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梁东辉;李志平;石伟辉;张伟恒

关键词:磁共振, 弥散加权成像, 超急性期, 脑梗死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52例拟诊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磁共振T1 WI、T2 WI、水抑制序列( FLAIR)及DWI检查,并进行对照统计分析。结果对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可显示常规磁共振T1 WI、T2 WI等不能显示的病灶区域。 DWI在发病4 h内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的检出率达100%,远高于常规磁共振的11.5%( P <0.01)。结论 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较常规磁共振敏感,可早期做出诊断,为早期溶栓提供切实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白求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心肌梗死致室速电风暴1例报告

    室速电风暴是指24 h 内发生≥2次室性心动过速和(或)心室颤动,引起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而需要立即电复律或电除颤等治疗的急性危重性症候群[1]。笔者曾成功诊治1例“室速电风暴”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李芳;刘亮;杨玉辉;李秀增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TACE 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87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TACE治疗,术后长期随访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TACE治疗总有效率为74.7%;随访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0.1%、40.2%和13.8%;TACE术后并发症主要有恶心、呕吐、发热、肝区疼痛等,绝大多数患者对并发症可耐受,且经治疗症状缓解。结论 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经对症处理未影响后续治疗,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凌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78例 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治疗前后采集两组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ηp、HCT和血沉方程 K值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下降,且治疗后观察组ηp和HCT均低于对照组( P <0.01),表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能有效改善ACS患者血液流变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赖诚民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复发性口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维生素、葡萄糖酸锌片,外用药物膜等)。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2.5%,高于对照组的55.0%( P <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阳转率和增强率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 P <0.05或P <0.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口疮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国旗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组对比的方法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组)与丙泊酚复合异氟醚(对照组)在LC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气腹后及手术结束时血压、心率波动较大,且与观察组同时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01);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LC麻醉中具有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等优点,是目前行LC的一种较佳麻醉方案。

    作者:李喜松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员全面发展

    现代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员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第二课堂作为培养学员创新思维、展现学员特长、推动第一课堂知识向能力转变的舞台,是院校教育中促进学员素质全面发展的佳练兵场[1]。为了让卫生士官学员初步掌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们组织学员开展了“学员面部蠕形螨感染调查分析”第二课堂活动。

    作者:杨新华;王红;赵美玲;王沛;李强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双针高频通气在急性喉头水肿致窒息抢救中的应用

    发生于医院内的急性喉头水肿多见于药物过敏、肿瘤压迫、颈部手术后血肿压迫气道等,来势凶猛。常规处理方法多为紧急行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或环甲膜穿刺术,以解决通气问题。对于血肿压迫造成的喉头水肿乃至窒息,上述处理措施在实施过程中常有很大难度,且在操作过程中极易发生呼吸、心跳停止。快速、准确、有效地建立人工气道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们对7例因药物、化学气体过敏,颈部血肿、外伤及肿瘤压迫所致的急性喉头水肿患者采用双针高频通气法抢救窒息状态,在短时间内解决了通气及氧供问题,同时有效地防止了气压伤,为气管切开赢得了时间,提高了救治成功率。

    作者:李永平;黄世容;谢铁强;王春生;王文赋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近亲婚配致子女儿童期同患慢性间质性肾炎病例报告

    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 )是一组以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细胞浸润改变为特征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引起CIN的病因常见有长期滥用镇痛剂、环孢素以及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反复尿路感染、梗阻性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也是其病因。另外,肾小球疾病(尤其是尿蛋白突出时)也多出现慢性肾小管间质性损害。父母近亲婚配导致子女同患慢性间质性肾炎少有报道。我院收治1例外籍患儿,报告如下。

    作者:刘盼;邓琪;黄洁;张少伟;张建国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难治性鼻出血157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常见部位及采用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57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分析鼻内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诊断,嗅裂区域、下鼻道、蝶筛隐窝、中鼻道是主要出血来源部位,其中鼻中隔上端的嗅裂区域发生的出血多,占48.4%,其次为下鼻道,占35.0%。在鼻内镜下采用双极电凝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均获得良好疗效。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结论鼻内镜下行双极电凝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忠华;蔡耿明;吴烽芳;庄黎明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再同步化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心力衰竭反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分别采用再同步化治疗和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6例采用再同步化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患者总有效率为69.2%;再同步化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 P <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再同步化治疗疗效显著,能有效预防慢性心力衰竭猝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甘贱生;黄敏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产科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并发症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并发症防治体会。方法选取54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腹腔镜治疗。结果54例经腹腔镜治疗患者术后7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2.96%;手术时间为(25.65±11.52)min,术中出血量为(35.32±9.27)ml,住院时间为(5.25±2.55)d,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对异位妊娠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恢复快。

