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可青;刘伟;熊慧;王超辉;万宏
自1991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国内第一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来,LC以创伤小、手术相对安全、术后患者疼痛轻以及康复快等特点为广大胆石症患者所接受.随着手术经验的积累、技术的娴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越来越少,手术因素直接引起的死亡病例更为罕见.但是高龄患者,尤其是合并心肺疾患的患者围手术期非手术并发症引起的死亡病例逐渐引起外科医师的重视.在此对我院自2001年开展LC以来,非手术并发症导致死亡的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李勇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对重症胰腺炎(SP)的治疗作用,以提高重症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35例重症胰腺炎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15例.2组SP患者均先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按常规处理,其中治疗组术后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 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检验、手术和病理及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0.0%,对照组病死率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红细胞压积(Ht)从术前的(47.8±5.2)%降低到(3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PLT)和血红蛋白(Hb)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脉注射液在以手术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SP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怀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将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的患者25例, 随机分为血液净化组(13例)、对照组(12例), 血液净化组给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连续72h高流量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血液净化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内治疗时间短,28d病死率低,其中ICU内治疗时间比较,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血液净化组治疗72h后APACHEII评分和MARSHALL评分以及TNF-α、IL-6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 高流量连续血液净化能够有效的清除机体内的非特异细胞因子,具有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反应期患者的全身炎性反应,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作者:温伟标;周立新;李轶男;誉铁鸥;方滨;黎文研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军队参与国际事务越来越多,维和行动就是体现中国是负责任大国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军和平时期锻炼军队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王月兵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加强,以及医院现有管理模式、服务环境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致使各种类型的医疗纠纷不可避免地发生着,给患者和医院均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和损失.而妇产科纠纷,特别是产科纠纷常涉及产妇、胎儿、家属、医院、医务人员,纠纷的发生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笔者对15例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兵秀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的识别及对血管腔狭窄程度判断的应用.方法 采用高分辨彩超,对458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检查,观测其回声性质、大小、管腔狭窄程度及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参数.结果 458例中133例为软斑,68例为硬斑,120例为扁平斑,137例为混合斑.颈总动脉分叉膨大部和颈内动脉起始部为斑块的好发部位,左侧斑块231例,右侧斑块227例.左右两侧发生斑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出管腔狭窄44例中,轻度狭窄16例,中度狭窄23例,重度狭窄5例.结论 高分辨率彩超能早期发现并准确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评估血管狭窄的程度,为临床脑血管疾病的早期治疗提供客观依据,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作者:陈文实;张锋;丁中;张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老年人由于内脏功能减退,免疫功能差,易患我种疾病.同时,老年患者的药物分布、代谢、清除等因年龄增长而衰退.因而才年人药物治疗应严格地掌握适应证,对有并发症者用药尤需谨慎,尤其是联合用药方面,就考虑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
作者:刘立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急性并发症之一,可导致贫血、产后无奶、产褥感染、身体虚弱,严重者可引起闭经或丧失劳力,及时处理可降低产妇病死率,产后24h出血≥500ml,作为产后出血指征.产后出血多发于产后2h内,出血量可占24h出血总量的1/3~1/2,此时是识别与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时期.
作者:唐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索前列醇对绝经后妇女宫颈扩张作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门诊行取环术的绝经妇女120例随机分为A、B 2组各60例.采用米索前列醇0.1mg和0.2mg放置阴道后穹窿2~3h和6~7h后行取环术.观察2组患者在药物剂量、放置时间不同情况下,对于宫颈软化作用和宫颈扩张效果的影响.结果 米索前列醇0.1mg放置阴道后穹窿比0.2mg不良反应明显少(P<0.05),放置6~7h比放置2~3h宫颈扩张作用明显好(P<0.05),放置同样时间,剂量影响关系不明显(P>0.05). 结论对于绝经妇女扩张宫颈者,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放置阴道,时间应达到6h以上.
