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合宫内外孕合并卵巢囊肿误诊2例分析

罗金萍;路玲;陈霞

关键词:宫内妊娠, 异位妊娠, 复合宫内外孕, 卵巢囊肿, 误诊分析
摘要:复合宫内外孕(HP)较为罕见,极易误诊误治,造成病情治疗时机延误.现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2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相关文献
  • 肺撕裂伤的CT诊断

    肺撕裂伤在胸部外伤中经常遇到,对其表现认识不足可造成误诊,延误治疗.笔者通过对13例肺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进一步探讨肺撕裂伤的CT表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福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双向反馈教学法在本科护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双向反馈教学法在本科护生临床实践周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将60名在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参与临床实践周的护理本科生分为2组,每组3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经验教学法教学,观察组按双向反馈法教学,调查2组在实践周中学习态度、医德医风、动手能力、临床思维综合考核情况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护生对学习态度、医德医风、动手能力、临床思维综合考核得分以及对老师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双向反馈教学法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在一定层面上得以加强,又能提高临床教学的教学技巧,使临床护理工作水平全面提高.

    作者:宋燕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脑损伤的救治与护理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临床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为探讨中毒导致脑损伤的救治与护理,现就我科2001~2008年收住院抢救的152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适宜运动对老年人肾脏的影响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多种生理功能逐渐减退,但适宜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够延缓这种减退,而且还能改善各种生理功能,对各器官各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就有氧运动对老年人肾脏的影响略作综述.

    作者:李古强;高宏伟;王召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羊水过少羊膜腔内灌注治疗的临床分析

    羊水量<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羊水过少严重影响围生儿的预后.羊水过少的围生儿死亡率较正常妊娠时高5倍[1].它是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可发生在妊娠任何时期.若已达妊娠足月,尽快终止妊娠,大多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可明显降低围产儿死亡率;但若妊娠不足月,如何增加羊水量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既往的大量饮水、输液等常难以奏效[2].羊膜腔灌注术(amnioInfusion,AI)是将导管经腹或阴道插入羊膜腔,再经导管注入生理盐水(NS)或林格液补充羊水量的方法.本院对83例孕中晚期羊水过少病例进行经腹羊膜腔输液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跃武;王秀华;潘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丙泊酚、地西泮、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地西泮(安定)和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例孕40~70d无阴道分娩史的孕妇随机分为2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镇痛,对照组只用丙泊酚、芬太尼镇痛.结果 观察组控制镇痛效果及宫颈松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丙泊酚、安定、芬太尼联合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武兴意;陈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糖尿病患者脉压与冠脉病变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24h平均脉压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探讨冠心病新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174例糖尿病患者,均进行24h动态血压检测(ABPM)及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SCA),根据SCA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1例(A组)及非冠心病组53例(B组),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24h平均脉压(PP);根据脉压结果分为PP>40mm Hg组128例及PP≤40mm Hg组46例,比较2组合并冠心病比率.结果 PP:A组(60.1±9.3)mm Hg,大于B组(26.5±10.2)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P>40mm Hg组有105例冠心病患者(82.0%),PP≤40mm Hg组有冠心病患者16例(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脉压增大可预测冠心病的发生.

    作者:夏恩波;孔令燕;张仁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西黄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给予西黄丸口服治疗30d后,观察其疗效.实验研究采用混合细菌造模法制备慢性盆腔炎大鼠模型,测定大鼠血清IL-2,局部组织VEGF表达水平.结果 患者总有效率为98.8%,其中盆腔包块73例,治疗后明显缩小(P<0.05).治疗组大鼠血清IL-2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局部组织VEGF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 西黄丸可有效消除或改善临床症状,可能是通过调节免疫和抗血管生成来实现的.

    作者:叶伟青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曲美布汀与思连康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布汀与思连康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曲美布汀组34例,餐前30min口服曲美布汀片200mg,每天3次;思连康组31例,餐后用<50℃温水或牛奶送服思连康1.5g,每天3次;联用药物组33例餐前30min服用曲美布汀200mg,餐后用<50℃温水或牛奶送服思连康1.5g,每天3次.疗程均为6周,6周后复查肝肾功能,记录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症状缓解及随访复发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6周后,曲美布汀与思连康联用药物组有效率90.9%,明显优于单用曲美布汀的52.9%和思连康治疗组的41.9%,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联用药物组与单用药物组间复发率的差别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曲美布汀与思连康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是一种可靠可行的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方案.

    作者:郭明霞;丘静;尹丽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肠病研究概况

    近10多年来,随着小肠疾病诊断手段的不断进展,尤其是内窥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例报告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NSAIDs可引起十二指肠远小肠黏膜的损伤,长期使用NSAIDs可致空肠、回肠黏膜的炎性病变,临床表现包括出血、蛋白丢失、吸收障碍、黏膜炎症、通透性改变等.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on steroide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s)者中60%~70%是无症状的黏膜通透性增加和炎症,部分发展到出现并发症时才被发现[1].