    作者:黄英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预选卫生士官课程设置探讨

    预选卫生士官作为基层部队的卫生保障人员,接触的是基层部队官兵,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现和处置相关损伤和疾病,当然也包括基层部队的卫生防疫、战救技术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多年来对基层部队损伤与疾病发生情况的调研,切身感受到连队卫生员的工作性质以及熟练掌握相应的理论和技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认为,预选卫生士官的课程设置,除了已有的课程外,应以连队常见、多发伤病为基础,授以简明扼要的医学理论和常用的基本技能。为使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需的理论和技能,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胡亚兰;元成;马广骏;孙万军;谭立国;李倩;李涛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浅议《人体结构与功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预选卫生士官是基层部队一线卫勤保障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在平时防疫,还是战时火线救援,他们都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我校招收的预选卫生士官培训课程中,《人体结构与功能》是主干课和必修课。因为只有在充分认识和掌握人体正常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否,进而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及治疗。因此,本课程是学习其他医学课程重要基础。但在学制短、课程密、课时少的情况下,保质保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必须讲究效率,即有效性。通过一轮的教学,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晓明;李秀娟;金玉祥;樊宇兵;张峰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46例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髓内钉组和钢板组,各23例。髓内钉组患者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钢板组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优于髓内钉组( P <0.05)。结论与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相比,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疗效更好,更有利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俊枫;王亚海;董文铭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1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单独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脑部CT异常4例,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患儿脑部CT异常9例,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10.50, P <0.01)。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治疗法。

    作者:郭庆;黄瑛;余珍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自制静脉输液港穿刺点保护垫

    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又称植入式中央静脉导管系统,简称输液港[1]。静脉输液港是我国近几年来临床静脉输液系统的新技术,我院将此技术有针对性地应用于肿瘤科、肾内科等一些需长期静脉输液缺乏外周静脉通路的患者及肿瘤化疗、胃肠外营养等患者。静脉输液港的留置操作较难,留置成功后的使用维护是临床科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我科根据临床需求,自制方便输液时使用的无菌敷料,用于保护静脉输液港反复穿刺点的皮肤,防止局部破损感染,获效满意。

    作者:翟洪卫;李颜珂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综合性医院急诊科292例院内抢救病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性医院急诊科院内抢救病例的临床资料。方法对急诊科院内抢救的29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诊科院内抢救病例中,60~80岁患者居多,男性居多。抢救类型主要是中毒或物理损害、循环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抢救病种居前三位的是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危及生命的急性症状主要为晕厥、胸闷、胸痛、咯血、呼吸心跳骤停、呼吸困难、昏迷。结论急诊抢救病例呈规律性分布,探索规律明确急诊科工作重点,有利于急诊抢救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伟良;梁俊雄;李丽琴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静滴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致药物性皮疹1例

    注射用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较少,我科在临床应用中发现药物性瘙痒皮疹1例,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男,76岁,因肺部感染于2013年6月20日来我科就诊。既往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入院后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遵医嘱给予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皮试阴性)2.5 g/次,2次/d,静脉滴注,3 d后患者主诉皮肤瘙痒,观察患者全身出现大量密集片状红色皮疹。诊断:药物性皮炎。立即停用此药,给予地塞米松10 mg滴壶给药,扑尔敏8 mg口服,15 min后症状有所好转,连续口服用药3 d后红色皮疹逐渐消失。

    作者:孙艳林;李领香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统计学符号的书写

    统计学符号要按国家标准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珋(中位数仍用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珋;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 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螺旋CT检查,分析其不同分型急性胰腺炎的CT影像学改变。结果48例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4例(70.8%),螺旋CT表现为胰腺组织局部或弥漫性肿大;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14例(29.2%),螺旋CT表现为胰腺体积明显增大及密度减低,坏死区域胰腺密度更低,而出血区域密度相应增加,胰周浸润为脂肪坏死及积液等。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准确,且对分型依据、指导治疗、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应作为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检查。

    作者:吴克林;董武春 刊期: 2013年第05期

白求恩医学杂志

白求恩医学杂志

主管:总后勤部卫生部

主办: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