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群;郭兰婷
目的研究儿童受虐筛查表的效度、信度.方法采用自编一般资料问卷和儿童受虐筛查表随机抽取湘潭某工厂子弟中学二年级学生282名完成本次研究.两周后随机抽取30例(10%)进行重测.根据儿童虐待定义对其内容效度、结构效度进行评价.结果两次测得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为0.93;Cronbach's α系数为0.74,项目间平均相关系数≥0.20.项目间有良好的鉴别力,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结论儿童受虐筛查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研究儿童群体是否受虐的分组依据.
作者:杨世昌;张亚林;黄国平;郭果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庭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家庭环境和预后的影响.方法使用家庭环境评定量表(FES-CV)、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大体评定量表(GAS)等评定工具,把7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及家属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家庭心理干预的对照研究.结果经过一年家庭心理干预,两组FES-CV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控制性和矛盾性各因子分研究组分别为7.16±2.16,6.25±2.26,6.78±1.78,5.16±2.50,4.30±2.23,4.56±1.49,2.49±1.64;对照组分别为5.86±1.85,4.86±1.85,5.87±1.96,3.46±2.10,2.87±1.93,3.81±1.62,3.25±1.78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三年后随防,两组FES-CV的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控制性和矛盾性各因子分仍有显著性差异(P<O.05或P<0.01);两组患者的病情复发和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抑郁症的病情复发和预后可能与家庭环境有关;家庭心理干预可改善老年抑郁症家庭环境的预后.
作者:贾金鼎;尤海峰;邵新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司法精神病鉴定中被鉴定犯罪嫌疑人人格特征和心理防御机制.方法对31名司法鉴定的犯罪嫌疑人及与之相匹配的31名健康正常人进行MMPI测试.结果13个基本临床量表T分,除L、K、Mf及Ma外,犯罪嫌疑人均高于正常人;因子量表T分中P、N、A犯罪嫌疑人均高于正常人,M因子分犯罪嫌疑人低于正常人;犯罪相关量表T分VL、CR、EC、DR、SA犯罪嫌疑人高于正常人;而心理防御机制分数RG、DP、PR犯罪嫌疑人(56.67±7.08,57.52±8.52,65.14±9.35)高于正常人(48.58±10.47,48.95±9.61,50.32±6.87).结论司法精神病鉴定中的犯罪嫌疑人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且多采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作者:陈清刚;刘金凤;李永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索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及行为问题的关系.方法对成都市区的中学生采取多级随机抽样法,对抽到的1 421名中学生使用自编一般调查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进行评估.结果女生比男生更多地体验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较少地体验到父母的惩罚、严厉和来自父亲的拒绝、否认(P<0.05或P<0.01);学习成绩差的被试较少地体验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而较多地体验到父、母的惩罚、严厉和拒绝、否认(P<0.01);吸烟和饮酒的中学生更少地体验到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更多地体验到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P<0.01).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行为方式影响较大,中学生学习成绩差、吸烟、饮酒与不良父母教养方式有关.
作者:张志群;郭兰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eurturin(NRTN)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联合治疗对AD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突触素表达的影响.方法切断成年SD大鼠左侧穹窿海马伞(Fimbria-Fomix,FF),建立AD鼠模型.治疗组左侧脑室注射NRTN、NGF,用Y型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方法和图象分析技术对大鼠海马突触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与NGF组、损伤组相比,联合组学会Y型迷宫所需训练次数减少(59.20±3.60 vs 98.40±4.51)和正确反应次数增加(9.00±0.40 vs 3.82±0.64),但未完全达到正常水平;联合组海马CA1区多形层、辐射层、腔隙分子层和齿状回分子层突触素免疫反应物的COD值均明显增高,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NRTN和NGF联合治疗能促进AD鼠学习记忆恢复和海马突触素的表达,效果较单用NGF治疗好.
作者:洪乐鹏;龙大宏;冷水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一种白僵菌代谢产物提取物(BCEF)对利血平拮抗实验的影响.方法采用预防性一次灌胃给药、预防性连续灌胃给药、治疗性连续灌胃给药观察BCEF对利血平拮抗实验的影响.结果皮下注射(sc)利血平后动物呈现利血平化:出现眼睑下垂、体温下降及活动抑制.小鼠、大鼠BCEF25、50、100mg@kg-1预防性一次灌胃对利血平(sc,2、2.5 mg@kg-1,qd×1d)、大鼠BCEF25、50、100mg@kg-1预防性连续灌胃14d,对利血平(sc,2.5mg@kg-1,qd×1d)致上睑下垂及活动抑制均无明显改变;小鼠BCEF50、100mg@kg-1治疗性连续灌胃14天,可明显改善利血平(sc,0.2mg@kg-1,qd×14d)化小鼠的眼睑下垂及活动抑制.结论BCEF对利血平拮抗实验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提示BCEF具有部分增强单胺递质系统的作用.