    作者:梁冬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偏侧舞蹈症21例临床分析

    急性脑血管病所致的偏侧舞蹈症是发生在脑血管病急性期的一组症状,临床较少见,现将我院1998~2008年收治的21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毕连祝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微创碎吸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病,它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等三大特点,重症患者在数小时内死亡.微创碎吸清除术是近年来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新方法,与传统的开颅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省时、不易感染、治疗效果好的优点.我院2002年12月-2009年4月采用微创碎吸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5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作者:梁凤娟;朱桂兰;吴翠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整体护理68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an prostatic hyperplasia)简称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其生发生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40~49岁占20%,50~59岁占40%,>60岁占50%,至80岁可达80%以上.50岁以上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如尿频、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并发泌尿系感染、尿路结石、血尿、膀胱结石、痔疮、腹股沟斜疝、肾功能衰竭.我院自2004年5月以来,应用经尿路前列腺电切术(TURP)治疗具有排尿梗阻症状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8例,护理效果良好.

    作者:任学红;强永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正定县2008年小学生龋齿调查分析

    龋齿是小学生常见病、多发病,对其生活、学习、身体健康影响很大.为了掌握正定县小学生龋齿患病现状,在全县开展牙病防治工作、制定口腔保健方案与目标.我中心于2008年4~5月对县直3所学校6 092小学生的患龋情况进行了调查.

    作者:颜秀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论医疗卫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医疗卫生监督执法是我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和改革的新课题,较系统的监督执法工作仅开展几年时间,暨卫生行政执法执行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建立以后,随着我国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基本完成和进一步深入,以及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成功,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已成为整个卫生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关系到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与健康根本利益,已引起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现就医疗卫生监督执法中的有关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

    作者:张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产程胎心监护在分娩结局中的意义

    目的 评价电子胎心监护对认识妊娠结局的监护意义,熟练识别胎心监护图形,正确处理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法 对我院1 200例足月单胎妊娠按入院诊断分高危组(560例)和正常组(640例),临产后常规胎心监护CST监测,追踪正常胎心监护与异常胎心监护的结局.结果 高危妊娠组异常胎心监护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CST阳性亚组新生儿窒息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羊水浑浊发生率明显高于CST阴性亚组(P<0.05).结论 产妇临产后常规行胎心电子监测是检测宫内胎儿安危的较好指标,加强产时监护,尤其是对高危妊娠的监护,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陶孝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血流速度变化的探讨

    目的 观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血流速度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364例VBI患者作为观察组,198例正常人作对照组,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TCD)经颅检测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经枕窗检测基底动脉(BA)、椎动脉(VA)、小脑后动脉(PICA),比较2组血流速度.结果 观察组VA、BA、PCA、PICA血流速度明显较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A、ACA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采用TCD检测可了解其供血状态,能够为临床及时、准确地提供诊疗依据.

    作者:蔡忠凤;贾雪莉;陈凤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视网膜静脉阻塞7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8例(81眼)RVO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81眼中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21眼,经药物治疗17眼,激光治疗4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58眼,经药物治疗45眼,激光治疗13眼;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MBRVO)2眼,采用药物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单纯药物治疗64眼,有效56眼(87.5%);激光治疗17眼,有效14眼(82.4%).结论 RVO应定期随访观察,在病程中的不同时期,需分别采取药物治疗、激光光凝疗法.

    作者:袁宏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关于急门诊检验等待时间及流程改进的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急门诊检验患者的等待时间,优化流程,方便患者.方法 随机调查流程改进前、后各120位需急诊检验患者,跟踪记录急诊检验全过程时间及进行每诊疗活动的等待时间,同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总结.结果 流程改进后患者无效等待时间和全程等待时间均少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进效果明显.且流程改进后患者满意率由70.83%上升到9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过对急诊患者检验流程进行改进,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提高,为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时间.

    作者:孙树印;徐忠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目的 研究硝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降压治疗对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96例高血压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A(33例)、B(31例)、C(32例) 3组,A组:硝苯地平缓释片+依那普利治疗,B组:单用依那普利治疗,C组:单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血压不达标加用氢氯噻嗪,治疗12个月.试验前测血压、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等生化指标.B超检测颈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12个月后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治疗前对照.结果 A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明显消退(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明显降低(P<0.01).B、C组治疗后颈动脉斑块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硬化患者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降压治疗可明显消退颈动脉斑块,并可显著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作者:王安元;范开亮;李志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主管: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河北省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