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发病与社会因素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邹长林;陈哲京;金文扬;倪士昌;陈邦飞;胡云良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病例对照研究
摘要:不少学者认为社会因素与恶性肿瘤关系甚为密切,但其与肝癌的关系研究不多.为此本研究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探讨社会因素对肝癌的影响规律,为肝癌的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在征兵体检中设立心理测验项目的研究

    目的探讨心理测验在义务兵征兵体检中的应用.方法将心理测验作为体检的一部分,用MMPI、PHI和16PF量表评定参加征兵体检并初检合格的应征青年,以测验结果作为确定是否入伍的一个依据.结果PHI与16PF可以较好反应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征,有很好的检测效果,与精神检查发现,病史调查结果相一致.结论在招收义务兵时进行心理测评可以筛选出精神异常者和心理素质较差者,初步确定了测查程序、工具选择、选拔标准,可推广应用.

    作者:朱跃华;张载福;王健生;吕婺鹏;徐秋萍;蒋庆飞;余柳霞;夏刚;叶茂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大学生心理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当代大学生心理需要特点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爱德华个性偏好问卷(EPP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自制大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总体百分位排名前5位需要依次为异性、成就、表现、求助及亲和需要;男女生在异性需要上存在差异;成就需要与母亲健康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呈正相关;顺从需要与性别、身高、体重、学习成绩呈负相关;秩序需要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表现需要与父亲文化、母亲职业呈正相关;省察、求助需要与性别、身高、体重呈负相关;支配、异性、攻击需要与性别、身高、体重呈正相关;谦卑需要与母亲文化、母亲职业、身高呈负相关;变异需要与性别呈显著负相关,与母亲文化、身高呈正相关;持久需要与家庭经济状况呈正相关.内-外倾纬度分值与顺从、秩序、求助、谦卑、扶助、持久需要呈显著负相关,与支配、变异、表现、亲和需要呈显著正相关,神经质纬度分值与成就、秩序、持久呈显著负相关,与顺从、求助、谦卑、攻击需要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异性、成就、表现、求助及亲和需要是当代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需要;性别、身高、体重、学习成绩、父母文化、母亲职业、母亲健康状况、家庭经济对大学生心理需求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作者:叶明志;王玲;陶炯;王相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高原环境30小时完全睡眠剥夺单次及重复口服咖啡因对计算能力影响的研究

    目的比较高原环境(海拔约2850m)下30小时完全睡眠剥夺单次及重复口服咖啡因对计算能力的不同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对6名被试前后进行2次30小时完全睡眠剥夺.在剥夺过程中,分6个时间点进行连续相加测验,分别为:24:00、03:00、05:00、07:00、09:00和13:00.在01:00和05:00时间点上分别给予两种处理:单次口服200mg咖啡因和重复口服200mg咖啡因.两次实验间洗脱期为3天.每次实验进行6个时间点的连续相加测验,观察测验成绩的变化趋势.结果两次实验中03:00与05:00时间点上作业成绩未有明显下降.在单次服用200mg咖啡因实验中,07:00测验时间点成绩明显下降,到09:00测验时间点成绩上升,13:00测验时间点成绩再次下降;而在重复服用200mg咖啡因实验中,07:00和09:00测验时间点成绩均有所提高,在13:00测验时间点成绩下降,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单200mg咖啡因.结论在高原环境下,咖啡因对抗睡眠剥夺的不良影响是有效的.并且重复口服200mg咖啡因的对抗作用较为理想,不但体现在服药后作业成绩的提高,而且也反映在对抗作用持续时间上.

    作者:王伟;孙云峰;皇甫恩;苗丹民;刘旭峰;陈足怀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音乐内容和播放次序对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心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音乐的内容和播放次序对人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的影响.方法将摇滚音乐、轻音乐、自然静音三种音乐材料,以不同顺序播放给30名大学生(男、女各15名),在睁眼清醒状态下聆听,记录他们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结果(1)音乐内容和播放次序的交互作用对收缩压的影响非常显著(P<0.01).(2)播放次序对对男生舒张压的影响显著(P<0.05).(3)内容和播放次序的交互作用对血氧饱和度的影响非常显著(P<0.05).(4)不同性别的学生聆听音乐材料时,音乐内容和音乐播放次序对他们收缩压的影响是不同的(P<0.05).结论不同音乐内容和播放次序对收缩压、血氧饱和度有影响;不同性别受到影响也不一样.