作者:周兰兰;马传庚;江勤;董六一;明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心理生理功能检测的途径对建立高原富氧室提高和改善久居高海拔地区移居人群记忆-心理运动功能的可行性评价.方法选择驻守海拔5 380米4个月的高原某边防部队士兵20人,于进入富氧室前采用DDX-200型电脑多项心理生理测试仪进行视觉记忆、缺失记忆及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测验后进入富氧室休息,睡眠12h后出富氧室,重复上述3项测验.结果缺失记忆复杂测验与视觉记忆测验在相同操作反应时限内富氧后错误次数(0.4±1.1,5.0±2.6)显著少于富氧前(1.6±1.0,7.6±2.2)(P<0.05),富氧后左右手交叉敲击动作频率的总次数(81.6±11.47)、正确次数(80.6±12.3)在相同的操作时限内显著多于富氧前(70.2±10.6,67.0±10.7)(P<0.05).结论海拔5 380米地区进入富氧室休息睡眠12h后能显著提高和改善人脑-体作业能力.
作者:马勇;哈振德;张建林;张西洲;邢国祥;王伟;张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陆军学院本科新学员群体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心理学依据.方法连续四年使用MMPI-2测量新入校的陆军学院本科新生,共计462名.结果陆军学院本科新学员群体的MMPI-2测量结果具有高Ma、Mf、Pt、Sc和低Si、D;高BIZ、ANG、OBS和低FRS、TRT的特点.剖析图模式为9,5的2点编码形式.结论陆军学院本科新学员群体具有正常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其人格特征比较符合军事指挥员这一职业的要求.
作者:陈静;苗丹民;罗正学;邵永聪;李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孤独症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符合DSM-Ⅳ孤独症诊断标准的儿童孤独症者213人与年龄、性别均衡的132名正常对照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病例组母孕期宫内窘迫(OR=2.792,95%CI:1.002,7.782)、出生窒息(OR=5.488,95%CI:1.232,24.449)、抽搐病史(OR=3.481,95%CI:1.785,6.789)、父亲内向(OR=6.699,95%CI:3.820,11.747)高于对照组;孤独症病例父系家族史比例高于母系家族史.结论母孕期至婴幼儿期的并发症是孤独症的危险因素,使该病发病风险提高.孤独症病例父系家族史多见.
作者:冯淑瑜;朱明芬;张继永;邹小兵;唐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卵巢切除对大鼠脑内单胺氧化酶和学习记忆的改变及雌二醇对其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方法观察切除卵巢后大鼠的行为学改变,用比色法测定了大鼠大脑皮层和海马中单胺氧化酶(MAO)活性.结果大鼠切除卵巢后6周,Morris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88.9±35.1)明显延长,记忆频度(18.7±2.7)减退,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升高(223.0±66.8),与Sham组比较,P均<0.05.应用雌激素可以改善记忆障碍,并能拮抗因卵巢切除造成大鼠大脑海马组织中MAO活性的升高(134.2±46.6,P<0.01),大脑皮层MAO活性无变化.结论大鼠卵巢切除可以造成学习记忆减退,雌激素替代能改善学习记忆,同时雌激素能抑制海马组织中MAO活性,这可能是改善大脑功能的机制之一.
作者:黄艳红;辛晓燕;陈亚琼;张庆红;熊小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照研究两市人群的饮酒及饮酒原因,找出影响酒危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使用定式问卷和DSM-Ⅲ-R的诊断标准,两市共调查了9 399人的饮酒情况及饮酒原因.结果非移民城整体及男女饮酒率分别为55.3%、77.5%和16.3%.移民城分别为52.7%、72.2%和11.6%.但移民城饮酒量大,与非移民城相比,每天皆饮率为2.7:1,年饮酒量超过32升纯酒精为3.67:1,重度饮酒率为4.24:1,酒依赖率为2.16:1.导致饮酒的各社会心理因素,移民城远高于非移民城.结论在饮酒原因中社会环境因素是导致酒危害主要的因素.