作者:付萍;何玉萍;徐鸿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腹股沟疝是老年的常见病、高发病,手术修补是根本治疗方法,但因老年人常合并各种疾病而致疝修补术后疝复发率极高.手术修补有传统的有张力性疝修补及应用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近年来应用补片进行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已成主流,尤其以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优点突出而成为疝修补手术的里程碑.我院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沟疝1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现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由多种因素诱发,多个脏器受累的疾病,占整个急性胰腺炎的10%~20%.病情复杂,严重而凶险,进展迅速,由于缺乏特异性治疗,其预后差,病死率达50%以上,2003~2008年我院收治1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中西医结合内科综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召元 刊期: 2009年第07期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在我国脑卒中的病死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位居第三.脑卒中的患病率,在德国约为 127 000人/年,意大利为112 000人/年,英国为101 000人/年,西班牙为89 000 人/年,法国为78 000人/年,其中75%为首次发生脑卒中.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脑卒中的治疗尚不尽人意,因此,脑卒中的预防非常重要,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原发性动脉高血压、心肌梗死、心房纤颤、糖尿病、胆固醇水平增高、颈动脉疾病及吸烟、饮酒,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作者:李智慧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调查江油市903医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识程度,为该院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制定更加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ADR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对问卷各项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概念和上报内容基本明确,但上报意识淡漠,对上报程序和专业机构了解不够.结论 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认识度直接影响ADR的上报率,有必要对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其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的认识程度,提高ADR的上报率.
作者:何娅;代勇;李金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S-100β和MBP在不同病情程度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0例,按Hunt-Hess分级分为3组,其中A组(Hunt Ⅰ~Ⅱ级)18例,B组(Hunt Ⅲ级)14例,C组(Hunt Ⅳ~Ⅴ)8例.另外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于入院第1天抽取空腹外周静脉血5ml,对照组抽血1次.离心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S-100β和MBP的含量.结果 A组患者血中MB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或P<0.01),S-100β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C组患者S-100β和MBP含量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清S-100β和MBP含量可以监测颅内动脉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测预后情况.
作者:杨福义;于海明;杨文佳;杨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Ⅲ~Ⅳ期肝性脑病患者清醒时间和降低血氨(AMM)、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Ⅲ~Ⅳ期肝性脑病患者按2∶ 1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鸟氨酸静脉滴注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观察2组患者清醒时间,治疗前后血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清醒时间为(18.4±4.2)h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5±5.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血氨、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但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退黄降氨汤灌肠治疗Ⅲ~Ⅳ期肝性脑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维昌;杨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15d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栓通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陈秀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患者,男,76岁,肝癌术后1个月为进一步巩固治疗于2008年1月29日入我院中医内科.
作者:王卫卫;于志良;王明华;孟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6例血清MP-IgM阳性患儿,均应用红霉素静脉滴注,20~35mg·kg-1·d-1,疗程为7~14d.对末梢白细胞计数增加、CRP升高、痰细菌培养阳性的细菌感染者,选用敏感抗生素联合治疗;对肺外并发症同时采用对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26例患儿中20例均痊愈,4例症状明显减轻后自动出院,2例无效.结论 虽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首选,但因其用药时间较长,通常为1~3周,故儿科临床应用红霉素时,需综合考虑患儿的耐受程度,酌量应用,以免引起较重的不良反应.
作者:党林蓉;伍国富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比较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及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 将83例PCI的患者随机分为国产氯吡格雷组(40例)和进品氯吡格雷组(43例).2组患者均于术前3d开始服用氯吡格雷(泰嘉)75mg 每天1次和进口氯吡格雷(波立维)75mg每天1次.随访6个月,比较2组间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变化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结果.结果 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对PCI术后的血小板功能的抑制无显著差异; PCI术后6个月内,2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形成.结论 进口和国产氯吡格雷均有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急性和亚急性的支架内血栓的形成,表明两者药效相似.
作者:段罡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打造药学服务品牌,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经济是药事管理工作重要内容.目前,药学工作的重点正同药品保障型向知识信息服务型转变,药学工作者要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加强与临床、与患者的沟通,主动适应转型.
作者:房建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