    作者:封文波;张平;闫克乐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158例尿道及膀胱异物患者致病行为分析

    尿道及膀胱异物在泌尿外科临床中较常见,但是有关其致病行为的临床研究较少,作者通过对我院泌尿外科近二十余年收治的尿道及膀胱异物患者的致病行为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曙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强迫游泳应激强度的改变对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习惯化的影响

    目的研究应激强度的改变对重复应激导致的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习惯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特异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重复强迫温水游泳应激导致的c-fos表达习惯化大鼠模型基础上,观察强迫冰水游泳应激对大鼠海马中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重复强迫温水游泳应激导致c-fos表达习惯化后,再给予强迫冰水游泳应激使c-fos表达水平再次升高.结论高强度的应激可以逆转低强度应激所引起的习惯化效应.

    作者:马慧;王大鹏;丁宝坤;金魁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江苏省儿童孤独症的流行病学调查

    孤独症是婴幼儿常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自1943年由Kanner首次发现并报道后,对此病的研究越来越多.我国目前尚无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作者:汪卫华;翟灵伟;郑丽;朱军;屈晓燕;冯琴妹;马东;吴亚南;汪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尿毒症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状态分析

    作者选取近2年来,行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探讨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其相关因素.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护理专业女生焦虑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目的了解护理专业女生的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215名护理专业女生进行测评.结果护理专业女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常模;焦虑与生活事件和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与积极应对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事件、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对焦虑均有预测性,其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直接影响焦虑的水平,生活事件则通过消极应对间接加重焦虑.结论护理专业女生有较高的焦虑水平,对护理专业女生焦虑的发生,生活事件、消极应对和积极应对既存在直接影响又有交互作用.

    作者:张俐;刘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D大鼠模型的制备及行为学和超微结构研究

    目的观察大鼠皮下长期间断性注射叠氮钠后的学习记忆、中枢神经系统β-淀粉样蛋白(Aβ)含量和神经元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采用Morris水迷宫、放射免疫和透射电镜的方法.结果注射氮钠后4周,大鼠Morris水迷宫试验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海马和额叶大脑皮层内Aβ含量显著升高,神经元内出现脂褐素沉积、髓鞘样变等退行性变,线粒体肿胀、嵴断裂、数目减少,突触小泡数目减少.结论长期皮下注射叠氮钠可以制备AD氧化应激大鼠模型,并导致中枢Aβ的升高,神经元内出现退行性变和线粒体的损伤.

    作者:徐海伟;黎海蒂;范晓棠;曹娟;龚发云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广州市502名宾馆服务人员艾滋病的认知、态度及相关行为的调查分析

    自从1981年在西方首次发现和报道艾滋病以来,艾滋病就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1].由于这种疾病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一旦感染和发病至今尚无根治的药物,唯一可行的是通过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变人们的行为来预防艾滋病的流行.

    作者:王志瑾;林爱华;艾玲保;罗不凡;李美霞;周秀珍;刘汉湘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氟伏沙明治疗门诊抑郁性障碍及焦虑性障碍的疗效分析

    氟伏沙明(Fluvoxamine),商品名为(Luvox),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1].该药自20世纪80年代首次问世以来在国外应用广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能有效治疗抑郁症、强迫症,和在长期治疗中的预防作用[2,3].作者在上海对氟伏沙明进行了多中心开放研究,旨在评价其治疗抑郁、焦虑和强迫的疗效、改善绝望的程度以及副反应.

    作者:凌政;季建林;周天骍;陈引娣;吴文源;朱紫青;韩鹤松;叶维菲;瞿正万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不同性别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随着现代医学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影响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对118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寻找男、女肝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

    作者:陈晓蓓;杨丽华;龚作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维吾尔族汉族脑梗塞致精神障碍临床特征及相关变量的对照研究

    跨文化精神病学的研究途径之一是对不同群体的对比,研究文化差异对精神卫生的影响[1].维吾尔(简称维)族与汉族脑梗塞致精神障碍在临床特征及有关变量上有什么不同呢?就此问题,本文对60例维、汉族患者的有关资料进行对比研究.