作者:衡克礼;邓君林;王耀华;罗明;徐厚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云南省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有关控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背景资料和决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云南省六地区981名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吸烟控烟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1)吸烟者知识得分高,态度得分次之,行为得分低,形成知与行相互分离的特点.(2)不同民族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态度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程度吸烟医务人员在知识得分上有显著性差异;随着开始吸烟年龄的后移,吸烟者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逐渐增加,差异有显著性.(3)吸烟者知识得分、态度得分、是否采取戒烟行为得分受多个因素的影响.结论云南男性吸烟医务人员在吸烟问题上知而不信、信而不行,不利于我省控烟运动的开展.
作者:王晓锋;吴锦屏;保天行;张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IL-1)是在感染和炎症状态下,由多种细胞产生、有多方面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其生物学作用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参与介导炎症反应、调节免疫及机体代谢.研究表明,IL-1在应激反应的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应激状态时出现中枢IL-1活性增强以及下丘脑IL-1 mRNA的表达[1],中枢注射IL-1与应激反应也很相似,都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激活、并可能出现行为异常[2].本文就IL-1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激活HPA轴的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杨宏宇;林文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2型糖尿病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身心疾病,关于糖尿病人的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研究尚不多.本研究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人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间接地推测糖尿病人的人格特征,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对象与方法
作者:李秀萍;方建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有关精神分裂症与气候的关系,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出生季节及发病月份的调查[1].我们曾对1993年中国7个地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发现温带半湿润地区的精神分裂症总患病率显著低于亚热带湿润地区[2].而1982年的中国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是否存在相似的结果,为此我们对此次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高志勤;余海鹰;金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实验发现,酒精可使脑内包括海马在内的多个区域神经细胞丢失[1].海马是一个与学习、记忆与抑郁等行为密切相关的结构.酒精对行为学的影响是否与损伤海马神经细胞增殖能力有关,是一个令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我们用BrdU标记增殖细胞,了解酒精对海马齿状回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酒精对学习记忆能力损害作用的新机制.
作者:周思朗;陈俊抛;涂晓文;何国军;孟宪栋;陈晓文;曹东林;袁岱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自20世纪80年代Soloman和Moos提出综合情绪、免疫和疾病三者关系的理论,强调了中枢神经系统和由其控制下的神经内分泌器官与神经递质的作用,心理神经免疫学(psycho-neuroimmunology)这门新兴的学科日益引起包括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免疫学家等科学家的关注[1].心理神经免疫学着重强调心理行为与脑及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国内有专家认为,它的终目标是理解心理行为因素如何通过脑的整合而转化为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2].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无论是实验室诱发的急性应激,还是生活中的急、慢性生活事件应激,均可影响机体免疫系统功能,且这些改变受到多种心理因素的影响,如人格类型、个体应付方式、负性情绪等[3,4].既往研究心理应激引起免疫功能改变主要聚焦于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白细胞免疫系统),自1981年美国学者Siegel提出红细胞免疫系统概念后,心理应激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所产生的显著影响也已初步得到一些学者证实,并成为新的研究视角引起关注[5].本文主要针对心理应激引起红、白免疫系统功能改变的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以期对研究应激致病的中介机制、并进一步设计心理应激干预措施有所借鉴.
作者:程灵芝;李川云;刘晓红;严进;邓光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探讨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现将有关早期应激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和动物模型研究的进展综述如下.一、人类研究已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复发或恶化通常继发于应激性生活事件之后,并且一些降低应激的策略也能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这些发现提示了应激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1].而近来的人类研究证实了早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成年期精神紊乱的发展相关.例如,与生长在正常家庭的对照组相比,在17岁尤其是9岁以前失去父母的人群的抑郁、躁狂、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2].
作者:邵枫;李量;肖健;耿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拟家庭情况问卷,对河南省高校1 1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客观支持分(7.74±1.76)低于高收人家庭的学生(8.17±2.19);不完整家庭学生的主观支持分(19.79±4.14)和支持总分(35.11±6.45)低于完整家庭学生(21.03±3.31,36.55±4.72);父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其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得分显著偏高;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学生其主观支持和支持总分显著偏高.结论家庭因素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获得有着重要影响,家庭经济状况只是一个方面,家庭结构和父母文化程度所起的作用尤其对学生获得主观支持的作用更为突出.
作者:李慧民;李越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心脏介入治疗前后冠心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社会心理因素调查表对62例接受PTCA+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综合心理干预,并用SDS和SAS评定两组患者的情绪变化.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SDS和SAS症状分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情绪障碍(SAS28.09±5.12,SDS26.35±4.91)较对照组(SAS37.60±5.53,SDS34.62±5.72)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接受PTCA+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娓;李予文;娄百玉;石玉中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