能入药,当茶饮.三七以颗粒大、坚实、滑身、无枝者为优,三七是多年生植物,要种3年以上才能收,种植年代越长,个头越大,质量越好.
作者:刘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创伤性窒息是闭合性胸部损伤中一种较为少见的综合病征,其发生率占胸部损伤的2%~8%[1].创伤性窒息合并外伤性脑梗死更为少见.我院近日收治1例创伤性窒息合并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5岁,因被砖墙砸伤致呼吸困难,双下肢活动障碍4h入院.
作者:成永晖;曹相原;丁欢;杨晓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134~707μmol/L),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灌肠、足浴)和对照组30例(给予爱西特口服).疗程40d.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血肌酐下降及血红蛋白升高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3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
作者:晋中恒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患者,女,32岁,因经常失眠、疲乏,心悸于2008年4月5日来我院就诊.经检查无阳性发现,故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给予口服谷维素、地西泮药物治疗,嘱在晚睡前服用地西泮5mg,谷维素10mg.服药后1h突然感觉皮肤刺痒,胸腹部出现红色丘疹和斑块,用手指搔抓时瘙痒加剧,丘疹和斑块迅速遍及全身随即就诊,详细追问病史,既往未用过谷维素,近日也未服用过其他药物,亦未进特殊食物.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口服大剂量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中药;对照组21例,口服甘利欣、肌苷、维生素C片,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下降(P<0.05),但门静脉血液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变化(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剂量活血化瘀、益气健脾中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宁煜;曾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检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PAgT)、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的变化.方法 PAgT采用比浊法,AT-Ⅲ采用发色底物法,D-D和Fib采用免疫比浊法,对脑梗死患者组100例,与正常对照组60例进行上述4个项目的 检测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组AT-Ⅲ为(80.01±11.31)%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1±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Fib和PAg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可以将AT-Ⅲ、D-D、Fib和PAgT作为脑梗死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辛颖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