    作者:王新源;贾翠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临床特点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Alzheimer病(AD)与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特点.方法通过详细收集临床资料,并用痴呆严重程度临床评定量表(CDR)、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定,对38例AD与30例VD患者的发病情况、行为精神症状特点、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等进行比较.结果VD患者多急性发病、呈阶梯性病程、伴有高血压和卒中史;AD患者脑电图改变主要是双额叶及双枕叶的节律改变,以θ波及δ波为主要活动,而VD患者以不对称为主要表现;抑郁、焦虑、欣快的发生率VD患者明显高于AD患者,而幻觉、妄想、饮食障碍则明显低于AD患者;时间定向、地点定向、物体命名评分AD患者明显低于VD患者,而图形描述评分高于VD患者;AD和VD患者存在着躯体生活、工具使用能力下降的不平衡,VD患者躯体生活能力下降更明显.结论AD与VD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发病基础、行为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智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价及CT和脑电图的检查等对痴呆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景清;李红梅;李功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曲唑酮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疗效和副作用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估曲唑酮治疗抑郁症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应用曲唑酮和氟西汀治疗抑郁症,随机取样各30例,并比较疗效和副作用,曲唑酮的初始剂量为50mg/d,po,3周内视病情需要增至100~150mg/d.氟西汀20mg/d,疗程4周.采用HAMD和SERS分别于用药前、治疗后第7、14、21、28各评定一次.结果曲唑酮与氟西汀疗效相仿,HAMD的平均分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01).以HAMD减分50%为标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曲唑酮主要副作用是头晕和嗜睡,氟西汀是引起焦虑和睡眠障碍.结论曲唑酮是一种安全有效又能改善睡眠的抗抑郁药.

    作者:郑少雄;杨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关于心理音乐治疗磁带的研制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电击信号应激免疫调节作用的中枢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可能参与电击信号应激免疫调节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利用以电击装置为信号的情绪应激免疫调节作用动物模型,观察情绪应激后2个小时,大鼠全脑的c-fos原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以电击装置为信号刺激的情绪应激组大鼠明显表达c-fos的脑区包括额皮质、扣带皮质、杏仁体、前连合核、下丘脑背内侧核弥散部、弓状核、孤束核等.结论这些核团可能参与了电击信号应激的免疫调节作用的中枢机制.

    作者:邵枫;林文娟;王玮雯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去卵巢去松果体对大鼠齿状回β淀粉样蛋白损伤区突触泡膜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去卵巢(ovariectomy,OVX)、去松果体(pinealectomy,PX)对大鼠齿状回(Dentate gyrus,DG)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m,Aβ)损伤区突触泡膜素(synaptophysin,SY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生理盐水(NS)对照、正常+Aβ、假OVX+Aβ、OVX+Aβ、假PX+Aβ、PX+Aβ、假OVX+假PX+Aβ、OVX+PX+Aβ9组.术后60d,将Aβ注入DG背侧带分子层,7d后以SYN作标记,用SABC法检测Aβ损伤区DG背侧带分子层的SYN Pu值.结果假手术组与NS对照组无DG神经元损害、DG背侧带各分子层SYN Pu值无显著差别,合并为B1组,假手术+Aβ各组与正常+Aβ组的DG神经元损害、DG背侧带各分子层SYN Pu值无显著差别,合并为B2组.各组Aβ直接接触的DG分子层SYN Pu值均明显减低,组间无明显区别.Aβ注射点以外,各组间DG背侧带内外分子层SYN PU值有明显区别:OVX+PX+Aβ组<PX+Aβ组<OVX+Aβ组<B1组<B2组;各组间DG背侧带中分子层无显著区别.结论Aβ-40对DG分子层突触有直接的损害作用.在Aβ注射点以外区域,OVX、PX使Aβ的DG颗粒细胞损害诱导的其背侧带内外分子层的代偿性神经生长消失,PX比OVX危害大,联合影响更大.

    作者:李岩;陈俊抛;孔庆胜;张建国;周翠玲;张金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 哮喘儿童照顾者心理状况及家庭环境调查

    目的调查哮喘儿照顾者心理状况、家庭环境,分析不同病情程度哮喘患儿社会心理因素的差异,以期探讨这些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及各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STAI、LES[1]量表,对62例哮喘儿童的照顾者及50例门诊非心理行为障碍患儿的照顾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哮喘患儿照顾者的S-AI分高于门诊非心理行为障碍患儿的照顾者,前者经历的负性事件频数、生活事件总频数均高于后者,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患儿照顾者的T-AI分与患儿学习受影响、家庭成员工作受影响、负性事件紧张总值、负性事件频数、生活事件紧张总值、生活事件总频数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中、重度哮喘患儿量化家庭关系和住房面积比间歇、轻度哮喘患儿的得分更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哮喘患儿照顾者就诊时的焦虑情绪更明显,遭遇的生活事件更多.患儿学习、家庭成员工作受影响程度越重,生活事件越多,精神紧张度越高加重照顾者焦虑情绪.这些提示对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时应同时干预其照顾者和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

    作者:段金莲;牛轶;程自立;王高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济宁医学院